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武王90岁伐纣93岁驾崩?战国竹简揭开此谜团,颠覆了传统认知

周武王90岁伐纣93岁驾崩?战国竹简揭开此谜团,颠覆了传统认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538 更新时间:2024/2/4 1:08:11

最后成功消灭了商朝,建立了西周王朝,周武王有非常好的军事造诣,也有政治才能,是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被封谥号为武,历史上被称为周武王。

[var1]

周武王是周文王的第二个儿子,周文王有可考证的有17个儿子,其中在历史上广为人知的是嫡长子姬考和周武王。其中嫡长子姬考也被后世尊称为伯邑考,在封神演义中,伯邑考是被妲己害死的。

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一种说法是伯邑考是去殷都做人质,纣王知道西岐要造反了,就杀了伯邑考。另一种说法是,伯邑考是在和其弟弟也就是周武王的争权中被杀死的。

[var1]

一、周武王的寿辰之谜

按照《礼记·文王世子第八》中记载“文王九十七而终,武王九十三而终。”按照这个记载算出来,周武王足足活了93年。死前13年继位成为一方君主,死前三年克殷,也就是他在90岁高龄打败了姬发。在90岁的高龄武王甚至还用箭射了姬发。

[var1]

在现如今社会,这样好的医疗和技术条件下,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才70岁左右。远在商周时期,那时候科技尚不发达,还缺医少药,甚至连年打仗,人困马乏,姬发居然可以活到90岁还能带兵打仗,甚至射箭,简直是匪夷所思。要知道古代的箭是非常笨重的,拉满弓都非常地吃力。何况一个九十岁的老人呢?想想就觉得不太符合常理。

[var1]

这个记载是真实的吗?一个九十岁的老人这么骁勇善战,真是让人非常费解。按照常理推断肯定是不太可能的,我们可以推断,这个记载基本是不可能的。有时候古代的文献已经年头已久,甚至时间的计量单位也与现代不同。

二、古今纪年方式不同

那么周武王伐纣到底是多少岁呢?我们先来看看古代的记年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商周时期,古人把周天分为12份,木星的位置变换一次为一年,古代人纪年就是用木星位置来计算的。根据天文学家的计算,得出的结论是:武王伐纣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清晨。

[var1]

根据《竹书纪年》中的记载:“武王(享)年五十四”。那么我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个记载就是真实的年纪吗?《竹书纪年》这本书比《史记》的成书时间要早,可以说《竹书纪年》从历史的根源上更接近真相一些,司马迁写史记时已经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许多事情司马迁也无法考证,只能按照当时的神话传说来记录。

[var1]

三、根据历史推断

古人神化英雄人物的倾向,所以会在传播的过程中将周文王和周文王的寿命增加的可能性是极大的。按照这个推断,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驾崩,周武王继位,公元前1047年,孟津观兵,公元前1045年,誓师伐纣,公元前1044年,牧野大战。武王死,是公元前1042年。

[var1]

假设周武王活了54年,按照史书记载,周文王在十五岁的时候生了武王,也就是比武王大十五岁,那么他出生于前1096年左右,享年是62岁左右。也就是《竹书纪年》的记载更符合历史的真实情况。假设按照史记记载,周武王活了97年,那么他在十二岁的时候讨伐商纣王,为他的哥哥伯邑考复仇。

最后商国用“帝乙归妹”来和亲解决两国可能发生的战争,可是那是“帝乙归妹”已经47岁了。按照常理,古人结婚年纪较小,不会嫁一个47岁的公主来结婚。而季历离世的时候,周文王十岁,从而推断,周文王应该是62岁离世,而不是史书上记载的97岁。

按照推理,中年也就是四五十岁的周文王被纣王囚禁,纣王当时非常忌惮周文王。如果是个已经七老八十的老年人,纣王为什么要忌惮周文王呢?何况这么大年纪的老人被囚禁,是不是应该马上让位给自己的儿子,不应该继续掌握政权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解释呢?

[var1]

无论从哪个角度推断,90岁老人还带兵打仗,本就是非常不符合常理的事情,尤其古代医疗和卫生条件。九十岁的老人还能拉弓射箭,本就是神话般的存在了。所以古书上的记载肯定是存在谬误的。也许古代只是纪年方法不同,经过历史的演绎和推演,在时间的长河里,就演绎出了不同的样子。

无论是历史人物的年纪还是他们的事迹,基于当时著书者的视角和偏好,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不同人的笔下,会有不同的评价和样子。而我们去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只能通过史书的记载才能够了解,所以考古学才有重大的意义。

[var1]

我们就是靠着古代的文献记载、竹简、石刻才能对浩瀚的历史窥得一二。记得以前在一本书里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当我们拿笔在历史书上画下一条线,就可能是划过了某个人的一生的长度。

而今天我们在了解商周的历史,武王伐纣,周文王的各种历史事迹的时候,也会感受到这种感觉。他们在当时赫赫有名,是称霸一方的霸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也只是历史书上的一个名字。甚至由于年代久远,很多事情都无法考证。

[var1]

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推断和推理,简单地推断出了武王的寿命,但是笔者也不能保证这些推断就是对的。因为历史在记载的过程中,总是存在谬误的。甚至很多事件的起因结果都是不准确的。比如,前文说的,伯邑考的死亡原因就众说纷纭,到现在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到底是什么?历史上,对周文王的记载更多一些,周武王虽然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但在历史评价上,并没有周文王那么负有盛名。我们在看历史书的时候也要辩证地看,不要书上或者文献上说什么就是什么。要按照常理来推断事情,这样才能拨云见日,推断出合理的真相。

更多文章

  • 古国探寻之唐晋:尊王攘夷,晋国霸主级的实力第一次显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攘夷尊王,晋国详细历史,历史上的山西晋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别着急,我们这就来为你解码。[var1]“春秋五霸”,晋文公紧跟齐国之后,擎起“尊王攘夷”、维护周礼的大旗。有屈辱,就会有光荣,有“礼乐崩坏”的丧乱,就会有一统天下的壮观盛世,这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晋国也不例外。经过公室征伐后不久,晋国的机会果然再次来临。而这个机会也将是晋国

  • 马未都:我有一个“战国啤酒瓶”,杯形太现代,玻璃厂也仿制不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马未都说陈丽华完整版,马未都30分钟节目,马未都讲故事100篇

    马未都手里的东西你是没想不到的,他竟然有一个“战国啤酒瓶”。没错,你没有听错,是一个战国啤酒瓶。这件宝贝距今2000多年,杯形太现代,现代到你无法想象这是中国2000多年之前的创造。马未都对这件宝贝很喜欢,曾想方设法的找玻璃厂家复制出台一个,可是连现代玻璃厂也仿制不出来。马未都的这件宝贝究竟长什么样

  • 刘邦无法想象到,秦王嬴政的努力,竟然是在为自己做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嬴政不死刘邦能夺取天下吗,刘邦和嬴政年龄差多少,刘邦与嬴政关系

    成年以后,他依旧广交朋友,不事生产,还有过两次云游的经历。第一次,他前往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拜访心中偶像信陵君魏无忌。遗憾的是,信陵君已经过世,刘邦只能祭奠祭莫偶像的坟墓,向偶像表达追思之情。再后来,秦王政二十年(前227)左右,三十岁左右的刘邦再次前往魏国云游。这一次,他结识了一个重要的朋友:

  • 影响战国进程的燕齐之战,秦国的神来之笔,从此开启一超多强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战国后期对秦国统一贡献,战国全面战争秦国兵种,战国陈轸是秦国间谍吗

    周赧王元年(前314年)的齐破燕之战,对燕国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所以燕昭王在赵国的帮助下即位之后,便“卑身厚币以招贤者”,一心要报仇雪耻。他采纳郭隗的建议,尊郭隗为师,并“筑黄金台,延天下之士”。燕昭王此举很快便收到成效,三年之内,苏秦、邹衍、乐毅、屈景等人先后来到燕国,一时人才济济。[var1]燕

  • 看商鞅变法如何改变秦国被魏吞并的命运,成为七雄之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秦国杀商鞅的严重后果,七雄纷争商鞅,商鞅的老婆是秦国公主吗

    而井田瓦解错过赋税改革和土地私有制,秦国正落后于六国时。为增强经济、政治实力,避免被六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酝酿变法。借此机会,我们从春秋战国,七国争霸中了解商鞅为何变法,如何变法,及商鞅变法的利与弊。[var1]引言:首先,我们应当了解商鞅变法前,秦国的法制与地位。春秋战国之交,天下局势大变,秦

  • 长平之战爆发前,赵国到底应不应该接受上党地区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上党长平,上党梆子长平纪事,长平战后赵国女人

    上党地区的得与失,是战国后期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之一,由此也导致长平之战的提前到来。这一事件也成了赵国走向衰败的转折点,同时也是战国后期局势变化的关键点。[var1]关于冯亭献上党的来龙去脉,《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有详细的记载: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其守冯亭与

  • 与“文圣人”孔子齐名的关羽,全国都建有关帝庙,可这个地方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关羽和关帝庙关系,关羽孔子,山西运城关帝庙关羽雕像

    [var1]随之而来的是关羽名号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并且全国各处也都修建了关帝庙。除了中国,在华人足迹所到之处也有关帝庙的踪迹。美国纽约、旧金山、日本神户、长崎、横滨、函馆等地,以及东南亚的新加坡、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甚至是澳洲的澳大利亚等国,都修建了规格不一,但富丽堂皇的关帝庙

  • 32年前电厂施工挖出黑土,专家赶去一看:春秋大墓系赵氏孤儿后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很快当地文物部门的专家也来了,好家伙真是古墓,通过多方勘察,专家们将疑似古墓的消息报告了上去,经文物局同意后,这个已经暴露的古墓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性发掘。没过多久古墓的正式发掘工作开始了。惊喜!这个墓没有被盗墓贼盗掘过,它不仅年代久远,而且相当豪华。经过专家测量,古墓长十米开外,宽八九米,

  • 春秋中期,秦国19年3战晋国,且获两胜!为何反而秦国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国和秦国爆发过哪些大战,春秋霸业秦国与晋国,春秋晋国和秦国的战争

    看着《大秦帝国》第一部,一直有个疑问,为何秦穆公时期煊赫一时的秦国,为何会被三晋之一的魏国吊打?[var1]真相可能要从春秋中后期的三场秦晋战争中寻找。1、麻隧之战麻隧之战是秦自崤函战役后与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决斗,晋大胜而秦战败后一蹶不振。春秋中叶的列强争战中,晋、楚实力最强,构成争霸的两极格局;秦

  • 孔子77代嫡孙出生时,军队驻守,将军省长坐镇,为何这么大阵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第77代后代,历史上孔子的后代名单,孔子家族历史冷知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璀璨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世世代代的传递下经久不衰。悠久的历史,伟大的儒家文化,这使得子孙后代朗朗上口的《论语》影响深远。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直被世人所敬仰,儒家学派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涕,这九个字直到今天,也还是大多数人的行事准则。[var1]儒家思想一直在传承着,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