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别人家的孩子,17岁营救隋炀帝,20岁封秦王,28岁当皇帝

李世民:别人家的孩子,17岁营救隋炀帝,20岁封秦王,28岁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329 更新时间:2023/12/4 15:29:49

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成为李渊的次子。自幼就十分聪明的他,什么博览全书、学习武艺都是他的基本功,可以说李世民能有后来的成就,跟他从小的勤奋是离不开的。

就这么的,打小就优秀、努力的李世民,便受到许多长辈们的喜爱,尤其是右骁卫大将军长孙晟,在李世民不过15岁的时候,就把自己仅仅13岁的女儿许配给了李世民。

[var1]

也就是说,李世民15岁的时候就娶老婆了。再看看现在社会还有数千万的大龄剩男,这差距真的是令人潸然泪下。

结婚之后,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上便得到进一步加持。公元615年,隋炀帝巡视边境,视察长城,结果没想到被突厥的始毕可汗盯上,隋炀帝也因此被突厥大军包围在雁门关一带。在这危机之下,不过17岁的李世民就敢跟随屯卫将军云定兴前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这份魄力是很多大人都不敢有的。

公元616年也就是李世民18岁的时候,他跟随父亲李渊前往太原。当时的太原可不太平静,时不时的就会遭到叛军袭击,李渊也是在出城平叛的时候,被叛军包围,最终还得是他儿子李世民出城营救,不仅救出了李渊,父子两人还联手打败了这数万叛军。

[var1]

等李世民19岁的时候,此时天下已经大乱,各地烽烟四起。此时的李世民竟然早早的集结了一批效忠于他的人马,也就是说李世民在19岁之前,就在为隋朝大乱做准备了。

更让人惊叹的是,他竟然还说服了父亲李渊起兵反隋,这么大的事情,还会被冠上大逆不道的帽子,李世民都能说服自己的父亲,这不得不令人赞叹。

李渊起兵后,便封李世民为敦煌郡公、右领军大都督,统帅右三军。在李世民的指挥下,大军渡过黄河占据河东,还在陕西一带招募了十三万的士兵。在种种战功之下,19岁的李世民便被封为唐国内史,秦国公。

[var1]

公元618年隋恭帝杨侑禅位于李渊后,李渊便将国号改为唐,李世民也被加封为尚书令、右武侯大将军、雍州牧,并进封秦王。

来看看这几个官职。尚书令的权力相当于宰相,放到现在就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右武侯大将军,相当于现在的集团军司令员。雍州牧要是放到现在,那就是陕西、甘肃、宁夏和青海东北部的一切军政大权都是由李世民负责。

很难想象这些官职竟然会出现在一个20岁的年轻人身上。

21岁的李世民,打败了薛仁杲,俘虏了一万多人的军队,获得了数万人的人口,更是平定了陇西之地,为他的父亲处理好了大后方的安全问题,李世民也因功再次被加封为太尉、陕东道行台、左武侯大将军、凉州总管,并统领关东全部兵马。

[var1]

太尉属于三公之一,负责全国的军事,放到现在那便是军委副主席。陕东道行台这就意味着当时河北、河东的兵马都在李世民手中,放到现在来说,李世民就是同时兼任着河北省、山东省、陕西省、辽宁省这四个省的省军区司令员。

左武侯大将军一职,放到现在也是某集团军司令员,还有他那凉州总管,放到现在就是陕西、甘肃、宁夏的最高长官,这片区域的军政大权全部都在李世民的手上。

23岁的李世民,已经先后打败宋金刚、窦建德王世充,并接手了他们的地盘,这也是为什么说唐朝有一大半的地盘是李世民打下来的原因。当历史班师回朝后,他便被加封为益州道行台,又因为实在是封无可封,已有的官职和荣誉以及无法彰显李世民的功绩,因此李渊便自创“天策上将”,来表彰李世民。

[var1]

这个天策上将位列三公之上,是武将之首,并统率着全国兵马。但要知道,李世民这个时候才23岁啊,现在大部分的23岁,才刚从学校里走出来没多久,大多数是打工人,是社畜。相比于李世民,是真的令人汗颜。

打败窦建德和王世充后,天下也逐渐的太平起来。李世民也意识到统一后的唐朝,不能再一味的打打杀杀,他还需要文人们的帮助。于是李世民便成立文学馆来招纳各地文人名士,像房玄龄杜如晦虞世南等人,就是在这一时期投靠在李世民麾下,成为他智囊团的成员。

而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626年,也就是李世民28岁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李世民真可谓是权倾朝野,朝廷上不仅是天策上将、尚书令、太尉、司徒,地方上还是益州道行台、陕东道行台、雍州牧,军事上还是左右武侯卫大将军。

[var1]

相比之下他的大哥李建成,除了顶着个太子的头衔,那不论是在军中还是在朝野之中,论威望论功劳,也还真的比不上李世民。

在这种情况下,李建成自然会担心李世民会对他造成威胁,会让他无法当上皇帝。不过因为李建成做事太过优柔寡断,这才给了李世民机会发动玄武门事变。

不说玄武门事变的对与错,单论李世民的一生,就绝对是开挂般的存在。大多数人在打游戏、泡妞、无所事事的年纪,李世民就已经身居高位、南征北战,为他父亲打下半壁江山,这这其中巨大的差距,的确值得我们去深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我英武岂不类秦王李世民”——永乐皇帝第二子汉王朱高煦传记1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唐太宗的盛世局面,汉王朱高煦正史,唐太宗打造了什么盛世

    [var1]永乐皇帝共有三个儿子,长子朱高炽、二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三人乃一母同胞,皆为常皇后所生。与其余二人不同,朱高煦长相英武,颇类朱棣。他身长七尺余,行动敏捷,善长骑射,且诡诈多智,常以材武自称。据说,他两腋生有若龙鳞者数片,因而自命不凡。朱高煦自小便为人狡黠狠愎。太祖皇帝时召集秦、晋、周、

  • 春秋争霸赛:强大的诸侯,为何只争霸,而不是直接取代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春秋诸侯争霸实力排名,天子和诸侯,史记天子与诸侯的思维导图

    春秋时期开启诸侯争霸的时代,为何强大的诸侯国,没有取代周天子的地位,进而重新建立新秩序,成为新的天子呢?这在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中,并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面临的压力与问题,并不是每一个诸侯能够制衡的。周朝建立到平王东迁洛邑,建立成周政权。开始东周时代的新秩序重建,而这时的诸侯国形势已经不是周初建立的情况

  • 他是春秋战国名将,通晓兵法创建武卒战队,还是一名常胜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春秋战国的十大名将,战国武卒,春秋战国历史上的军事家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为了当初离家时许下的诺言,他背负不忠不孝的骂名,历任三个国家军事统帅,不仅通晓兵法始创特种兵,还是一名常胜将军。这样一名战将会是谁,他又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呢?出生于春秋卫国的吴起,自幼家庭富足,是当地有名的富二代。但吴起从小就是个官迷,父母也倾其所有为他上下

  • 战国时期的赵国尚能痛击匈奴,为何汉朝初期却被匈奴压着打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赵国和秦国一起打匈奴,匈奴给赵国认错的动画,秦国打开国门与赵国追击匈奴

    [var1]辩证唯物论中讲,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变化的,因此,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却看待问题。研究历史问题,尤其要做到以发展的眼光,去洞察不同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变化。具体到汉朝与赵国面对匈奴之时不同表现的问题,需要厘清两个基本的方面:汉朝与春秋战国时期有何不同;赵国面对的匈奴,和汉帝

  • 扁鹊晚年遭人嫉妒被杀,他发明了云南白药,却也落得凄惨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扁鹊治病四年级课文,扁鹊变成女生,扁鹊打针

    一个好医生能救无数条人命,佛教有句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救了许多患者的医者,该有多少功德呢?但历史上有多少名医落得过好下场呢?医者的起源大概就是神农氏了吧,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很多人都听说过,最后神农因为尝了断肠草之后死去;三国时期著名的名医华佗,扁鹊,哪个得到了好下场呢?华佗因为被曹操疑心被拷问致

  • 此人能力不输白起,曾攻破函谷关,逼迫秦国割地,却难列四大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白起函谷关之战,秦国函谷关被攻破几次,白起坑杀40万赵军历史评价

    “战国四大名将”出自何处?要确定战国时期是否有其他国家的将领能与“四大名将”并驾齐驱,必须明确“四大名将”一词背后的评定标准。因此,我们首先要去追溯“四大名将”这个提法的渊源,它究竟出自何处,由何人提出,之后我们才能进一步去解构其背后的评判体系。遗憾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战国四大名将”的提法,这个词

  • 韩学者为证明孔子是韩国人,晒出了“3大铁证”,中方霸气回复2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韩孔子,韩国网友对孔子评价,韩国如何看待孔子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是2000多年前的人物,但是对于今天世界各国依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尤其是他的思想,直到今天我们仍在使用,他也被我们称为“孔圣人”,在我国的各个地方都可以看到他的雕像,还有专门供奉的孔庙,这都可以看出孔子在我们中国人心中的地位。而且如今在世界各地,我们到处都能看到

  • 跟对老板有多重要?看看战国四大名将中,只有一人善终便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十大顶级谋士,战国四大名将拼音,战国时期四大战将

    白起征战一生,被他歼灭的六国军队高达145万,自己更是被冠以“杀神”称号。李牧抗击匈奴、抵御强秦,多次以少胜多,强行为赵国续命多年。王翦灭赵、魏、楚、燕、齐五国,可以说秦始皇一半的天下都是他打下来的。廉颇多次打败战国诸雄,七十岁仍不忘为国征战。[var1]即便放到现在,他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而他

  • 宋国、南朝宋、北宋、南宋、韩宋,这5个宋氏政权,你分得清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刘宋和赵宋有什么关系吗,宋朝和宋国关系,历史上为何有刘宋和赵宋两个宋朝

    那么在中国历史上,以“宋”作为国号的政权,都有哪几个呢?[var1]一,周朝时期的宋国周朝建立后,按照当时的礼法制度,胜利者是不能对失败者赶尽杀绝的,因此商纣王的侄子微子启,便被分封到商朝的旧都商丘,成为诸侯国宋国的第一代国君。宋国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因为在他的地盘上是可以继续使用商朝的各种礼仪制度

  • 春秋战国公子虔,主动让贤代人受过,辅佐三位国君甘当人梯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甘当人梯,甘为人梯的例子,赞扬别人甘当人梯的话

    在大秦帝国崛起之路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国君和历史名人,其中秦献公的儿子公子虔算得上是位无名英雄,他不仅辅佐秦献公、秦孝公和秦惠文王三位明君,而且还战功显赫,为大秦帝国的崛起忍辱负重牺牲自我,他这种甘当人梯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公子虔都做了哪些值得称道的事情。秦公子虔,嬴姓名虔,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