北宋军队的兵源,除了农民之外,还有被刺配的犯人。如北宋的名将狄青就是因为被刺配充军,而走上行伍之路的。
通过对北宋兵源的分析,可以发现,北宋的军队成分复杂,且其中人员的品性各异,而且招兵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国防而是惩罚犯人与解决饥荒问题,所以军队的战斗力自然是不高的。
北宋军队数量最高之时,到达了141万。然而,这些军队中,能打仗的,或者说精锐部队,只有北宋的西军。至于具体的数值,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根据估计,西军的总人数应该在20万上下浮动。
西军,属于北宋驻扎在西北的禁军部队。北宋的军队分为禁军和厢军,其中厢军的战斗力低下,不堪大用,一般仅仅负责地方的保安工作。而禁军,则从北宋建国初期以来,就是北宋的精锐部队。最初的北宋禁军,是在后周世宗皇帝柴荣的禁军之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编制仅有20万人,由各地的精锐士卒组成。这支精锐可以说是精锐中的精锐,其在北宋初期,跟随者宋太祖基本扫清了中原大地的割据势力。然而,在宋太宗时期,这支百战之师却因为宋太宗的指挥无能,在两次北伐契丹的过程中被消耗殆尽。
自此之后,中央禁军的质量急速下降。这一点可以从《宋史,张亢传》中看出,张亢被宋朝派去解府州之围,他所带领的中央禁军不堪大用,所以张亢本人只得招募当地边民组成新的军队来对抗西夏。
宋太宗年间,为了抵御辽国的入侵,所以宋朝北方的部队由于常年与辽军厮杀,而战斗力极高。后来宋真宗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后,北方边境的防卫因而变得松弛,河北一代的军队迅速退化。
而不久之后,由于西夏的崛起,宋朝的西北战事不断,驻扎在西北的禁军,也就是西军,开始崭露头角。在长期的对西夏作战中,极大地锻炼了这支队伍,从初期的被西夏压着打,到后来的轻松击败西夏,这支西军成为了宋朝军队中唯一一只能够和少数民族政权抗衡的军队。
最后,靖康之难后,金军和西军有过几次交手,西军不不落下风,但由于张浚的指挥失误,导致了西军兵力分散,最终被金军各个击破,自此,北宋的最强军队覆亡。然而,西军虽然已不存在,但南宋时期的不少名将,都是西军出生,比如韩世忠,川蜀的吴氏兄弟,可以说,西军对于宋王朝的延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0赞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