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对全国的统一,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元朝对全国的统一,对后来的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68 更新时间:2023/12/9 22:37:06

公元1279年,朝遗民所建立起来的割据政权被彻底消灭。至此自唐末以来的分裂局面被彻底终结,全国重归一统。那么蒙古人的崛起以及对全国的统一,对古代中国的历史曾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一、分裂局面被彻底终结

元朝统一的直接影响,自然就是自唐代安史之乱之后出现的分裂局面被彻底终结,而这也是元朝被后世所称赞的主要功绩之一。与其他历史时期的分裂局面所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分裂局面要比先前的几次分裂局面所持续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这也就意味着,元朝对全国的统一,比起前代封建朝来说要更加困难。

毋庸置疑的是,分裂局面所持续的时间越长,统一大业就越难完成。长时间的分裂不仅会让当时的人们产生"分裂是合理的"这种扭曲的消极思想,而且能够促成统一的历史机遇也会越来越少。

一旦分裂局面继续维持下去,通过化和政治手段想要完成统一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渺茫,并且只能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完成大一统的历史重任。元朝正是凭借着蒙古人的骁勇和更为先进的作战战术,才取得了大一统的成就,为古代中国能够重新回到世界之巅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二、民族融合进程得以加速

在元朝完成统一之前,古代中国的历史一直停留在辽、金、宋(后来演化成金、宋、西夏)对峙的格局之中。由于这些国家之间常处于对立或战争状态,因此这几者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一直比较缓慢,甚至处于完全停滞的状态之中。

但随着全国的统一,这些国与国之间的壁垒被元朝封建统治者所建立起来的中央集权政府完全打破。再加上封建统治者在修建全国交通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为南北方能够进行更多交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随着统一局面的逐渐稳定而得以加速。而需要额外提到的是,民族融合不仅仅只是指南北方的融合,也同时指东西方的融合。对此,陕西杨凌高新中学的王瑞讲师在《简析元代的民族融合》一文中曾经提到:

蒙古的西征和扩张,致使亚欧陆地的民族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中亚、西亚各族来华,进而分散全国;元时从海路来华的人口不在少数。他们在进入中国后,与汉族、蒙古族等居民通婚杂居……

大一统所带来的和平环境,必然比战争时期的混乱局面更加有利于民族的融合。而多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也直接起到了强化各民族对国家认同感的作用。

在元朝刚刚完成统一大业之际,国内尚且存在着否认元朝的统治地位且意图恢复南宋和其他政权的势力存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民族对于元朝的认同感开始逐渐趋于一致,这反而使元朝的根基更加稳固。至于元朝的国祚早早终结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元后期封建统治者的封建统治过于严酷和残暴,与民族融合并无关联。

三、科技发展得以加速

在元朝完成统一之前,中原人对雄踞在北方的蒙古人的印象多是尚武和落后。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早期的蒙古人因一直居于草原深处,未能发展处较为成熟的政治体制,其科技水平也处于相对落后的阶段,但是这并不代表着蒙古人永远无法摆脱这几个标签。元朝完成统一后在科技领域上取得的成就,将彻底消除当时中原人对蒙古人的偏见。对此,渭南师范学院政史系的关治中教授在《试析元朝统一的历史作用及地位》一文中曾经提到:

……郭守敬创制的《授时历》,系当时世界上一部最科学、最先进的历法,为此他在"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南北跨越纬度约五十度北纬一度的极其广阔的范围内设置了个天文观测点,展开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最堪壮观的天文观测活动。

实际上不仅仅只有天文学,在农学、数学等领域,元朝都曾取得了相当突出的成果。如果进行深度对比的话,元朝对科技的重视程度以及取得的成果,甚至要超过以科技发展突出著称的宋朝。

宋代的科技虽然也有突出成就,但受经济和政治格局条件的限制,宋代科技发展的天花板是较低的,至少不及元朝。而元朝不仅拥有大一统的客观环境,可以调动全国的力量来重点发展科技领域;还凭借蒙古帝国庞大疆域的红利,获取了许多西方先进的科技技术。也就是说,元朝科技的起点从一开始就优于宋朝。

四、结语

元朝对全国的重新统一,不仅对元朝自身的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对整个中国古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元朝凭借精锐的蒙古骑兵,不仅彻底消除了分裂局面,还使得版图得以进一步扩大,并且奠定了中国庞大的疆域。

同时,元朝凭借着没有"祖制"限制的优势,在文化和科技等领域皆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而来自西方的异域文化和先进的科技技术,更是让元朝的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即便在元朝末期,元朝领先于世界的地位也并未发生较大的动摇,为明朝能够继续站在世界之巅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总的来说,元朝以及后来的明朝都能够在大部分时间里维持世界领先地位,都要得益于元初时期的大一统格局。没有了统一这个大格局大环境,元朝想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也是不太现实的。宋朝发展的局限性,即是最好的反面教材。

推荐阅读:#历史上的蒙古人#

本是同根生,相煎太急,窦婴为何和窦太后交恶?

推荐书籍:

更多文章

  • 如果在元朝,还是读书人,待遇真的比乞丐还低?那是你不知道儒户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元朝最低地位的乞丐,元朝儒臣派和理财派,为何会有元朝读书人怀念元朝

    元代以前,原无儒户的设置。元代儒户的诞生,原是为救济在兵燹中流离失所的儒士。一方面使他们与僧、道相等,取得优免赋役的地位;另一方面,也有为国储存人才之意,并不是有意压抑儒士。一、对元代读书人的认识蒙古人崛兴于漠北,在成吉思汗六年(1211)伐金以前,和中原少接触,对中原的城廓衣冠文明也认识不深。蒙人

  • 赵匡胤建立宋朝,弟弟接过下一任接力棒,究竟二人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朝赵匡胤简历,郭德纲讲宋朝赵匡胤,赵匡胤释兵权对宋朝的影响

    国家兴旺,商业繁荣,读书人都是被看重的。只要你是个文化人,这里必有你的一片用武之地。这里人才济济:苏轼、范仲淹、李清照、欧阳修、王安石等名人都是宋朝中人,若来宋朝就可以亲眼目睹他们的真容了。现在我们就来走进这宋朝历经三百余年的兴衰历程。宋朝之上承的是五代十国,其中后周都点检赵匡胤于显德七年(960年

  • 长江上第一座跨江大桥,居然建成于北宋时期,究竟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人们观瞻南京长江大桥,莫不为其建筑之雄伟赞叹不已。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宋代曾在南京长江大桥的西南,即今安徽当涂县境采石矶一带,建造过一座跨江大浮桥。这同样是世界桥梁史上的创举。采石自古以来,是长江的重要渡口。北宋初,“江南人樊若冰举进士不中第,上书言事,不报,遂谋北归。先钓鱼采石江上,以小舫载丝绳其中

  • 宋代航海、造船技术有多牛?中外商人乘的海船,多为宋朝制造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海船有多厉害,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资料,宋代海船手工制作

    宋代是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迅速发展的时期。一、宋代造船技术宋代的造船技术不仅有了显著进步,而且出现了许多革新。宋代海船的载重量大为增加。唐朝的史籍记载的主要还是外国的海船。外国海船不用铁钉,而以橄榄绳穿孔绑结,载重量和安全性都有限。《梦梁录》卷一二载:宋朝“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

  • 官员腐败为什么在明朝统治时期最严重,有多黑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封建王朝统治来说,很显然不能像咱们现在一样开明,但是很多人都认为明朝的统治很黑暗,这个就有点真的冤枉明朝了。虽然明朝也是封建王朝统治,虽然明朝把专制统治发挥到了极致,虽然明朝被农民起义推翻,但是相对历史上其他的封建王朝统治来说,明朝还真就算不上怎么黑暗。其次就要说官员们对掌权者的态度,明朝有一种

  • 太子朱标早逝,他的死和父亲朱元璋脱不了干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标病死后朱元璋还活了几年,朱元璋朱标扮演者,朱标与朱元璋的小说

    朱元璋可以说是一代明君,他不仅率领起义军打下了天下,登基之后在他的治下,明朝也很快从战争的动乱中稳定下来,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可以说他在文治武功方面都很有建树,但是他也是有缺点的,而他的这个缺点也间接害死了他心爱的太子。朱元璋当年率领起义军打败了各路竞争对手,最终坐上了皇位,因为他出身贫寒,

  • 在明朝,白银为何能取代纸币和铜钱成为主流货币?原来多亏西班牙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为什么要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西班牙银元与白银换算,西班牙入侵明朝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1519年,西班牙征服墨西哥,其后于1565年,又由墨西哥进入菲律宾群岛。西班牙控制菲律宾并使之殖民地化,实大大有赖于墨西哥,在以后的两个半世纪中,它每年从阿卡普尔科派到马尼拉两、三艘大帆船,以加强两个地区间的联系。白银从美洲流入菲律宾群岛,丝绸则是菲律宾输往美洲的主要

  • 为什么权侵朝野的魏忠贤满朝文武皆怕,反被刚继位的17岁崇祯拿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魏忠贤那么大权力为啥斗不过崇祯,崇祯能扳倒魏忠贤却丢掉了江山,崇祯皇帝如何处置魏忠贤

    于是,许多官员闻风而动,攻击的矛头也开始直指魏忠贤。十月二十六日,嘉兴贡生钱嘉征上疏,公开声讨魏忠贤的“十大罪状”——“并帝、蔑后、弄兵、无君、克剥、无圣、滥爵、滥冒武功、建生祠、通关节”!自从天启四年(1624年)杨涟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以来,还没有人如此公开尖锐地弹劾魏忠贤。想当初,杨涟上

  • 国力强盛的北宋,为何剿灭不了小小梁山水泊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呼延灼乃是河东名将呼延赞嫡亲子孙,家传文韬武略,深通兵法战策。呼延灼有万夫不当之勇,属下都是精兵猛将。宋江兵进大名府,大名府告急,朝廷选中呼延灼率兵救援。呼延灼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大刀阔斧杀向梁山泊。宋江不能失去经营多年的革命根据地,放弃大名府回防山寨。呼延灼还有一个秘密武器,他的连环甲马相当于今天

  • 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放牛娃,朱元璋是如何从放牛做到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放牛,大家可能会想到这是中国古代地位低下的人才会做的。毕竟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都是有下人来服侍的的,什么都不用自己动手。只有那些穷得吃不起饭的农民,还有那些没有地只能租别人地的租户,才会把自己的儿女送去有钱的人家放牛,来乞求一口饭吃。 然而中国古代确有这样一位放牛的孩子,可谓是中国古代最成功的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