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明朝青年一天的生活

一个明朝青年一天的生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978 更新时间:2024/1/16 23:23:50

不知道大家平有没有想过古代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平常吃什么,穿什么,平常出行做什么,又有什么习俗。今天笔者这篇章,就以明朝为例,全文以一个明朝人的视角,来带大家了解一下一个明朝人一天的生活。

正文

我叫狗拴,生于嘉靖二年,今年已经二十岁了。我出生于乡下,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得病死了,那个时候因为家里面穷,没钱给父亲看病,父亲这病就一点点的把他给耗死了。

母亲因为响应朝廷的号召,在父亲死后就再也没有改嫁,一个人辛辛苦苦的把我拉扯大。听乡里人说,再过几年,朝廷就会因为母亲守节多年,而给母亲立一座牌坊。按照朝廷的规定,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家的差役就全免了,日子也会好过一点。

如今我也已经成年了,所以母亲也在四处张罗着给我说亲成家。不过像我们这种穷苦人家,很少有人看的上,所以到现在我的婚事还没有着落,母亲为此很是着急。

这不这天母亲又托人做媒,为我说了一门亲事,约定见面的时间也快到了。

早上起来后,我床边放上了昨晚母亲为我准备好的衣物。有一顶四方平定巾,据说从太祖那会儿男人就时兴戴这个,不过人家南方人却戴着跟我们不一样的瓜皮帽,听说也挺好看的。

还有一身全新的圆领蓝色长袍,这种长袍上长下短,由棉布制成,是母亲为我准备的相亲必备衣服。鞋子是七成新的粗布履,我记得是去年母亲熬了几个晚上才亲手做出来的。所以平常我只穿蒲草编的草鞋,根本不舍得穿这个。

收拾打扮好以后,母亲就喊我吃早饭。早饭照例是非常简单的,白米粥再加上杂粮馒头,还有腌制的萝卜干佐餐,不大一会儿早餐就草草的结束了。一般只有农忙过后,母亲为了犒劳我,才舍得下一碗热腾腾的汤饼给我吃,平常是没有这种口福的。

吃过早饭以后,媒人就来我家了。如果按照古礼,我们娶亲是要依次进行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的,不过如今已经简化了,只有议婚、定婚、迎娶三道程序了。眼下我们请媒人说合就属于议婚阶段。

相亲的对象,我母亲早早的就打听过了,女方早年丧母,仅靠父亲一个人养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不过因为她父亲一直从商,所以她家的家境倒比我们家要殷实。女方本人也是长相清秀,懂事乖巧,因为没有母亲,所以各项家务都会做。照我母亲的话说,是一个过日子的好女孩。不过也因为她家家境殷实的缘故,我母亲很担心她看不上我们家。

所以母亲从前几日就准备了一些礼物,准备靠这些礼物为我争取这门婚事。倘若女方接受这些礼物的话,这事情基本上就算是成了,因此母亲挑选这些礼物颇费了一番心思。

在媒人的催促下,我赶着我们家的牛车,载着母亲和媒人,还有准备好的礼物就赶往女方家。因为媒人和女方家比较熟识,所以在她的指引下,一路上走的还算顺畅。

两个时辰以后,我们在约定的时间赶到了女方家。女方的父亲和她的弟弟已经在家门口等着了,见我们来,连忙上来招呼。此刻我心里很紧张,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还好媒人这个时候先招呼了上来,她简单介绍了一下。然后母亲先和女方父亲打了个招呼,接着我又给他行了一个礼,就算是完成了见面的第一个程序。

随后我们被带到了他家的客厅,看了他家的房子以后,我才感受到了两家的差距。我们家只有五间茅草房,分别用来当我和母亲的卧室,一间当牛棚,一间作厨房,剩下一件是储物间。女方家却是前后两进房子,中间隔着一个一个大院子,客厅在后面,整体是砖木结构,比起我们家的茅草房要好了很多。这么一比,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味道。

进入客厅坐下以后,女方弟弟沏了一壶茶分别倒给我们。据女方父亲说,这是今年新产的龙井茶,他南下做买卖的时候特意换的。

接着媒人又当着大家的面,把我的大致情况给女方父亲又介绍了一遍,着重夸了我几句,说我勤劳踏实,年少持家,遵守孝道,又读过几年书,是做女婿上等的人选。

女方父亲听了以后笑了笑,他说其实对我家的情况,他私下里也打听好了,对我们家和我这个人他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穷了一点,但是一家人踏实本分,女儿嫁过去不会受欺负。日后带我一起经商,我们家的日子肯定也会越过越好的。

不过他又说,今天让我来也是为了让他女儿亲自看看我,等女儿同意以后,她们家才算没有意见。然后他就招呼女方的弟弟,把女孩喊了过来,女孩给我们大大方方的行了一个礼,然后就退下了。

趁这个机会,我仔细的观察了一下,确实像母亲说的那样,长相清秀,颇懂礼貌。我心里的好感顿时增加了几分。

然后女方的父亲就让女方的弟弟招呼我们,他退出了客厅,看样子是去问女孩的意见了。过了不大一会儿,女方父亲就返回了客厅,他笑呵呵的说,自己的女儿对这门亲事没有意见。母亲听了以后非常开心,用眼神询问我的意见,我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母亲见我表态以后,也笑呵呵的说,承蒙不弃,我们家也没什么意见。媒人这个时候趁机说,既然这样,咱们就一起坐下商量商量接下来的事情,早日把婚事给办了。

此时已经日近晌午,按照规矩,如果这门亲事女方同意的话,这顿饭是要在女方家里面吃的。女方看起来也早有准备,过了一会儿,女方弟弟就把饭菜给端了上来,据他说这全是他姐姐的手艺,让我们好好尝尝。

按照我们招待客人的习俗,客人是要坐在西边的,然后菜肴五六盘就可以了。女方家就准备了一盘凉拌豆腐,一盘糟茄子,一盘丝瓜炒鸡蛋,一盘芹菜炒肉,然后一盆甜汤,还有一盆水煮羊肉。一共四个菜,两个汤,再加上一壶烧酒,这样的饭菜用来招呼客人已经是高规格了。

就这样酒过三巡以后,女方父亲说他有最近有一单生意,是去南方收购木材,然后运到北方贩卖。如果我愿意的话,可以一同前去,随便学习一下,将来这也是一门赚钱的营生。原来女方父亲主要做的就是长途贩卖的生意,一年四季,除了木材以外,还要贩卖粮食、棉花等物。虽说挣得不少,但是一年到头也是在家待不了几天,家里全靠女孩一个人照应。想到这里,我更加倾佩女方持家的水平了。

答应了女方父亲的提议之后,这饭也刚好吃的差不多了。我们一行三人就告别了女方父亲,并且商量了接下来婚礼的流程。

回到家的时候,天已经快黑了。母亲挽留媒人在家吃饭,却挽留不住,只好给了她一点报酬放她走了。因为母亲今天高兴,所以晚饭做的丰盛了一点,提议给我包了一碗鲜肉馅儿的馄饨。要知道,在过去的一年,我也就吃过两次这种肉馅儿的馄饨。可见母亲今天是有多么的高兴。

吃过晚饭以后,我早早的躺在了床上。想起今天一天的经历,那即将到来的婚事,还有随之而来的生意。以前离我那么遥远的事情,一下子全来了。我内心感觉恐慌,但是为了母亲,为了我们这个家庭,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好这些事。

接着就昏昏睡去,我的一天就这么结束了。

后记

这篇文章,以一个王狗拴的青年为主角,通过回顾了他一天的生活,带大家了解了明朝的一些事,因为所有的细节都是来源于史料,所以为了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下面给大家做一些必要的解释。

守节:按照明朝规定,女性在丈夫死后,必须要守节。据《明会典》记载:“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服饰:根据记载,明朝初年朱元璋曾下令要求男性佩戴四方平定巾,此后一直为历代沿袭。而在南方,则流行瓜皮帽。《明会要》:“洪武三年,士庶戴四带巾,改四方平定巾。”

当时男性多穿圆领长袍,一开始为青色,到了后来颜色才变得丰富。鞋子主要是粗布履和草鞋,前者主要是正式场合穿,后者干活的时候穿。

饮食:朱元璋曾经提倡宴席从简,他还经常吃豆腐作为表率。但是到了明中期,民间逐渐变得奢侈,宴会食物也变得更加丰富。这一时期,像羊肉、猪肉、萝卜、芹菜、茄子、丝瓜等食物,也走到了百姓的餐桌上。

但是南北饮食差异仍然很大,南方以米为主,北方以面为主。而且明朝饮茶风气盛行,有条件的人家都会储藏一些茶叶用于平日的享受。

婚姻习俗:明朝通婚一般讲究门当户对,明媒正娶,但是有个别开明的人家,更加注重对方的家族素质,而不计较财产的多少。按照周公六礼的规定,应该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道程序,但是朱元璋下令,做出修改,民间嫁娶一律按照朱文工的《家礼》,把原来的六礼简化为纳采、纳币、亲迎三项。

一般男方需要和媒人一起上门议婚,并且携带礼物。女方如果同意亲事,则会留下礼物,并设宴款待。

经商:明朝中期以后,商业比较发达,长途贸易更是络绎不绝。一部分商人以贩卖为生,在各地贩卖粮食、棉花、木材等大宗货物。

出行方式:明朝出行分为水陆两种,陆路交通工具主要有骡车、马车、牛车、轿子等,还有一些人直接骑在马、骡子、牛的背上。水路交通工具主要就是各种船只。

住房条件:明朝对百姓的住房条件有严格规定,《明史》记载:“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而在民间,一般人家的房屋主要由茅草搭建而成,也就是“村乡多茅房土屋,仅庇风雨,其如城中之制者,仅仅一二而已。”只有相对富庶的人家,才能住上土坯房和砖木结构的房屋。

以上就是我经过考证写出来的一篇小文,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更多文章

  • “闯王”李自成是如何一步步走上造反之路的?真的是天生反骨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闯王李自成失败原因,甘肃发现闯王李自成墓宝藏,闯王李自成大片免费观看

    当然不是!李自成的造反之路其实是一点一点被逼出来的。毕竟,一般的农民是不会放着安稳日子不过,转而投身战斗的。李自成会造反,正是因为他的日子过得不安稳!李自成是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原名鸿基。他小时候家里很穷,而寺庙是穷人们唯一的出路,因为寺庙里的和尚们可以下山化缘。李自成不得不和很多人一样去庙里出家当

  • 秦桧后人考中状元,经过岳飞坟墓时留下两句诗,被后人称赞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桧后人经过岳飞墓时留下两句诗,岳飞的后代和秦桧的后代,岳飞是不是秦桧害死的

    无论是追求贵族还是罪人,在科举的考验面前都是公平的。有些人是罪人的后裔,但他们可以通过考验证明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秦桧的子孙考入状元,路过岳飞墓时,留下了两句诗,受到后人的称赞。一、千古罪人秦桧千百年来,秦桧的罪行得到了中国人的一致认可。现在秦桧是被骂最多的,宋朝的汉奸多,以秦桧为首。因

  • 北宋旱灾频繁,皇上亲自登台祈雨,祈雨之术很独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北宋祈雨文,北宋旱灾记录,北宋皇帝祈雨灵验现象研究

    对于一个新建立的王朝来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是最能稳定民心稳定政局的方法,所以宋太祖在建隆二年、三年亲自登台多次祈雨,展现新的统治者体察民情顺应民心的态度,巩固其统治,真宗时道教的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北宋统治集团是采用用什么方法祈雨呢?一、景德祈雨法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画龙祈雨法》付有司刊行。其

  • 宋代科举新变化,国家治理更加制度化,展现官吏特权下的智慧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科举制度的影响,宋朝科举制度化,行卷是不是宋代科举制度

    即使隋唐出现了科举制度,但是由于这个制度是刚刚诞生的,所以并不是十分完善,另外还有着许多漏洞,也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贵族依旧能够享有很大的特权。所以在宋代的时候,科举制度才真正的得到发展和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对于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因此有专家和学者将宋代看做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具体表现

  • 明成祖朱棣篡位成功后,削藩手段高明,明朝藩王迎来人生转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削藩为什么成功了,建文削藩后藩王下场,削藩是要把藩王杀了吗

    经过了几年的征伐,命运之神最终站在了朱棣这边。他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成为了历史上仅有的地方藩王打败中央朝廷的例子。公元1402年,朱棣入主大内,定年号为“永乐”。登基后的朱棣却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因为还有一个心头大患尚未解决。他自己是从藩王起兵才登上皇位的,所以他深知这些藩王们拥有多大的能量。但

  • 明朝一人与东厂西厂锦衣卫不和,创建内行厂权力凌驾两厂一卫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东厂和西厂与锦衣卫,东厂西厂锦衣卫的关系,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的区别

    在此种情况之下,所谓的明朝特务组织应运而生,首先是东厂、西厂与锦衣卫,他们构成一张严密的大网笼罩着大明王朝的各个角落。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在这张大网的笼罩之下,人们必须谨言慎行,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这样的机构专门听命于皇帝,成为皇帝巩固自己至高无上权力的铁血手段,有时候甚至

  • 太子朱标落水,众人跳水救人,朱元璋看到侍卫们衣服靴子后: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即便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使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但他还是十分爱才和知人善用的。作为皇帝他也十分称职。朱元璋在位期间,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严惩贪官,在他的努力下,战后的社会生产力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史称“洪武之治”。然而在洪武13年,朱元璋和他的长子朱标之间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一、铁血暴戾朱元璋由于

  • 穿越到宋朝,一起来体验一下宋朝人结婚都有哪些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穿越到宋朝成为宋朝的太子,穿越宋朝挽救宋朝漫画,女子穿越宋朝和武大郎结婚

    其实,现代人的结婚方式大多数是承袭古代的,所以,就有些习俗而言,是和古人差不了多少的,只不过在细节方面没古代那么繁琐。以宋朝为例,宋朝之前,婚姻习俗都要遵循所谓的“六礼”,即纳彩(说媒)、问名、纳吉(订婚)、纳征(下聘礼)、请期(定日子)、迎亲。当这六道程序全部完成之后,双方才算正儿八经的结婚。到了

  • 宋徽宗:他的“瘦金体”,金朝第6位皇帝深得其精髓,可以假乱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宋徽宗十件存世瘦金体有哪些,宋徽宗瘦金体为什么是拿江山换的

    我们都知道北宋灭亡于“靖康之耻”,这一事件导致宋徽宗的大好江山半壁沦入敌手。国王之后,徽钦二帝并后宫家眷被金兵掳去。由此北宋灭亡,不过宋徽宗的“瘦金体”却是以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为后人所喜爱。在诸多喜爱者之中,金朝第6位皇帝深得其精髓。金朝第6位皇帝对宋徽宗的书画音律,那是爱的不能自拔,尤其是宋

  • 朱允炆的悲哀:用错三个文臣,一个武将,将他送上必死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允炆的真实下场,朱允炆为什么能活下来,朱允炆为何能逃掉

    中国人起兵自古讲究师出有名,朱棣就在他的出兵檄文中这么写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就这么扯了出来。而他清的又是哪些人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之二,建文帝智囊团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