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私生子卫青,建立汉朝第一外戚集团,历经4代皇帝,最终被团灭

私生子卫青,建立汉朝第一外戚集团,历经4代皇帝,最终被团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90 更新时间:2024/1/24 13:07:29

只不过,这个家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汉武帝并没能诛杀他整个家族,此后又历经3个皇帝,直到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时代,才将这个最大的外戚集团彻底铲除。

这个外戚集团到底有多牛,我们来看看里面的核心人物。

所谓“外戚”,就是皇后的娘家人,那么,首先卫家必须要有一个人当上皇后,然后才能有外戚的诞生,这个皇后,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卫子夫”。

卫子夫,出身非常低微,仅仅是平阳侯府的一名歌女,她的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的一个女仆,与一名卫姓男子生下了三个女儿,分别是卫君儒,卫少儿,卫子夫,又与郑季私通生下卫青。

这三女一男,就构成了日后整个卫家外戚集团的基石。

有一天,汉武帝去霸上祭拜先祖,在回来的路上顺便去了一趟姐姐平阳公主家中。皇帝要来了,那自然是盛情接待。

在酒席中,汉武帝表现得闷闷不乐,这中间的心思,平阳公主是非常清楚的,汉武帝和自己的表妹陈阿娇结婚后多年都没有子嗣,平阳公主就决定给汉武帝送个美女,说不定能给皇帝生下儿女。

于是,平阳公主就让手下的歌女们盛装出席,一个个妖娆妩媚,可惜,汉武帝一个也看不上,等到卫子夫出来跳舞的时候,汉武帝一下子就被迷住了。

平阳公主也是个有眼力劲儿的人,她一下子就明白了,赶紧让卫子夫去伺候汉武帝更衣,就在更衣室里,俩人发生了关系。汉武帝回宫后,平阳公主就把卫子夫给送进了皇宫。

也该着卫子夫发达,跟了汉武帝以后,连着生了三女一男,那个生不出孩子的陈阿娇也被汉武帝给废除了,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立卫子夫所生的儿子刘据为太子,并大赦天下。

卫子夫的一步登天,是整个卫家外戚发达的开始。

卫青,是卫子夫同母异父的弟弟,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

卫青的生父叫郑季,有一次到平阳侯府去办事,认识了卫媪,俩人就发生了关系,生下了卫青。

卫媪就是平阳侯府的一个女仆,养不起那么多孩子,就把卫青给郑季送了回去,对于这样一个“野种”,郑家人自然是冷眼相待,稍微大一点后,卫青就开始出去放羊,日子过得非常苦,没办法,他又逃回了平阳侯府。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卫媪不舍得卫青再回去受苦,就在平阳侯府里给他谋了个差事,让他在府内给平阳公主牵马,有时候也要当平阳公主的“人肉上马石”。

此时,他的姐姐卫子夫,已经在皇宫内上演宫斗大戏。因为自己接二连三地给汉武帝生下孩子,她成了皇后陈阿娇的眼中钉肉中刺。

因为有汉武帝罩着,她们不能把卫子夫怎么样,于是,她们捡软柿子捏,找人把卫青给绑架了起来,以此来要挟卫子夫。幸亏,卫青有一个好朋友叫公孙敖,带领1000士兵去过把卫青给救了下来。

汉武帝听说后怒了:“你不喜欢卫家,我偏要重用卫家”,他任命卫青为建章监,侍中,并连续数日赏赐,多达千金。

公元前129年,匈奴兵犯上谷,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从上谷出兵,同时,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4路将领,唯独卫青大获全胜,俘虏匈奴700人。

这一战后,卫青被封为关内侯,从此平步青云,7次带兵出兵匈奴,官至大司马大将军,食邑17600户,成为汉武帝最为倚重的军事将领。

卫少儿,是卫子夫的姐姐,她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女人,却有一个名震千古的好儿子霍去病。

和卫子夫一样,卫少儿从小也是在平阳侯府长大,在府内当个小丫鬟。有一次,县里的一个小办事员霍仲孺奉命到平阳侯府里办事,俩人勾搭了上,有了一夜的鱼水之欢,没想到,就这一次爽快,就怀上了一个孩子,霍去病。

事儿办完了,霍仲孺也拍拍屁股走人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和卫少儿联系过。他回到老家又娶妻生子,过上幸福的生活,他的儿子,叫霍光。

请记住这个人,他虽然不是卫家的直系亲属,但是,却是卫家外戚集团的一个重要成员,甚至是从卫家集团又发展出了一个霍家外戚集团。

因为是私生子,卫少儿没办法在府内养活这个孩子,于是就让弟弟卫青代为抚养。可能有相同的出身吧,卫青对这个小外甥格外地有感情,虽然是舅舅,但是和霍去病之间如同父子。

18岁,霍去病第一次带兵出征匈奴,就大获全胜,俘虏了2280人,其中包括匈奴的相国,高官,还有匈奴单于的爷爷,汉武帝亲自封他为“冠军侯”。

19岁,霍去病被封为骠骑将军,再次带兵出征匈奴,杀死匈奴折兰王、卢侯王,歼灭其精锐,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全部被俘,共计俘虏8960人。

在回来的路上,霍去病第一次和自己的亲爸爸霍仲孺见了面,霍去病给他买了大量的田产和房产,但是却没有任何话说,生下自己19年都没有管过,让霍去病和他说什么?

不过,霍去病还是很仗义,把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给带了回去,帮他谋了个官职。

此后,霍去病多次出击匈奴,每次都是大获全胜,从无败绩,也让汉武帝对他愈发的喜欢,汉武帝封他为大司马骠骑大将军,和卫青的地位相当,就这样,大汉天下的兵马,都在卫青,霍去病这一对甥舅手里掌握了。

不过,天妒英才,霍去病在最后一次出征匈奴的过程中,误饮了有毒的水,不幸身亡,年仅23岁,他是卫家外戚集团第一个去世的人。

卫君儒,卫子夫的姐姐,同样是平平无奇的一个女人,平阳侯府的丫鬟。

当年因为皇后陈阿娇绑架卫青未遂,汉武帝震怒,不但提拔了卫青,还把卫青的姐姐卫君儒嫁给了太仆公孙贺,俩人生下一个儿子叫公孙敬声。

就是这公孙父子俩,得罪了汉武帝,引火烧身,最终把整个卫家带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外戚专权,大汉朝不能承受之痛

汉武帝是个强人,千古一帝,但是,他依然担心外戚专权,而且,卫家,也确实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势力。

不过,卫青太会做人,方方面面处理得滴水不漏,对上,他恭恭敬敬,从不居功自傲,汉武帝对他的赏赐,他第一反应就是谢绝。对下,他体恤士兵,口碑极好,连诬陷的他的人都没有。

因此,汉武帝是抓不到卫青的任何把柄。

另外,卫青也很聪明,平阳公主先后两次死了丈夫,卫青及时地抓住机会,把平阳公主给娶了回去,给自己加了一层强有力的保护罩。

这样,汉武帝娶卫青的姐姐,卫青娶汉武帝的姐姐,双方互为姐夫和小舅子,亲上加亲,汉武帝怎么也得给姐姐几分面子。

不过,汉武帝也并非完全放任不管,动不了卫青,他就拿卫青的儿子开刀。

卫青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卫伉、次子卫不疑、三子卫登。

有一年,卫青打了胜仗,汉武帝非常高兴,一下子把卫青的三个儿子全部封了侯,这可是违反当年刘邦定下的“白马之盟”的,白马之盟,除了规定非刘姓不封王外,还有一条规定,那就是非有军功不得封侯。

当时卫青风头正盛,汉武帝是极力拉拢,卫青推辞了数次,汉武帝都不准,最后只能接受,当时三个人都是小屁孩,最小的卫登还不到1岁。

公元前116年,卫伉因“矫制不害”的罪名,被免去了侯爵,所谓“矫制不害”,就是假传圣旨,但是没有造成什么危害,属于未遂罪,所以,仅仅是免去了爵位。

卫青去世后,卫伉继承了“长平侯”的爵位,没过几天,就因“无符籍妄入宫”罪被夺去了爵位,很明显,汉武帝就是在针对卫家。

卫不疑和卫登,两兄弟,是因为“坐酎金”罪,被免去了爵位,当时,俩人也仅仅12岁,尚未成年,可以说是啥事也不懂,这个爵位从天上来,又莫名其妙地飞走。

所谓“酎金”,就是供奉给皇帝的金子,纯度不够,不是99.99的,因此,被皇帝给治罪了。

卫青的三个儿子,在卫氏家族里都是小人物,汉武帝为什么要针对他们?其实,这就是汉武帝的一种态度,要时刻打压外戚,不能让他们翘尾巴。

在外戚专权这方面,大汉朝是有血淋淋的教训的。

当年刘邦建立大汉的时候,吕后家族是出了大力的,刘邦死后,吕后专权长达15年。她背弃刘邦定下的“白马之盟”,大肆分封吕氏家族为王,先后立了两个小皇帝当傀儡。

吕后去世后,开国老臣陈平和周勃展开“诛吕行动”,才彻底清除了吕家的势力,

到了汉文帝时代,又出来一个窦皇后,虽然没有达到专权的地步,但是,她经历三朝,先后成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对大汉朝的影响力还是很深的,汉武帝即位初年,推行的新政,很多都被这位祖奶奶给否决了。

因此,汉武帝虽然重用卫家,但是,也是时刻提防卫家,因为有卫青的存在,他敢有大的动作,直到卫青去世后,才被汉武帝抓住一个机会,对卫家进行了一次大清洗。

这次清洗,对于卫家,是毁灭式的打击。

巫蛊之祸,汉武帝对卫家集团的清洗

卫青死后,整个卫家集团就剩下两个核心势力了。

在朝廷上,有公孙贺,此时已经升职为丞相,位列三公之一,他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了他的太仆之职位。从血缘关系上论,他算是汉武帝的姐夫。

在皇宫内。有卫子夫和太子刘据,此时卫子夫已经过了年轻貌美的年纪,容颜开始衰老,汉武帝已经移情到王夫人,钩弋夫人等年轻女子身上,不过,卫子夫依然是中宫之主。

公孙敬声这个人,是个典型的纨绔子弟,仗着自己的亲姨妈是皇后,任性妄为,擅自挪用军饷1900万两,事发后被捕入狱。

为了营救自己的儿子,公孙贺是想尽了办法,恰好这个时候出现一个“阳陵大侠”朱世安,不知道干了什么事情,搞得汉武帝焦头烂额,居然亲自下令捉拿。

这个朱世安的身份,也是一个谜,他不仅能够让皇帝亲自下令捉拿,而且还引发了汉武帝时代影响力最大的“巫蛊之祸”,直接导致了卫家集团的覆灭,此人的背后,绝对有着一股不小的势力。

听说汉武帝捉拿朱世安,公孙贺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对汉武帝说:“皇上,如果臣能够捉到朱世安,可否一命换一命,饶了我的儿子”,汉武帝居然还真就同意了。

随后,公孙贺就发动了自己所有的关系网,终于把朱世安给捉拿归案。

朱世安进大牢了,公孙敬声出大牢了,在出去的时候,公孙敬声看了一眼朱世安,骄傲地扬起了头:“切,你个倒霉蛋,本少爷是谁啊,当今皇后的外甥,丞相的儿子,我能有那么容易死吗?你就乖乖地在这里替我受死吧”。

朱世安也不生气,脸上甚至露出了笑容:“别得意,你马上就要倒霉了,不只是你,是你们整个卫家要倒霉了”。

公孙敬声怎么可能相信他,一个草寇大盗而已,不过是放放狠话而已,他能掀起什么大浪。

可惜,公孙敬声想错了,这个朱世安不但掀起了大浪,而且,这个大浪一下子把整个卫家的大船给打翻在历史的大海之中。

就在大牢之中,朱世安给汉武帝写了一封信,上面揭发了公孙敬声和汉武帝的女儿阳石公主私通,还用巫蛊之术,在汉武帝的必经之路放上小木人,诅咒汉武帝。

一个草寇,居然能直达天听,给汉武帝写信,你说背后没有高人布局,我是万万不信的。

汉武帝看到后震怒:“好啊,你们这是盼着我早死呢,我死了,是不是太子就可以继位了,你们卫家就可以无法无天了”。

于是,汉武帝下令,将公孙贺父子,阳石公主,诸邑公主,卫青长子卫伉全部诛杀,可以说,是把卫家集团在朝廷上的势力一网打尽。

不过,还有两个人逃过了一劫,他们就是卫青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他们两个人年龄小,也没有任何功劳,不在朝廷担任任何官职,因此才捡回一命,关于他们的去向,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从此以后,这两个人就从史书上消失了,一干二净。

为了彻查这件案子,汉武帝任命江充为“调查组长”。江充这个人,原本是个江湖郎中,靠着向汉武帝告密起家,赢得了汉武帝的信任。他手段毒辣,心态不正,利用这个案件,冤枉了上万人,许多无辜百姓都被牵连。

江充凭借着汉武帝的宠信,曾经冲撞过太子,他担心汉武帝去世后,太子继位,就会向他报复,因此,他决定利用巫蛊一案,对太子进行栽赃陷害。

在搜查皇宫的时候,他故意在太子宫中放入一个木偶小人。太子担心江充这张嘴在汉武帝面前胡咧咧的,居然直接起兵造反了。

汉武帝派出左丞相刘屈氂率军进行平叛,双方在长安城内打了五天五夜,血流成河,最后太子刘据跑到湖县,本来隐匿在一户农户家中,但是听说有大军过来捉拿他,直接上吊自杀了。

卫子夫听说刘据死了,也在宫中上吊自杀了,毕竟,是她以皇后的名义调动兵马,支持刘据起兵的,她难逃其咎。

至此,卫家外戚集团被全部消灭,不过,仍然留下了一个小小的尾巴,就是霍光,也许,在汉武帝眼中,没有把他列入卫家,总之,他成功地在政治风浪中活了下来,而且,还搞出了大动作。

巫蛊之案过去没多久,汉武帝就后悔了,也知道自己冤枉了自己的儿子,于是在宫中建立了一个“思子宫”,算是自己对儿子的一点点忏悔。

太子死了,江山还要传承,谁当太子,又成了一个新问题。

但是汉武帝还有四个儿子,分别是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昌邑王刘髆和刘弗陵。

刘旦是个急性子,当即表示愿意“承担大任”,想当太子,汉武帝反手就是一个大嘴巴子,削去了他的三个封邑,他就老实多了。

刘胥四个花花公子,吃喝玩乐没个正行,根本就不是太子的料。

那么,最有可能当太子的就是昌邑王刘髆和刘弗陵。

刘髆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外甥,为了能让自己的外甥当上太子,李广利和亲家刘屈氂一起积极运作,刘屈氂的夫人也没闲着,在家弄小人,诅咒汉武帝早死,结果被人告密。

李广利当时正在前线打仗,听说事情败露后,直接投降了匈奴,后来还是被人给暗杀了。

刘屈氂被汉武帝抓住,实行了腰斩。这个刘屈氂,就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刚刚接替公孙贺的丞相职位,屁股还没坐热呢,就被咔嚓了。

最终,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临终前,汉武帝封霍光为大司马,大将军,辅政刘弗陵。汉武帝去世,刘弗陵继位,是为汉昭帝。

霍光,即将开卫氏家族的二次中兴,或许,也可是说是霍氏家族的崛起。

霍光辅政,卫家集团变身霍家集团

和霍光一同辅政的,还有金日磾、上官、桑弘羊这三位大臣。

上官桀的儿子上官安娶了霍光的女儿,生下一个女儿上官氏,上官桀想让这个孙女当刘弗陵的皇后,但是霍光不同意。

不过,最终上官桀走了盖长公主的路子,最终还是让上官氏当上了皇后,由此,霍光和上官桀产生了积怨。

为了能够除掉霍光,上官桀联合了桑弘羊,燕王刘旦,盖长公主,向刘弗陵举报霍光谋反,被刘弗陵批评了一顿。不死心的他们又想搞政变,直接杀掉霍光。事情败露后被霍光反杀。

上官桀和桑弘羊被整体灭族,燕王刘旦和盖长公主自杀。从此以后,霍光就成了大汉朝最有权势的人。

为了能够让上官氏尽快生下孩子,霍光禁止其他妃嫔接近刘弗陵,只和上官氏一个人睡,但是,直到刘弗陵去世,也没能生下一个孩子。

可能因为俩人都太小了吧,刘弗陵去世的时候只有21岁,上官皇后只有15岁,俩人还没掌握方法吧。

公元前74年,刘弗陵去世,因为他没有一个孩子,霍光决定拥立昌邑王刘贺当皇帝。这个刘贺是刘髆的儿子,当年和刘弗陵竞争过皇位,他死后把爵位给了儿子刘贺。

老子没当上皇帝,终于轮到儿子当了,刘贺那个高兴啊,带着自己的手下人马就从封地奔长安去了。

到了长安,刘贺继承了皇位,但是却不去刘邦的高祖庙中祭拜,带去的手下也是一顿胡吃海塞,一副暴发户的样子,这引起了霍光的不满,仅仅27天,就把他给废掉了,史称汉废帝。

这个刘贺,就是大名鼎鼎的“海昏侯”,2016年,他的墓在江西南昌被发现,因为他随后被封到了南昌,在那里去世的。

废了刘贺以后,霍光决定找一个没有根基的人来当皇帝,方便他控制,于是他从民间找到了太子刘据的孙子刘病已。

此时,刘病已完全是一个平民,没想到,人在家中坐,皇位天上来,他是战战兢兢,谨小慎微,对霍光言听计从,甘心做个傀儡皇帝,就是汉宣帝。

霍光想让自己的女儿霍成君当刘病已的皇后,刘病已不同意,想立自己的结发妻子许广平为皇后,霍光表面同意了,暗地里却派人把许广平给害了。

刘病已明白,自己还不足以和霍光对抗,于是乖乖地接受了安排,娶霍成君为妻,并封她为皇后。

此时,霍光,已经成了标准的外戚,他的威望和实力甚至超过了卫青时代的卫家。

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葬礼非常隆重,上官太后和汉宣帝亲自为他主持葬礼,按照皇帝的级别葬于茂陵墓。

随后,汉宣帝对霍氏家族展开了大清洗,霍家被满门抄斩,只有霍光的一个女婿金赏,因为主动揭发免于一死,皇后霍成君也被汉宣帝给废了。

不得不说,汉宣帝,是个男人,为自己的老婆报仇了。

至此,延续了半个世纪的卫氏家族集团,终于被完全铲除。

其实,无论是汉武帝诛杀卫氏家族,还是汉宣帝清洗霍氏家族,本质上都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因为大汉朝的基因里,就带着“外戚专权”四个字。

这四个字,就是大汉朝的魔咒,始终也没能摆脱,最终,刘邦建立的大汉,还是毁在了外戚王莽的手中。

冥冥中,自有天数!

更多文章

  • 关羽在襄樊之战落败是否直接导致兴复汉室无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小编认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转折但便是襄樊之战,是三国局势大变的重要节点。此战过后,蜀汉丢失荆州三郡,损失极其惨重,彻底打破了三国的平衡。这场战役是关羽在没有得到刘备命令前擅自出兵的,他率领荆州数万精锐向襄樊地区开拔而去,后面火速与襄樊地区的曹魏兵马发生大战。虽然关羽在前期挫败了曹魏军马士气,同时还

  • 战国中期,燕国几乎占领齐国全境,为何最后还是没能吞并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三,最重要的是,其他国家不可能允许燕国直接吞并齐国。到了战争后期,其他国家不光撤走了主力军队,而且还在暗中给燕国拖后腿,各种下绊子。在这种条件下,燕国要是还能吞并齐国,那才是一个奇迹呢!想要更好的了解当时燕国和齐国的处境,我们不妨来简单复盘一下,那场齐国被围殴的战争,到底都是怎么进行的

  • 白帝城托孤,其实是“一箭三雕”的阴谋,刘备最对不起的就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白帝城托孤对赵云说的话,白帝城托孤,白帝城托孤全文及译文

    刘备最对不住的人当属赵云。赵云自公元200年追随刘备至公元229年病逝。这近三十年的时间,对刘家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劳苦功高,官职和地位却很低,这对赵云来说太不公平。 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也,蜀汉五虎将之一。忠心耿耿,战功卓著,追随刘备近三十载。舍生忘死,两次救后主刘禅于危难之中。 刘备却在

  • 不为人知的史实:赵括也曾完胜对手,其军事理论超强且诡计多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括实力有多强,白起战后对赵括的评价,赵括真的是无能的将军吗

    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损失四十多万人,令大家熟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但赵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确实令人吃惊:他曾用巧计打赢过战国时期最难打的攻坚战,用极少的损失攻陷齐国坚固的城池——麦丘。麦丘战役中展现出的军事理论之精深、思路之巧妙,令其父赵奢也比之不及。赵国围攻麦丘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决心拿下齐

  • 伴君如伴虎,探究张良的劝谏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劝谏的故事,谋士张良的性格,古人劝谏的方式

    古代向君王献计献策和进谏劝谏都非常重要,两者都是向君主提议,但仍存在差别。献计、出谋划策一般是对敌而言,即是对外,只要所献计谋合情合理,有可用之处,君主就有几率采纳,谋士来说风险较小。而向君主进言则是对内了,即是所谓“克己”,相比“制敌”,“克己”更难,风险也更大,历史上因劝谏遭受横祸的臣子不计其数

  • 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始皇赢政,没有吕不韦秦朝历史可能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不韦和秦始皇的真实历史,秦始皇是怎么对待吕不韦的,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吕不韦的

    赵姬原名是什么,己无从考证,只知道她是赵国人,因为长的绝色美貌,被大商人吕不韦纳为小妾!吕不韦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精明的商人。他的精明并不完全在投资赚钱的买卖上,他的目光更远大更有见识。他知道再有钱的商人,社会地位也是很低的,在当时人们通常称吕不韦这类商人为贱商,可见吕不韦是绝不满足做一个大商人!他得

  • 关羽死后,诸葛亮为何劝刘备处死刘封?只因刘封坏了诸葛亮的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封不救关羽,刘封和关羽有什么矛盾,刘封穿越到麦城救关羽

    可为什么诸葛亮三言两语一说,刘备立马就动了杀心呢?这件事,一方面是刘备出于蜀汉政局的稳定性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刘封坏了诸葛亮的大事。刘封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话说刘备虽然娶了三个老婆,却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而刘备本人已经年过40,这实在是令人感到焦虑。正好在刘备投靠刘表后,驻扎在新野时,长沙

  • 秦王嬴政华夏祖龙,历史贡献被严重低估,后人需要有气魄才能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华夏祖龙的历史贡献被严重低估,这个世上没有仙,他把仙才能做的事,都做了一遍。怎么评价人才算合理?按照近现代的西方模式评价咱们的古人,算咱们不学无术羞辱老祖宗。纯东方的方式是咱们没格局。东方多一点西方的也用用。一句话,真正伟大的功绩,怎么说都算差点意思,当我们的血脉觉醒,精神共鸣以后才能走进古人的精神

  • 被吕后强迫娶外甥女的汉惠帝刘盈最后吓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中的汉惠帝刘盈(创作不易,不足之处欢迎提出宝贵建议以便修改)刘盈,汉惠帝,生于公元前211年,病逝于公元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他是汉朝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儿子。汉高祖在位时被立为太子,他生性懦弱,刘邦曾想把他的太子位给废除掉,改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因遭到张良等大臣的反对作罢,汉惠四年

  • 楚国明明比吴国强大,但为什么吴国只有三万人就差点灭了楚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然后,楚庄王利用骄兵之计,击退了以庸国为首的来犯之敌,同样,楚庄王也因此在楚国的声望一高再高,一改颓势,从此开启了春秋的争霸之路。[var1]1、楚吴两国积怨由来已久在楚国强大之后,晋国也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坐看楚国强盛做大。于是便开始联合楚国的邻国吴国打压楚国。当时吴国的势力并不强大,但一人的出现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