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打仗花光家底,汉武帝为了搞钱,都想出哪些法子?

打仗花光家底,汉武帝为了搞钱,都想出哪些法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47 更新时间:2024/2/3 21:28:13

话说汉文帝、汉景帝,充分利用了税收政策的引导作用,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出现了“文景之治”。不光种地的老百姓高兴,国家也很高兴,为啥呢?因为国库里的钱多到用不完了。

据说,汉景帝时候,国库里的铜钱因为太久没被扒拉了,加上那时候又没抽风换气防潮技术,钱就静静地躺在库房没人来动一下,最后闲的都生出了铜绿,串钱的绳子也烂了。这种幸福的烦恼搁谁家谁高兴。

可是,三代人吕后、文帝、景帝,大汉皇室三代人节约出来的这么个大好国库,到了汉武帝这个败家子手里,一点一点地整得精光。

那么,那位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是怎么把家底儿败光的呢?

话说汉武帝上位六年以后,主张继续无为而治的太皇太后去世了,他这才开始真正意义地“君临天下”,野心勃勃地想做一代雄主。往北,他反击匈奴;往南,他讨伐滇越;向西,他远征大宛;向东,他吞并朝鲜。这一场场的战争,一年年的打,打的是仗,烧的是钱。

很快,国库被打空了见底了。

要是再不想办法搞钱,军队就要发不出工资了,公务员要欠薪了,政府就要停摆了。为了快速“搂钱”,汉武帝先是仿照春秋时期的管仲,把盐铁给官营了,然后又让自己从小的伴读、商人之子桑弘羊,赶紧想招,出台经济政策,提高财政收入。

桑弘羊就出了一招重组商业税。

所谓的商业税,就是对商业活动进行征税。在两千年前,想收点商业税可不像收农业税那么容易。为什么?农业的土地是固定的,农业的人口一般是不流动的,可是商人和货物,却是经常在流动,想要统计、收税就比较困难。

所以,虽然早在《周礼》里头,就有说到“关市之赋”,可是在春秋战国时代,流行的观点还是“关市不征”,也就是不收商业税。当时,七国当中,只有秦国会对买卖的商品货物收税。

而汉高祖刘邦建立大汉王朝以后,重农抑商,也想下定决心对商人课重税,要“重税租以困辱之”。可在他死了以后,他的一些商业税措施很快就被废除了。

那么现在,汉武帝缺钱,收割谁好呢?不用说,谁有钱收割谁。搂钱的目标瞄准了商业,关键是,他会怎么做呢?除了继续收一般的市肆租税,也就是店铺的营业税,他还想了一招,“算缗”。

所谓“缗”,就是穿铜钱用的绳子。一缗,就是一千枚铜钱串成一串,也就是一千钱。所以,算缗,就是算一算有钱人的资产有多少。

算资产干什么?收税,收财产税。咱们今天,基本上没有什么财产税,只有买卖不动产时要交的那个契税,还有目前范围还很有限的房地产税。为什么呢?因为财产税,本质上是一种“双重征税”。

为什么这么说?我跟您算一算。咱们的房子,咱们银行里的存款,这些个人财产是怎么来的?是咱们赚来的收入,积累起来的。这些收入进到咱们腰包之前,已经交过一轮个人所得税了,那如果再对咱们这些财产进行征税,可不就是被收了两次税吗?

就这样,商人的财产,税率6%,每二千钱就要交120钱的税。就好比是你家有一套市值1000万的房子,汉武帝说你得交60万的财产税。而且,不光是入了市籍、取得营业执照的正牌商人,没有执照但是也在通过商业活动赚钱的人,一样要交这个税。而如果是木匠啊这些做手工业的人呢?税率减半成3%,每四千钱交120钱的税。

除此之外,汉武帝还规定,民间如果有人拥有车啊船啊之类的交通工具,也要缴纳120钱的财产税,有点类似咱们今天的车船税。如果拥有人是商人,那车船税加倍。

可是,政策归政策,执行归执行。这些税收政策出台以后,商人们都不拿它当回事儿:想收我的财产税?我哪来的财产啊,我没有财产。不信?不信你来找找看呗。那房子又不是我的,那游艇也不是我的,银行存款?没有的,我个人名下一毛钱资产都没有。

面对这种下有对策,高高在上的汉武帝会怎么办呢?

树立正面典型,鼓励财产申报

汉武帝虽然性格很刚,但是一开始并没有和这些有钱的商人们硬碰硬。没有人申报财产?那就加大宣传。没有人如实地申报财产?那就加大宣传。如果要让人别做某件事情,可以杀鸡儆猴。那要让人来做某件事情呢?不如就树立一个正面典型、精神标杆。这个标杆,就是牧羊人卜式

卜式,河南人,放得一手好羊,就靠着这个发了家、致了富。有一年,汉朝正和匈奴打仗,打得热火朝天。卜式怀着一腔爱国热血,给国家捐了20万,用来补助军费。

汉武帝一高兴,当即表示,咱也不能光让好人破费。本来上次就该奖励了,结果一直没顾得上,这次一定要给个大大的奖励,要不这样吧,给他的捐款返现六成:他不是捐了二十万钱吗?那我就奖励他十二万。最主要的,是要把他这光辉事迹传出去,让大家伙儿都向他学习。

河南太守遵旨,全国宣传口都大张旗鼓宣传卜式的光荣事迹,以及陛下的圣恩。当然了,卜式二十万钱都捐了,难道还要这十二万的奖励?这不,二话不说,又把这笔奖励给捐到了国库。

这下,汉武帝对卜式就更满意了:这个人的爱国之情,绝对不是弄虚作假。既然你放羊有一手,不如做我的“御用羊倌”,到皇家林苑里头帮我放羊吧?卜式高兴坏了,不但能继续做自己喜欢的放羊工作,还能拿到国家编制,高高兴兴地就上任了。就这样,卜式从“御用羊倌”开始做起,正式地走上了仕途。

过了几年,汉武帝集结大军,对南越实施军事打击。虽然汉军实力强大,可是南方炎热潮湿,来自北方的将士们水土不服,对作战地形也不适应,所以前线战事一度十分胶着。就在此时,卜式又一次挺身而出,愿意和自己儿子一块儿,带着会划船的人们一起到前线效力,哪怕死了也心甘情愿!

卜式估计是真心这么想的,可汉武帝怎么舍得让他去呢?再说了,一个从来没扛过枪的商人,让他去了前线也没用啊,不如继续留下来,发挥好榜样作用就够啦。于是,卜式的前线没去成,反倒被赐了一个“关内侯”的爵位,外加良田十顷、黄金数百两,布告天下。

本来,汉武帝是想用先进事迹激励一下人们,号召大家学习卜式精神,为国家做贡献。谁知道,这些宣传栏根本就不起作用,想象中的“一呼百应”没出现,反而冷场了!

这年九月,皇帝要祭祀宗庙,各国诸侯都要贡献一定数量的黄金到中央。这可是朝廷光明正大搂钱的好机会啊。汉武帝命令有关部门,要对黄金的重量和质量严格把关,有偷工减料、想蒙混过关的,一律严惩。结果这一查,有一百零六个侯爷不合格,献上来的黄金不是分量不足、就是成色不够。汉武帝一气之下,就把他们的爵位给统统剥夺了。

经过这么几次,汉武帝也算是明白了。想要让有钱人乖乖地把财产交出来,光靠榜样的力量来感化,那是行不通。特殊时期,对这类特殊人群,必须采用特殊手段,把他们给治得服服帖帖!

开展税收大检查,打击偷漏税

汉武帝为了落实财产税政策,不顾朝廷内部的诸多反对意见,颁发实行的“告缗”制度。这个制度,搁到现在,也可以叫“吹哨人制度”,其实就是鼓励知情人士站出来爆料、揭发。如果被举报的人家真的偷税漏税了,那补交上来的税款,举报人和政府对半分。

汉武帝颁发了《告缗令》,相等于挑起了一场让群众告发群众的“人民战争”。老百姓想要一夜暴富,最快的方法不是种地、不是经商,而是到处打探消息、吃大户!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贪污腐败的朝廷官员。面对大额赏金,同僚、手下、甚至家里的仆人,又有谁能挡得了这诱惑?结果,一场反腐风暴席卷汉朝官场,光省部级官员就抓了三位数,其它级别的更是数不胜数。

除了大老虎、大苍蝇,社会上普通的中产阶级也没能幸免。街头巷尾,每个人都在变着法子地从别人那里套消息:“听说你家前阵子刚盖了新房子?不错嘛,恭喜乔迁新居啊!”然后,一转身,反手就来个举报:“歪?县衙吗?俺们县里有人盖了新房子,我怀疑这些财产没上税!”猜对了血赚,猜错了反正也不吃亏。

就这么着,经过了几年的税收大检查,全国上下几乎所有的中产阶级以上家庭都被查了个遍,破产者不计其数。这些人全是偷税漏税的吗?不见得。当时的严刑逼供可不是闹着玩的,没有问题的,也要为了业绩指标,给你整出点问题来。

国库倒是饱了,负责算缗告缗工作的官吏们也借机大赚了一笔,可是民间的工商业却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全面萎缩,进一步导致汉朝的物价上涨,影响了国计民生。

所以,咱就是说,这税收确实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但是要解决财政赤字,咱也不能太依赖于加税加税再加税。哪怕你的政策看起来是劫富济贫,但最后,买单的还是所有的老百姓。

特约撰稿人:杨梅,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士,北京大学法律硕士 编辑:凉三 路上读书: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更多文章

  • 武则天称帝15年,82岁把江山还李唐后没了权力,为何无人动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身份,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绝对够得上智慧超群,无人能及了。而且武则天这个人,她最厉害的地方,并不在于生前,而在于时候,历史上无数的牛人,生前的时候,可以控制一切,战胜一切。但当他死了之后,一切就突然之间崩塌,尤其是做出了一切革命性事业的人物,生前和死后,完全就是两

  • 为什么说唐朝不是被宋朝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是怎么被宋朝灭亡的,帝国时代4唐朝怎么进入宋朝,唐朝军队穿越到宋朝

    有人上学的时候,为了方便记忆,背过那种简单的朝代歌,最后一句是唐宋元明清,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唐朝之后就是宋朝,甚至产生了宋朝灭了唐朝的说法。说宋朝灭了唐朝,这个肯定是不对的,因为他们中间隔着一个长达五十多年的五代十国,那么到底是谁把我们印象中伟大的唐朝给灭了的,为什么对于灭唐之人印象如此模糊呢?唐朝

  • 唐朝的“公人”世界,皇家禁军“千牛卫”,到底是怎样运行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千牛卫历任统领名称,千牛卫简介,龙武卫和千牛卫哪个强

    因为古代的底层百姓几乎都不识字,对政府体系的各种官差名称也很难完全了解,干脆用“公人”这种比较容易通俗易懂的名称指代全部。不过多数时候,“公人”指代的都是比较低阶的政府内公职人员,官职比较大的人都有自己的专称,类似于“县令大人”。在“公人”中,自然有三六九等之分,处在“公人”顶层的当然是皇帝的贴身侍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只是为了争夺皇帝之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谁

    唐武德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率领部下击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久后被册立为太子,随后登基为帝。李世民下手如此狠辣,他要的是什么?李世民想当皇帝不是一天两天了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拉开了逐鹿天下的帷幕。在大唐建国的过程中,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作为唐朝最杰出的军事家,李

  • 为何李世民没有诛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杀过功臣吗,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没杀功臣,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被杀的功臣,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作死。那些著名的功臣为什么这么惨在被皇帝诛杀的功臣中,最悲情的莫过于“汉初三杰”,战功无双的韩信。人们都认为是刘邦薄情寡义、心狠手辣。然而,韩信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趁刘邦出征时,密谋造反,纠集人马要攻打皇宫。这是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

  • 袁天罡用8个字预言武则天称帝,18年后李淳风差点打破这个谶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一直被广大女性奉为偶像,其历史形象和地位,也是一直被人们谈论的对象。武则天最终能够登上皇位,实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夙愿,这期间经历了无数的危险和风浪,身为一个女性,这里面的难道可想而知。随着这些年宫斗剧的热播,大部分人对宫中的那种尔虞我诈和你死我活都有了清晰的

  • 唐朝奇人袁天罡来头多大?陵墓千年无人敢盗,还有驻军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袁天罡简介,唐朝的陵墓雕塑不包括,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真相

    古代有着这样一个行业,盗墓贼。盗墓贼直到今天仍没有灭绝,仍有些人在暗地里做着这种违法的勾当,在古代甚至有官方盗墓团伙。古代的盗墓贼非常猖獗,许多达官贵人的陵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但并不是所有人的陵墓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在唐代有着这样一位奇人,他的陵墓在这几千年中都没有人敢去盗,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

  • 昆仑奴性情温良,踏实能干,为何唐朝之后突然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昆仑 奴,梁宏达评价昆仑奴磨勒,昆仑奴磨勒真实身份

    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政治开放,一些沿海或是发达城市的大街上,可以看见各种肤色的外国人穿插其中。而不管什么年代,都少不了爱攀比的人,女子之间比衣服、首饰、妆容;男子比家世、学问、能力。在唐朝除了以上那些,世家大族聚会时,还会比试谁家有昆仑奴,数量越多越有面子。昆仑奴,指的并不是昆仑山或其附近的人卖身为

  • 李渊野心到底有多大?将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渊下场有多惨,李渊最有名的四个儿子,历史上李渊一共有几个儿子

    李渊为人洒脱、待人宽容,不管走到哪都能结交到一群好朋友,因此在他建国初期为他打下了不少基础。隋文帝消灭陈国的时候,也正是有着李渊的帮助,他才能那么地顺利。只不过到了隋炀帝时期,李渊因站错队伍,曾是太子杨勇的人,因此被隋炀帝杨广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因此受到惩罚,为保住性命,他只好来到太原发展,他在

  • 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得李靖,为什么会受到李世民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吗,李靖李世民李元霸三人是什么关系,决战玄武门李靖妻子扮演者

    李靖是个神奇的人物,之所以说他神奇,是因为他比一般人的成名之路要更长,而且死后同样是热闹非凡。提起李靖,你心里可能同时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一个是唐朝名将,一个就是《西游记》里那个托塔李天王。事实上,托塔李天王李靖,其原型就是这个唐朝大将李靖,后来地位不断提升,不但是后世供奉的武庙十哲之一,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