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历史转折点的推动者,终结千年士族与庶族之争背后的女人

武则天:历史转折点的推动者,终结千年士族与庶族之争背后的女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456 更新时间:2024/1/21 19:39:32

最近几年流行大女主的戏从《甄嬛传》到《芈月传》再到《楚乔传》,各类女主被演绎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人生大起大落,并一个个最终达到人生的巅峰,掌握着无数人的生杀大权。

但很多故事基本上都是以虚构的居多,即便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里面的很多戏份,也都是现代人想象出来的爱情戏和苦情戏等等,尤其是剧中男人基本上都围绕着女主转的剧情,更是满足了无数少女心中的幻想。

尽管《红楼梦》里说过假作真时真亦假,但真实事件却总能给人另一种神奇的力量,比如大女主这件事上,中国历史上做到顶尖上的大女主还真不少,从吕后到慈禧,包括前段时间热播的《清平乐》,里面以皇帝服饰祭天的刘娥,她们都是历史上真实的顶级大女主。

但她们的成就还是没法跟一个人相比,即便是穿了皇帝服饰祭天的刘娥,她的身份依然是皇后和太后,而只有武则天做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称呼不仅是空前的,而且是绝后的。

当正儿八经的皇帝,而且是被历史上承认的女皇帝这件事的难度有多高,你就看看闯王李自成这个九死一生的不停作战的男人你就知道,到最后匆忙之中称帝了一天,就匆匆撤退了,而对于这拿了无数努力和鲜血换来的皇帝,绝大部分历史书都是不承认的或者直接忽略掉这一点,统计中国皇帝数量时,有武则天是必然的,还有很多像李自成那样的人是没有被统计进去的。

一个男人称帝况且都如此艰难,更何况是一个女人,在一个被儒家统治了几千年的男权社会里,武则天成了空前绝后的特列,这里面发生了故事很多也成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所谓谈资大约都是以风月之事居多,又或者是猎奇之类,这位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很多时候被人谈论的基本上也就是跟甄嬛差不多,各种上位的秘史充斥在各类故事里。

武则天能够称帝里面原因很多,什么性格刚毅,年轻美貌诱惑新君,在关键时候运气超好等因素,这些在别的女主身上也能看出来,并不能作为她独特的原因来看待。

很多人看武则天非常容易忽略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唐朝之中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唐之前是士族贵族社会,唐之后是庶族平民社会,唐朝这一根本变化的基础,而武则天时期,则是这一变化的最终确定者,并最终在这场士族与庶族的大决战中,坚定的站在了庶族一方,让中国社会的走向,从此不可逆转的走向了平民社会。

宫闱到底乱不乱

现在社畜之间流行的最毒鸡汤就是,千万不要把平台当做你的能力,离开平台你什么也不是,事实上无论我们如何称赞武则天的才能,都不得不少,也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那就是她的上位史,一个一女侍二夫的故事,而且这二夫还是父子。

我们今天不讲故事,只讲故事背后的道理,那就是唐朝宫闱到底乱不乱?

儒家学究们有一套自己的道德体系,当李渊夺取了自己亲表弟隋炀帝杨广的江山,儒家对此基本上没有骂的,因为尽管他们在血缘上很亲,但在儒生们眼里他们是两家人,但是唐太宗玄武门之变,终其一生都是他抹不去的黑点。

他不停的删改史书就表明,他内心其实是非常害怕的,孔子作春秋,乱臣贼子俱,李世民知道自己错了,所以在后来的岁月里,才能不断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好皇帝,当然也不要忘记尽量多的删改史书。

但唐王室还有一件事,在儒家标准看来也基本上等同于禽兽行,但奇怪的是,那些大儒们对此持批评意见的并不多,为什么原本在儒家看来视同禽兽的行为,这一次批评的声音却基本听不到呢?

这件事就是所谓的乱伦事件,而且都是在历史上非常出名的载入史书的,一个是留下了千古名诗《长恨歌》的公公娶了儿媳妇的唐玄宗,另一个今天的主角,儿子娶了母亲的唐高宗李治。

这些事现在说起来依然是重要谈资,说明中国的伦理观自古都没有太多的变化,至少在家庭方面,绝大部分伦理都是相同的,但是很多人不去认真了解历史的,会认为这是唐朝皇帝胡作非为的结尾,跟隋炀帝杨广的很多禽兽行径差不多。

这也就给很多人形成了唐朝宫闱很乱的印象,对于这些“乱伦”事件,最能代表儒家伦理精神的南宋大儒朱熹说过一句比较中肯的话:“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

翻译过来就是,唐往事有少数民族血统和习俗,对于这种事人家根本不在乎,朱熹向来以道德比天大自居,他能给出这样的评价,而不是破口大骂,说明他那个时候已经明白一个道理,价值多元化是充分理解他人的基础。

很多人说儒家迂腐,儒家其实一点都不迂腐,从历史有记载开始,中原的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就不断的发生交流和摩擦,草原上的很多习惯儒生们都是知道的,也很能理解这种事。

早在汉代就已经发生过王昭君夫君死后,又嫁给了单于的儿子这种事,所以说儒家在理解和尊重游牧习俗这件事上,很早之前就开始的,通过不断的积累和总结,到了唐朝早就形成了不同的但并行不悖的两套伦理体系,只要是在对方的习俗之内,基本上也就相无事。

武则天终于通过唐朝这个不乱的宫闱上了位,但很快在立她为后这件事上,朝中大臣开始了激烈的反对,理由当然不是她曾经是太宗的妃子,大臣们冒着生命危险反对皇帝,自然不会用这种他根本不在乎的理由,

他的反对的理由同样是延续了千年的一场斗争,这场斗争的成败,将直接关系到中国历史此后的走向,因为这是一场士族与庶族的大决战。

士庶大决战

中国社会自从西周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贵族和平民的区别,这种区别到了秦始皇建立起皇帝和郡县制度之后,慢慢就发展成了士族和庶族的区别,士族牢牢把握着国家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你,基本上都有士族垄断,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这种局面以三国两晋时期最为突出,当时的士族权力大到了可以把皇帝玩弄于鼓掌之间的地步,皇帝随便换,但士族根基不会动摇。

在三国末年,曹操作为一代雄主,曾经有志于改变这种局面,因为东汉就是因为豪族势力太强大,中央没有权威灭亡的,所以曹操一上台就发布求贤令,所有人只有你要真才实学,不管你的出身都可以来做官。

但这个举动到了曹操晚年就基本上推行不动了,因为士族力量实在是太强大了,而且士族大多都是地方上的豪强大族,同气连枝,跟《红楼梦》里讲的四大家族是一个道理。

庶族平民出身的官员,就算是偶有做个高官的,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势力,产生不了太大的影响力,所以曹操执政晚期,不得以又重新用士族人士,而且这个用人制度到了曹丕手里,就被彻底固定下来,形成了有官方文件支撑的九品中正制,彻底把士族当官的权力用文件的形式固定下来。

而随着士族的又一次强大,皇帝权威又一次受到挑战,司马懿就是典型的士族代表,最终西晋取代了曹魏,但此后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士族势力再也无法收回,两晋南北朝时期,士族操作时局,废立皇帝的事情经常发生,皇权在这一乱世之中,其权威也是跌到了最低谷。

但凡是有作为有理性的皇帝,都想让自己的命令得到彻底的执行,于是这一时期的乱象就是,一旦朝廷有了能力超强的皇帝,目前当权的士族首领就会受到打压,杀头流放抄家等事情时有发生,但皇帝也只能是拉一派打一派,不管谁胜利了,最终掌权的却还是士族。

到了大一统的唐朝,士族势力和庶族势力基本上到了水火不容的局面,因为隋文帝开创了一项制度叫做科举,你只要读书好能考试,就有机会做官,这一下可打破了士族垄断官员的局面,一下子给了天下寒门一个振奋人心的机会,无数寒门子弟跃跃欲试,期望着通过科举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那些学子们通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寒窗苦读之后才发现,机会是给你了,但这机会基本上等同于骆驼穿针眼,规模小人数少,难上加难,偶尔有当官的,也不受皇帝的重视。

这种社会制度性涉及,终于在武则天封后这件事上大爆发了,李治想立武则天做皇后,但是朝中大臣以长孙无忌为代表,强烈反对武则天当皇后,原因可不是她是前朝妃子之类的宫闱话题,而且武则天出身庶族。

这种庶族出身成了武则天上位史上最凶险也是最大的一次危机,以为别的事情都好说,也都可以改,但这个出身,你改不了。

幸好此时的李唐王朝是长孙无忌一家独大,这本来是个非常不利的条件,因为此时的王皇后是长孙无忌的棋子,长孙无忌背后是当时势力最大的关陇集团。

所谓的关陇集团是关中地区到甘肃陇西这个地方,在北魏时期逐渐形成的一个集团,统一北方的北魏和北周,统一全国的隋唐皇室,都是出自这个集团,前面我们也说过,李渊和隋炀帝是亲表兄弟关系,他们这个士族集团有多强大你可想而知。

但不管你们再怎么属于一个集团,管理学上一个著名的难题就是,当你兄弟成了你了你的领导,李唐皇室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尽管自己出自关陇集团,但到了李治这一代已经无法靠军功震慑这个集团了,而此时的朝堂上更是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关陇集团一家独大,这就犯了历代皇帝最大的忌讳。

本来唐朝的士族势力有两支,关陇集团和山东士族,所谓山东士族指的就是函谷关以东这些士族,他们跟关陇集团一起,构成了唐王朝统治的基础,唐太宗的著名谋士房玄龄就是出自山东士族。

但此时朝廷上关陇集团一家独大,这种局面引起了李治的警觉,太宗朝杀人无数的李世民可能不会在乎这个,因为他一个眼神,就能让这些骑马打仗的关陇贵族下马跪拜,但长于深宫的李治深知自己完全没有这个能力驾驭一家独大的关陇集团。

因为有武则天的存在,所以李治给大家的印象一直是比较懦弱的,但实际上李治这个人非常有统治才能,只不过后期身体实在不行了,才慢慢让自己的皇后武则天帮着处理政务,这才是武则天的开始处理政务的开端,而眼前的这一关看似无比凶险,实则长孙无忌必败无疑能,因为李治绝不是软柿子,皇帝的本能让他明白不能让长孙无忌一家独大。

最终武则天如愿以偿做了皇后,帮了她一把的这个人叫做李义府,他是庶族出身,此时在朝廷里做个小官,因为即将被长孙无忌发配到地方上去,所以这次孤注一掷,在被人都不敢反对长孙无忌的时候,他上书支持立武则天为皇后。

很多人总是津津乐道与武则天的手段和这个李义府的运气,因为这个人后来被武则天一步步提拔到宰相,但实际上关键人物是李治,一个小官员上书也只不过是起了个小小的引子而已,正是李治下定决心打击长孙无忌,才有了武则天封后的事情。

但李治的做法跟历代皇帝没什么两样,同样是拉一派打一派,毕竟朝廷上没有干活的,但武则天却看到了另一种可能,那就是庶族。

李治作为皇帝,只可能任用已有的人员,士族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武则天眼光独特的看到,自己要想获得支持,士族是不可能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权力和地位,不可能为自己冒如此大的风险,自己要想登上权力的顶峰,就必须启用原来一无所有的人,重用庶族正是一个好机会。

从《士族志》到《士姓录》

武则天当皇帝从公元690到705年,一共十五年,但是武则天的权力基础可不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远在唐高宗李治时期,因为李治的身体太差,从那个时候起,武则天就开始协助处理政事,一点点积累自己的政治资本。

她以组织撰写《列女传》等儒家典籍为由,起用了一大批文人学士担任她的智囊班子。这批人平常经由皇宫北门进入大内,所以被称为“北门学士”,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庶族出身,范履冰、刘祎之这些人,还一直做到了宰相。

武则天最后称帝正是得到了这些庶族官员的拼死支持,在最终成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帝,而且武则天在位期间,还做了一件事,正是这件事,彻底让士族和庶族的战争天平彻底偏向了庶族这一边,从此士族再也没有在中国历史舞台站上统治地位,中国社会的走向也彻底走入了平民社会。

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其实更多的时候,我们痛恨的并不是不公平,而是那个享受荣华富贵的人为什么不是我,这是人性的通病,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鲤鱼跳龙门,但是一旦成了龙,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和那些鱼划清界限,宣城自己从来不认识他们,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按照之前的逻辑,一朝天子一朝臣,换来换去还是那么回事,但武则天实在是太特殊了,她是个女皇帝,所以她要做的事,一定是别人之前没有做过的,比如编纂一本《士姓录》。

我们一直在说,士族庶族什么的,很多人都有疑问,你说你是士族就是士族,你有什么证明吗,一个庶族出身的,怎么就那么难晋升为士族呢?

这就要说到中国家族家谱和文字的特殊力量了,士族都是祖上传下来的,这里面都有明确的传承关系,一代一代家谱写的很清楚,比如著名的河北崔氏,崔莺莺就是属于这个姓氏,就算是张生中了状元,他娶崔莺莺都属于高攀,了解了这个背景,你再看《西厢记》的时候,或许就更能理解里面的反叛精神了,这不仅仅是男女自由恋爱这么简单。

是不是士族那可不是好冒充的,因为社会上有专门的统计数据编辑成书,比如唐朝的时候就存在一本叫做《士族志》的书,这里面详细记录的什么样的姓氏是士族,那可都是有来历有血缘传承的,现实中就算是庶族人做了高官,也是会被士族官员看不起,哪怕士族的官员职位较低。

比如唐高宗李治时的宰相薛元超富贵至极,平生也有“三恨”——三件憾事: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

其中不娶五姓女指的就是没能娶到但是士族中最有威望的五大姓人家的女儿,你都做到宰相了,还想着以娶五姓女为荣,足见当时的门第观念有多严重。

既然有这么严重的士族观念,那么武则天要想地位尊贵,面对最大的障碍就是自己的出身,这个有过先例,唐太宗时期,因为李家取得了天下,于是强令修改《士族志》,硬是把第一的清河崔氏弄到了第三,把原本排不上前五的陇西李氏给排到了第一。

这是世人的一般做法,飞黄腾达了之后,总是要光宗耀祖一番,武则天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要地位尊崇,但偏偏武氏不但地位不高,还是庶族出身,前面说的李家虽然排名不高,但起码也是士族,这武则天庶族出身也确实有点麻烦。

但以武则天的魄力和能力,强行拿刀架在脖子上,把武氏列为第一也不是不可能,但武则天可不是一般人,她要做的也不是一般的事。

于是在前面说到的,被武则天一直提拔到宰相位置的李义府的直接执行下,武则天时期并没有修改《士族录》而是彻底废了它,重新编订了一本全天下姓氏的花名册,叫做《士姓录》,别看名字差不多,但内容和编辑原则可就差远了。

之前的士族完全就是按出身排名,但这一次武则天彻底打破了规矩,完全安全你在朝廷里的官职和权力大小排名,只要是朝廷的高官统统排在前面,原来的那些士族,只要你不做官或者官职地位,全部都排在后面。

此书一书,天下庶族欢喜雀跃,这等与说不但给了他们实惠的高官,还从此彻底确立了他们的社会地位,庶族从一无所有彻底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新贵,不再是被人看不起的暴发户。

武则天之所有后来称帝,而且单就行政能力和效果而言,成果是非常不错的,背后的政治基础就是这些庶族出身的官员,因为武则天不但给了他们实际的利益,还给了他们高贵的名分,历来都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这些原本一无所有的人,死心塌地跟着武则天,任何出格的事情都能做的出来,所以才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如果按照之前的皇帝的老办法,拉一派打一派,最终武则天也就是个吕后的命,做皇帝是没指望了,正是在这场士族和庶族的千年战争中,武则天站在了一无所有的庶族一边,最终才成就了这个女皇帝,当然更重要的是,从此中国历史的走向彻底变了,庶族崛起士族不可避免的衰落,最终在宋代形成了一个彻底平民化的世俗社会。

武则天能够称帝,个人原因是一部分,时代大背景才是最根本的因素,因为此前和此后的很多女人,经历机遇和能力,肯定有跟武则天差不多甚至超越武则天的,但是最终女皇帝也就这么一位,背后的历史大背景,尤其是庶族的崛起,给了武则天独特的条件。

毕竟此后庶族也成了穿鞋的,谁也不愿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帮助女子做皇帝,而武则天正好就是这个历史转折点的关键人物。

禅定时刻:个人只是时代洪流里的一浪花,只有适应时代才能成功,那些忽略了历史背景的很多人物和故事,你觉得天马行空不可思议,但是还原到故事的背景里去,你或许就明白,原来很多不可思议的故事,也没有那么惊讶了。

更多文章

  • 狄仁杰2次拜相,一共只有3年,却用一招让大唐延续了200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狄仁杰在唐朝受重用吗,狄仁杰三次被贬到哪里,狄仁杰有两个太子吗

    说起来狄仁杰,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多年前的一句,“元芳,你怎么看”,让这个大唐宰相火遍了大江南北。很多人对狄仁杰的了解,就是通过神探狄仁杰的名号来的,自从荷兰人高罗佩写的《大唐狄公案》,更是蜚声国际,成了东方的福尔摩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往往会因为一本小说的爆红,而变得无限被夸大,比如说《水浒传》

  • 李世民手足相杀灭门霸女,恶行昭彰,玄武门到底隐藏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了谁,大唐情史李世民玄武门,李世民玄武门片段

    玄武门之变是改变了唐朝乃至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作为此次事件的策划者,李世民一直被批评后来严重篡改了历史,那么玄武门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中国一直都有非常发达的史学系统,而唐代作为中国非常灿烂辉煌的朝代,不仅开拓了广大的疆域,成为天可汗。更是在史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国有著名的二十四正史,其中唐

  • 甘肃一个山洞里发现1件唐代文物,让世人从此不再崇拜黄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敦煌流失文物,唐朝古墓里的奇珍异宝,黄巢挖了唐朝几个墓

    这个吟诗的少年长大之后,就是闻名天下的唐朝末年义军首领黄巢。说黄巢是农民起义军首领,有些名不副实。古代绝大多数农民军首领,大都是苦大仇深的农民。而黄巢则不然,他出身盐商之家,自幼家境富裕,一直过的是锦衣玉食的富豪生活。 黄巢起义的原因也与众不同,一般农民起义都是由于天灾人祸交织、或者被苛捐杂税所

  • “诗仙”李白跌宕起伏的传奇一生,落尽繁华的背后,却是凄惨寂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酒鬼还是诗仙,唐朝诗人李白的一生有多传奇,诗仙李白为杨贵妃写诗

    我国古代诗人非常多,从战国时期算起到清朝大概有几十万人以上,其中唐朝有名有姓的就有2500多人。并不是只有写诗之人才叫“诗人”,从文学概念上来讲,应该是在诗歌、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的写诗人和诗作家。李白不仅是唐朝成就、地位最高的诗人,还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李白生活在唐朝盛世,乃唐朝伟大的

  • 唐朝最“悲催”的皇帝,苦熬25年终于称帝,却栽在儿子手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最惨的皇帝,唐朝史上最厉害的皇帝,唐朝最著名的四个皇帝

    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多方面都均达到了较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一定地位。但唐朝的帝王传承却仿佛陷入了某种魔咒之中,从开国皇帝李渊算起,共有二十一位皇帝,其中有十五位废帝和废太子。在唐朝太子俨然成为一种高危职业,但这其中最悲催的一位,非唐顺宗李诵莫属,苦熬25年终于称帝,结果仅坐了186天的皇

  • 李白被儒生嘲讽,他一怒之下写下一首诗,成了千年以来骂人的绝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白骂山东儒生的诗,李白是儒生吗,李白最可怕的一首诗

    没想到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游历山东的时候,写出一首“骂诗”,流传至今。这首诗是李白为了嘲讽那些读书的“酸儒”,到底怎么回事没让人们来探索一下。李白的身份在历史上其实是很神秘的,因为并没有关于他身世的记载,因此民间一直都有传言,说李白家境富裕,不然不能有如此高的文化,在古代寒门子弟是读不了书的。也有人

  • 他是唐玄宗的儿子,杨贵妃的前夫,为何能够逃过一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杨贵妃姐妹三人和唐玄宗的关系,王朝的女人杨贵妃唐玄宗吻戏,杨贵妃和唐玄宗的小说

    李瑁的人生开局不错,他的母亲是最受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虽然因为她是武则天侄孙女无法被册立为皇后,但在宫中的地位却跟皇后没有区别。武惠妃不仅继承了武则天的美貌,也继承了她的野心,她一心想把李瑁推进东宫。在她的一系列操作之下,太子李瑛被废,还有两个王爷也被李隆基杀掉。可惜,武惠妃还没有来得及把李瑁推上皇

  • 狮子骢事件:武则天的第一次亮相,从此被冷落了12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武则天御马,武则天狮子骢原始记载,武则天的狮子骢

    武则天作为中国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尤其是前期还比较弱小的时候,真是稍有不慎,满盘皆输。事实上,武则天在皇宫里的第一次亮相,就遭遇到了滑铁卢,并因此长期受到冷落,甚至还因此彻底无法翻身。武则天有一个几乎完美的童年,父亲是开国元勋,身居高位,母亲是老牌贵族,知书达理,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

  • 你羡慕李白的斗酒诗百篇,但李白为此付出的代价你可能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白最经典的斗酒诗,李白斗酒顺口溜全集,李白斗酒传承文化

    中国是个诗歌大国,尤其是在盛唐时期,产生了李白这样的浪漫气息非常浓郁的诗人,那种扑面而来的浪漫气息,让人能够直接想到先秦时代的屈原。李白的狂放与浪漫成就了他的一生,纵酒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是他真实的写照,同时李白这一生也是低情商与非主流的一生。李白终其一生都是一个大男孩,是个浪漫到不识时务不

  •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说了一个条件,李世民听完就杀了10个亲侄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当年,李世民与他的兄弟交恶,终于发生了玄武门外的兄弟相残,当时驻京的军队差不多都来了,但李世民只说了一句:滚犊子,这是我们兄弟间的家事。这些武将就不敢插手了,坐山观虎斗向来是最占便宜的,毕竟赢了再站队比一开始就站队安全的多。史书记载,当时太子在玄武门外的士兵有上千人,如果不是李世民动手快,历史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