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原是西垂小国的秦国如何成功统一全国?八代明君成就帝国大业

原是西垂小国的秦国如何成功统一全国?八代明君成就帝国大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65 更新时间:2024/1/7 17:14:30

想要将愿望变成现实,不仅要拥有足够的实力,还要国富人优,最开始的时候,西垂小国秦国是与称霸最不沾边的。

[var1]

可谁都没有想到,历经八代君王之后,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贲率军攻打齐国,齐王却不战而降。

秦国凭此成为天下一统,中国社会也由残存多年的分封转化为了君主集权。

从不沾边的小喽啰到最后的称霸,秦国各代君王都做了什么?

官僚化的革新政策

商鞅变法到底好不好?

[var1]

在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视角中,秦国的死局就是被商鞅这个外人用变法来盘活的!

他认为这是秦国国力强盛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帝国的根本原因。

那么咱们就来一起浅析一下商鞅变法!

内容可以简单归纳为四个方面:奖励耕战、建立法治、打破不合理的宗法贵族,建立以才为本的新型官僚、移风易俗。

[var1]

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是奉行着和其他国家一样的贵族土地等级占有制,农民对土地没有任何的权利。

没有动力可言,农民干活的积极性自然不高,因为这样土地在一定程度上算的是“滥用”。

商鞅从此入手推行“名田制”,允许庶民以上身份的人可以根据身份占有数量不同的土地,并且允许继承。

[var1]

由此一来普通农民有了对土地的所有权,生产积极性也自是水涨船高。

耕田方面的举措商鞅和秦国收获的是一片叫好,日后遭人诟病不满的主要就是法制中最具特色的“连坐”。

这项法律规定,如果一人犯法,不仅其需要被治罪,就连亲属、邻里和上下级如果未能及时揭发也要被一同治罪。

商鞅所行的本义是想要这样的责任减免犯法的可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犯罪主谋的罪名予以模糊化,很多人觉得其是对生命的草菅。

[var1]

建立新型官僚对于商鞅变法而言更是一步险棋,要知道因为爵位世袭制传承多年,商鞅却在一时之间重新制定爵位标准,遵循“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根据战场上的杀敌数论功行赏,确实给了庶民当官的可能,可是因为触及到了秦国贵族的利益,蓄意下的百姓闹事一度成为了摆在商鞅面前的麻烦。

至于移风易俗则是因为秦人长期身处西垂,与戎人相处中养成了好勇敢斗狠的风气,乱世枭雄中很多人觉得这是保命的必要,但商鞅却不觉其合理,而是引导秦人树立杀敌光荣、私斗可耻的价值观。

[var1]

变法有好有坏,但既然择了商鞅这根高枝,秦孝公就会给予其绝对的信任,任何时候提供给商鞅的都是支持!

正是因为背后有秦孝公给予的底气,所以商鞅才能坚持“依法治国”的信念,利用“违法必罚”的铁腕手段,向各方反对势力宣战!

[var1]

孝公八年,商鞅亲自率领改革后的军队攻打魏国,初露锋芒的新军直接大获全胜,这是孝公胜利的一大步,亦是夯实秦国赢得最终胜利的一小步!

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公关氛围

秦国八代明君分别是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庄襄王、献公和嬴政,中间发生的史料与每位君王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就说商鞅变法让秦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按理说最大的功臣应是商鞅,但商鞅是居于魏国时不被重用,所以在秦国打开大门招纳人才的时候,才自报家门,受到了秦孝公的重用,这才有了日后大展宏图的机会。

[var1]

但不止是秦孝公,秦国历代君王对外“公关”的一大要点,其实就是选人、用人和挖人。

春秋时期秦国能够称霸西戎,震慑中原,凭借的也是秦穆公求贤打响的名声。

再此之后,秦孝公为秦国招来了商鞅,秦惠王用了张仪,昭王重用了范雎,嬴政任用了李斯等文武臣僚。

[var1]

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都在秦国找到了适宜自己发展的沃土,对于有才能的人,秦国也始终舍得下血本!

甘罗显现出惊人外交才能之时不过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可秦王却仅凭其两次成功出使赵国就将其封为上卿,换来了比意料之外更好的结果。

因为甘罗用看似利诱实际却并非利诱的手段不仅成功让秦国和燕国的盟约破灭,还让与之毫无瓜葛的赵国代替秦国冒险在火中取栗。

[var1]

有了人才,还要有能用的战术。

秦国的野心一直是一统天下,但饭得一口一口的吃,疆土也得一点一点的扩张。

范雎认为仗要打,但不能一开始就把目标锁定在强者,而是可以就近用三晋开刀,暂且不顾齐楚两国,用行之有效的战略破坏东方诸侯国的合纵图谋。

惠文王当政的时候,因为相信司马错,直接赢得有着物质基础雄厚,享赋“天府之国”盛誉的巴蜀之地。

[var1]

这样的例子其实还有很多。

甘茂拔三川取宜阳、白起以“关门打狗”取得长平、王翦借刀杀人让赵王自愿追杀名将李牧,顺利让秦国长驱进入邯郸,尔后又不费吹灰之力的灭掉楚国。

[var1]

秦王嬴政更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通过网罗人才,嬴政当权时的秦国几乎聚齐了七雄所有一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文臣武将中的很多人并非是秦国人,可却都无一例外的对秦国尽心竭力。

吕不韦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证据。

[var1]

除却大肆网罗人才为自己所用,嬴政身上还有一个非常宝贵的特点,那便是知错就改。

兴兵伐楚因为误用李信惨遭失败的时候,嬴政立马改正,亲自请王翦出山,最终以几乎不废一兵一卒的代价取得胜利。

需要做出历史性选择的时候,嬴政也不吞吞吐吐,而是当机立断,及时领导这场兼并六国的统一战争,最终仅用十年的时间就完成了平定天下的大业。

八次迁都从西方走向了东方

很多人讲究“择一处而栖”,但秦国的都城却是多有变数,历经八次迁都最终从西犬丘定都咸阳。

[var1]

秦国如此大动干戈的折腾,自然也并非毫无缘由,而是以此助力自己的称霸之路。

从西犬丘迁至秦邑,是秦仲子庄公兄弟五人大破西戎,再迁汧邑是因为卷土重来的西戎围攻秦都,并且俘获了秦襄公的兄长。

选择在汧渭交界建立城池让秦国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也为日后的兴盛奠定了可供长青的基石。

[var1]

经历秦文公的第二次迁都之后,多方辗转的秦国原本落后的游牧经济已经突飞猛进,进入发达的农业经济时代。

不过弊端也还是有的。

秦文公过于注重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军事上的要求,不过上位的新秦王很快将这一短板补上。

为了提高秦国的军事力量,加强自身的统治实力,于是其又将都城迁移到了平阳。

[var1]

秦德公事迹,又将都城定在了雍城。

这雍城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其沃野千里、河流纵横地势又颇为平坦,对于急需发展农业的秦国而言,当真是一块好地方。

可这还不是雍城唯一的好处。

相较于汧渭之地,雍城可攻可守,非常利于秦国施展拳脚,开展自己在军事上的扩张!

[var1]

随着人口的增多和军事目的的转移,雍城虽然很好,却无法满足秦国继续扩张的需求,于是秦灵公就将都城迁到了泾阳这块国土面积更大的地方,而这块地方也成为了秦人能够称霸中原地区的主要原因。

等到秦献公时期,国都又被迁到了栎阳。

这是因为他想要抢占魏国收复的河西之地,转换阵地之后,秦献公是一点没有闲着,在栎阳的土地上,对魏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反击,而在栎阳的三十四年,也正是秦国由弱转强的关键阶段。

[var1]

属于秦国的最后一站是咸阳。

咸阳位居全国中心,是关中的交通枢纽,非常便捷与统治者发号施令和集中管理。

迁都咸阳之后的秦国呈现出了厚积薄发的气势,为最终“扫六合、一统天下“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从西垂小国到最后成功登顶霸主,从偏僻的黄土高原用数次的搬迁成功挪至中原近地,秦国的成功是历代君王对人才的一致态度,亦是八位明君根据实际情况,审时度势不断调整国家战略目标的必要结局。

[var1]

秦国的成功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因素,而是多方下手的砥砺同心,最终顺利为中国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初期,魏国在强盛时期一直坚持伐秦战略,是否可以灭亡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魏国打得秦国几乎灭国,大秦帝国秦国和魏国的关系,战国时期魏国和秦国的关系

    公元前453年,晋国赵氏在晋阳之战中暗中联合韩、魏两家攻灭执政的智氏,随后又瓜分了晋国公室,最终三晋于公元前403年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诸侯。此时齐国田氏也到了取代姜姓齐国的最后阶段。[var1]田完九世孙,第十一任田氏宗主首领田和先是在公元前391年,放逐姜姓齐国最后一任君主齐康公于海岛之上,自立为

  • 秦始皇为中国取了个霸气名字,历经2000多年,从未更名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给中国取的名字,秦始皇最霸气的名字,历史上秦始皇的真实名字

    众所周知,中国一共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直至辛亥革命的爆发才改变了中国的落后与腐朽,带来新风气。在这两千多年里,属于中国的独特文化不断发展,文明不断传承,王朝不断更替,一切都在变化 。想起封建王朝,就不免想起第一个建立封建王朝的帝王——秦始皇。历史上对于秦始皇的评价向来都是褒贬不一的,我们既不能

  • “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呢?春秋为何称为春秋,战国为何称为战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然而就在这著名的年代里,许多人对此感到纳闷。因为在它之前的朝代,例如夏、商,名字清晰,历史也比较清晰,在它之后的秦朝更是清晰,而后来的朝代基本上也延续了秦朝的大一统风格。除动荡的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外,其余王朝大家都可以背下来。为此,很多人就想问,春秋战国到底是个什么朝代,它

  • 刘备睡觉必用此物,把小妾羞的不愿出门,最终怒斥刘备改掉毛病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备小妾,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典型事件,孙尚香是刘备的正妻还是小妾

    甘夫人是刘禅的生母,刘禅也就是常说的“付不起的刘阿斗”,刘备因为对甘夫人太过于宠爱,即使知道刘禅没有能力,依然将蜀汉江山留给了他。虽然前后一共娶了四个老婆,但是除了甘夫人是刘备自己要求娶的,其他三个都是迫于时势,不敢不娶的。这也是甘夫人在刘备心中有独特位置的其中一个原因。刘备生的样貌奇特,从身材上来

  • 纪灵战平关羽,被张飞秒杀,若他对战赵云马超黄忠三人,结果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纪灵战赵云,结果会被斩杀赵云,在演义中遇强则强,无论敌人有多厉害,都不是其对手。纵览赵云一生,他只有两场战斗没有击败敌人。第一场战斗是界桥之战,赵云刚刚出道,他的武功未达到巅峰时期,才和文丑五六十回合战平(如果继续打下去,胜者一定是赵云)。第二场是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战中,也是赵云人生中的最后一战。

  • 吴起:能力很强,但人品低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吴起人品怎么样啊,吴起刘天才视频完整版,吴起变法发生在哪国

    [var1]吴起第一站是鲁国,他先拜孔门弟子曾参之子曾申学习儒学。后母亲去世,他却没有回家奔丧守孝,曾申认为其大逆不道,遂与之断绝了师生关系。不久,齐国攻打鲁国,鲁元公想任用吴起领兵作战。但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鲁国担心枕边风一吹,到时候临阵倒戈怎么办?吴起渴望建功立业,毫不犹豫抄起大刀就把妻子杀了,

  • 有关晋朝的影视剧,为何都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就不往后拍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也被搬上了荧幕,但拍三国题材的似乎除了这部剧,就没有什么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剧了。而就算提到三国,也顶多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便剧终,一点都不提晋朝之后的事。晋朝的影视作品如此之少,是因为司马炎驾崩后,晋朝的历史就没眼看了,因为实在不适合文艺创作。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晋朝 在权力这件

  •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这两人一语道破其背后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的权力日渐衰微,已经无法有效地掌控国家,所以各大诸侯国乘势而起,纷纷开始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各国之间的“霸主”。而在各个实力强盛的“霸主”之间,尤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 私生子卫青,建立汉朝第一外戚集团,历经4代皇帝,最终被团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杀他全族,卫青帮汉武帝夺取兵权历史,汉宣帝怎么对待卫青后人

    只不过,这个家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汉武帝并没能诛杀他整个家族,此后又历经3个皇帝,直到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时代,才将这个最大的外戚集团彻底铲除。这个外戚集团到底有多牛,我们来看看里面的核心人物。所谓“外戚”,就是皇后的娘家人,那么,首先卫家必须要有一个人当上皇后,然后才能有外戚的诞生,这个皇后,就是

  • 关羽在襄樊之战落败是否直接导致兴复汉室无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小编认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转折但便是襄樊之战,是三国局势大变的重要节点。此战过后,蜀汉丢失荆州三郡,损失极其惨重,彻底打破了三国的平衡。这场战役是关羽在没有得到刘备命令前擅自出兵的,他率领荆州数万精锐向襄樊地区开拔而去,后面火速与襄樊地区的曹魏兵马发生大战。虽然关羽在前期挫败了曹魏军马士气,同时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