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逻辑链很可笑:溥仪先当了清朝皇帝,之后又当了“伪满洲国”“皇帝”,因而清朝和“伪满洲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同一人,可得清朝等于“伪满洲国”;又因为“伪满洲国”是日本军国主义分子扶持的反动伪政权,所以清朝同理。乍一看说得有模有样,但自己分析,这个逻辑简直混乱到了极致,结论更是荒谬至极!
溥仪确实是清朝皇帝,也确实当过“伪满洲国”皇帝。但问题在于,他“清朝皇帝”的身份在1912年发表《清帝逊位诏书》时已经宣告结束,大清帝国作为全国性的王朝同时寿终正寝。一方面,“清朝皇帝”的存在必须有赖于大清帝国实体的存在而存在,大清都亡了,溥仪自然不再是清朝皇帝;另一方面,《清帝逊位诏书》明确提到清朝皇帝退位,直接宣布了“清朝皇帝”这一身份不再具有合法性。
溥仪担任“伪满洲国”“皇帝”是在1932年,彼时清朝已经灭亡了整整20年,而他更不是以“清朝皇帝”的身份转任“伪满洲国皇帝”。
因此,从时间的角度看,清朝和所谓的“伪满洲国”中间相差二十年,不具有连续性。
清朝是在中国历史上延续267年的全国性封建帝国。在其统治期间,疆域包括了如今中国的全境,其合法性来源于古代官化儒学的“天命”和“五德终始”,符合古代中国合法性的程序和形式要求,因而其属于中国历史上“正统”王朝之列;“伪满洲国”则是日本帝国主义为实现其侵吞我国领土的邪恶目的而扶持的一个傀儡政权,自始至终其都不具备合法性,且其控制的区域仅限于东北地区,和清朝差得实在太远。所以,从空间以及合法性的角度而言,清朝和“伪满洲国”也决不能划等号。
清朝和“伪满洲国”的统治阶级也完全不同。别的不说,清末政局中最重要的一个位置是“摄政王”,由溥仪的亲爹载沣担任。然而当“伪满洲国”被扶持起来时,日本人和溥仪多次劝载沣前往,但载沣早已察觉到日本人的不怀好意,断然拒绝了“邀请”。可见,载沣本人坚决不承认“伪满洲国”与大清王朝之间的所谓“承袭关系”。在清朝处于绝对统治地位的“八旗”在“伪满洲国”也不复存在。溥仪的伪政权中,除了日本人之外,其余都是些原东北军叛将和部分满洲遗老遗少,与清朝绝不相同。
综上,无论从时间、空间、合法性还是统治基础来看,清朝和“伪满洲国”都不是一个玩意儿。说到底,“伪满洲国”和抗战时期所谓的“南京国民政府”一样,都是日本人用来制造分裂的工具,压根不被中国历史所承认。
持“伪满洲国”等于清朝这一论调者,绝非不明白这个道理,只不过他们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故意在网络上散布此类言论罢了。诸位试想,按照他们的逻辑推演下去最终结论,将是这样:清朝不是中国历史的参与者,清朝属于“外来政权”,进而否定满族同胞与中华民族整体的关系,细思极恐,其心可诛!
可怕的是,这种充斥着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在网络上居然大有市场,不得不说,正本清源其路漫漫。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