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关晋朝的影视剧,为何都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就不往后拍了?

有关晋朝的影视剧,为何都只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就不往后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213 更新时间:2024/1/21 1:36:44

《三国演义》这部经典小说也被搬上了荧幕,但拍三国题材的似乎除了这部剧,就没有什么令观众印象深刻的剧了。

而就算提到三国,也顶多拍到司马炎统一三国便剧终,一点都不提晋朝之后的事。

晋朝的影视作品如此之少,是因为司马炎驾崩后,晋朝的历史就没眼看了,因为实在不适合文艺创作。

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的晋朝

在权力这件事上,要说曹操能忍,那么司马懿更能忍。

曹操为了保名声坚决不篡位,而是告诉儿子曹丕,自己死后他可以随时去取东汉的政权。

司马懿辅佐魏国三代君王,直到曹芳继位后,才发动政变,将魏国的军政大权,全部抓在自己手里。

司马懿死后,司马昭没有篡位,等到司马炎的翅膀硬了之后,才效仿曹丕当年的举动,逼曹奂禅的位,改国号为

司马懿、司马昭两代人的努力,为司马炎的帝位铺平了道路。可他俩都没想到,晋朝后来竟然那么落魄。

司马炎266年登基,成为皇帝之前,司马家先是通过曹魏的政权灭了蜀,然后专心对付孙吴。

可是孙吴真是块难啃的骨头,司马炎登基后,又花了14年时间才灭掉孙吴政权,统一了天下。

司马炎在位24年,刚建国时,晋朝建设得还算不错,司马炎推崇节俭,政治和法治上都有很大作为,人口数量增长得也快,社会经济稳步恢复。

但这里有个前提是,对手孙吴还在,司马炎不得不打起12分精神,以免司马家三代人努力挣来的政权,落到孙家手里。

但天下统一后,司马炎就大意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大约司马炎不懂得这点,他骄傲自满,开始大封宗室。

就像刘邦刚死后,西汉的宗室争权一样,作为第一代宗亲,司马炎的亲戚们封王后都飘了。

但西汉宗室的问题,后来被汉武帝的推恩令解决了,司马家在司马炎死后,却再没拿得出手,能像汉武帝那样有魄力有能力的皇帝了。

晋朝的第二个皇帝司马衷登基后,晋朝其实就走下坡路了。自他起,晋朝的每一天都是吃老本,加苟延残喘。

司马衷9岁被封太子,但长大后却不能理政,晋朝的大权掌握在他的外公杨骏手里。

若只是单纯的外戚专权,可能还没有那么糟糕,毕竟杨骏得维护他的亲外孙,可怕的是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谋害了杨骏全家,把朝政大权揽到自己手里。

八王之乱加五胡乱华

当年被司马炎封的诸王,认为这是个谋权篡位的好时机,纷纷起兵,打成一锅粥。

其中汝南王司马亮、东海王司马越、赵王司马伦等八个王实力最雄厚,其他王分别依附他们,八股势力将晋朝搅了个天翻地覆。

司马伦直接将司马衷软禁在金墉城,自己上位,封司马衷为太上皇。此后,司马衷被诸王轮番挟持,受尽了折磨,最后才被司马越接回了洛阳居住。

晋朝内核一乱,就给了外族人机会。三国末年由于多年战乱人口锐减,曹魏引入了很多胡人与汉人杂居,想快速恢复人力。但胡人跟汉人向来不和,他们也想趁机拿下中原。

司马越击败了几个兄弟掌握朝政后,不思进取,只想着稳固地位,大肆杀戮不满他的朝臣,各地的势力又开始讨伐司马越。

这些王的兵力不足时,就向胡人借兵,胡人们大举南下,进犯中原,各自为政,建立了数十个小政权。

胡人凶狠,对汉人实施了残暴不堪的统治,司马越也在征石勒的时候,忧愤而死。

八王之乱,虽就此结束,但五胡乱华接踵而至。胡人虐待、屠杀汉人,将汉人烹煮后当军粮吃掉,导致汉人锐减,差点被灭了族。

420年,大将刘裕代晋称帝,改国号为宋,杀了司马德文,晋朝灭亡。

然而胡人的动乱还没完,439年,北魏统一的北方地区,南方继续动乱,直到隋文帝出现才结束了这300年的混乱局面。

因此,要表达励精图治、辉煌盛世的电视剧,没法拍司马炎死后的局面,再好的编剧,也不能给晋朝一个圆满的结局。

而常见题材的朝代都是出现了明君,遵循了大统一或者社会繁荣的规律,只有晋朝不行。

篡权得来的皇位,本就不光彩,还造成了大动乱的局面,实在拍不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楚庄王即位之初,为何三年不问朝政?这两人一语道破其背后用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在春秋时期,由于周王室的权力日渐衰微,已经无法有效地掌控国家,所以各大诸侯国乘势而起,纷纷开始拓展自己的势力范围。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各国之间的“霸主”。而在各个实力强盛的“霸主”之间,尤以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

  • 私生子卫青,建立汉朝第一外戚集团,历经4代皇帝,最终被团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卫青死后为什么汉武帝杀他全族,卫青帮汉武帝夺取兵权历史,汉宣帝怎么对待卫青后人

    只不过,这个家族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汉武帝并没能诛杀他整个家族,此后又历经3个皇帝,直到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时代,才将这个最大的外戚集团彻底铲除。这个外戚集团到底有多牛,我们来看看里面的核心人物。所谓“外戚”,就是皇后的娘家人,那么,首先卫家必须要有一个人当上皇后,然后才能有外戚的诞生,这个皇后,就是

  • 关羽在襄樊之战落败是否直接导致兴复汉室无望?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小编认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转折但便是襄樊之战,是三国局势大变的重要节点。此战过后,蜀汉丢失荆州三郡,损失极其惨重,彻底打破了三国的平衡。这场战役是关羽在没有得到刘备命令前擅自出兵的,他率领荆州数万精锐向襄樊地区开拔而去,后面火速与襄樊地区的曹魏兵马发生大战。虽然关羽在前期挫败了曹魏军马士气,同时还

  • 战国中期,燕国几乎占领齐国全境,为何最后还是没能吞并齐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var1]第三,最重要的是,其他国家不可能允许燕国直接吞并齐国。到了战争后期,其他国家不光撤走了主力军队,而且还在暗中给燕国拖后腿,各种下绊子。在这种条件下,燕国要是还能吞并齐国,那才是一个奇迹呢!想要更好的了解当时燕国和齐国的处境,我们不妨来简单复盘一下,那场齐国被围殴的战争,到底都是怎么进行的

  • 白帝城托孤,其实是“一箭三雕”的阴谋,刘备最对不起的就是赵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备白帝城托孤对赵云说的话,白帝城托孤,白帝城托孤全文及译文

    刘备最对不住的人当属赵云。赵云自公元200年追随刘备至公元229年病逝。这近三十年的时间,对刘家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劳苦功高,官职和地位却很低,这对赵云来说太不公平。 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也,蜀汉五虎将之一。忠心耿耿,战功卓著,追随刘备近三十载。舍生忘死,两次救后主刘禅于危难之中。 刘备却在

  • 不为人知的史实:赵括也曾完胜对手,其军事理论超强且诡计多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括实力有多强,白起战后对赵括的评价,赵括真的是无能的将军吗

    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损失四十多万人,令大家熟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但赵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确实令人吃惊:他曾用巧计打赢过战国时期最难打的攻坚战,用极少的损失攻陷齐国坚固的城池——麦丘。麦丘战役中展现出的军事理论之精深、思路之巧妙,令其父赵奢也比之不及。赵国围攻麦丘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决心拿下齐

  • 伴君如伴虎,探究张良的劝谏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劝谏的故事,谋士张良的性格,古人劝谏的方式

    古代向君王献计献策和进谏劝谏都非常重要,两者都是向君主提议,但仍存在差别。献计、出谋划策一般是对敌而言,即是对外,只要所献计谋合情合理,有可用之处,君主就有几率采纳,谋士来说风险较小。而向君主进言则是对内了,即是所谓“克己”,相比“制敌”,“克己”更难,风险也更大,历史上因劝谏遭受横祸的臣子不计其数

  • 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始皇赢政,没有吕不韦秦朝历史可能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不韦和秦始皇的真实历史,秦始皇是怎么对待吕不韦的,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吕不韦的

    赵姬原名是什么,己无从考证,只知道她是赵国人,因为长的绝色美貌,被大商人吕不韦纳为小妾!吕不韦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精明的商人。他的精明并不完全在投资赚钱的买卖上,他的目光更远大更有见识。他知道再有钱的商人,社会地位也是很低的,在当时人们通常称吕不韦这类商人为贱商,可见吕不韦是绝不满足做一个大商人!他得

  • 关羽死后,诸葛亮为何劝刘备处死刘封?只因刘封坏了诸葛亮的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封不救关羽,刘封和关羽有什么矛盾,刘封穿越到麦城救关羽

    可为什么诸葛亮三言两语一说,刘备立马就动了杀心呢?这件事,一方面是刘备出于蜀汉政局的稳定性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刘封坏了诸葛亮的大事。刘封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话说刘备虽然娶了三个老婆,却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而刘备本人已经年过40,这实在是令人感到焦虑。正好在刘备投靠刘表后,驻扎在新野时,长沙

  • 秦王嬴政华夏祖龙,历史贡献被严重低估,后人需要有气魄才能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华夏祖龙的历史贡献被严重低估,这个世上没有仙,他把仙才能做的事,都做了一遍。怎么评价人才算合理?按照近现代的西方模式评价咱们的古人,算咱们不学无术羞辱老祖宗。纯东方的方式是咱们没格局。东方多一点西方的也用用。一句话,真正伟大的功绩,怎么说都算差点意思,当我们的血脉觉醒,精神共鸣以后才能走进古人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