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泰安,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数据

民国泰安,那些让人意想不到的数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847 更新时间:2023/12/17 11:21:33

2、1946年占总人口5.6%的地、富农占有全县27%的土地,90%以的贫苦农民占有73%的土地。

3、工业品价格民国初期至“七七”事变前,工业品价格比较稳定,食盐:白糖、白酒、煤油每斤分别保持在0.18~0.19元、0.30~0.40元、0.20~0.30元、0.27~0.37元之间。

4、1930年,泰城旅店每人日食宿费0.8~1元,岱顶2~3元。

5、民国建立前夕,中等人家可维持生活,贫苦农民多以糠菜度日,极贫者以出卖劳力为生。农村短工日工钱合高粱1.5~2.5公斤,工年工钱折合高粱200公斤左右,女工50公斤左右。一般年景,全年人均粮食50公斤。灾年农民成批逃亡东北开荒谋生。乞丐、破产农民占总人口的1%。1912~1926年间,长工年平均工钱折合高粱300公斤左右,女工125公斤左右,短工日工钱折合高粱2.5~3公斤。1929年全县人均粮食146.7公斤。仅1942~1944年农民逃亡东北等地者约70500人、饿死6800人。1949年农民人均口粮132公斤,现金收入不足20元。

6、塾师束修,一般全年折合粗粮400~500公斤。“七七”事变前,学教员一般月薪10~20元,中学教员一般为40~80元。

7、30年代,农作物亩产:小麦70公斤,玉米99公斤,地瓜121公斤,花生71公斤,棉花10公斤,大麻73公斤。

8、清末至民国时期,境内农民因生产、生活困难而需贷款者,主要当地财主富商借贷。借贷形式有“借钱还钱”、“借粮还钱”、“借钱还粮”“借粮还粮”等,均系高利贷。其中钱利剥削一般为3分行利。10月为期,到期不还,本利再按3分生息,称“驴打滚”或“利滚利”,3年本利平。还有“加三利”、“带利”,借100元10个月后加利30元,这30元也从借钱之日开始生息。还有“砍头利”,借100元,期限1个月,3分利息,借时先扣除3元利息,实借97元,月底归还100元。1942年,城南琵琶湾村于岱海8口人5亩地,因歉收,家又失火,生活困难,即以月息3分向本村财主借款100元,次年又歉收,父母病重,旧贷未还,又借新贷,陈新,利上滚利,3年间竟将5亩地折还贷款,其母因而自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恭亲王力阻重修圆明园:慈安慈禧哭求光绪万不可再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结果,李光昭骗了一位法国商人的木材,但问题是这就需要李光昭:一要出买木材的钱;二是要出运费钱。然而,李光昭是骗子儿呀,他没钱!(1)李光昭诈骗一事本来李光昭想借助自己的身份可以多骗一些钱,但问题是,各地官员们、商人们比谁都奸,骗尊敬可以,但骗钱就难了。等法国商人把货物运到天津后,李光昭没钱交钱,只好

  • 乾隆写下1个字,大臣都拍手叫好,此人却面如死灰,心想: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25岁登基,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当乾隆步入耄耋之年时,因为每天都要需要批阅大量的奏章和上早朝,在他的那个年纪精力已逐渐跟不上了,但为了把大权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就开始依赖自己身边的大臣们,而和珅就首当其中,因为和珅处事圆滑,拍马屁是他的强项,深得乾隆喜爱,

  • 康熙与侍卫下棋,中途有事离开,半月后知道侍卫现状康熙羞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酷爱象棋,当时的达官贵人与康熙下棋时却都是异常忐忑,兢兢战战。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与康熙下棋输了还好说,如果全力以赴赢了棋局,那么就让康熙爷下不来台面,丢了面子,难保康熙不会生气翻脸。所以大臣们一听康熙要与自己下棋,都会故意放水,让康熙赢得胜利。都说下棋时,给对手最大的尊重就是全力以赴,身为九

  • 乾隆当真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吗?史学家是如何解释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所谓的这个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乾隆是被“调包”的孩子《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雍正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与海宁陈家交情甚密。据说,康熙五十年,胤禛府邸又添了一个女儿,恰好同一天,陈阁老夫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后来,胤禛派人将陈阁老的儿子抱进宫瞧瞧。于是,将自家女儿和陈阁老的儿子调包了,计谋得逞,养在家

  • 民国奇女蓝妮:国父独子为她知法犯法,晚年因邓颖超一声称呼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934年,上海发生了一桩大新闻:南京政府原财务部常务次长的次子李定国和妻子蓝妮离婚。夫妻离婚并不罕见,引发人们热议的是:离婚一事是由蓝妮主动提出,而李定国并未付任何赡养费用。换句话说就是:蓝妮休夫,净身出户。消息一出,有人支持,有人鄙夷,蓝妮瞬间成为新闻焦点。而让当时的人们难以预料的是,“休夫”和

  • 明清的最后决战:洪承畴13万大军,为何会败给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锦州防线是大明王朝对抗后金的最后一道防线,洪承畴也不能算是没本事的人,毕竟他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崛起的,13万大军,人数上也不比八旗军差多少。怎么就能一败涂地呢?当然,战场上的失利,自然跟主将脱不了关系。皇太极这个人深知兵法,他采用的战术是极其高明的。在八旗军的崛起过程中,皇太极居功至伟,明军惨

  • 清朝宫中的嫔妃每天如何度过?没有勾心斗角,反而非常无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后宫中的嫔妃并不像影视剧中所演的那样,每天勾心斗角,而是每天都非常的无聊,虽然说每天没有事情可以做,但是这些嫔妃们也是不能够睡懒觉的。每天早上必须要五六点钟就起床,然后进行洗漱和化妆以及换衣服。随后就要去到后宫中给皇太后以及皇后请安,当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就会回到自己的宫殿中,等

  • 康熙口误给一水果赐名,后人也跟着叫错三百年,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得到有效的交流。很多异国的水果都经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明清时期,国力强盛,很多附属小国都需向中国朝贡,而在此期间便发生了一件关于水果的趣事。在康熙的统治下,中国进入了一个盛世。为了表达敬意,有一个小国家向康熙进贡了一种水果,康熙不识,说错了这水果的

  • 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出台《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不能曲解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的部分代表人物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出台《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这项法案对太平天国有了一个公正评价。1929年,国民政府突然对北洋军阀和满清时代的各种辱骂太平天国的文字资料全部查禁,一时间,一切书籍、杂志、报刊、教材、读物上但凡攻击太平天国的言论“销声匿迹”,这标志着满清时期掌控的话语权重新回到

  • 康熙一次南巡,老妇人下跪接驾,皇帝看了一眼大惊失色,连忙搀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乳母,有的甚至还对自己的乳母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而古代和现代的乳母则不同,现代的乳母主要负责喂奶,而古代的乳母是兼顾保姆,负责皇子的一切生活教育,直到皇子成童,对于皇帝来说,乳母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年幼患病时乳母的照顾则更为重要,今天给你们讲的就是关于一个皇帝和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