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崇祯朝最后一次派兵“讨贼”,如同儿戏,大明朝不亡真是没有道理

崇祯朝最后一次派兵“讨贼”,如同儿戏,大明朝不亡真是没有道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05 更新时间:2024/1/2 19:40:44

前线的失利,已经让崇祯帝好几天吃不下饭了,在朝堂上他面对百官,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朕非亡国之君”,他不愿把祖宗留下的江山拱手让人,发誓要御驾亲征。其实他并不是真想亲征,而是想考验一下群臣,因为他接着又对大臣们说:“卿等能无为朕分忧哉?”还别说,崇祯话音刚落,内阁首辅陈演和几位阁臣都纷纷请命,要替皇帝督师讨贼。但是崇祯却摇摇头,一个也没同意。

这时候,有一个大臣站了出来,表示要代皇帝出征,此人乃是吏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李建泰。据说这个李建泰在朝堂久负盛名,被人称赞为性情慷慨、风骨峭拔。李建泰慷慨陈词,愿督师讨贼,他并且说出两条,让崇祯帝非常满意,他说的两条一是他本人是山西曲沃人,并是山西巨富,他兼有保家卫国双重责任,二是他允诺拿家财充军饷。崇祯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有责任心、并且不需要朝廷出钱,就能打仗的督师。于是崇祯龙颜大悦,居然要亲自行古代的推毂礼,到郊外为他饯行。但是李建泰却说,本朝没有先例,不敢接受这样隆重的礼节。

但是崇祯帝一定要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在李建泰出征那天,他还是带领武百官设宴为李建泰饯行。崇祯帝用金杯亲自给李建泰敬酒三杯,临行,崇祯帝提拔李建泰为兵部尚书,并赐予尚方宝剑,告诉李建泰可便宜行事。光饯行的官员就坐了十八桌,文官九桌,武官九桌。可见朝廷并不乏武将,但是,崇祯却选择了一个文职官员李建泰去领兵打仗。崇祯选择李建泰的理由只是因为他是山西人,并且能够解决军饷问题,而全不管他是个打仗的外行这一致命弱点。

前面说过,李自成采取的是对北京南北夹击的战略,并且把主攻方放在了北路。而这个李建泰果然是个外行,他带的部队不去到北面迎敌,却选择到南方去迎击李自成的偏师。而且李建泰也不接受部将的建议,日夜兼程去援救太原,而是拘泥古代兵法,每天行军30里,这样蜗牛爬行般的速度,在当时军情十万火急的时刻,根本就是误国行为。

明朝的军饷、军粮供应向来是个问题,军粮供应不及时可以说是明军的常态,李建泰带领的这支部队同样遇到了这个问题。李建泰许诺给皇帝的军饷,一时难以兑现,因为他的家乡曲沃还遥不可及。行军途中,堂堂督师,居然三天才吃上一顿麦饭,而监军凌駉竟然饿得从马上栽下来,普通士兵饥饿到什么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样一支饥饿之军能有什么样的战斗力呢?很多士兵撑不住,纷纷逃散,当大军到了涿州的时候,已经逃散了三千多士兵,不久,李建泰身边只剩下500士兵。这500饥饿的士兵居然担负着剿灭农民军挽救大明朝的历史重任!

李建泰只好沿用惯例,找地方政府解决军粮问题。但是连年征战,再加上连续的灾荒,地方上也早被压榨净尽,所以州县一听说官兵来了,避之唯恐不及。以至于当大军来到广宗县城的时候,知县竟然紧闭城门,不让李建泰的部队进城。李建泰的部队硬是在城外呆了三天。李督师实在忍无可忍,于是发兵攻打县城。一个小小县城当然不是官兵的对手,县城很快被攻下来了。愤怒的李建泰下令杀死乡绅,鞭笞县令。想不到李督师的第一仗居然是对自己的县城开战。

后来不久,他就收到了家乡沦陷的消息,而且还得知他家的财产先是遭到家丁的哄抢,然后才被李自成的农民军抄没。据说他家里曾经拥有上千家丁,其富裕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不过上千家丁如果一起哄抢其破坏力也可以想见。所以他听说家产抄没的消息后,就病了,他已经没有心思再去剿贼了。他当初请命督师,其实打的是自己的小九九,他原打算用朝廷的兵去保护自家的家产,没想到愿望落空,他还有什么心思去剿贼?所以他赶忙收拾数百残军准备进入保定城躲避。非常有意思的是,他根本没有跟农民军打仗,身边却只剩下残军!

但是战火已经烧到了保定周围,附近的很多州县已经或者被攻占,或者献城投降。他来到保定城下,但保定守军早已把城门紧闭,不让他进城。他于是向守城将士喊话,称自己是朝廷派来的李建泰,带领大军前来剿灭反贼的。保定同知邵宗元登上城墙,李建泰拿出朝廷印信给邵宗元看,邵宗元怀疑他是冒充的,就对他说:“你既然深受皇帝信任,就应该向西征讨李贼,你现在进城难道是为了躲避贼寇吗?”李建泰于是拿出尚方宝剑威胁邵宗元。幸而邵宗元身边的将领有认识李建泰的,才把李建泰放进城来,不然说不定李建泰又要下令攻城,他打自己的城池太在行了。

李建泰进城不几天,刘芳亮的部队就杀到城下,他派中军郭中杰出城投降。据说李建泰在大顺还做过丞相。但很快清兵就杀了过来,他又马上投降清朝,并在清朝继续做他的大学士。但是不久他却因事被清朝免官,只得回家乡曲沃养老。后来姜瓖在大同举兵,派人联络李建泰,李建泰也想赌一把,于是举兵响应,但是清兵一来,他的部队马上瓦解,这回他即使想投降,清朝也不会接受了。他知道自己的末日已到,就对自己的50个妻妾说:“你们哪个愿意跟我同死?”结果没有一人回应。但是临死前他却说了一句貌似很爷们的话:“老夫终是明臣,死亦何恨!”但是这个人短时间内三降三叛,他的话还有什么斤两!

李建泰所部是崇祯朝派出的最后一支征讨部队,崇祯帝选了李建泰这么个貌似负责又有钱的文职人员,说明他用人不当,把军国大事视同儿戏。而李建泰出征后的一系列行为,更加荒唐可笑。大明朝落在这样的君臣手里,岂有不亡之理?

参考文献:

陈抱成:《明代人物轶事》,青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清)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

樊树志:《晚明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

更多文章

  • 李自成白白丢掉到手的皇位,因为他犯了一个大失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大顺军队一路上所向披靡,明朝军队毫无抵抗能力,三个月的时间,李自成就攻到了北京城,随着崇祯帝吊死煤山,明朝也正是灭亡。大顺掌握了黄河以北,山海关以内的大部分领土,统一全国的霸业即将实现。可是,拥有绝佳机会的李自成为什么最后失败了呢?关于李自成有一部《闯王进京》的京剧作品,剧中演绎了李自成攻占北京后嫉

  • 李自成失败的两个重要因素:忽视了一寸土,滥杀了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闯王李自成个人资料,陈圆圆李自成私下关系,李自成第二卷

    李自成农民出生,他深知农民疾苦,口号喊出“均田免赋”,农民们纷纷响应,拥护李自成,加入他的起义军,部队瞬间发展成百万之师。李自成挥师攻占西安,占领陕西,所到之处,百姓拥戴,所向披靡。夺取陕西后又趁势朝北京进发,不久,北京便沦陷,明王朝覆灭。李自成打下了江山。好景不长,江山是打下了,但是打江山易,守

  • 李自成一生唯一害怕的人是他,考古学家挖开他的墓,令人潸然泪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的墓是怎么被发现的,湖北省通山县李自成墓,九宫山李自成墓

    这两个大人物,一个是西夏古国奠基人、夏太祖李继迁。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李继迁就出生在这里,日后成为一代枭雄,为西夏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到了600年后的明朝万历三十四年,一个婴儿在这里呱呱坠地,他就是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大明王朝掘墓人李自成。因为李自成姓氏是李姓,加之又出生在西夏故地,明

  • 李自成的“真民主”为何老百姓却不买账?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闯王李自成个人资料,李自成第二卷,陈圆圆李自成私下关系

    但民主的实践,是中国自古早已有之的,虽然封建统治是独裁、专制统治,但并非黑夜沉沉、铁板一块。比如农民起义的典型人物——李自成,他就很讲究“民主”。《明季北略》第二卷记载了这么一件事,虽然在浩繁的史籍中微不足道,却有不可忽略的意义。“内官降贼者,自宫中出,皆云李贼虽为首,然总有二十余人,俱抗衡不相下。

  • 包拯为破悬案出一上联,秀才下联脱口而出,包拯:狗头铡伺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包拯铡河南府二品大员,包拯对联100副欣赏,包拯含泪铡展昭

    包拯在民间被人称之为是青天大老爷,经常出去访问民间,去解决民间冤案。而这件事就是非常奇妙的一件事了。当时包拯来到了一个地方,然后当时有一户人家在结婚。在拜过堂之后,就是送入洞房了,而在新郎入洞房之前,新娘子给他出了一个对联,要求是新郎对的工整,才可以进来,但是新郎却对不上来,就羞愧的走了。而新郎就在

  • 他是朱棣身边最强谋士,无他朱棣做不了皇上,被誉为明代第一奇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棣小姨子打朱棣,朱棣朱棣,徐妙云朱棣新婚之夜刺伤朱棣

    作为一个和尚。道衍的脑回路是特别清晰,除了研究佛教思想以外,他还跨界学习,拜请了道士席应真做自己的老师,为什么一个和尚要跑去找道士当老师呢?因为道衍看中了道教珍贵的修炼法门,古典军事学、兵法和算卦综合理论与实践、阴阳术数。历史上,学好这门冷知识的,一般都是些精英大佬,比如跟鬼谷子学习外交手段的苏秦,

  • 崇祯年间兵多将广,为何面对只有十几万人的满清,却没有一点优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崇祯年满清几次入关,崇祯通宝背二,崇祯王朝

    崇祯年间兵多将广,为何面对只有十几万人的满清,却没有一点优势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明朝的灭亡原因有很多,也并不是因为其中一个问题就能让明朝灭亡,是各种因素日积月累积攒到了一个无力回天的程度。再说了当时直捣龙巢逼死崇祯帝的是李自成,而李自成所代表的是农民起义军,满清虽然那时候已经虎视眈眈,但其并不是

  • 元朝统治者将一宋朝皇帝人头做成酒杯,朱元璋掌权后为其厚葬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谁被朱元璋灭的,马三刀被杀后朱元璋厚葬,刘伯温死后朱元璋为何厚葬刘伯温

    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我国的两个朝代都是少数民族统治的,那就是清朝和元朝。清朝是被满族人统治的,当时清军攻破明朝大都的时候,还被汉族人叫做鞑虏,可见汉族对外族统治自己一直不满,一心想要找回自己民族的权利,于是在后来,爱新觉罗氏也是被汉人踢下了历史的舞台。古代,汉族人不满外邦的统治是事实,但是外族人对汉族

  • 朱高炽又胖又瘸,朱棣为什么将皇位传给他,而不传给朱高煦?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朱高炽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朱棣,朱高炽是被朱高煦毒死的吗,朱高炽和朱高煦谁大

    朱高炽和朱高煦是性格截然不同的人,朱高炽是一个仁厚博爱的人,而朱高煦则更像朱棣,性格刚毅果断,军事才能十分优秀。对于将皇位究竟传给谁,朱棣曾经询问过文臣武将,文臣都建议立朱高炽,武将都建议立朱高煦。当他询问大才子解缙时,解缙只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朱棣便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皇位继承人,因为朱高炽有

  • 揭秘:明代“特务机构”东厂西厂创建之谜,真相在这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厂西厂南厂北厂,东厂西厂恩怨录,东厂西厂都是太监吗

    现在很多影视剧里头飞檐走壁、玩窃听、缉拿和江湖人士打斗起来,锦衣卫都穿的是飞鱼服,耍的都是绣春刀。其实,这都是不符合史实的。你想这么明显的打扮,你能搞好谍报工作吗?这也太炸眼了,很容易就暴露了。很多明粉特别喜欢锦衣卫的飞鱼服,其实,这里边的飞鱼乃是出自《山海经》的《海外西经》说:“其状如豚而赤文,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