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战国公子虔,主动让贤代人受过,辅佐三位国君甘当人梯

春秋战国公子虔,主动让贤代人受过,辅佐三位国君甘当人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330 更新时间:2023/12/31 12:28:22

在大秦帝国崛起之路上,涌现了许多彪炳史册的国君和历史名人,其中秦献公的儿子公子虔算得上是位无名英雄,他不仅辅佐秦献公、秦孝公和秦惠文三位明君,而且还战功显赫,为大秦帝国的崛起忍辱负重牺牲自我,他这种甘当人梯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我们一起来看看公子虔都做了哪些值得称道的事情。

秦公子虔,嬴姓名虔,秦献公庶子,秦孝公大哥,秦惠文王右傅(师傅),他的一生可以总结为四个阶段:即秦献公时期统兵征战的战将,秦孝公继位时期的主动让贤,商鞅变法时期的隐忍配合,秦惠文王时期的挺身护法。

东征河西,西平戎狄,公子虔一生横刀立马,为收复秦国失地屡立战功。

早在秦献公流落魏国之时,公子虔就随父忍受着魏国人的白眼,忍受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离国之痛。所以,从小他就立誓要回国复仇。等秦献公继位以后,公子虔顺理成章成了秦国的主战大将军,在对魏国收复河西的历次战争中,都少不了公子虔的身影。

[var1]

在连年的征战中,公子虔通过身先士卒聚拢了一大批谋臣武士,手上的兵权也是无人能及。但他从小就尊重秦献公,对献公的话言听计从,也是深得献公喜爱。但是,公子虔能武却并不能文,这点与公子渠梁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每每一场大仗下来,秦献公都要找他商量如何治军的事,却对治国的事闭口不谈,这点,公子虔心里是清楚的。

在秦魏河西少梁那场大仗,由于秦献公在公子虔和一些主战派的坚持下,虽然活捉了魏国国相公叔痤,但秦献公本人也是中了箭毒,这件事对公子虔影响很大。因为当初没出发前,公子渠梁就建议冬歇春打,但公子虔坚持要出战,为此献公还撤掉了渠梁的副将军之职。为这,公子虔一直感到心里不舒服,要不是他坚持出战,秦献公也不会受伤。

临危受命,主动让贤,公子虔断指血书宣誓,为秦孝公顺利继位保驾护航。

从河西战场回来,秦献公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于是就着手安排接班人的事。可是,由于公子虔在战场上的功绩,秦国根本没人能比得了,在大臣们眼里,包括在贵族大夫眼里,公子虔是唯一接班的候选人,甚至李挚甘龙等大臣都为公子虔继位在做登基前的准备。

[var1]

但是,秦献公心里想的可不光是能打仗的事,他要考虑的是能够把秦国带向更长远的接班人,所以他把公子虔找到病榻前,直截了当地问他想不想当国君?但公子虔好象早就心里有数一样,只是谦虚地说,主公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吧。秦献公知道他还在犹豫,就开导他说,你认为渠梁怎么样?公子虔一下子明白了献公的想法,马上改口说渠梁更合适。

见目的达到,献公就以自己曾经五岁当太子后被叔父撵走的经历,要求公子虔写个东西表明心迹。没想到公子虔挥剑斩下自己手指写下血书,献公才放心把王位交给了秦孝公。

虽然公子虔让贤这件事非他本人所愿,但他主动断指表明心迹,给秦献公一个莫大的安慰,这件事让献公感动,更让他弟弟渠梁感动。而且在秦孝公继位以后,他仍然一如既往的支持工作,当西戎獂王与魏国联合两面夹击秦国时,公子虔还带兵围攻陕城,消灭了西戎的獂王,说明在他心里,秦国的利益还是第一位的。

[var1]

为人师长,代人受过,公子虔甘愿劓刑受罚,为商鞅变法起模范带头作用。

随着秦孝公的继位,公子虔主动收藏自己的锋芒,进而在秦孝公要求下,他和公孙贾一起做了秦孝公儿子嬴驷的师傅,公孙贾为左傅他为右傅。按理,这是个不显山不显水的活儿,朝中有弟弟当政,辅佐的是下一任国君,他只需当好人梯做好铺路石就行。但随着商鞅变法的出现,公子虔无故受到牵连。

对于商鞅变法这件事,朝中大臣和旧贵族都是坚决反对的,原因就是触动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但有秦孝公支持,商鞅坚持对秦国朝政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进而要求所有人对新法无条件的遵守,甚至对新法都不能私下议论。这样一来,秦国上下谈法色变。而商鞅又暗地里安排了密探四处搜集消息,发现私议新法者从严处罚,致使咸阳上下噤若寒蝉,相互见面都抿嘴不语。

[var1]

但朝中自有胆大者,自恃年迈官威,于是李挚私下到甘龙府上谈论新法的情况,不料被密探知晓,早朝就被孝公问罪。公子嬴驷自恃是太子,就找商鞅当面理论,结果也触犯了新法,商鞅看他是太子的面子,就将两个师傅代处刑罚,公子虔被割掉了鼻子。

很多人认为,公子虔受此冤枉必然会起而反制,殊不知公子虔是个明事理的人,他知道秦孝公变法的目的是为了秦国的崛起,因此,他忍辱负重甘愿沉寂二十多年,一直等到孝公去世,他再度复出护法。要说公子虔的功绩,在这一点上算得上比千军万马还重要。因为,连他都带头遵守新法,其它人还有什么不能遵守的呢?从一定程度上说,公子虔为商鞅变法的顺利推行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见微知著,重出江湖,公子虔力排众议护法,为大秦帝国崛起再立新功。

秦孝公死后,他唯一的儿子嬴驷继位成了秦惠文王,但当时的环境也是比较复杂,让商鞅变法压制得抬不起头来的旧贵族势力又开始蠢蠢欲动,他们妄想秦惠文王推翻新法,恢复到从前贵族掌权时代。当孝公犹豫不决之时,公子虔勇敢地站了出来,他之所这时候挺身而出,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报商鞅劓刑之仇,一是挺身护法。

[var1]

对商鞅的死暂且不表,因为属于个人恩怨。单说公子虔出来护法,他力排众议,向大臣们述说秦孝公变法的重要意义,维护了秦国王室的尊严,更加维护了秦国的法制建设继续健康发展,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所以,当秦惠文王车裂商鞅,贵族们以为新法也要废除时,文王严肃地说,商鞅功高盖主,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但新法没有错,大家仍然要遵守。秦惠文王能做到这一点,也与他的叔父右傅公子虔的教导是分不开的。

从上述四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秦国公子虔在秦国崛起历史上,虽然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但他却是个值得纪念的王室公子,他一生辅佐三任国君,没有给他们出难题,更没有惹出什么麻烦。相反,他为了秦献公打天下受伤多处,为了秦孝公顺利继位自断手指,为了秦惠文王违犯新法而替他受过,这样的人历史上再无二人。而最让人敬佩的,还是他甘当人梯的精神,只要有了这种自甘奉献的精神,做人才是伟大高尚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学史明理,知史悟道。关注岛主说事,了解更多春秋战国历史解读。

更多文章

  • 从摆地摊做到春秋战国名相,他证明是金子到哪都发光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战国十大名相,战国时期金子是黄金吗,战国金子很多吗

    管仲在春秋战国历史上,是有名的治国将才,但很多人却对他管理经济的能力知之甚少,小编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他是如何帮助齐桓公富起来,又打败对手称霸的。管仲从小比较贫困,穷则思变,就变着法儿摆地摊赚点零花钱贴补家用,后来遇到了鲍叔牙,才让他出人头地。当上齐桓公的辅相后,他在摆地摊时积累的经商才能更加有了用武之

  • 战场环境稍纵即逝,春秋战国三晋内斗错失灭秦良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国灭秦,楚汉灭秦完整版,关于赵高的诗说赵高一人灭秦

    一部春秋史,半部说秦晋。这句话的意思是,秦晋两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占有很大的比例,虽然魏赵韩灭晋以后,却仍然没有改变秦国与三晋交恶的状况。一方面,说明秦国自始至终把向东发展作为建国方针;另一方面,也说明自晋国到三晋都感到来自西秦的潜在威胁。既然秦国跟三晋这么不对付,为什么三个国家对付不了一个秦国呢?何况

  • 一代女皇武则天,成就是很大的,为什么关于她争议这么大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港片女皇武则天经典版,武则天女皇秘史,女皇武则天免费完整版

    其实关于武则天的争议,还真的不是她的治国能力。客观说,武则天并非一个昏君,甚至某种程度上她也算是明君了。但她的确也被人多有诟病,其实这与她的治国倒没有什么关系,更关键的是她这一路走来,不择手段的做法,被人所不能接受。自从被唐高宗李治给接进了宫,武则天便开始了后宫的争权夺利,而且手段非常残酷,之前受宠

  • 对于安禄山来说,生命和忠诚是不是很难抉择?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后代,安禄山认干妈完整版

    唐玄宗在对待安禄山的时候,从来都是一个巴掌一块糖,目的就是让安禄山乖乖听话。后来几任大唐皇帝再对待郭子仪的时候,从来也是一个巴掌一块糖,目的就是让郭子仪乖乖听话。面对同样的平衡术,郭子仪表现出了极度的驯服,而安禄山却开始有了反抗的迹象。当安禄山回到关东之后,杨国忠又开始找茬打击安禄山。如果唐玄宗和安

  • 武则天连亲人都不放过,为何让狄仁杰得以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的父亲是做木材生意的,从小武则天的生活环境就不错,并不缺衣少食造人冷眼,反而在殷实的家境中成长得很好,后来因为李渊在太原待过一段时间,之后两人结识,这也为后来两人在一起做了铺垫。后来唐太宗召她入宫,封为武媚,后世就都叫她武媚娘。武则天从进宫就表现出非同常人的魄力,唐太宗有一匹马,难以驯服,武则

  • 上官婉儿作为我国历史上的传奇女相,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算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相,为何下场如此凄惨可幸运的是上官婉儿的母亲并未因此而忽略了对婉儿文学造诣上的教育,再加上上官婉儿天资聪颖,过目成诵,使得上官婉儿的文采极佳。也正因为这样,14岁的上官婉儿被武后所赏识;因得一首《彩书怨》得到了武后的赏识,也改变了上官婉儿的命运。从此跟在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

  • 南北朝到隋唐的中国地图是什么样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北朝隋唐地图,南北朝隋唐宋思维导图,三国两晋南北朝与隋唐历史脉络

    1.内乱不断,失去对朝鲜的控制。如图标注地区全部失去。2.鲜卑族南下,占领河北东北部分,拓跋鲜卑族到达山西长城以北二.十六国时期成汉的疆域大致是今四川省川西高云部分和汉中盆地的西部。317年前后,汉的疆域北至阴山、今桑干河燕山,南至淮河、秦岭,西至黄河、陇东。前赵初建是的疆域(319)东起洛I,西至

  • 出将入相:唐代文武不分家的政策,对唐朝国运有何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谁出将入相,唐朝文宗皇帝御封的唐代三绝,唐代政治对唐朝的影响

    起初这样“能文能武”的现象确实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利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社会因素的改变,却使其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并在最终成为了将唐朝政府推向无尽深渊的导火索。一、尚武精神成唐朝时期实行“文武不分家”政策主要原因1.英雄主义精神与常年征战使社会形成尚武风气唐朝初期文武不分家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民

  • 为何杨贵妃喜食荔枝?专家给出答案,难怪李隆基独宠她16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关于杨贵妃吃荔枝的事,唐朝杨贵妃生死之谜,杨贵妃是不是吃荔枝而死

    杨贵妃和唐玄宗的爱情故事颇受人们的喜爱,杨贵妃的美貌令所有人感到折服,她的家人也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杨贵妃的哥哥就是后来的杨国忠,安禄山打着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谋反,在唐玄宗带着一众人马逃到马嵬驿这个地方时,马嵬驿这个地方就注定了将要成为杨贵妃的葬身之地,唐玄宗的大将军陈玄礼突然提出,要将杨玉环以及她的

  • 为何古代奸臣总是受宠?看李林甫和蔡京就知道,奸臣都有一个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为何古代奸臣总是受宠?看李林甫和蔡京就知道,奸臣都有一个本事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从古至今,大家对于很多的奸臣都是十分痛恨的,尤其是秦桧,到现在还在岳飞墓前跪着呢,但是在很多的名人传记或者是历史名著中,这些奸臣虽然名声不好,但是在朝廷可是风声水起,甚至更受皇帝的宠爱。难道作为皇帝们来说,他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