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说唐朝不是被宋朝灭亡的?

为什么说唐朝不是被宋朝灭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790 更新时间:2024/1/21 2:57:44

有人上学的时候,为了方便记忆,背过那种简单的朝代歌,最后一句是唐宋元明清,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唐朝之后就是宋朝,甚至产生了宋朝灭了唐朝的说法。

说宋朝灭了唐朝,这个肯定是不对的,因为他们中间隔着一个长达五十多年的五代十国,那么到底是谁把我们印象中伟大的唐朝给灭了的,为什么对于灭唐之人印象如此模糊呢?

唐朝无疑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伟大和强盛的王朝,有着很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但这些伟大,在很多人的眼睛,都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而烟消云散了。

但事实上,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后,又顽强地生存了一百多年,中间甚至有一度的中兴,但终究没有办法重现当年的辉煌。

唐朝的灭亡的第一原因,肯定是黄巢起义,这个毫无疑问,不管内部有多腐败,千疮百孔,只要没人挑事,就能勉强过下去。

但可惜的是,有个人过不下去了,他就是黄巢,每个王朝的末年,似乎总是饿殍遍野,别人也许很饿,但黄巢肯定不饿,因为他的职业比较特殊,他们家是贩卖私盐的。

古代盐这种东西,一直都是国家专营的,不允许私人买卖,因为这中间的利润实在是太大了,因为总是有人铤而走险。

朝廷对这种贩卖私盐的行为,一直都是严厉打击的,因此贩卖私盐,实际上也就形成了一群玩命之徒,谁胆子大不怕死,谁就能干这一行,尤其是某个地区有固定贩私盐的,那基本上就跟武装割据差不多了。

黄巢造反纯粹是因为不满,因为他科举老是考不上,农民不满是因为吃不饱,但秀才不满意可就有点吓人了,哪怕是天天白面馒头吃着,小酒喝着,他也可能不满意。

不满意,再加上本身就是亡命之徒,私盐贩子黄巢决定起义,推翻唐王朝,唐朝后期各地藩镇割据严重,中央朝廷控制力减弱,大家都只是在勉励维持而已。

黄巢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跟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有点像,呼啦啦就打到了长安,皇帝一看这不行,那就跑吧。

李自成失败,是因为外部有强敌,黄巢失败,是因为唐王朝还没有死透,这个时候就体现出来节度使得好处了,朝廷没钱没兵没能力,节度使有,哪怕是长安陷落了,各地的节度使依然有着不小的战斗力,如果有可能,大家继续尊奉李唐,那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朱温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他原本是是黄巢的部下,当年也是为了荣华富贵,投奔的黄巢,没想到作战非常勇猛,成了黄巢手下,非常得力的大将。

面对各地节度使不断地骚然和进攻,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一直不推翻李唐的原因,毕竟谁敢冒头,大家的矛头都会对准他,而且此时的黄巢早就丧失了进取之心,最终朱温决定投降唐朝,转头攻打黄巢。

很快朱温就变成了节度使,驻地就在开封,那个时候的开封,水陆交通发达,是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对于那些老牌的节度使来说,朱温无疑是个新贵。

暴发户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挑战规则,规矩都是在过去漫长的时间内形成的,贸然闯入的人,总想着自己别别人牛。

这其实是个潜规则,但兵强马壮的朱温,决定打破这个潜规则,这个规则就是大家尊奉李唐皇室,其实所有人都看到了李唐的衰微,只有朱温决定灭掉唐朝。

朱温绝对不算是个雄才大略的人,仅仅是因为不喜欢或者是妒忌,他直接处死了皇室殿前的高级文官几十人,并把他们全都扔到河里,这可是国家的精华所在呀,如此野蛮的行为在,注定了朱温也只能是个流星匆匆而过。

拉个旗,就敢说自己建国了,尽管朱温有不小的地方,但比起来诺达的中国,朱温建立后梁的时候,地盘小的可怜,有很多还都是地方割据军阀,只不过名义上归顺了而已。

朱温彻底杀死了唐朝最后的皇帝,他登基称帝,几年之后朱温因为喜欢自己的儿媳,结果被自己的儿子给杀了。

从历史的角度看,朱温灭了唐朝,这个没什么问题,但这个过程之所以没什么感觉,就因为这实在是太平淡了,感觉跟儿戏一样。

改朝换代,要么是权臣上位,要么这里面会有大量的故事流出来,里面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宫斗版本,非常精彩。

要么是直接造反,彻彻底底把江山又打一遍,这样同样会有各种各样的精彩故事,但朱温什么都没有,也不是权臣禅让,也不是打江山,他的确是大了,但范围小的可怜,完全谈不上再造河山。

感觉唐朝死得很窝囊,唐朝的灭亡一点都不悲壮,就像是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各个方面都不行了,最后随便来了个面目模糊的人一推就倒了。

唐朝灭了,宋朝还没兴,此后的中国,还要经历半个多世纪的生灵涂炭,混乱的五代十国就从朱温这里开始了。

宋朝那些事(一)。

更多文章

  • 唐朝的“公人”世界,皇家禁军“千牛卫”,到底是怎样运行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千牛卫历任统领名称,千牛卫简介,龙武卫和千牛卫哪个强

    因为古代的底层百姓几乎都不识字,对政府体系的各种官差名称也很难完全了解,干脆用“公人”这种比较容易通俗易懂的名称指代全部。不过多数时候,“公人”指代的都是比较低阶的政府内公职人员,官职比较大的人都有自己的专称,类似于“县令大人”。在“公人”中,自然有三六九等之分,处在“公人”顶层的当然是皇帝的贴身侍

  •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只是为了争夺皇帝之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世民如果不发动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完整版,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谁

    唐武德九年,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率领部下击杀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不久后被册立为太子,随后登基为帝。李世民下手如此狠辣,他要的是什么?李世民想当皇帝不是一天两天了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拉开了逐鹿天下的帷幕。在大唐建国的过程中,李世民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功臣。作为唐朝最杰出的军事家,李

  • 为何李世民没有诛杀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杀过功臣吗,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没杀功臣,李世民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但是,仔细研究一下历史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被杀的功臣,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作死。那些著名的功臣为什么这么惨在被皇帝诛杀的功臣中,最悲情的莫过于“汉初三杰”,战功无双的韩信。人们都认为是刘邦薄情寡义、心狠手辣。然而,韩信之所以被杀,是因为他趁刘邦出征时,密谋造反,纠集人马要攻打皇宫。这是十恶不赦的谋逆大罪

  • 袁天罡用8个字预言武则天称帝,18年后李淳风差点打破这个谶语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一直被广大女性奉为偶像,其历史形象和地位,也是一直被人们谈论的对象。武则天最终能够登上皇位,实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夙愿,这期间经历了无数的危险和风浪,身为一个女性,这里面的难道可想而知。随着这些年宫斗剧的热播,大部分人对宫中的那种尔虞我诈和你死我活都有了清晰的

  • 唐朝奇人袁天罡来头多大?陵墓千年无人敢盗,还有驻军保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朝袁天罡简介,唐朝的陵墓雕塑不包括,一代妖人袁天罡之死真相

    古代有着这样一个行业,盗墓贼。盗墓贼直到今天仍没有灭绝,仍有些人在暗地里做着这种违法的勾当,在古代甚至有官方盗墓团伙。古代的盗墓贼非常猖獗,许多达官贵人的陵墓都被盗墓贼光顾过,但并不是所有人的陵墓都被盗墓贼洗劫一空。在唐代有着这样一位奇人,他的陵墓在这几千年中都没有人敢去盗,甚至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还

  • 昆仑奴性情温良,踏实能干,为何唐朝之后突然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昆仑 奴,梁宏达评价昆仑奴磨勒,昆仑奴磨勒真实身份

    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政治开放,一些沿海或是发达城市的大街上,可以看见各种肤色的外国人穿插其中。而不管什么年代,都少不了爱攀比的人,女子之间比衣服、首饰、妆容;男子比家世、学问、能力。在唐朝除了以上那些,世家大族聚会时,还会比试谁家有昆仑奴,数量越多越有面子。昆仑奴,指的并不是昆仑山或其附近的人卖身为

  • 李渊野心到底有多大?将他4个儿子的名字连起来看看,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渊下场有多惨,李渊最有名的四个儿子,历史上李渊一共有几个儿子

    李渊为人洒脱、待人宽容,不管走到哪都能结交到一群好朋友,因此在他建国初期为他打下了不少基础。隋文帝消灭陈国的时候,也正是有着李渊的帮助,他才能那么地顺利。只不过到了隋炀帝时期,李渊因站错队伍,曾是太子杨勇的人,因此被隋炀帝杨广猜忌。在这种情况下。李渊因此受到惩罚,为保住性命,他只好来到太原发展,他在

  • 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得李靖,为什么会受到李世民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吗,李靖李世民李元霸三人是什么关系,决战玄武门李靖妻子扮演者

    李靖是个神奇的人物,之所以说他神奇,是因为他比一般人的成名之路要更长,而且死后同样是热闹非凡。提起李靖,你心里可能同时会出现两个完全不同的形象,一个是唐朝名将,一个就是《西游记》里那个托塔李天王。事实上,托塔李天王李靖,其原型就是这个唐朝大将李靖,后来地位不断提升,不但是后世供奉的武庙十哲之一,而且

  • 李世民雄才大略,为何选择懦弱的李治当接班人?只因一个人捣乱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治和他的亲姐姐,李治为何只当了42天的皇帝,武媚娘第一次和李治见面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的成功固然有她个人的天赋和努力,但也跟很多偶然因素有关。比如说她的丈夫李治就是个懦弱的人,如果不是自己老公太懦弱,也轮不到武则天走向前台,武则天就曾经作为唐太宗的才人,在宫里待了12年,居然品级一直都没有提高,也没有儿子。这可是12年呀,说明不管你多么有魅力,遇

  • 隋炀帝只派兵一人,就俘虏契丹4万人,此人默默无名,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隋炀帝野史传闻,江都兵变隋炀帝有多少兵力,隋炀帝军事图片

    韦云起是驸马韦正矩的堂兄,其人有勇有谋,不惧权势。兵部尚书柳述娶了兰陵公主,还备受隋文帝宠信,就连杨素也怕他三分。但韦云起从不阿谀奉承,还在隋文帝面前直言柳述嚣张跋扈,批评隋文帝“选拔官员不能任人唯贤”,只选自己宠信之人。隋文帝听后,不仅没有生气,反而把他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隋炀帝刚即位,契丹人就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