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二世上位后到底有多残忍?遭全天下唾弃,连秦国军队都不愿意去救他。

秦二世上位后到底有多残忍?遭全天下唾弃,连秦国军队都不愿意去救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54 更新时间:2024/1/6 1:21:55

秦始皇在沙丘死了之后,赵高李斯胡亥密谋让胡亥称帝,不过几年,秦朝就踏上了覆灭的道路,而在秦朝政府面临危机时,在秦北方南方的大量正规军都没有出军援助,有人就认为,这与秦二世实行的一些惨绝人寰的政策不无联系,如果说秦始皇是高压严苛,那么秦二世就是暴政昏庸了。

[var1]

第一件事——杀血脉

要想稳固的上位,那么胡亥就必须除去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就包括潜在和明在,首先,在夺位之前就是以秦始皇的·名义派去一份圣旨,责怪扶苏办事无能等,让其自刎,然后单纯的扶苏就自刎了。再就是那些有能力有发展可能的兄弟了,在咸阳,胡亥一次处决自己的十二名兄弟,全部砍头,腔血喷射,血腥至极。又在杜邮(咸阳东),用碾石生生把自己的十个姐妹和六个兄弟活活碾死,血肉狼藉,无法直视。公子将闾等三人平时行事极为谨慎,谁知也被赵高以莫须有的罪名关押起来。再然后呢,就是那些可能怀有始皇血脉的妃子们了,因为为了谨慎,所有皇妃正妃全部都被骗到一处山洞,全部被杀手剖腹切头。胡亥的这些手段,即使是秦始皇也不出来,所有自己的潜在威胁都消除了,胡亥才安心地坐皇位,兴杀戮之事。

第二件事——诛大臣

[var1]

赵高

之所以要诛大臣,是因为整个朝堂之上,除了赵高李斯1等少数几个人,几乎所有的人都支持扶苏或者其它皇子,都知道胡亥不适合当皇帝。所以胡亥当上了皇帝,想要稳固权力,就必须清除异己,然而全都是异己,不能直接对抗,于是就一个一个换再安上罪名,诛其族。为此赵高为胡亥确立了铁血政策,首先遭殃的就是秦军的顶梁家族——蒙氏家族,本来胡亥是知道蒙家是不能动的,可是早年赵高受过蒙氏羞辱,就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就将蒙氏兄弟收押,蒙毅坚持一定要向胡亥觐见,但是御史曲宫知道赵高的意思,蒙氏虽然忠心,但不得不死,于是就利用蒙毅的忠心逼其自杀了,到了蒙恬那里,蒙恬一定坚持上谏后再死,可是最后还是没能做到,仰天大声悲笑而死。后续朝堂上的大臣陆续都被撤换,诛九族的诛九族,杀的杀,这些行为都让驻守在南北的大部秦国正军寒了心,所以很有可能之后起义之后也没有相助有此原因。

[var1]

蒙恬

第三件事——剥民力

说胡亥为什么要当皇帝,他肯定不是为了苦累的去处理政务的一大堆事,肯定是为了能够尽可能的剥削民力,享受荣华富贵,当然,他还尽最大可能去享受了。这时,李斯为了保卫自己的权力给胡亥上了一个很满胡亥意的政策——督责之术,把剥削民力严刑峻法的内容发挥到了极致,大兴土木,就绪修建阿房宫,建造大量的宫殿,超级严厉的惩罚机制让百姓每天都走在钢丝弦上,胡亥就每日在宫殿中,收罗天下美女美食珍宝享受,政事全交给赵高。终于有一天,一个叫大泽乡的地方有叫陈胜吴广的人起了义,天下风云皆动,胡亥听说了还继续把玩珍宝享受,不当回事,后来胡亥被赵高缢死,子婴又杀了赵高,秦朝这个短命而强大的帝国逐渐崩塌,化为汉的养分。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之前,最鼎盛时的晋国,有多强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最鼎盛的晋国有多强,晋国分三家,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成语

    老实说,在三个家庭平分晋国之前,还真没有觉得晋国特别强大。毕竟春秋五霸中,晋国只是其中之一,晋国的晋文公当过一次霸主。秦、楚、齐也同样强大,掌握过霸权。在这一点上,晋国没有值得夸耀的。[var1]但是,当时情况的晋国的存在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说秦国的存在,可以牵制秦国的力量,使秦国不能东进。秦为什么扩

  • 秦统一六国的大功臣,竟能从秦始皇手中全身而退,结局极为罕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功臣,秦始皇有没有杀功臣,为什么秦始皇不杀功臣

    [var1]白旗之所以更加威风,是因为张平战,后来被人们称为战神。他的一生担任了几十年的陈军教练,他攻占的城市大大小小的城市也近80个,他手下死去的敌军也能花费100万人。按照一般的日常生活,这样把血和一生献给秦朝的大将,怎么能混得好晚年的结局呢。但事实上,他最终残忍地失去了生命。陈国明长王奎的结局

  • 《大秦赋》倡后幽会赵佾气死赵王,但背后的真相,却让人骂不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大秦赋哪集赵王死了,赵佾回赵国怎么不当赵王了,春平君赵佾为什么没当上赵王

    作为最近比较火爆的电视剧,《大秦赋》非常恢弘地展示出大秦王朝的发展历程,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诸多细节。特别是当时的赵国,是一个各方面实力比较强大的国家,尤其在李牧、廉颇等著名大将的协助之下,大秦王朝虽然想要吞并赵国,但怎奈有这些大将军保护,始终久攻不下。不过,最终秦王朝还是打败了这个国家。被气死的赵王偃

  • 他配享孔子庙,先贤二十二人之一,一生曲折几度遇险高升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孔子的曲折素材,孔子七十二贤弟子重要人物,孔子夹谷斗智

    卢植师从名门,曾拜于太师陈球、大儒马融门下,性格刚毅,品德高尚,是值得令人尊敬的贤德人,他一生追求公私分明,不与奸臣乱党之人同流污,只是时代的变迁,他未能守住自己的国家,没能阻止朝政变动,东汉末年本是汉朝动乱的时候,所以战争是不乏避免的。[var1]卢植一身才华,是个博学之人,常常精读文章,解说经文

  •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春秋时代的“姓”和“氏”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姓孟的去孟子庙收费吗,孟子的孟,孔子原来不姓孔

    说起春秋时代,可能有些读者会比较陌生,所以在进入今天主题之前,我先试着帮大家回忆下我国的朝代。当年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为了记住中国的朝代,笔者也和很多人一样,背诵朝代"口诀",而我习惯使用的口诀是:"黄帝尧舜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中华民国。"[var1]为什么口诀中没有"春秋

  • 秦凭什么在10年就灭了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能灭六国吗,秦是如何变强灭掉六国的,秦能灭六国的真正原因

    秦凭什么在10年就灭了六国?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为后世的封建王朝建立树立了楷模。在礼崩乐坏之后,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割据势力不断的在吞并或者是分裂。结果就是秦始皇的铁骑踏平了六国。四百多年都没有的统一的这些国家,

  •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外交政策的演变,及代表思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独立,许多诸侯国为了完成统一大业,开展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例如张仪、苏秦等外交家的纵横外交,这个时期的纵横外交战略对当时的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如: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齐国提出了“外归其义”的和平外交思想比较开放灵活的经济外交政策。我们以秦国最成功的外交活动为例。秦始皇实行“纵横

  • 它是秦国两大工程之一,被誉为镇川之宝,其伟大程度比肩长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国长城遗址,镇川口长城,秦国留下的超级工程

    "水旱从人,不知,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公元前272年,30岁的李冰父子来到蜀郡担任郡守。为了给秦国打造一个稳定的大后方基地,李冰决定开建长江流域的第一个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var1]从地形和水情的实地勘察,到开始凿山引水,再到筑岛隔江,李冰父子用了整整八年的时间,打出了世界水利文化中最璀璨的

  • 为什么孔子比老子更出名,其实无非就这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孔子和老子谁更伟大,老子孟子孔子顺口溜,老子孔子对话完整版

    [var1]关于孔子的学术著作、教育贡献、政治主张,但凡对中华文化有了解的人基本都能随口就来,但与孔子一同被中国人们记住的,还有一位老圣人,老子。老子本名李耳,他的旷世著作《道德经》绝对可以和孔子的《论语》一比高下,曾有人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在此作为一个老子的追捧着,我也想说,四分之一道德经治理

  • 此人为秦国战神,他若在项羽未必能灭秦,却被奸臣陷害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灭秦后的项羽现状,项羽灭秦国完整版,刘邦项羽带多少人灭秦

    [var1]秦统一六国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修筑西起陇西的临洮(今甘肃岷县),东至辽东(今辽宁境内)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立胡亥太子。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