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隋唐出现了科举制度,但是由于这个制度是刚刚诞生的,所以并不是十分完善,另外还有着许多漏洞,也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贵族依旧能够享有很大的特权。所以在宋代的时候,科举制度才真正的得到发展和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对于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因此有专家和学者将宋代看做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具体表现在其法制文化和文明上。那么宋代得到科举制度究竟有哪些新变化,其又是如何走向制度化的呢?
宋代科举的新变化,理想智慧打破官吏特权制度的格局
在宋代对于科举制度的最大变化就是其取消了贵族和官僚子弟的特权,在选拔人才上也不看是不是出生在大家族,或者有着背景的人,更加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才能和品质。所以在宋代的官员往往有这个更多出人头地的机会,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士大夫阶层形成
众所周知,宋代是以文治国,对于文官往往十分偏爱,无论是朝堂之上还是对于地方军事管理上,大多数都是文官或者身上文武双全的人,因此整个社会形成了重文轻武的风气,于是掀起了科举热和考试热,宋代的读书人都普遍热衷于考取功名去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因此文人士大夫有着庞大的一个群体。
而另一方面在宋代刚刚建立政权的时候,宋太祖就曾立下誓言,表示自己不会杀害士大夫,希望士大夫们能够一心为国,积极地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所以在宋代很少出现文人被杀的现象,于是士大夫们也普遍的敢于说话,无论是真话还是假话,士大夫们有着一定的言论自由和灵活性。而这也大大避免了皇帝个人专横独裁,从而促进了决策的科学性,展现了科举制度的智慧光芒。
2.制度管理之下,贪婪也将无法蔓延
每一个时期都会出现一些利欲熏心的人,这些人在做官之前还曾扬言自己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可是在做官之后,面对财富,面对诱惑,这些人最终走向了腐败的道路,比如我们现代社会的反腐倡廉行动就曾打下不少的贪官,在宋代同样对于贪官也是法不容情,严惩不贷。
虽然宋代的统治者不杀大臣,但是对于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依旧严惩不贷,情节严重的也有直接被判处死刑,其他情节的则会被发配或者没收财产。可将宋代在依法治国这个方面,给与后代不少的启示。即使是现代,对于法律的运用又有着某种借鉴古人的痕迹。就拿酒驾来说,根据不同程度,不同情节,是只喝酒开车了,还是喝酒开车还撞人了,是撞人之后逃跑还是自首了,这些情节的不同,对于违法者的审判也不同。
所以宋代的科举制度在不断的完善之下,配合自己一套的法律体系,双方互相成就彼此弥补,让我们看到了《清明上河图》之中汴梁的繁荣兴盛,而这也恰恰让我们看到宋代制度的智慧,贪婪的人性在法律之下也将无处遁形,时时刻刻为悬着头上的那把法律重器感到害怕。
3.软硬并存,宋代管理者手段不得不被人称之为:高明
在宋代,统治者将软硬兼施的手段已经用到炉火纯青了,从最初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其就在就用利益诱惑自己的大臣们交出兵权,虽然看上去是开着玩笑说的,但是实际上各位大将们心理都开始紧张了,如果自己不交,那么很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韩信,好在这些人都老老实实地交出了兵权,因此宋太祖打消疑虑之后,为了照顾这些大臣们也是给与丰厚的福利,不仅仅赏赐房子和美女,而且还保证子孙都可以享受国家的福利,所以即使这些人交出了兵权但是为了能够安稳人心,还是给与一定的优待。
在制度上采取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法也让我们看到宋代统治者的智慧,毕竟这种手段一方面能够加固自己的中央集权,让自己的手下服服帖帖的,另一方面也能够收买人心,维持自己的统治。的确在现代的不少事业单位或者是公司,上级也不会一味地去收拾自己的下级,除了给与适当的打击之外,让这些人乖乖听话好好做事之外,还会给与各种优厚的福利报酬。
4.朝廷之上再无亲戚贵族的话语权
所谓的“外戚干政”是历代统治者都十分担心的一个事情,在宋代的朝堂之上,则出现了历代统治者都希望的局面,那就是整个朝廷的议会将那些胸无点墨的贵族和权贵们排除在外。因此在宋代则改变了前代所强调对于议亲,议贵的局面。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宋代的统治者出了明文规定如果要加入会议,就必须得到自己的同意,即使是亲贵也不能随随便便地开始骄奢淫逸起来。
例如在宋仁宗在位的时候,当时的蜀中大家族王齐雄就曾杀人,但是为了能够抹掉自己杀人的罪名,其就和当时的太后进行沟通,希望能够借助这个关系来逃过罪责,这件事情被皇上知道了,其也十分为难,一方面有官员建议将其严惩,但是另一方面又是自己的半个亲戚,为了避免自己左右为难的情形,所以在后来干脆就直接将亲戚权贵等人直接拒绝在会议之外,这样就能够让自己的耳根子清净了。
由此可见,宋代的制度化和新的变革其实多了各种考虑,而这些考虑都让我们看到了宋代人的智慧,通过这些制度我们能够看到古人在处理好国家大事和管理手下的一些手段,而这些手段对于我们现代也同样的适用。
宋代制度化之下,究竟给宋代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我们能够知道宋代的制度变化是和科举制度有着密切关系的,只有不断的人才输入,宋代的官僚体系才能得以正常运行,那么宋代制度化的发展究竟给这个时代带来了什么呢?
首先是在制度化的发展之中,其推动了士大夫阶层地位的提升,随着士大夫阶层地位的提升其自然就对于传统的世家大族造成了打击。而另一方面则为科举制度注入了新的血液,为朝廷引进了新型人才。在宋朝的官吏特权制度变革之中,其彻底打破了前代的士族门阀对于官场垄断的局面,因此一些寒门子弟才能够获得机会不断的成长,不断的从这些制度之中跳出来,最终让我们看到宋代的朝堂之上,已经不再是文人垄断朝野的局面了,而是出现了寒门和贵族对抗的局面,而这大大加大了中央集权。
那么为什么宋代的制度会如此完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呢?
首先是宋代的经济高度的繁荣,闪耀需要新型的官吏人才。众所周知在宋代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货币,印刷术也得到了流行,文化全面的繁荣,经济全面的发展,所以在时代的变化发展之中,原有的制度已经明显不适用了,所以急需要对此进行完善,而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则需要大量的人才,因此科举制度才会得到改革,产生新的制度与这个新社会适应。
另一方面也是出自对于中央集权的需要。在宋代,由于统治者充分看见了前代亡国的历史和问题所在,因此宋代开始对于文官,武将以及外戚贵族都格外的注意,看到哪一个群体壮大之后,就会想着各种方法去击垮这些势力。比如在对于旧贵族和门阀之间,其就采取提拔寒门子弟来对这些人进行打压,通过新的血液来换掉这些老人。而对于外戚,其则是通过各种法规来来规范他们的行为,让这些皇亲国戚知道即使自己是皇帝的亲人,但是也得符合社会法律制度的规定,即使是天子犯法也得和庶民同罪。
由此可见宋代的科举制度和社会制度能够不断的走向制度化和法律化,其主要原因还是时代发展和变法所需要上层建筑做出改变的结果,当然这也离不开统治者的积极推动,毕竟最终这些制度还是为统治者所服务的。
总结:
在宋代的历史长河之中漫游,我们能够看到这个时代在制度上的智慧,而这些制度以及人才的选拔对于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制度都有着某种启示,而这也是历史的奇妙所在,古为今用,批判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始终是我们正确对待历史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