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32年前电厂施工挖出黑土,专家赶去一看:春秋大墓系赵氏孤儿后人

32年前电厂施工挖出黑土,专家赶去一看:春秋大墓系赵氏孤儿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22 更新时间:2024/1/21 4:55:17

[var1]

很快当地物部门的专家也来了,好家伙真是古墓,通过多方勘察,专家们将疑似古墓的消息报告了上去,经文物局同意后,这个已经暴露的古墓需要及时进行抢救性发掘。没过多久古墓的正式发掘工作开始了。

惊喜!这个墓没有被盗墓贼盗掘过,它不仅年代久远,而且相当豪华。经过专家测量,古墓长十米开外,宽八九米,深十四米左右,而且是积石积碳先秦时期的墓,看来墓主人的身份相当高贵,没跑了,不是一方诸侯也得是个卿大夫。当墓室被挖开以后,里面的陪葬品一时间叫考古专家眼晕了,天呐,满满当当的都是珍宝。

光青铜器就2100多件,这些青铜器中有一个特别的显眼,那就是高达一米多的三足兽蹄青铜大鼎,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体型最大的春秋晚期青铜鼎,也是山西省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同样的大鼎墓室里一共有七个,好了,七个,你估计也想到了墓主人身份了。

[var1]

判断先秦时期贵族大墓墓主人的身份,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按照周朝礼制);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热电厂工地大墓里有七个鼎,墓主人身份不就是诸侯一级啦。那么他会是哪一国哪一位诸侯呢?这个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出来,唯一看得见的就是墓室令人眼花缭乱的众多陪葬品啊。

比如一排放置的四个青铜方壶,和一组三个的先秦贵族贮酒大铜鑑等等都高等礼器,铸造工艺之精美,保存之完好,目前国内是绝无仅有。还有一座鸟尊,可谓是先秦时期顶级青铜器里面的珍品,每处细节里都体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高超工艺和工匠丰富的想象力。这是一只形象鲜明的鸟,看它那怒目圆睁的架势,一双利爪紧紧地抓着地面,身上的羽纹理都清晰可见,那么为什么它有这样一副表情呢?敢情这个鸟尊的提手啊被设计成了一只身形细长的老虎,老虎弓着身子,嘴巴死死地咬着了鸟背,你说这鸟能不痛苦吗。

除了这些青铜礼器之外,大墓还出土了很多的宫廷乐器,这一组十九件的编钟,无论是形制还是发音,都不亚于湖北的曾侯乙编钟。专家还说了,按照史料上的记载,尺寸这么大纹饰这么丰富的编钟,只有在宫廷里面才能够使用,它们还有一个专门的名字叫做编镈。跟编镈一起出土的还有一组十三件的石编磬,编钟加编磬在先秦时代那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交响乐团,这样的音乐盛宴在古代肯定只有帝级别的才能享受到。

[var1]

这套编钟和编磬不但再次证明了墓主人的高贵,它们的造型还让专家确定了墓葬的年代,大概是在春秋的晚期。而另一件文物的出土,让专家推测出墓主人还曾经带兵打过仗,那是一件什么东西呢?一件造型独特的青铜器,虎灶,看上去很像火锅。是先秦时期军队行军用的一种便携式的灶具,做饭用的,一个张开的虎嘴自然是烧柴火的灶门,一根长长竖起来的尾巴呢,不用说是烟囱了,虎背上的是锅,当然它现在叫锅,古人叫它为釜,破釜沉舟的“釜”,几样一组合就可以做饭了。这一件青铜器虽然没有礼器那么精美,但它却同样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除了这些礼器、乐器、灶具外,专家在大墓的东北角还发掘出了一个面积超过110平方米的车马坑,坑里整齐地摆着16辆战车及44具战马的骨骸,陪葬兵车和战马的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同时期其他诸侯大墓的规模。在一辆圆形舆车的前头一共清理出了五具完整的马骸骨,按照《周礼》当中说的“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有资格坐这种豪车的至少得是个诸侯啊。

到目前为止,除了还没有发掘到大墓的棺椁和墓志外,已经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那说明墓主人一定是一位大人物,起码是一方诸侯或者一个国家的国君。那么墓主人究竟是哪一国,哪一位诸侯呢?大墓是在山西发现的,不用想,春秋时期,这里当属晋国啊。那么说墓主人就是晋国的国君了?

[var1]

可是等专家一查史料发现,这个想法并不符合常理,怎么了?原来,不管是史料还是考古发现都已经证实了历代晋候和夫人的墓葬都在离太原南三百公里的曲沃县,那里是晋国国君的家族陵园。正常情况下国君不可能葬在陵园以为的任何地方。那么太原这座处处体现出国君的大墓究竟该如何解释呢?难道说在山西其他地方还有一个与晋国相当的国家吗。不可能,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记载过。

奇怪了,如果没有,那么为什么会这样,看来只好找到墓主人随时带的印章或墓志才能解开这个谜团啊。当大批文物被清理干净后,专家开始对墓主人的尸骨进行清理。可惜的是,因为年代久远加上墓底放了太多的朱砂,棺椁和尸首早已腐朽成灰,只剩下了一点残存。不过透过这些骨泥,还可以看到墓主人的棺椁至少有三层,而且墓主人身上佩戴的玉器都有上百件,其中还有一柄透着寒气的佩剑以及套在墓主人脖子上的项链、手上的玉管等,每一件都是墓主人生前佩戴的奢饰品。

可是找来找去,还是没有找到与墓主人身份有关的文字信息,怎么回事?难道墓主人是在刻意隐含自己的身份不成?

一转眼,整个墓的发掘工作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墓主人是谁还不知道。没办法,考古人员只好转回头再去研究那些已经出土的文物,尤其是青铜器。根据经验,青铜器上一般或多或少都会刻些铭文来表明它的主人是谁、铸造年代等等这些信息。可是出人意料的是那些个鼎啊、编钟啊、宝剑上啊居然半个铭文都没有。不过,幸好,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在一件并不起眼的铜戈上找到了文字的痕迹,铭文一共五个字:“赵孟之玉戈”。

[var1]

赵孟之玉戈,这五个字什么意思呢?笔者和大家自然是一头雾水,但对专家来说这算不上什么难题。在中国古代一个家族的长子就可以用“孟”代表,这个“玉戈”呢,它是帝王御赐的。五个字里面透露出来的信息就是,墓主人是赵家的老大,他用的戈呢,是国君送的。那么这位赵家老大会是何方神圣呢?根据这条线索,专家们查遍了各种史料,最后发现春秋时期晋国势力最大的赵氏家族那就是《赵氏孤儿》里差点被屠岸贾灭门的赵家。而山西太原正是赵家经营多年的家族根据地。

根据记载,赵家的祖先因为参加周天子的平叛行动有功,被封于赵城,从此以城为姓。到了春秋中期已经成了晋国实力最强的的家族之一,赵家的实力强到了什么程度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段历史;赵家和另外两个家族把晋国分了,史城“三家分晋”。也就是后期的韩、赵、魏三国。那么太原大墓的主人又会是赵家的哪一位呢?这个在史书上还可以找到线索。

根据晋国史料记载;春秋中晚期当过“赵孟”的,也就是赵家老大的一共有五个人。他们分别是晋国大将赵盾、赵盾之子赵朔(电影《赵氏孤儿》中被屠岸贾杀掉的那位)、接下来就是赵朔的儿子赵氏孤儿本尊赵武、还有赵武的孙子赵鞅、以及赵鞅的儿子赵无恤。这么多“赵老大”到底谁才是大墓的主人呢?

[var1]

一开始专家也没有头绪,直到有一天一位清理文物的队员在一件不大的青铜豆盖子上,又发现了一个模糊不清的铭文。那么这是个什么字呢?经过一番处理,专家终于辨出了这是一个先后的“先”字,就一个先字,又能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时候就体现考古是一门大学问了。

因为青铜器上的铭文绝对不会随便刻,最普遍的时候是用来表明主人姓氏和身份,前面的兵器上用了“赵”字就代表了这是赵家的东西,那么这个“先”字呢?是不是也代表了它主人的姓氏呢。一查史料还真没错,春秋中晚器,晋国还真有一个姓“先”的世家大族,史料里面还说这个先家和赵家一样都是世袭的卿大夫。可两家还是世仇呢,为了争权夺利,先家和赵家历代掌门人是斗了几十年,双方互有胜负,不过笑的最后的是赵家。

在赵鞅当老大的时候,赵家终于把先家彻底给灭了,说到这,专家的意思也浮出水面了。想想看,在赵家的墓里面竟然出现了刻有“先”字铭文的青铜器,这不但证实了史书上“先找之争”的确存在,同时也表明大墓的主人就是灭了先家的赵家老大赵鞅。只有赵鞅才会这么干,跟老赵家斗了几十年的死敌在自己手里终于给灭了,赵鞅不带上几件战利品进坟墓,他怎么在列祖列宗面前抬头呢,还不“显摆”一下自己的功绩。

[var1]

弄了半天,太原大墓的主人终于有着落了,原来是赵鞅啊。不过这赵鞅他可不是什么诸侯啊,他活着的时候晋国还有国君呐。可是这位臣子的墓怎么处处都是按国君的规格下葬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专家说,到了东周时期,特别是春秋晚期,整个社会礼崩乐坏,那个时候墓主人个人的实力决定了自己的墓葬规格。毕竟那个时候周朝分崩离析,周王室形同虚设,不但如此,在礼崩乐坏的年代,上行下效。周王室都将不复存在,那么一个小小的晋国谁还会愚忠到底呢。到了晋国晚期的时候,国君已经是大权旁落,赵鞅成为国家政权的实际掌握者。

而晋国国君不过是赵鞅手里操纵的一个傀儡而已。在这种谁的拳头大,谁就是王者的乱世,什么规矩啊自然就成了摆设。丧葬制度也不例外,享受不该自己享受的礼仪那叫“僭越”,搁过去、以前是砍头灭门的大罪,到那时期也就没人管了,或者说没人管得了了,想管的人也没这个实力了。于是贵族大爷们都纷纷自己给自己提高待遇,由着性子办后事,诸侯按照天子的标准干,卿大夫按照诸侯的标准来。

按照考古专家的分析,赵鞅在世的时候就已经掌握了晋国的实权,位同诸侯,临死的时候还不风光一把,高调一下,就将活着时候的荣耀一起带到阴间去吧。于是乎七套一个的青铜大鼎,五匹骏马拉的顶级豪车,诸侯才能享受的宫廷乐器,连同其他几千件各种珍宝统统成为了他墓中的陪葬品。

[var1]

赵鞅大概想不到,他的有钱、任性在两千多年之后会给考古人员带来这么多的难题和麻烦。不过古人已经作古,他们的事迹只是代表了他们的社会活动和时代特点,总之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历史,考古专家在拨开层层迷雾为我们解开几千年以前的云烟故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中期,秦国19年3战晋国,且获两胜!为何反而秦国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晋国和秦国爆发过哪些大战,春秋霸业秦国与晋国,春秋晋国和秦国的战争

    看着《大秦帝国》第一部,一直有个疑问,为何秦穆公时期煊赫一时的秦国,为何会被三晋之一的魏国吊打?[var1]真相可能要从春秋中后期的三场秦晋战争中寻找。1、麻隧之战麻隧之战是秦自崤函战役后与晋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决斗,晋大胜而秦战败后一蹶不振。春秋中叶的列强争战中,晋、楚实力最强,构成争霸的两极格局;秦

  • 孔子77代嫡孙出生时,军队驻守,将军省长坐镇,为何这么大阵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第77代后代,历史上孔子的后代名单,孔子家族历史冷知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璀璨的中华文明在几千年世世代代的传递下经久不衰。悠久的历史,伟大的儒家文化,这使得子孙后代朗朗上口的《论语》影响深远。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一直被世人所敬仰,儒家学派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涕,这九个字直到今天,也还是大多数人的行事准则。[var1]儒家思想一直在传承着,因

  • 魏蜀吴三国在继承人问题上都有难念的经,魏国最头疼吴国最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吴国魏国,魏国王朗与吴国王朗是同一人吗,铁杆三国吴国如何打魏国

    而在三国时期,人们往往过分关注不同势力之间的征伐,却忽略了势力内部的斗争其实也是精彩纷呈。比方说在继承人这个问题上,魏蜀吴也都有一本难念的经。[var1]在历朝历代,继承人问题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直接关系着政权未来的发展,处理稍有不慎就会酿成大祸。而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在这件事上也都或多或少

  • 为展现指挥才能杀死吴王爱妃,著作闻名世界,称号却被用来骂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吴王爱妃简历,春秋吴王阖闾爱妃,楚王的爱妃被折磨死

    [var1]“战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挥者的才能,善于指挥者,指挥军队就像运用自己的手臂一样灵活,虽有千军万马,但总能调度自如”。他就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孙子兵法》闻名世界,这是他和吴王论兵时说的,随后又说了这样一番话:“有能力的指挥者,可以将一支弱小的军队变得极富战斗力,即使是女子

  • 作为继承殉葬制度、滥杀国君的实践者,宋襄公为何成了仁义的化身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襄公仁义小故事,宋襄公之死,宋襄公败的原因

    不要着急,我们一一揭晓。[var1]被称为“仁义之主”的宋襄公,究竟是真的仁义,还是沽名钓誉呢?看到这个题目,估计很多人立马会说出:这哪里还是个问题,明显就是沽名钓誉啊。如果大家的意见为真,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很多“专家”认为宋襄公是真“仁义”呢?其实,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在这里的观点

  • 面对秦国一一灭亡东方五国,齐国就不害怕?原来君臣都被秦国收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是怎么灭掉齐国的,秦国灭齐国完整版,齐国vs秦国

    一、目光短视,导致合纵屡屡失败从实质上说,战国后期连横是积极主动的攻势策略,合纵是以攻为守的守势策略;从形式上说,连横是东西联盟,合纵是南北联盟;从总体上说,连横是强国(特别是后期的秦国)为了谋求军事优势,打破平衡而采取的攻势行动,合纵则是东方各国为了自我保护,为了救亡图存,联合起来抗御强国的兼并而

  • 秦帝国之殇曾经令秦国走向富强的政策,为何却令秦朝二世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国为什么是秦帝国,大秦国师之殇,秦国二世而亡的读后感

    不过强盛至极的秦王朝却并没有持续太长的时间,在秦二世在位的时候,其就被农民起义军和各路诸侯的人马所击败,而中国也再次进入了短暂的分裂状态之中。虽然秦朝的灭亡和赵高的专权已经秦二世的昏庸有关,但是秦始皇制定的部分政策也是要为秦朝的短命承担一定责任的。[var1]作为在战乱中成长起来的统治者,秦始皇对于

  • 你知道春秋战国时各国信仰的神是什么吗,结果很现实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古代雅典信什么神,战国信仰,战国诡神鬼谷子

    [var1]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春秋各列国的人们所信仰的神是什么吧!宋国宋国人平时在遇到大事需要问卜时,他们卜问的对象分为三大类,即天神、地祗,人鬼。而在一切神灵鬼魅之中,信仰最高,权力最大的神便是帝。宋人认为帝是宇宙的主宰,万王之王,管自然及人间的一切事务,宋人对他崇拜几乎达到极致。[var1]帝的地

  • 孔子晚年的3句话对后人影响极大,简单的语句悟出透彻的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孔子临死前说的三句话,孔子最重要的一段话,孔子晚年语录

    他曾在晚年时期给后人留下了3句话,时至今日每个人依然可以从这里探寻孔子的智慧,找到生活的真理。[var1]01.时也,命也据说这是孔子晚年的时候读《易经》,而心得就只有这简单的四个字:时也,命也。四个字,也可以概括我们的一生。人的一生,总要做很多的事,而做事情的时机则显得尤为关键,同乱世出英雄一样,

  • 端午节纪念屈原的同时,也请不要忘了另一位传奇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端午节除了纪念屈原还纪念谁,端午节屈原的传说英文,屈原的古诗赞美端午节

    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国家,千年的优秀民族文化得到了完美的传承,比如端午节,就是从春秋战国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个节日。但是你知道为什么中国人要过端午节吗?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等等。起源于吴越等地,后来延伸到整个华夏大地,端午节的两大习俗是赛龙舟和吃粽子。相传当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