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脚踩两只船,将李渊父子耍的团团转,骗唐太宗几十年

他脚踩两只船,将李渊父子耍的团团转,骗唐太宗几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772 更新时间:2024/1/20 9:08:30

(中国古代帝王)

但支持皇子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一旦站错了队伍那么在新任帝王上位时,敌对阵营的臣子会非常惨。在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个人,他三面站队,将李渊父子玩团团转,骗了李世民几十年。

一、大唐谜案真相

在贞观十七年,治书侍御史唐临弹劾封德彝生前的奸诈事件,也就是这个时候李世民才知道封德彝生前原来是一个两面派的人物。他对人心的掌控指数非常的高,在自己的父皇还在位的时候,他就已经获取了父皇以及自己兄弟二人的信任,并且在三人之间担任着一个三面间谍的角色。

在自己还是秦王的时候,他一边向唐高祖进行进言,让他除掉自己,一边又在太子党那边表示忠心,另一边又给自己出谋划策。意思就是不管自己当时和太子党之间的斗争如何,封德彝都会是两朝重臣,不会有丝毫的损伤。

(李世民)

如果当初自己在争夺皇位的斗争中落败,那么封德彝也是会对自己见死不救的,毕竟历任皇家斗争失败的一方,注定是死亡的结局。在封德彝生前,唐太宗还给予了厚待。在得知封德彝的生平事后,唐太宗非常得震怒,他觉得自己一家人被封德彝给耍得团团转。

帝王的威严是不可以被随便践踏的,但是封德彝已经死了18年了,都说“身死债消”,难道就这么放过他吗?唐太宗自然是不甘心,于是便和大臣们一起讨论。

这个时候,民部尚书唐俭道:“封伦生前深受恩宠,而罪过暴露于死后,所任的官职不能全部褫夺,请收回封赠、更改谥号,以为惩戒。”唐太宗一听,认为这个方法可行,因为人都死了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就只能剥夺他的职位,消除他所获得的食邑,并且把封德彝的谥号为“缪”。

二、封德彝

封德彝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他十分擅长掌控人心,封德彝是隋朝通州刺史的儿子,在早期的时候,封德彝还只是个小小的官员,但是后来被杨素所看中,还娶了杨素的表妹。杨素认为封德彝是一个可造之才,对他委以重任,并且非常的信任他。

(杨素)

有一次,为当时的隋文帝修建行宫,但是将行宫修建的过于华丽,因此引来了当时隋炀帝的震怒,杨素非常的恐慌。在这个时候封德彝向杨素谏言道:“不必担心,等皇后娘娘看过之后就一切平安无事了。”杨素不解。但是等皇后娘娘来看过之后,隋文帝真的就平息了震怒,随即他便询问封德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封德彝解释道:“隋文帝一直提倡节俭,将行宫修建的过于华丽自然会招来他的震怒,但是皇后娘娘是女人,女人一向喜欢华丽的东西,只要获得了皇后娘娘的欢心,那么一直以来都非常听皇后娘娘画的隋炀帝就不会计较。”这一番话让杨素茅塞顿开,更是对风得意钦佩有加。甚至杨素还放言道:“将来我这个位置肯定是他封德彝的。”

三、取信唐高宗和李世民

李世民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将帅之才,同时他也是后世名流青史的唐太宗。李世民还是皇子的时候就十分骁勇善战,有一次他奉旨去攻打王世充,但是当时王世充占据洛阳已久,与唐军两项对峙,僵持不下,唐高宗见暂时攻不下洛阳便起了退兵的念头,但是秦王李世民并不想退兵,他想一鼓作气拿下洛阳,于是他派封德彝回京劝诫隋炀帝。

(年轻的秦王)

封德彝在面对唐高宗的时候说道:“王世充地盘虽大,但在各地出现牵制不听号令的现象,真正听到命令的,也就只有洛阳一个地方。况且如今他的兵力即将耗尽,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选择退兵,那就是给了他喘息的机会,不如我们一鼓作气将王世充的老巢给端了。”唐高宗在听到封德彝这番话后经过仔细地思考,最后确定可以发兵洛阳。

(封德彝)

而后王世充确实也被秦王李世民打败了。在李世民归来之后,唐高宗大肆地赞扬的封德彝。通过这次事件封德彝一次性的就获取到了唐高宗和李世民的信任,这件事为他在之后做“墙头草”打下了信任基础。

四、墙头草

那封德彝又是怎么获得太子党的信任的?原来封德彝向太子党表示,自己愿意站在太子这边,向太子党建议要对李世民进行刺杀,并且向他提出了一系列的计谋。因为当时李世民和太子党之间的位置之争越来越激烈,所以太子党在看到封德彝表明要站在自己这边的时候还是非常高兴的。

(封德彝剧照)

但是他们也有所怀疑,因为之前封德彝在李世民所管理的范围里任职过,后来,封德彝所说的话打消了他们的怀疑,封德彝对李建成说:“想要夺取天下,亲情就该放在一边。当年汉高祖的父亲被项羽抓了去,他也不为所动。只有拿出这种态度,才能成大事。”这句话,简直说到李建成心坎里去了,他的贪欲促使他打消了对封德彝的怀疑。

于是,封德彝就这样周旋在这父子三人之间,直到最后李世民成为了唐太宗,而封德彝则是有拥护之功,被封为尚书右仆射。唐太宗对他非常的信任,在这期间给予了他极大的权利及爱护。

在贞观元年,封德彝患病在尚书省,唐太宗非常的心疼自己的这一位重臣,唐太宗不仅仅亲自去探望封德彝,而且还用自己的玉辇将他送回自己的府中。最后封德彝还是在他60岁这一年去世了。

总结:

封德彝确实是一个非常会揣摩人心的人,而且他非常会观察情势的走向。如果他把自己的本领能够放在正道上,他也未必不能成为一名千古名臣。可惜他把自己的本领用在了歪门邪道之上,这就注定他是一名名留青史的“罪臣”。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墙头草,两边倒”这是非常令人讨厌的一种人,通常指的也是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不过他确实是非常有本事的,能够将隋炀帝和唐太宗等精明的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更多文章

  • 五代十国时期,中书舍人的政治参与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五代与十国并存吗,隋唐五代又十国全文,中书通事舍人名词解释

    后梁建立以后,中央官职基本沿袭唐制,因此,中书舍人在后梁朝也并没有参议表章以及判事的权力。至后唐,虽然末帝曾颁布《饬中书舍人诏》,强调中书舍人在实际行政中的独立性,但中书舍人的封驳权仍然没有恢复。后晋、后汉、后周三朝,也未见中书舍人封驳奏议的记载。就总体而言,五代时期,中书舍人没有参议表章权,但是,

  • 匈奴已灭,突厥兴起,强敌环伺,看大唐如何机智地对抗周围强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匈奴和突厥谁更厉害,金灿荣谈匈奴和突厥,突厥和匈奴以前在哪里

    汉唐都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汉朝有文景之治,开创了一代强汉,才有汉武帝时期的北击匈奴并取得彻底的胜利;而唐朝有贞观与开元盛世,奠定了盛唐的千秋美名。大唐之盛,从流传千古的唐诗中就可见一斑,盛唐的诗人,意气风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们不拘泥于世俗,总能超然物外,写出这样的旷世佳句,盛唐

  • 武则天,立“无字碑”,到底是为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就是这么一个女人,她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奇迹,在这些奇迹中,她最大的成就就是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县(现成山西文水县东),生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按理说这样一位有巨大成就的女皇帝,能够标榜自己

  • 此人文比李白苏轼,武不下项羽和关羽,爱国情怀历史第一;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关羽项羽的资料,苏轼和李白巅峰对决,苏轼写项羽的词

    如果放在今天,军旅作家都算是文武兼备的人才,当在古代,军中的将士大多只是识字而已,真正吟诗作赋,就寥寥无几了,甚至是没有。就连唐朝大诗人李白也只不过是备着一把剑,常常在诗中幻想;去国还乡,仗剑天涯。但始终未能入行伍,战边关、马革裹尸还。宋代大词人苏轼苏东坡,最多的时候也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他身上

  • 朱棣与李世民篡位称帝,为何朱棣在朱元璋死后,是怕朱元璋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棣大哥死了朱棣痛哭,朱棣篡位的时候朱元璋还在不在,朱棣为什么要等朱元璋死后再起兵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关注最新历史大剧《江山纪》的动态,并且为其炫酷的画面以及逼真的服饰道具所震撼。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篡位称帝的,但是为何李世民在李渊生前就行篡位之举,而朱棣要等到朱元璋死后才行动?他们的篡位之举显然不是当机立断的,而是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朱棣在朱元璋死后篡位,是朱棣怕朱元璋还是

  • 地图上的硝烟:唐王朝平定高丽之战,一统东北地区,意义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高丽,江平高丽结局,高丽光宗王昭历史原型

    很快,三年之后,也就是高宗乾封元年,机会来了,唐王朝遂开始了对高丽的第五次战争。乾封元年(666年),这时候的高丽王朝再次发生了内乱。首先是高丽的实际掌权者盖苏文病逝,紧接着,盖苏文的病逝引发了朝中积累已久的矛盾,在他生前,他的几个儿子就相互不和;他死后,由于缺乏掣肘,终于,矛盾爆发了!盖苏文死后,

  • 你知道武则天为何会禁止皇宫中养猫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为什么不允许宫中养猫,唐武则天时的皇宫是怎样的,武则天的皇宫要门票吗

    武则天在当皇后期间,曾经她下过这样一个命令,禁止后宫中任何人养猫。那么为什么她会下这样一个命令呢?原来在武则天权利日益强大的时候,意味着与她争宠的后妃的命运就可以想象了,在王皇后和萧妃被废以后,武则天将她们囚禁在后宫的一所密室之中。密室四面高墙,没有门窗,只有一扇用来传递食物的小门上开了一个小孔,门

  • 唐中宗李显一生两当太子两当皇帝,被3个女人玩死的最窝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睿宗李显简介,历史上的悲惨皇帝李显,唐中宗李显死因之谜

    一、被母亲废黜唐中宗李显生于显庆元年(656)十一月,次年封为周王,授洛州牧。这种官职对幼小的皇子来说,均为遥领,并不莅职。仪凤二年(677)改封英王,改名李哲。章怀太子李贤被废,遂立其为太子。高宗死后,即皇帝位于洛阳,史称唐中宗。嗣圣元年(684)正月,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同时将韦后父亲韦玄贞自普

  • 李白少年游侠,救一人从而挽救了大唐,这件事是否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游侠,大唐第一游侠,李白的事迹分析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以侠士著称,“十五好剑术”也是对他自己的描写。试想这样一位少年英侠,散尽千金,只为一时意气,他的胸怀是何等坦荡。李白少年之时,以行侠仗义著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据史书记载,他曾经救过一人,而这个人后来在安史之乱中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挽救大唐于危难之中,他就是汾阳王郭

  • 唐太宗自谦:以一当十,无他,唯甲坚兵利耳,唐朝军备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兵精将勇,数次西征,尊称“天可汗”自贞观三年唐朝统一全国开始,李世民的大唐军队就开始了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征服。首先是在贞观四年,李世民命后来云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名将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地区的霸主地位。在李靖的英明指挥下,加上刚经过国内战争洗礼的士兵。大唐军队不费吹灰之力便荡平东突厥。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