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晋国的梦幻开局
晋国的开局有多梦幻?周王朝是周武王姬发战胜了商朝臭名昭著的商纣王帝辛后创立的,晋国的第一任国君就是周武王的孙子晋侯燮,他的父亲唐叔虞当时被爷爷周武王封了爵位,到了自己这一代将国号改为晋。
除了和周武王的亲戚关系之外,他的老妈也是来头不小,姜太公大家都认识,晋侯燮的母亲就是姜太公的女儿,周朝创立者的孙子加上周朝开朝功臣的孙子,这个身份比赛博坦星球的钻石还要硬。
作为强烈对比的就是当时秦国的先祖,正在做一个很安全的工作,那就是养马,别说什么爵位了,在那个人均教育属于胎教的粗犷年代,不因为工作失误被按在地上打就不错了。
所以晋国的开局,从根源上去看,是春秋五霸中最好的一个,这么一手好牌,到底是怎么打成一坨翔的呢?
[var1]
投胎不要投晋国宗室公子
不论哪个年代,投胎都是一门学问,在春秋时期投胎到国家宗室当公子,肯定要比当一个随时面临吃不饱饭的平民要好。但这个观念要是放在晋国晋献公上位之后,就是一个灾难,投胎千万不要投到晋国宗室公子身上,因为结局大概率就是一个“死”字。
之所以会产生这个情况,就要从晋昭侯那一代说起,他在成为晋国国君后,因为叔叔姬成师立功无数,和自己关系还不错,就将如今的山西省曲沃县封给了他,虽然地盘不大,但是在晋国还是占有不小的区域,毕竟当时周朝国家很多,晋朝虽然强大,但是地盘并不是很大,一个曲沃县绝对算得上是大地域。
结果这一分就出事了,晋昭侯和姬成师活着的时候还好,但是两人死了后,双方的后人就进行了长达70多年的内战,最后的结果也很有意思,也不知道晋昭侯的后人到底在摸什么鱼,姬成师的后代竟然赢了,从此之后晋国国君的传承就偏向了另外一脉,在历史上这件事称之为“曲沃代翼”。
[var1]
一个如今开来小小的曲沃县,改变了春秋晋国的命运走向,历史就是这么的奇妙。那这个和这一段开头说到的晋献公有什么关系呢?作为姬成师的曾孙子,他想着自己的这个曾爷爷不容易啊,打下了这片江山给我,我要以历史为镜子,未雨绸缪,防止后人内部争权才是。
然后他就想出了一个缺德到家的主意,杀宗室公子,你们这些人想要和我,或者和我的儿子争权是不是,咱们都是一家人,对你们也不会下手太狠,直接把你们儿子给杀了,这就没什么问题了,死人永远都是最老实的。
[var1]
至于传承问题,我会担负这个责任的,不需要你们担心,生孩子这种事情,我很乐意。事实证明,这个做法在最开始确实有点作用,晋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力猛然上升,内部没有丝毫争权的问题出现。但是,他没有想到,这个缺德主意竟然传承了下去,宗室的公子们长大后,就要想着怎么保命。
大多数都选择了逃亡到其他国家,或者放弃宗室身份,成为平民,总之为了保命,这个公子身份不要也罢!当年的晋文公姬重耳作为宗室公子时,也就是因为这个问题导致自己开跑,一跑就是19年的时间,因为获得了秦穆公的帮助,才杀回了晋国,把晋怀公给嫩死后,成为了晋国第22任国君。
[var1]
晋献公留下的烂摊子
晋献公的做法,也就在能力极强的晋文公姬重耳死后,开始出现了弊端。他当年把宗室公子都给杀了,但是一个国家想要运转起来,那是需要信得过的人来工作的,现在宗室公子没了,谁来进行工作?当时女子当政的思想几乎就不存在。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晋献公做出了一个让后人恨的直骂娘的决定,那就是让国内的12个异姓士族门阀来处理工作。晋文公在世期间,对这些士族门阀进行了有效的管控,毕竟人家有这个能力,可是晋文公之后这番景象也就不复存在了。
[var1]
这些家族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到了春秋时代后期,在12个家族的斗争下,只剩下了4个家族,它们分别是智家、韩家、魏家和赵家。春秋时代后期这几个家族的力量有多强大,超过了晋国政权力量不说,在周王室出现内乱的时候,这几个家族直接出手,分分钟把内乱给平定了。
周敬王看上去是晋国扶持他坐上的王位,但实际上,当时的晋国内部政权已经乏力,四大家族才是国内力量的主导。看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四个家族,这不应该是四家分晋,怎么只剩下三家了?这个智家去哪里了?
[var1]
智家的灭亡,最强的往往容易被针对
当时的四大家族中,智家的力量是最强大的,因为智家的话事人智伯瑶乃是晋国国君的助手,也可以看做是二把手。晋国王室虽然力量不大,但他拥有行动的名头,做什么事情都能以晋国的名头来施行。
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智伯瑶每天想着怎么才能让其他三家的力量归自己所有,日思夜想下,他有了一个损招。各位家主,我们都是晋王扶持起来的家族,应该感谢晋国对我们的栽培,如今晋国王室力量孱弱,我们作为臣子那不能坐视不管啊!
[var1]
我的想法,就是让晋国王室重新强大起来,我们每家人都要给出一百里的土地以及一万人给到晋王,只有王室的力量强大了,我们才会有更好的未来呀!其他三家主事人听完后尴尬的摸了摸后脑勺,我承认你智家确实厉害,但我也不是傻子。
你作为国君首席助手,给出来的土地和人口还不是你来管,再说了,就算你和我们一样交人交地方,你智家家大业大的也不心疼。不过韩家和魏家人都明白,如果不答应,那智伯瑶就有理由来攻打自己,再三思索之下,还是吃点亏,后期咱们再发育吧。
然而赵家乃是头铁的狠人,你让我交我就叫交,凭什么,我还怕你个智伯瑶,有种嫩死我!智伯瑶笑了笑,同志们,晋国出内贼了,咱三家人一起把赵家干掉,打完了把它的地盘给瓜分了吧。魏家韩家一听,这个生意可以做,于是就跟着智家攻打赵家。
[var1]
赵家很显然面对三家的夹击,占不到什么便宜,一路被打到退缩到晋阳城,这时候赵家发现,咱们这个晋阳城粮食充足,军械齐整,咱们坚守城池,消耗敌人,决不投降!很显然赵家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其他三家人在攻打了2年的晋阳城,还是没能获得进展。
眼看士气变得不对劲,智伯瑶着急的到处溜达,溜达中他发现,晋阳城外有一条大河,若是开闸放水,直接把晋阳城淹了,岂不是能解决这样的尴尬局面!于是智家很快实践,果然晋阳城内哭喊声音连天,许多士兵都被淹死城中,凄惨至极。
看到自己的杰作,智伯瑶对魏家和韩家的主事人说,你看我这水放的,多厉害,谁能挡得住啊!一听这话,魏家和韩家一激灵,好像咱们家背后都有一条大河,现在智家这么对赵家,以后再用同样的方式对我们,他不就要统治晋国了嘛?
[var1]
恰逢之后赵家找到机会,和魏家、韩家进行交流,你们一开始就知道他智家不怀好意,他的地方和力量也是最大最强的,我赵家没了,你们还有希望能活下去嘛?这一次会面,改变了家族战斗的趋势,赵韩魏决定联合攻打智家,智伯瑶可能自己也没有想到,因为自傲说得一句话,会导致队友的反叛。
就在智伯瑶还在睡梦中回想自己使出的妙计时,三家人直接打了过来,智伯瑶被生擒,没了领导人,智家兵败如山倒,很快就被灭了,地方和人口被分的干干净净。
[var1]
当晋哀公去世之后,这三家人就把晋国王室大部分的领土都给分了,又过了大概30年,晋国王室只有地盘没有力量,三大家族找到当时同样鸡肋的周王朝要封爵,极为顺利的建立了诸侯国,又过了20多年,晋国彻底灭亡,三家分晋事件一共持续了大概半个世纪的时间,可见这时候的晋国王室是真的没用。
如果当年的晋献公没有追杀那些宗室公子,让晋国一直都处于中央集权掌控的状态,也许战国七雄分割天下的画面,也就不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