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旱灾频繁,皇上亲自登台祈雨,祈雨之术很独特!

北宋旱灾频繁,皇上亲自登台祈雨,祈雨之术很独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66 更新时间:2024/1/16 9:44:18

对于一个新建立的朝来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是最能稳定民心稳定政局的方法,所以宋太祖在建隆二年、三年亲自登台多次祈雨,展现新的统治者体察民情顺应民心的态度,巩固其统治,真宗时道教的发展到达了一个高峰,北宋统治集团是采用用什么方法祈雨呢?

一、景德祈雨法

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画龙祈雨法》付有司刊行。其法:择潭洞或湫林木深邃之所,以庚、辛、壬、癸日,刺史、守令帅耆老斋洁,先以酒脯告社令讫,筑方坛三级,高二尺,阔一丈三尺,坛外二十步,界以白绳。坛上植竹枝,张画龙。

其图以缣素,上画黑鱼左顾,环以天鼋十星;中为白龙,吐云黑色;下画水波,有龟左顾,吐黑气如线,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盘中,柳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画龙投水中。画龙祈雨法是在细绢上画龙祈雨,用细绢来作画,在上方画上黑鱼环着天鼋十星,中间画上白龙吐着黑色云,下方画上水波还有龟吐着黑气。

同时竖起黑旗,将鹅血盛放在盘中,用柳枝沾水洒在细绢的龙上,以此来求雨。若是雨下满三日,则用豭猪祭祀酬谢,将画龙投入水中谢雨。

二、皇佑祈雨法

仁宗皇祐二年(1050年)又颁布了一则祈雨雪法,让各路遇到旱灾时可依法祈雨:“八月十五日,诏再颁先朝祈雨雪法,令所在置严洁处,遇愆旱即依法祈雨。”

皇祐二年颁布的这则祈雨雪法在当时并没有记载具体做法,到了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江阴军获得皇祐二年的敕令雕版,上面记载着当时下发给诸处的祈雨雪法,由于时间过久,所以将内容“模印成册”并加上了画龙的样制,颁发给诸路祈雨时依照施行:“乾道四年八月六日,诏颁江阴军缴到《祈雨雪法》。

两浙西路安抚司申:‘江阴军申:祭龙求雨,乞散之天下。’(省)[都]省批送礼部看详,本部下太常寺。勘会缴到《祈雨雪法》,具载皇祐二年六月中书门下牒。先朝曾降《祈雨法》下诸处,虑年深损坠,令再将旧敕雕板模印成册,系崇文院送都进奏院,颁下诸路州、军、监、县等。

至今委是年深,均虑损坠不存,今欲依两浙西路安抚司申,将江阴军缴到皇祐二年《祭龙祈雨雪〔法〕》,内添入绘画龙等样制,从礼部行下临安府镂板,用黄纸印造成册,发纳礼部,礼部行下都进奏院,颁降诸州、府、军、监、县等,如法收掌。(过)[遇]愆雨雪,严洁依法祈求。”

所以乾道四年颁布的这个祈雨仪式就是皇祐二年的祈雨雪法,只不过加上了缺失的画龙的样制,具体措施如下:首先是准备工作,先要选择合适的地方和时间置坛,一般都是有水的地方或者丛林洞穴深处潮湿之地,或是灵祠古庙,对参与的人员、服饰、祭品等都作了要求,祀官要先读祝文表达祈雨意愿。

一、置坛法。先择左侧有龙潭或秋泺,或水泉所出,水边林木郁茂,或有洞穴深邃堪畏之处,或居灵祠古庙,以为坛地,取庚、辛、(任)[壬]、癸及成日、满日丑时置坛。本处刺史、县令并官属、耆宿、应执事人皆先斋洁。其日具酒、脯、白鱼干、信币、帛缯五赤、时菓、名香,一俎、二豆、两爵。布净席二领,南向,以白鱼干、信[币]置俎上,时菓实豆中,香炉置俎豆南。

又以新幞覆箱,箱内安皁缯,置香炉南,并陈于席上。又以净尊盛酒,陈席东。又设祀官位于席南。礼生引祀官就位。执事者实一爵,置俎上,祀官再拜跪奠。执事者又实一爵,祀官又拜(殿)[奠]。读祝于坛地之东南角。祝文曰:“维某年某月某朔某日,具官,谨以清酌、脯鱐、时菓、信币、帛缯之奠,昭告于某处社令后土神居之灵。伏以久愆甘雨,将害农功,夙夜怀忧,罔知所愬,今于此地置坛求龙。

伏惟社令后土神君监此精诚,无或艰阻,俾龙克飨其祭,尚不为灾。尚飨!”读文讫,祀官再拜。执事捧币箱立祀官前,授爵饮酒,再拜,遂取皁缯及酒脯等于席南瘗之。坎深一尺。瘗讫,撤席。造方坛,坛用净土筑成。凡三级,每级高一尺。上级方阔一丈三尺,中级、下级四面各容一尺七寸,皆以净泥泥之。

准备好祈雨的地点和物品接着就是要准备画龙了,画龙的和真宗景德三年的画龙祈雨法的画法类似,只是龙的颜色根据祭祀时间不同分为画白龙或黑龙:一、画龙法。取新净绢五尺,横界为(二)[三]节。于下节画水,水有波岸。水中画龟,左顾,口吐黑气,初如线形,引至二三寸,渐大,散作黑白云。又于中节画龙,龙色随日干,庚、辛日画作白龙,壬、癸日画作黑龙。

若取张僧繇画样,尤佳也。龙口吐黑白气成云,黑色宜多。又于上节画天,用朱砂点十黑为天元龟星形,星中画黑鱼,亦左顾,勿令鬣太分明,亦勿令与龙所吐云气相接。其龙以金、银、朱砂和黄丹作色饰之,极鲜明。

设好祭坛、在细绢上画好龙,接下来就是正式的祭祀活动。由道士清洁祭坛,若无道士,就只“焚香”。在祭坛上立两个竹竿各挂一面黑旗,将画龙细绢放在两个竹竿之间。在画龙前放上一块新席,放上祭品,烧香。还仔细提醒了不要用碳烧火也不要用铁器。

另外又放一只白鹅在祭坛南侧,等到祭日祀官读好祝文祭祀完毕,又将鹅血置于坛上,将鹅身放在坛南,祭奠完毕再拜,并说若五日内雨足则再祭祀酬谢。之后就将席子和祭品撤下只留鹅血于祭坛上,用杨柳枝沾水洒在画龙细绢上。祀官和执事者都离开祭坛,直到次日午时前都人靠近祭坛,并派人巡逻。

整个过程十分细致严谨。祭龙之后第二天还要去验雨,只派执事者入坛检验,其余人站在白绳外。如果盛放鹅血的盘中无物,那么很快就会有雨雪;如果盘中有蛤蟆、蜥蜴、蜈蚣等,那么很快就有大雨,并且要将这些虫蛇送入水中;如果盘中有飞鸟、蚁子和虫鸟的粪便,则说明祀官心不虔诚,所以祈祷无应,需要再虔诚祈祷。

这个验雨措施相当于进一步加强保障,若无下雨征兆则再进行祈雨祷告,以求增加祈雨灵验的概率。检验完毕后执事者将鹅血和鹅埋在坛前,画龙仍然挂在坛上,时时添香换水,等雨雪足时收下。一、祭龙法。取新(行)[竹]二竿,各长七尺,竿头带少叶,植于坛上。竿头各挂一皁幡,各长二尺四寸,取龙挂两竹之间。龙前置新席一,设俎豆、酒脯、时菓、名香,烧香以煻灰火,勿用炭。

又取白鹅一只,笼于坛南,以物束口,无令作声。又设祀官位于其南。自置坛后,应预祭官属、耆宿并执事者,并斋洁,绝荤辛、宴饮及吊丧问疾。祭日,以亥时坛下,子时行事。坛之东西各设灯纂二,又于东南置罍洗。(宿)[官]属、耆宿并陪位于白绳外。礼生引祀官至洗盥手毕,又引就位,再拜,尊酒,再奠,再拜。

读祝文曰:“维某年某月某朔某日,具位官,谨以清酌、脯羞、花菓、名香,荐舒雁之牲,敢告于里社神龙。某授命大君,来祈阴贶。伏以亢阳为沴,甘雨久愆,虑害农功,莫遑夙夜。今则谋于龟筮,此坛场,备荐吉蠲,用求灵应。伏望即日驾电驱风,降为膏泽。至诚必报,无作龙羞。

伏惟尚飨!”读文讫,祀官奠酒,再拜。授爵饮酒讫,又拜。执事者用新盘,不择兹瓦、漆、素、铜、锡,但新洁者,取鹅于坛南,刀割其项,三分存一,勿令断。盘盛血,至于坛上,承之以俎。又以盘盛鹅身于坛南,取血奠之。奠讫,祀官再拜,陪位者并拜。又祝云:“五日内雨足,当更赛谢。”又再拜,撤席,撤俎豆,唯留血盘于坛上。别添香火。

又以大盆盛净水,以杨柳枝条略点水洒龙讫,置于水上。祀官并执事者俱出。至来日午时前,不得更令人至坛侧,常数十步遣人巡逻之。一、验雨法。次日寅时前,刺史、县令率官属、耆宿等拜于坛南白绳外,遣执事者入坛,视血盘中,如无物,得雨雪疾。或有虾蟆、蜥蜴、蜈蚣、百足之类,即有大水。所见虫蛇并送水中,不可损犯。

或得飞鸟、蚁子及虫鸟粪,即由祀官心不洁,故祷无应。雨雪降迟,当再虔诚祈告。看讫,执事人取盘洗血,并鹅于坛前掘坎瘗之。龙且置坛上,时令添香换水,候雨雪足即收之。祭祀完毕等待降雨,如果如期下雨了,还要祭祀酬谢,最后一步赛龙法。就是用猪来祭祀酬谢,祀官再拜奠酒后读祝文谢神,最后把画龙送入大水或潭穴中:

一、赛龙法。雨雪足,候三日,用猪一,宰于坛东面,取血,以盘盛,置坛前。及取猪去毛,煮于坛外。既熟,别盛以盘,加以时菓及酒,不设俎豆,唯在精洁。又设祀官位如前。礼生引祀官就位,再拜奠酒讫,又再拜。

读祝文曰:“维某年某月某朔某日,具官,敢告于里社神龙。近以亢阳为灾,立坛祈祷,果蒙灵感,获此甘泽。今择吉日,以报神德。伏惟尚飨!”读文讫,祀官再拜,授爵饮酒讫,又拜。执事人馂于白绳外,事毕拆绳。又于坛外取土块置坛上,祝云:“祈雨已毕,无有后(报)[艰],急急如律令!”

祀官等并而还。龙赛讫,送置左侧大水或潭穴中。并从之。皇祐祈雨法和景德三年的画龙祈雨法有许多类似的地方,只是皇祐祈雨法比画龙祈雨法规定的更加详细精确。皮庆生在《宋代民众祠神信仰研究》中认为皇祐法是五龙堂祈雨法和画龙法的结合。“祈雨方法的核心是五龙堂祈雨法与画龙法,由于二者合而为一始于皇祐二年,因而后来有人称之为‘皇祐法’。”

三、蜥蜴祈雨法

到了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又颁布了蜥蜴祈雨法:十年四月,以夏旱,内出《蜥蜴祈雨法》:捕蜥蜴数十纳瓮中,渍之以杂木叶,择童男十三岁下、十岁上者二十八人,分两番,衣青衣,以青饰面及手足,人持柳枝沾水散洒,昼夜环绕,诵咒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雨令滂沱,令汝归去!”雨足。

这是将蜥蜴作为祈雨的依托对象,由十到十三岁的男童穿青衣,用青色涂面部和手足,手拿柳枝沾水散洒日夜诵咒。在唐代时就有用蜥蜴祈雨的方法,民间认为蜥蜴与龙相似,且与水也有关。所以这种祈雨方法到了宋代也被沿用,在真宗咸平时就有官员官员提议这种祈雨方法“今秘书杨监億任正言,知处州,上祈雨法。亦此类也。”

当时可能并没有作为一个官方的祈雨方法颁布,到了神宗熙宁十年颁布了这种蜥蜴祈雨法,皮庆生认为“这是一种巫术性色彩很浓的求雨方法”,是作为传统祈雨法神秘性被削弱的补充。

《宋会要辑稿》和《续资治通鉴长编》中也都记载了此法祈雨灵验并将其颁布:四月二十三日“中书门下言:‘御前降到蜥蜴祈雨法,四月十八日举行,二十日而雨。’诏附宰鹅祈雨法后颁行。”宰鹅祈雨法没有具体说明,大概和皇祐祈雨法中的宰鹅仪式差不多。

北宋官方颁布的这四种祈雨方法都有类似或继承之处,在仪式方面步骤、祭品、人员都基本相似,依托的祈祷对象也都是和水有关的不同物体,并且在最后如果求雨灵验都会有一个谢雨的步骤,体现祈雨的虔诚和完整性。史料中记载了许多皇上派人去祈雨的地方谢雨的情况,“大中祥符九年九月十三日,以自秋不雨,帝虑首种失时,忧形于色,减膳彻乐,徧走羣望,命辅臣分祈天地、宗庙、社稷、神祠、宫观、佛寺。即日雨降,分遣官致谢于所祷之处。”

“仁宗天圣二年三月二十三日,诏以中春农事兴,畿甸久无雨泽,遣官诣五岳四渎祈求,仍诣会灵观池上塑龙。翌日雨足,诏在京宫观、祠庙择日赛谢。”对于祈雨和谢雨的祭祀规格也有具体的要求,祭祀中祝板、酒脯都按照《礼令》来使用,对于不同场地不同的祭品设置等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大中祥符二年二月,诏:“如闻近岁命官祈雨,有司止给祝板,不设酒脯。其令自今祈报,一如《礼令》。”

七日,诏:“自今中书门下特差官祈祷,并前一日致斋。祠庙祭告,并用香、币、酒、脯、醢等,仍令太常礼院牒诸司寺监供应。祠官不虔,御史台纠举以闻。”帝闻遣官祈雨,有司止给祝板,不设酒脯,因出《礼令》、故事示宰臣,命申明之。其赛谢日,诸宫观、寺院官给钱五千造食,宫观仍用青词。神庙则翰林给酒,御厨造食,遣宽衣天武官往,仍给纸钱、驼马。

……二十六日,以雨足,遣官报谢社稷。初,学士院不设配位,及是以问礼官。太常礼院言:“祭必有配,报如常祀,当设配座。又诸神祠,天齐、五龙用中祠例;祆祠、城隍用羊、八笾、八豆。既设牲牢、礼料,其御厨食、翰林酒、纸钱、驼马等更不复用。其五岳、四渎、泗州普照寺、西京无畏三藏,先遣朝臣祈请,亦当报谢。”诏止令枢密院遣使臣驰往报谢,余从请。”

四、总结

祈雨活动在现在看来似乎是一种迷信行为,但是在古代社会看来是在人们可以与神灵沟通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精神活动,寄托了人们的信仰。北宋官方颁布统一的祈雨法,让各路在祈雨时参照实行,是将与神灵沟通祈求它下雨的方法进行了规范,把与神灵沟通的规则制定掌握在官方的手中,强调了官方的权威性和神圣性。

更多文章

  • 宋代科举新变化,国家治理更加制度化,展现官吏特权下的智慧风范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代科举制度的影响,宋朝科举制度化,行卷是不是宋代科举制度

    即使隋唐出现了科举制度,但是由于这个制度是刚刚诞生的,所以并不是十分完善,另外还有着许多漏洞,也没有做到真正的公平,贵族依旧能够享有很大的特权。所以在宋代的时候,科举制度才真正的得到发展和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主要表现在对于科举制度的不断完善,因此有专家和学者将宋代看做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开端,具体表现

  • 明成祖朱棣篡位成功后,削藩手段高明,明朝藩王迎来人生转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棣削藩为什么成功了,建文削藩后藩王下场,削藩是要把藩王杀了吗

    经过了几年的征伐,命运之神最终站在了朱棣这边。他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成为了历史上仅有的地方藩王打败中央朝廷的例子。公元1402年,朱棣入主大内,定年号为“永乐”。登基后的朱棣却来不及享受胜利的喜悦,因为还有一个心头大患尚未解决。他自己是从藩王起兵才登上皇位的,所以他深知这些藩王们拥有多大的能量。但

  • 明朝一人与东厂西厂锦衣卫不和,创建内行厂权力凌驾两厂一卫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东厂和西厂与锦衣卫,东厂西厂锦衣卫的关系,东厂西厂锦衣卫六扇门的区别

    在此种情况之下,所谓的明朝特务组织应运而生,首先是东厂、西厂与锦衣卫,他们构成一张严密的大网笼罩着大明王朝的各个角落。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在这张大网的笼罩之下,人们必须谨言慎行,稍有不慎就会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这样的机构专门听命于皇帝,成为皇帝巩固自己至高无上权力的铁血手段,有时候甚至

  • 太子朱标落水,众人跳水救人,朱元璋看到侍卫们衣服靴子后:斩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即便朱元璋的铁血手腕使得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但他还是十分爱才和知人善用的。作为皇帝他也十分称职。朱元璋在位期间,奖励农耕,兴修水利,减免赋税,严惩贪官,在他的努力下,战后的社会生产力逐步得到恢复与发展,史称“洪武之治”。然而在洪武13年,朱元璋和他的长子朱标之间就发生了一件大事。一、铁血暴戾朱元璋由于

  • 穿越到宋朝,一起来体验一下宋朝人结婚都有哪些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穿越到宋朝成为宋朝的太子,穿越宋朝挽救宋朝漫画,女子穿越宋朝和武大郎结婚

    其实,现代人的结婚方式大多数是承袭古代的,所以,就有些习俗而言,是和古人差不了多少的,只不过在细节方面没古代那么繁琐。以宋朝为例,宋朝之前,婚姻习俗都要遵循所谓的“六礼”,即纳彩(说媒)、问名、纳吉(订婚)、纳征(下聘礼)、请期(定日子)、迎亲。当这六道程序全部完成之后,双方才算正儿八经的结婚。到了

  • 宋徽宗:他的“瘦金体”,金朝第6位皇帝深得其精髓,可以假乱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徽宗独创的瘦金体,宋徽宗十件存世瘦金体有哪些,宋徽宗瘦金体为什么是拿江山换的

    我们都知道北宋灭亡于“靖康之耻”,这一事件导致宋徽宗的大好江山半壁沦入敌手。国王之后,徽钦二帝并后宫家眷被金兵掳去。由此北宋灭亡,不过宋徽宗的“瘦金体”却是以顽强的生命力,得以延续,为后人所喜爱。在诸多喜爱者之中,金朝第6位皇帝深得其精髓。金朝第6位皇帝对宋徽宗的书画音律,那是爱的不能自拔,尤其是宋

  • 朱允炆的悲哀:用错三个文臣,一个武将,将他送上必死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允炆的真实下场,朱允炆为什么能活下来,朱允炆为何能逃掉

    中国人起兵自古讲究师出有名,朱棣就在他的出兵檄文中这么写道:“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必训兵讨之,以清君侧之恶。'今祸迫予躬,实欲求生,不得已也。义与奸恶不共戴天,必奉行天讨,以安社稷”。“清君侧,靖国难”的大旗就这么扯了出来。而他清的又是哪些人呢?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角之二,建文帝智囊团的代表人物——

  • 后金政权是如何建立的?关乎明朝国运的萨尔浒之战是如何失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浒关,明朝抗金最惨烈的战役,萨尔压浒之战视频

    后金政权的建立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在建州女真的(当时女真族最强的部落)一个奴隶主家庭中,一个“凤眼大耳,面如冠玉”的小孩出生,或许如同他的相貌一样,暗示了他一生的不平凡,他就是后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此之前,由于他的父亲和祖父一直和明朝来往密切,而且他的父亲还协助明朝著名将领“李成梁”灭掉了

  • 张爱玲拿什么甩了李清照几条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美女作家太强大了,不仅背景无人可比,连她的文学作品也叫人难以喘息,她的爷爷是张佩纶,与张之洞同属晚清名臣,她的奶奶是李呕菊,李鸿章的女儿,她也就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她曾说过:“小小的忧愁和困难可以养成严肃的人生观”,可见女作家自强不息,与生俱来的自然资源和背景并没腐化她坚贞的心性,她就是现代中国

  • 明朝发生的这一变化,无意间竟然改变了国人的穿衣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皇帝穿衣过程,明朝妇女穿衣保守,100年间的女性穿衣变化

    明朝之前,不同的人穿衣服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官宦之家达官显贵穿的主要是用蚕丝织就而成的丝织品。这种衣服用料优质,做工非常的讲究,因此穿上以后很舒服。并且从外观来说,看起来很绚丽。我们今天推崇的苏州丝绸就属于这种,即使在今天价格它们的价格依然很昂贵,一般人根本穿不起,古代就更不必说。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