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被师弟庞涓砍了双腿,施以黥刑后,到底是怎么报复的?

孙膑被师弟庞涓砍了双腿,施以黥刑后,到底是怎么报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616 更新时间:2024/2/7 5:35:34

[var1]

杀人诛心。

不光要从身体上消灭你,还要从意志上消灭你。而且在你死后,还要让你遗臭万年。

孙膑庞涓之间,早年其实关系相当不错,是师兄弟的关系。年少时两人都跟随鬼谷子学习,孙膑是师兄,庞涓是师弟。

后来,两人年纪渐长,庞涓最先耐不住寂寞,打算出山做事。庞涓这个人,虽然后来表现的很恶劣,但必须承认,本事是真的强。下山之后,庞涓去了魏国。庞涓之所以选择魏国,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时的魏国,是战国七雄当中,最强大的一个。而当时秦国、齐国、楚国等几个国家,其实都不如魏国强大。

[var1]

到了魏国之后,凭着自身的才华,庞涓很快得到了魏的重视,被拜为魏国的将军。

不过,得到权势之后的庞涓,心里反倒有点不踏实了。

庞涓觉得,自己虽然早下山一步,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富贵。但是同时,也少了许多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的时间。相反,师兄孙膑下山晚,在老师鬼谷子门下学习的时间更长,所以肯定学到的东西也更多。

恰巧这个时候,墨子游历到魏国,向魏王推荐了孙膑。魏王听说孙膑才能了得,而且还是庞涓的师兄,当下就让庞涓写信,去请孙膑出山。庞涓虽然心里不愿意,但也没有办法,只能照做。而孙膑受到庞涓的信之后,也没有任何迟疑。出于对师弟的信任,直接就去了魏国。

[var1]

随着孙膑的到来,庞涓心里的不安全感,更加严重了。

他很害怕,师兄会抢了自己的权势。

如果孙膑去的是其他国家,这对曾经关系很好的师兄弟,或许还不会彻底反目。但正是因为孙膑到了魏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庞涓终于决定,对自己这位师兄下手了。

权势,利益,地位,这些当然比师兄弟的情分要更重要。

至少庞涓是这么想的。

所以接下来,庞涓给孙膑设了一个局,给孙膑安了一个‘叛国’的罪名。不但砍掉了孙膑的双腿,挖掉了孙膑的膝盖骨,还在孙膑的脸上刺字。孙膑因为对庞涓极度信任,所以并没有防备。等他察觉到的时候,这一切已经无可挽回了。

[var1]

不过,孙膑到底是有智慧的人。在这一切发生之后,靠装疯保住了性命。再之后,恰逢齐国使臣来魏国访问,孙膑通过自己的手段,得到了齐国使臣的欣赏,最后跟着齐国使臣回到了齐国,彻底逃出生天。

这时的孙膑,心中再没有任何师兄弟的情分,只剩下了复仇的念头。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到了齐国之后,孙膑通过齐国使臣的引荐,到了齐国大将田忌门下,做了一名门客。然后,就是著名的‘田忌赛马’这个故事了。在田忌门下,孙膑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得到了田忌的认可,也因此被田忌举荐给了齐王。至此之后,田忌终于在齐国朝堂上有了自己的地位,开始准备完成自己的复仇计划。

[var1]

不久之后,机会来了。

当时魏国和赵国交战,魏国势强,一口气包围了赵国国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最终派出田忌率大军救援,孙膑辅助。

面对强大的赵国军队,孙膑提出,要暂避锋芒,不要和魏国主力直接决战,而是要去转道进攻魏国腹地,迫使魏国主力撤军,赵国之危自解。田忌经过权衡利弊之后,决定听从孙膑的建议,直接进攻魏国,这就是历史上‘围魏救赵’这个典故的由来。

果不其然,就像孙膑预料的一样。庞涓为了救援魏国,丢弃了所有辎重,率领大军轻装简行,回国救援。彻底掌握了战争主动权的孙膑,在桂陵设伏,直接生擒了庞涓。

[var1]

这就是战国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事实证明,庞涓的担心是很有必要的。他的本事,确实不如师兄孙膑。

此时的孙膑,其实已经有机会对俘虏的庞涓展开复仇。至少他可以选择同样砍掉庞涓的双腿,挖掉庞涓的膝盖骨,然后在庞涓脸上也刺个字,让庞涓也感受一下自己曾遭遇过的痛苦。但是最终,孙膑却并没有这样做。

孙膑放弃这次复仇的机会,主要是因为当时魏国主力还没有被彻底击溃,赵国之危也没有解除。如果贸然对庞涓复仇,会招来魏国的愤怒,将魏国的怒火全都引向齐国,得不偿失。如果孙膑执意对庞涓复仇,后面齐国会对他怎么样,实在不好说。

[var1]

孙膑相信,这样的机会,以后肯定还有。

我不光要在肉体上消灭你,还要在精神上彻底让你绝望。

桂陵之战以后,魏国将主力从赵国撤出,齐国也释放了庞涓。庞涓回到魏国之后,后来被魏王再拜为将。

至于孙膑,则是继续等待着自己的机会。

这一等,就是十年。

十年之后,魏国进攻韩国,韩国不敌,向齐国求救。齐王再次派田忌为帅前往救援,任用孙膑为军师。

[var1]

这一战当中,孙膑又玩了一手围魏救韩的戏码,逼得庞涓再次回军救援。在庞涓率军回援后,孙膑依然没有让齐国军队直接与之决战,而是继续诱敌深入。在撤退途中,孙膑又玩了一手减灶计,每天削减埋火做饭的炉灶,让庞涓误以为齐国军队一直有士兵在逃跑,不足为虑,从而大意轻敌。

面对师兄孙膑的计谋,庞涓果然上当,率领轻骑脱离步军主力,追赶齐国军队,想要报十年前的生擒之仇。然而这样一来,庞涓就彻底上套了。孙膑最后在马陵设伏,让弓箭手埋伏在马陵道两侧。同时令士兵砍去马陵道周围树木的树皮,写下‘庞涓死于此树下’几个字。

等到庞涓赶到马陵后,看到树上这几个字的同时,齐军万箭齐发。庞涓自知败局已定,而且知道自己彻底输给了孙膑,实在无颜被再次生擒,所以就在这棵树下拔剑自刎了。

[var1]

在这场马陵之战以后,魏国主力彻底被重创,失去了中原霸主的地位。而庞涓本人,也落得自刎的结局。

孙膑的报复,不光是要杀了庞涓,而且还要彻底打消庞涓活下去的希望,逼得庞涓不得不自尽。而且,庞涓生前一直维护的魏国,也因此衰落。庞涓一生的努力,都彻底失去了意义,等于是被孙膑彻底否定了他的一生,这就是孙膑的报复。

只可惜,从后世人的角度来看,同门师兄弟落得这个结局,实在是让人扼腕叹息。

更多文章

  • 赵国惨败于长平,掉出抗秦第一梯队,山东五国为何不前来救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赵国长平,赵国老将廉颇坚守长平,苏联对赵国长平的评价

    战国是一个以战为名的时代,诸侯争霸,群雄并起。在这个时代,大小不一的战争爆发了无数个,其中最惨烈的还要当属“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足以载入战国的史册,堪称秦国、赵国历史上最艰难且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这场战争,秦赵之间对峙了三年之久,在这三年之中,赵国基本消耗了自赵武灵王变法之后积攒下的全部财富。赵国

  • 皇亲逸事:张飞儿子成为投降代表人物,靠投降获得魏国列侯封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亲逸事完整版,皇亲逸事免费观看,正史上张飞的官位

    [var1]邓艾的大军打进四川的时候,满朝文武有主降的,有主战的。张飞的孙子张遵是主战派,他追随诸葛瞻在绵竹与邓艾决战,以身殉国。(苞子遵为尚书,随诸葛瞻於绵竹,与邓艾战,死)[var1]诸葛瞻战死的消息传到成都,季汉君臣再次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这次会议,投降派代表人物谯周占据了上峰。季汉主战派代

  • 战国后期,帝王与平民都曾穿开裆裤,是为了省布料还是另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战国帝王一览表,战国时期军队服饰,战国统兵十大帝王

    [var1]开裆裤走向历史舞台人类历史的发展,是一部拓荒史也是一部进化史。人类祖先战胜了猛兽与环境,摒弃了茹毛饮血的生活,开始建立人类的文明。早期的人类,过着群居生活,每天为了填饱肚子而发愁。至于穿什么,还真没人在意。天气暖和,所有的人都光着。天气冷了,用树叶亦或者是动物的毛皮制作衣服,用以抵御寒冷

  • 《大秦赋》未讲清楚,吕不韦为何要帮嬴异人?聊聊二人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秦赋嬴虔,大秦赋中的异人指的谁,大秦赋美化吕不韦了吗

    这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轻描淡写,好像事实真的如剧本一样轻松且自在,只不过过程显得稍微刺激了一点罢了。但各位观众在看这部剧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几个问题:1、卫国人吕不韦为何要散尽家财,拼上性命来解救嬴异人?吕不韦是一个商人,而不是一个慈善家;2、吕不韦数次提及,多年来曾往来于邯郸与咸阳,数次拜访华阳夫人

  • 弭兵会盟,春秋时代的雅尔塔会议!看晋楚两国如何平分春秋霸权?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晋楚大战与弭兵会盟,春秋十国弭兵会盟,晋楚会盟

    [var1]在此之前,时任宋国执政大夫的向戌,主动发起号召,希望当时中原地区的两大巨头,晋国和楚国,能够坐下来好好谈一谈,不要再打仗了。面对这位宋国大夫的号召,强大的晋楚两国,竟然还真的很给面子,同时派出了代表,来宋国参与会盟。非但如此,除了晋楚两国之外,以秦国和齐国为代表的十多个诸侯国,也全都纷纷

  • 勾践战败被俘之后,吴王夫差为何不直接杀了他,彻底免除后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勾践最后杀了夫差吗,吴王夫差和勾践,吴王夫差范蠡勾践

    [var1]但这个说法,其实是错的。在正史上,夫差之所以不杀勾践,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道德体系下,他没有办法杀勾践。俘虏勾践,让勾践给他做奴隶,这本身就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致了!至于说后世那种所谓的斩草除根的办法,当时大家是真的没有这个概念。想要更好地理解当时夫差对于勾践的复杂态度,我们得简单

  • 正史上秦国为何曾经八次迁都?做首都最久的雍城,为何很少被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国迁都示意图,迁都雍城,秦国雍城县在哪

    [var1]但实际上,咸阳其实是秦国在商鞅变法之后,才新建的首都。而从商鞅变法之后,一直到后来秦国崛起,秦始皇统一六国,最终到秦朝灭亡,大秦政权一直都是以咸阳作为首都。所以咸阳才特别有名。而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其实曾经有九座国都,八次迁都。而在这八次迁都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一个都城,其实是雍城。东周

  • 历史上未曾打过败仗的三大名将,其中一人竟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讲述战国四大名将排名,战国四大名将历史小视频,三国堪比战国的四大名将

    第一个:白起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人,中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军事家。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

  • 为什么秦国最终会成功?主要是这一件事六国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二十六年,秦国消灭了最后一个诸侯国—田齐,华夏终于结束了500余年的分裂,走向统一。曾经那个位列倒数第一的七雄之一,一跃而起,短短十几年间便夺取天下。而六国的溃败以及秦国的成功,亦在后世的两千多年中为人们道不尽、争不止。尤其是北宋三苏之一的苏洵,其认为,六国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以

  • 武安君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能否提前攻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白起赐死对秦国的影响,武安君白起壁纸,大秦帝国武安君白起

    [var1]即便白起没有被秦昭襄王赐死,秦国也无法提前统一六国。或许有白起在,秦国能提前攻灭赵国,但攻灭赵国后,秦国要想在短期攻灭其余五国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当时白起和秦昭襄王都过了花甲之年,余生所剩时间已不太多。 白起如果不被赐死,秦国能否提前统一全国? 白起和秦昭襄王的年纪就注定了秦国无法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