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恭亲王力阻重修圆明园:慈安慈禧哭求光绪万不可再建

恭亲王力阻重修圆明园:慈安慈禧哭求光绪万不可再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873 更新时间:2024/1/15 18:26:55

结果,李光昭骗了一位法国商人的木材,但问题是这就需要李光昭:一要出买木材的钱;二是要出运费钱。然而,李光昭是骗子儿呀,他没钱!

(1)李光昭诈骗一事

本来李光昭想借助自己的身份可以多骗一些钱,但问题是,各地官员们、商人们比谁都奸,骗尊敬可以,但骗钱就难了。等法国商人把货物运到天津后,李光昭没钱交钱,只好说木材不符合合同规定,尺寸大小都不对,就是不给钱。

结果,美国旗昌轮船公司急了,你不给法国商人的钱,他就不可能给我运费呀!

因此,旗昌轮船先向美国领事馆告状,然后法国商人向法国领事馆告状,这件事儿就这么闹大了。七月初六,同治要求李鸿章查办此事。

恭亲王奕为此准备反击。

七月十六日,奕联合十大臣上奏,要求同治皇帝停止修建圆明园,并且指责同治的诸多问题,其中就包括宠男宠(恭亲王之子向恭亲王说了此事)问题。

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同治有男宠的事情这可是“天大的丑闻”。同治勃然大怒,在七月廿八日立刻收了恭亲王的“亲王”衔、收了其世袭罔替的资格。同时,其子的“郡王衔”也被收回,父子二人分别被降为郡王、贝勒。

同治的命令刚一下发,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就在第二天一大早跑到弘德殿垂泪阻拦。说恭亲王不能如此处罚,要求同治皇帝收回成命。慈禧的亲信军机大臣文祥、同治皇帝的老师翁同龢等人也是苦苦相劝,不能如此对待恭亲王父子,“重修圆明园工程”赶紧停了吧!

(2)面对恭亲王地进攻,同治皇帝受到压力

无奈之下,同治皇帝宣布:现在物力艰难,经费支绌,军务未尽平定,各省时有偏灾。朕仰体慈怀甚,不欲以土木之工重劳民力。所有圆明园一切工程均著即行停止。

同时,又决定进行“三海工程”——因念三海近来宫掖殿宇完固量加修理工作不至过繁,著该管大臣查勘三海地方酌度情形,将如何修葺之处,奏请办理。

之后,慈安、慈禧又降懿旨,将“恭亲王革去亲王世袭罔替降为郡王,并载澂革去贝勒郡王衔”的旨意废除。

这次“权力争夺巅峰闹剧”完结之后,李鸿章对李光昭地调查也已经完结,最终李光昭被判处秋后问斩,内务府笔贴士成麟被革职。最终,同治皇帝在八月十八日为“李光昭一案”画上了句号,同时,“重修圆明园工程”也被彻底废止。

三个多月后的十二月初五,同治帝驾崩。二十五日,慈禧颁发懿旨整顿宦官、内务府等机构。二十六日,内务府的贵宝、文锡等均被革职。可见,慈禧对内务府办事不利,造成自己的儿子临终前丢此大人心中的愤怒一直难以下咽!

但通过皇帝的错,既打击了恭亲王,又树立了自己的威信。可以说,慈禧才是最大的赢家。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历史介绍,我们看到了真实的历史。翁同龢在1894年被李光昭所骗、受贿一事,完全是子虚乌有。乃是套用了1874年,内务府官员和李光昭合谋诈骗、欺瞒同治所为。

这和李鸿章在1894年斩杀为自己“舔背疮”的亲信黄瑞兰一样,都是“移花接木”所为。黄瑞兰在1884年已经被押回老家安徽“监视居住”了,怎么可能又跑回去为李鸿章当差。

只不过是编剧为了提高李鸿章的形象、贬低李鸿章政治对手形象而进行的编纂而已。

翁同龢被木材商骗了60万两?别瞎编,重修圆明园案很复杂

李光昭诈骗同治案,重修圆明园背后恭王与慈禧斗法

清廷扶满抑汉对湘楚淮进行裁兵,何以淮军能一股独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乾隆写下1个字,大臣都拍手叫好,此人却面如死灰,心想: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皇帝25岁登基,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皇帝。(图/翻摄自百科词条)当乾隆步入耄耋之年时,因为每天都要需要批阅大量的奏章和上早朝,在他的那个年纪精力已逐渐跟不上了,但为了把大权握在自己的手中,他就开始依赖自己身边的大臣们,而和珅就首当其中,因为和珅处事圆滑,拍马屁是他的强项,深得乾隆喜爱,

  • 康熙与侍卫下棋,中途有事离开,半月后知道侍卫现状康熙羞愧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酷爱象棋,当时的达官贵人与康熙下棋时却都是异常忐忑,兢兢战战。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与康熙下棋输了还好说,如果全力以赴赢了棋局,那么就让康熙爷下不来台面,丢了面子,难保康熙不会生气翻脸。所以大臣们一听康熙要与自己下棋,都会故意放水,让康熙赢得胜利。都说下棋时,给对手最大的尊重就是全力以赴,身为九

  • 乾隆当真是海宁陈阁老的儿子吗?史学家是如何解释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所谓的这个传说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乾隆是被“调包”的孩子《清朝野史大观》记载:雍正在还是皇子的时候,就与海宁陈家交情甚密。据说,康熙五十年,胤禛府邸又添了一个女儿,恰好同一天,陈阁老夫人也生了一个儿子。后来,胤禛派人将陈阁老的儿子抱进宫瞧瞧。于是,将自家女儿和陈阁老的儿子调包了,计谋得逞,养在家

  • 民国奇女蓝妮:国父独子为她知法犯法,晚年因邓颖超一声称呼落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1934年,上海发生了一桩大新闻:南京政府原财务部常务次长的次子李定国和妻子蓝妮离婚。夫妻离婚并不罕见,引发人们热议的是:离婚一事是由蓝妮主动提出,而李定国并未付任何赡养费用。换句话说就是:蓝妮休夫,净身出户。消息一出,有人支持,有人鄙夷,蓝妮瞬间成为新闻焦点。而让当时的人们难以预料的是,“休夫”和

  • 明清的最后决战:洪承畴13万大军,为何会败给皇太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锦州防线是大明王朝对抗后金的最后一道防线,洪承畴也不能算是没本事的人,毕竟他是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崛起的,13万大军,人数上也不比八旗军差多少。怎么就能一败涂地呢?当然,战场上的失利,自然跟主将脱不了关系。皇太极这个人深知兵法,他采用的战术是极其高明的。在八旗军的崛起过程中,皇太极居功至伟,明军惨

  • 清朝宫中的嫔妃每天如何度过?没有勾心斗角,反而非常无聊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后宫中的嫔妃并不像影视剧中所演的那样,每天勾心斗角,而是每天都非常的无聊,虽然说每天没有事情可以做,但是这些嫔妃们也是不能够睡懒觉的。每天早上必须要五六点钟就起床,然后进行洗漱和化妆以及换衣服。随后就要去到后宫中给皇太后以及皇后请安,当完成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就会回到自己的宫殿中,等

  • 康熙口误给一水果赐名,后人也跟着叫错三百年,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中国与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得到有效的交流。很多异国的水果都经丝绸之路传入了中国。明清时期,国力强盛,很多附属小国都需向中国朝贡,而在此期间便发生了一件关于水果的趣事。在康熙的统治下,中国进入了一个盛世。为了表达敬意,有一个小国家向康熙进贡了一种水果,康熙不识,说错了这水果的

  • 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出台《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不能曲解太平天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太平天国的部分代表人物民国时期,为什么要出台《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这项法案对太平天国有了一个公正评价。1929年,国民政府突然对北洋军阀和满清时代的各种辱骂太平天国的文字资料全部查禁,一时间,一切书籍、杂志、报刊、教材、读物上但凡攻击太平天国的言论“销声匿迹”,这标志着满清时期掌控的话语权重新回到

  • 康熙一次南巡,老妇人下跪接驾,皇帝看了一眼大惊失色,连忙搀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皇帝,都有自己的乳母,有的甚至还对自己的乳母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而古代和现代的乳母则不同,现代的乳母主要负责喂奶,而古代的乳母是兼顾保姆,负责皇子的一切生活教育,直到皇子成童,对于皇帝来说,乳母对自己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年幼患病时乳母的照顾则更为重要,今天给你们讲的就是关于一个皇帝和自己的

  • 虎毒不食子,努尔哈赤为何要处死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虎毒不食子,努尔哈赤为什么要这么做?而这位努尔哈赤最疼爱的儿子是谁?他又有什么本事,让努尔哈赤如此看重?努尔哈赤21岁的时候,有了自己第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就叫褚英。褚英四岁的时候就随着父亲南征北战。正是因为跟随父亲在战场上那种刀口舔血的境况中长大,自然也造就了他性格上的勇敢和躁烈。褚英也不负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