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传说曾将妇女当作军粮,在江口沉了千船金银!——张献忠的那些假假真真的传说

传说曾将妇女当作军粮,在江口沉了千船金银!——张献忠的那些假假真真的传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80 更新时间:2024/1/29 7:30:26

张献忠是正宗的陕西人,性子耿直,做过延安府的捕快,后来因事革职。之后又从军,犯法当斩,主将看他长的奇异就帮他求了情,这才被打了一百棒子,从此流落乡间。后来在崇祯三年的时候跟着农民起义军一起起义,自称“八大王”,因为从过军读过书,逐渐突出单独统领一支军队,后来更是成为最强大的起义军之一,从几千人发展到了几万人再到几十万,几经波折。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率军攻破成都,除掉明藩王,在成都称帝,建国号大西,改元大顺,设六部,开科取士,定成都为西京。后来清军入关,南明政府倒台后,清军曾招抚,但是失败了。之后弃成都背上陕西抗清,将自身妻妾幼子全部杀掉,对着孙可望说:“:“我亦一英雄,不可留幼子为人所擒,汝终为世子矣。明朝三百年正统,未必遽绝,亦天意也。我死,尔急归明,毋为不义。”可随后大西将领刘进忠叛变后,受清亲王与吴三桂联军威胁,以及叛变将领计谋隔河中箭而死,他死后的大西国坚持抗清到了康熙初年才消亡。张献忠这一生说不好是善是恶,也有善有恶。也算是一代枭雄了。

起义时曾将妇女当作军粮,大屠蜀地。

据说张献忠有一句杀人名言:“天生万物养于人,人无一物回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在带领农民军粮草陷入困境时,曾丧尽天良将妇女作食用,入城屠城,对妇女奸杀掳掠再作食用。崇祯十七年的时候入蜀地,入一城屠一城。有史料记载,在万历六年的时候在户人口有300多万,到了清顺治年间的时候只剩下了8万。期间四川人口遭遇过灭绝性的减少。当然,以上说法可能都是极其夸张的说法,甚至于可能是清朝统治者对于张献忠的污蔑,因为当时期间清军才是对四川人口锐减的刽子手!张献忠是在清军入川时有过屠杀,但是凭张献忠一个人是不可能把四川杀光的。

受明将杨展伏击而沉千船金银于江口,曾经在成都炫富金银装满24间房子。

在大西国建立之初,张献忠曾经在成都召集百姓观赏,叫手下把他的金银财富都抬出来,手下整整抬了一天,硬生生塞满了24间房子,让人们哑口无言(大概心里想老夫从未见过如此装逼之人)。建国两年后,张献忠带着自己搜刮来的财富全部装船南下岷江准备转移,结果被明参将伏击,于是张献忠就下令让手下将装有金银的船只全部沉掉,以此方法藏匿自己的财富。结果再也没有回来取,从此民间就流传着寻银诀的传说。最近也发掘了巨量的文物出来,证实了这个传说的真实性。

张献忠手下出了个杨柳街

明末崇祯年间,农民起农民军首领张献忠攻进重庆后,遇到一个叫玉贞的女子

玉贞背着一个七八岁的大男孩,牵着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张献忠勒马询问对方为何背着大的,牵着小的。玉贞答,小的是她的儿子,大的是丈夫原配所生,她怕在兵荒马乱中丢了大儿子,对不住丈夫死去的前妻。张献忠听后深受感动,于是让玉贞安心回家,在家门口插上一支杨柳,他的军队保证秋毫不犯。

玉贞回家后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邻居,于是邻居们都在家门口插上杨柳,果然得保平安。后来,这条街就叫做“杨柳街”。

张献忠怒摔皇冠

张献忠在成都建立起大西政权以后,一直都看自己的皇冠不顺眼,觉着不舒服,有一次在接见部下时愤怒地摘下了自己的皇冠,摔在地上,用脚踏得粉碎。旁边人看得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上去劝。踩完了,把旁边侍卫的大檐布帽夺过来,戴在头上,大笑道:“他娘的,老子还是戴这个舒服。”由此可见其豪爽。

张献忠机智敲竹杠

张献忠攻入四川后,将当地的贪官污吏、豪绅恶霸统统杀了。剩下的那些富户害怕自己被杀,只好将自己的金银财宝偷偷藏入竹杠内,然后在封存好,自己装扮成穷人,抬着这些竹杠混出城去。结果被农民军的一个当地士兵看穿,便上去与张献忠耳语几番。张献忠一听,拔出大刀,将竹杠一分为二,金银珠宝散落一地。

七杀碑

清国人编纂的《明史》说张献忠杀人如草,还特别立碑明志,上书:“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杀杀杀杀杀杀杀”,这就是有名的"七杀碑"。不过七杀碑是否真实存在,考古学家们却众说纷纭。有人说"七杀碑"实为张献忠的"圣谕碑",上面所书句子是“天生万物与人,人无一物与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之所以会有七杀碑流传是因为清廷为营造张献忠嗜杀的形象。

这些传说有真有假,也显出张献忠这个人的性格复杂性,让我们期待彭山江口的发掘工作能为我们揭开历史的薄纱,了解那些人和那些事。

敬请关注“有闲者说,每天都会更新有趣的历史小视频和视频哦

听说关注有闲者说的人颜值都很高!

更多文章

  • 大明王朝1566:裕王王妃,虽是下一任皇后,但仍不是幸福的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明王朝1566裕王妃评价,大明王朝1566中裕王当皇帝了吗,大明王朝1566里的四个太监

    今天给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裕王王妃,虽然是下一任皇后,但却不是幸福的女人。这部剧的一个主角就是大明朝当时的皇帝嘉靖皇帝,嘉靖皇帝只有一个儿子,那就是裕王。而裕王又只有一个儿子,这个儿子的生母就是裕王妃。当时裕王妃产子的消息传到宫中以后,一向不苟言笑的嘉靖皇帝也笑了,因为对于他而言,孙子的诞

  • 燕云十六州为何对北宋至关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燕云十六州在北宋的地位,穿越知否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小说,赵匡胤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吗

    燕云十六州之所以在历史上很出名,是因为该地在北宋时期成了北宋王朝与辽争夺的焦点所在。而终北宋一朝,为何一直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燕云十六州问题的由来。燕云十六州问题的由来在中国历史上,燕云一带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尤其幽州北面扼守燕山和太行山北支的

  • 他是蒙古国的优秀统治者,忽必烈建元朝的奠基者,因早逝籍籍无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忽必烈才将元朝推向顶峰,忽必烈创建的元朝怎么样,忽必烈为何能建立蒙古帝国

    蒙哥在蒙古国的历史上绝对算得上英雄英雄人物之一,这位英雄性格沉默寡言,唯独喜爱打猎和吃东西,这吃东西要是一般的吃法就算不上是喜爱了,具相关历史证明,蒙哥经常性的暴饮暴食,吃起来就全然不顾及自己的身体状况,甚至有传说认为这位大汗就是吃东西吃出病然后去世的,俗称也就是吃死的。当然啦,不可否认就算是英雄

  • 大明王朝:沈一石倒台以后,他的作坊为何着急卖给徽商,大有玄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给大家分享《大明王朝1566》:沈一石倒台以后,他的财产为何着急卖给徽商,其实大有玄机。自从沈一石与织造局合作以后,因为傍上了朝廷这棵大树,所以他做起生意是顺风顺水,积累了万贯家财。名下有多家作坊、丝绸铺子、茶叶店等产业。但是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时常与权力打交道,并且凭借权力积累了财富

  • 宋代服饰的特色,在哪些方面受了理学思想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宋代理学对人们服饰的影响,理学对宋代书法的影响,三纲五常与宋代理学

    理学思想顾名思义,它是非常理智的存在,没有很多的感性和冲动情绪在其中,这种思想让人觉得很是正式,没有任何不合礼,其中包含的的其他情绪在其中也是规规矩矩,不失礼数的,大宋时期因为经济文化发展的非常迅速,以至于人类对宋朝的女性服饰关注的也很是频繁,不过宋朝的女性服饰大多都受理学思想的影响,导致他们的服饰

  • 明朝王爷朱橚,多次犯错被流放,竟成为中国植物学鼻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第6子朱橚,朱橚妻子,主角叫朱橚的穿越小说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其君主集权制度的设计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明朝统治者不但废除了千年以来的宰相制度,更用锦衣卫和东西两厂控制了大臣的言行举止。他们对于宗族的威胁也有所防范,因此明代的皇室大多被限制不可参与政事,这种制度虽然保护了明朝皇权的稳固,但也让明朝中后期的皇族大多都

  • 延禧攻略:顺嫔早已破了身子,为何乾隆不嫌弃,你看顺嫔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延禧攻略乾隆与顺嫔,仪嫔嘉嫔怀孕,纯嫔为什么不带大阿哥去看嘉嫔

    《延禧攻略》中却有一个宠妃有着特殊的身份,她不是未出阁的女子,更不是清白之身,却还是入宫并且一夕之间就得到了皇帝的宠爱,皇帝甚至不顾朝纲也要和她待在一起。她就是由张嘉倪饰演的顺嫔。顺嫔早已不清白,并且已经生了孩子,却瞒过了嬷嬷,进入了宫廷。顺嫔原名和卓沉壁,她不是未出阁的女子,她有自己的孩子和丈夫,

  • 从清朝穿越到现代香港?这部TVB剧才是绝大多数人无法磨灭的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女主穿越清朝孝贤皇后的妹妹,清朝穿越电视剧大全,tvb经典港剧清朝

    雍正在机缘巧合之下代替了初来香港的李大虾,李大虾和吕四娘得知无法再回清朝,于是决定努力学习成为现代人。而吕四娘本被武术队教练赏识,却还是离开了武术队。吕四娘因救岑兆康而成为他的保镖,而李大虾则辗转进入岑兆康的公司里当小职员。李大虾运用计谋步步高升,成为岑日礼的得力助手,却因明白岑日礼的狼子野心,决定

  • 从历史建筑到生活景象,去看《邪不压正》和《新世界》的民国北平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民国历任北平市长,民国北平大福银楼历史,北京可参观的民国建筑

    这部开年大剧可以说是高开低走的典型了,比如网上评分从开画的8.2分,一路掉到了收官的5.9,这都从经典掉到不及格了。《新世界》开场有8.3分,原因是前两集确实非常惊艳。这种惊艳很大程度是导演和团队,对于民国时期北平生活风貌的还原。本贴就粗浅分析一下,《新世界》里的民国北平风貌、与北京文化生活。民国时

  • 曾国藩打翻蜡烛,烧着了《道德经》,才发现夹层中有一块白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曾国藩三大预言,曾国藩道德经全文阅读,曾国藩说老子与道德经

    曾国藩一向牢记“男儿以懦弱无刚为耻”的家训,信仰的也是儒家学说,对《道德经》和庄子的观点很不赞同。那些年,他发奋图强,在官场上春风得意,更是觉得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后来,他又选择成为申韩法家之徒,依然对道家观点不屑一顾。哪怕守父丧时,咸丰帝开了他的兵部侍郎缺,他心情烦躁,脾气越来越暴躁,也只想到读《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