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与李世民篡位称帝,为何朱棣在朱元璋死后,是怕朱元璋吗?

朱棣与李世民篡位称帝,为何朱棣在朱元璋死后,是怕朱元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660 更新时间:2024/2/4 1:06:02

相信大家最近都在关注最新历史大剧《江山纪》的动态,并且为其炫酷的画面以及逼真的服饰道具所震撼。明成祖朱棣与唐太宗李世民都是篡位称帝的,但是为何李世民在李渊生前就行篡位之举,而朱棣要等到朱元璋死后才行动?他们的篡位之举显然不是当机立断的,而是蓄谋已久的军事行动。朱棣在朱元璋死后篡位,是朱棣怕朱元璋还是有其他的顾忌?

篡位称帝,开创一代盛世

首先,要看一下他们篡位之前的事迹。读过隋唐演义的人都知道,李世民出生之时李渊还没有篡隋之心,当时隋朝处于末世,风雨飘摇,各路人马纷纷起义,反抗压迫。朝廷奸臣当道,以宇文化及为首的投机分子培植势力,择机行篡逆之举。当李渊宣布建立唐朝之时,此时正值李世民壮志未酬之际,他追随李渊转战南北,平定天下,被封位秦王,统领天下兵马,部下猛将如云。其实李唐江山能够建立,李世民功不可没。

再看朱棣,朱棣出生之时正值元末乱世,陈友谅进攻太平,朱元璋甚至都没有看一眼朱棣就歃血出征,平定天下。等到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登基称帝之时,朱棣已经七岁了,这时候他才有了自己的名字。由此可以看出,明朝的天下完全是朱元璋自己打下的,与自己的儿子朱棣无关。朱棣能够受封燕王,执掌边关守军完全是出自于王室贵胄,他是朱元璋的儿子。虽然他有才能,但是建国大业他没有参与,因此他在朝中以及军队中的地位与李世民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朱棣受封燕王,执掌北方军政大权,捍卫大明朝的北部边疆。作为藩王,手握重兵,保境安民是其职责。他作为皇帝的儿子,有帝王梦想这是毋庸置疑的。封建社会有立长不立幼的传统,他大哥当太子也算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等到太子死后,朱元璋却选择了太子之子朱允炆来继承帝位,这就使得各路藩王心生不满。自己虽说没有参与创建国家,但也是率兵镇守边疆,保卫了国家,论资排辈怎么也排不到朱允炆这个毛头小子。

但是此时朱元璋还在,只要他在,就有一定的威望,各路藩王不敢造次。朱元璋毕竟是大明王朝的创始人,创始人的威望是无可比拟的。朱棣要想篡位称帝,必须得等到朱元璋死后,他肯定是怕朱元璋的。一来他虽然是藩王,手握重兵,但是相较于掌握全国大权的皇帝来说自己的势力还是不够的,更何况是威望无人可比的朱元璋。此时起兵谋反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据,所以只有按兵不动,等待时机。

李世民与朱棣的最大不同就是李世民的威望,无论是在朝中还是在军中,都是超过李渊的。还有李建成李元吉处处与李世民作对,李渊也在支持太子李建成,李世民如果不及时篡位,后果将会难以预料。而此时秦王府的旧将还手握大权,篡位可以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而朱元璋在位,他就是一座大山,朱棣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且朱棣远离京师,本没有政治祸端,他可以等待,等到朱元璋死后他就无后顾之忧了。

更多文章

  • 地图上的硝烟:唐王朝平定高丽之战,一统东北地区,意义何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高丽,江平高丽结局,高丽光宗王昭历史原型

    很快,三年之后,也就是高宗乾封元年,机会来了,唐王朝遂开始了对高丽的第五次战争。乾封元年(666年),这时候的高丽王朝再次发生了内乱。首先是高丽的实际掌权者盖苏文病逝,紧接着,盖苏文的病逝引发了朝中积累已久的矛盾,在他生前,他的几个儿子就相互不和;他死后,由于缺乏掣肘,终于,矛盾爆发了!盖苏文死后,

  • 你知道武则天为何会禁止皇宫中养猫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为什么不允许宫中养猫,唐武则天时的皇宫是怎样的,武则天的皇宫要门票吗

    武则天在当皇后期间,曾经她下过这样一个命令,禁止后宫中任何人养猫。那么为什么她会下这样一个命令呢?原来在武则天权利日益强大的时候,意味着与她争宠的后妃的命运就可以想象了,在王皇后和萧妃被废以后,武则天将她们囚禁在后宫的一所密室之中。密室四面高墙,没有门窗,只有一扇用来传递食物的小门上开了一个小孔,门

  • 唐中宗李显一生两当太子两当皇帝,被3个女人玩死的最窝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睿宗李显简介,历史上的悲惨皇帝李显,唐中宗李显死因之谜

    一、被母亲废黜唐中宗李显生于显庆元年(656)十一月,次年封为周王,授洛州牧。这种官职对幼小的皇子来说,均为遥领,并不莅职。仪凤二年(677)改封英王,改名李哲。章怀太子李贤被废,遂立其为太子。高宗死后,即皇帝位于洛阳,史称唐中宗。嗣圣元年(684)正月,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同时将韦后父亲韦玄贞自普

  • 李白少年游侠,救一人从而挽救了大唐,这件事是否可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游侠,大唐第一游侠,李白的事迹分析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李白以侠士著称,“十五好剑术”也是对他自己的描写。试想这样一位少年英侠,散尽千金,只为一时意气,他的胸怀是何等坦荡。李白少年之时,以行侠仗义著称,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据史书记载,他曾经救过一人,而这个人后来在安史之乱中挺身而出,拨乱反正,挽救大唐于危难之中,他就是汾阳王郭

  • 唐太宗自谦:以一当十,无他,唯甲坚兵利耳,唐朝军备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一、兵精将勇,数次西征,尊称“天可汗”自贞观三年唐朝统一全国开始,李世民的大唐军队就开始了对亚洲其他国家的征服。首先是在贞观四年,李世民命后来云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名将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地区的霸主地位。在李靖的英明指挥下,加上刚经过国内战争洗礼的士兵。大唐军队不费吹灰之力便荡平东突厥。李

  • 杨广一意孤行“东征高句丽”,成为压垮帝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杨广为何东征高句丽,为何杨广三次东征都失败了,隋唐演义杨广东征

    “今日不取,后世必为子孙患”于是在公元599年,隋文帝派兵30万攻伐高句丽。但是部队在行军途中爆发瘟疫,又加上海上大军又遭遇风暴,受到一些损失。而高句丽方面看到大隋气势汹汹,不禁有些惶恐,高句丽还是知道自己的实力不足与中原王朝抗衡,便派使者罢兵言和。杨广即位后,他对外进行一系列军事征服活动都以胜利告

  • 什么?大诗人杜牧居然还是军事家,他注的《孙子兵法》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杜牧写的孙子兵法叫什么名字,诗人杜牧的资料,唐代诗人杜牧祝寿的诗

    我想大家应该和我一样,认为唐代大诗人杜牧仅仅是个诗人,可是你不知道的是他还有另一重身份,那就是军事家,他所注的《孙子兵法》被称为历代第二,仅次于曹操的注。下面就让我们看看军事家杜牧的军事造诣:一、京兆杜氏和杜牧的经历提起京兆杜氏,大家可能有些陌生,但是说起京兆杜氏的人物,大家一定不会陌生:西晋时期著

  • 唐与吐蕃之战,一举收复西域四镇,吐蕃反扑,唐朝如何应对?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对吐蕃的战争胜率,唐朝时期的吐蕃是今天的哪里,唐朝吐蕃和宋朝吐蕃

    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西南地区的战火还未平息,趁着唐朝无暇顾及西北地区时,北方的契丹和突厥部族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并且起兵反唐。此时的唐王朝可谓是四面楚歌,一方面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西南地区吐蕃人的压力。然而,此时的唐王朝还是决定先集中力量对付吐蕃,因为吐蕃的不断壮大已经是

  • 李贺这句诗被无数人引用,其中公认的一个比原创还要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贺最著名的十首诗,雁门太守行李贺的诗,李贺的诗全集一二年级

    例如:雄鸡一声天下白、黑云压城城欲摧、天若有情天亦老。其中“天若有情天亦老”更是千古佳句,不论意思单凭语感意境就倍受人喜欢,不过这句诗因为结构复杂、意境悠远导致他的上半句“配”不上他,以至于后来许多大家都把他放进自己的诗中,自动忽略掉他的上半句,不过千百年下来,不知道这句诗有了多少“配句”但一直还是

  • 他是与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一生流传出许多精彩之作,最后死因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哪位诗人与李白齐名,李白妹妹李月圆的死因,唐代诗人李白图片

    杜甫,字子美,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他一生写了3000多首诗歌,虽然只有一半流传下来了,但这并不影响他“诗圣”的美名。很多人对他的印象,都是语文课本上古诗《登高》的配图:一个45度角仰望天空的干瘦老头。但这样的杜甫,在小编看来,终归少了一份潇洒。因为,小编读到第一篇杜甫的诗是:“江深竹静两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