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勇冠三军的千古名将-白起:军功无数未尝一败的秦国“战神”

勇冠三军的千古名将-白起:军功无数未尝一败的秦国“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240 更新时间:2024/2/4 5:43:11

虽说秦始皇嬴政在历史上的评价,严重两极分化,赞颂他功绩的人说他“千古一帝,功大于过”,丑化他的人认为他“残苛暴政,不逊于民”,但是总的而言,他的功绩是不可否认的,也是世所公认的。

[var1]

不过,历史研究讲究客观分析,据实说话,就实而论,秦始皇功业虽然伟大,但是他的功绩其实并不归属于他个人。

嬴政虽然是个合格的领袖,当得好皇帝,但是多好的皇帝也不可能亲自上阵杀敌与治国邦交,所以说,嬴政的功绩其实等于许多人的功绩之和。

其中,秦国之所以一统,是因为早在秦孝公时期,秦孝公与商鞅这对旷古君臣,就已经为秦国的富强崛起,而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商鞅变法的良好影响一直滋润了秦国一百多年,最终促成了秦国统一大业。

[var1]

政治基础来自于商鞅,那么军事基础呢?其实,在秦国从称王到称帝的过程中,秦国诞生过许多赫赫有名的三军统帅。

比如惠文王时期的大将司马错,昭襄王时期的大将蒙骜,都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

或者是秦王嬴政时期的名将蒙恬王翦等,更是有着灭赵灭楚的灭国之功。

[var1]

但是与白起相比,以上秦国将军的功绩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因为白起在历史上,有着两个名号,是其余秦国名将们所无法超越的,这两个名号,一个叫“战神”,一个叫“杀神”。

白起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将领?他的一生中,都打过哪些著名战役?而那些举世闻名的大战,又与他的两个名号,有着什么样的关系?

白手起家,累功成将

秦国名将白起的出身,是很难考究的。

秦国的白姓之人依然很多。

[var1]

据秦史记载,白起祖籍秦国郿县白村人,初出茅庐之时,是一个白身兵丁,从零干起的实干派将领。

白起出生时,刚好是秦国国力最强盛的时期,自商鞅变法以后,秦国经历了秦孝公、秦惠文王两代,白起所在的年代,正好是秦昭襄王嬴稷所在的时代。

而且昭襄王嬴稷在位时间五十六年,而这五十六年,也正好是秦国国力最强盛的五十六年。

[var1]

从嬴稷的谥号即可看出,他在位五十六年间,也算是一个勤政爱民,多有功绩的君王。

而秦昭襄王在位五十六年间的功绩,基本都跟白起有关。

秦国虽然是当时一等一的战国,但是也是经常有战事发生的,因为秦国跟邻国魏国是世仇,魏国曾经在秦国穷弱之时,掳掠了秦国的河东平原,而后商鞅时期,不仅收复了河西失地,而且还把魏国一顿暴打。

[var1]

战国初期,魏国号称“强魏”,这种强国最是好斗,所以哪怕吃了大亏,仍然跟秦国打得死去活来,所以虽然大仗不常有,但是两国边境的小摩擦却是时有发生。

两国边境守将也不以为忤,并不禁止手下兵卒时常出击,权当练兵了。

而这,便给了白起迅速崛起的机会。

白起十六岁即参军,从小卒做起,白起是读过兵书的,而且应该还没少读,所以他刚一参军,便立刻显示出与众不同来,每逢战役,他所在的这一伍(秦军五人作战单位)每次伤亡都最少。

[var1]

与之对应的则是,白起所在的小队,杀敌数反而最多,白起有勇有谋,自己就战力强横,再加上脑子灵活,懂得战阵兵法,所以常常能趋利避害,最大化地发挥出战斗力。

秦国按照商君的军功爵位制来激赏兵士,有功必赏,无论贵贱,也就是说,哪怕你是一个白身入伍的农民,杀敌就有功,有功必赐爵。

几十次小摩擦下来,白起的爵位从最低级的“公士”,晋升到了四级的“不更”,五级的“大夫”,与此同时,他的军职也从“伍长”、“什长”,变成了百夫长,千夫长。

[var1]

在秦军中,百夫长及以下,只是低级的军官,只有千夫长及以上,才可称为将军。

白起成为千夫长级别的将军时,才二十岁。

虽然是最低级别的将军,所领之兵也不过千人,但是因为战国时期,千人级别的作战单位,已经是一场战役中最大的作战单元,所以由不得上级不重视。

更何况,白起还是那么年轻。

[var1]

但是,虽然年纪轻轻就被委以重任,却很少有人不服他,因为白起的千人队中,有不少都是他在最初从军的时候,就同生共死的兵士、军官,所以对他很是信服。

况且,白起也不是那种在大战之时,只会躲在中军啃兵书的书呆子,而是每逢大战必身先士卒的猛将,他的军功、爵位,都是一颗一颗的魏狗(秦人蔑称)的项上人头砍出来。

白起就是这样,越打越猛,军功越来越多,军职爵位也越来越高,担任执掌万人前军主将,也才不到三十岁,被秦昭襄王看重,担任秦国左庶长(高级军爵),也才三十出头。

伊阙长平,“战神”也是“杀神”

昭襄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白起被任命为秦国左庶长,主持进攻三晋(赵魏韩)联军的重任,这一战最终演变成了赵魏韩秦四国大战,其中秦国与赵韩联军之间发生的大战,史称伊阙之战,被认为是白起名动天下的开始。

[var1]

伊阙之战,被认为是白起功成名就的开端,同时也是他军事才能初露锋芒的一场大战役。

公元前296年,魏、韩两国国军同时去世,国中大乱,无暇顾及其他,这被秦国君臣认为是冲破藩篱的最好时机。

秦国开始谋划冲破魏国的封锁,打开通往中原地区的通道,这样,山东财富可以入秦,咸阳将成为天下财货集散、流通的中心,秦国的综合国力亦可以进一步提升。

[var1]

这是一步大棋,但也是一步难走的棋,战国之世,跟别国讲理是讲不通的,最终都是要诉诸战争的。

公元前294年,白起进攻并占领了韩国重镇新城,秦国另一路大将向寿夺去了武始,韩国损失惨重,不得不求援魏国。

韩微相邻,唇亡齿寒,魏国不敢坐视不管,于是便与韩国结成同盟关系,点名魏国大将犀武领兵,与韩国兵合一处,并东周残兵2万,举兵24万,准备与秦国大战一场。

[var1]

结果,白起通过对魏韩两国行军的速度慢这一点情报进行判断,认为魏韩两国虽然表面结盟抗秦,但是貌合神离,互相观望,都不愿意先出手对付秦君,可见其离心离德,战力骤减。

所以虽然白起兵力略逊于韩魏两国,但是白起认为,韩魏两国各怀鬼胎,兵力优势并不能成为战斗力优势,所以果断出击,对韩魏联军各个击破。

白起的战机抓的很好,又足够机敏果断,避实就虚果断出击,以至于韩魏两军匆忙迎战,结果遭逢大败,损失惨重。

[var1]

秦国都是士兵都是饱经训练的劲卒,加上兵器又好,战斗力相当强悍,一顿猛冲猛杀下来,韩军被杀了个七七八八,魏国军队也被冲散了。

这一战,魏韩联军被尽数歼灭,斩首级24万,白起“战神”之名不胫而走。

如果说伊阙之战是白起军旅生涯的正式起点,那么长平之战无疑就是他的最大成就。

[var1]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发生了一场举世瞩目的大战,史称长平之战。

彼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军队战斗力不俗,骑兵都是装备精良的马上劲旅,步兵也是装备不俗。

而赵国也经过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改进,轻巧机动,战力同样不俗。

[var1]

两国之间所相差的,就是主帅的智慧较量。

当时,白起运用离间之计,散播谣言,说秦国不怕赵国主帅廉颇,而怕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

这一下子把赵国君主惊喜的,马上点了赵括的将,让他替换廉颇,去对付秦国。

结果,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抱着兵书对付秦国,结果自然是不讨好,被秦国一举面灭,而且因为不管战俘死活,为绝后患,把赵国40万大军通通坑杀。

[var1]

一战坑杀赵国军队四十万,白起“杀神”之名从此成就。

结语:

白起一生经历了近百场大小战役,未曾一败,在这些经典战役中,白起共攻城略地达七十座城池,在他的带领下,秦国对列国斩首近七十万,成就了他“战神”与“杀神”并重的威名。

更多文章

  • 汉武帝用阳谋进行削藩的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位期间,如何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成为了皇帝头疼的难题。前177年,济北王刘兴居发动叛乱,是第一个起兵反叛朝廷的刘姓诸侯王。吕后的养子淮南王刘长,不遵汉法,自作法令,藏匿亡命之徒。前174年,淮南王刘长发动叛乱。两次叛乱的发生,对西汉的统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时任梁怀王太傅的贾谊,

  • 战国初期魏国称霸,为何不趁机灭了秦国?真的是因为魏王短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这一年,赵国出兵,进攻小国卫国。卫国的历史很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初期。但遗憾的是,到了战国时期,卫国已经衰落了。在强大的赵国面前,卫国根本就不是对手。不过好在,作为小国的卫国,也有自己的生存办法。早在历史刚刚进入战国时期的时候,卫国就倒向了战国七雄的那个魏国,认魏国做了大哥。而在战国

  • 对于外戚的扶持和打压,让汉武帝最终走上了人生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长公主嫖有女,欲与太子为妃,栗姬妒,而景帝诸美人皆因长公主见得贵幸,栗姬日怨怒,谢长主,不许。长主欲与王夫人,王夫人许之。——《史记·外戚世家》汉武帝的母亲王娡,是个很懂得因势利导的能人,他利用长公主刘嫖的势力,加上栗姬自己不争气,后来居上鸠占鹊巢。不仅让儿子胶东王刘彻成为了太子,还一不做二不休,干

  • 韩貂寺不是大内第一高手,原来还有一人比他强,此人可战王仙芝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姜泥大战王仙芝,一剑开天门为什么输给王仙芝,韩貂寺什么实力

    韩生宣人猫韩貂寺作为太安城十万宦官之首,春秋三大魔头之一,离阳一统中原后,离阳皇帝开始整治江湖。明面上有徐骁率领铁骑马踏江湖,暗地也有人猫韩貂寺虐杀江湖一品高手。死在人猫手上的一品高手竟有十数位之多!而且死相都极为凄惨。人猫指玄境巅峰,指玄感悟只在桃花剑神邓太阿之下!擅长指玄杀天象,指叩断敌人天象感

  • 阅读《资治通鉴》:李陵降匈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汉武大帝李陵叛汉反击匈奴,资治通鉴对李陵事件记载有何不同,资治通鉴武帝伐匈奴全文及译文

    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曾经担任侍中。他不仅善于骑马射箭,而且对待手下的士兵也非常好,所以军士们非常拥护他。汉武帝认为他有老将军李广的风范,就任命他做了骑都尉,让他带领丹阳(今江苏丹阳)和楚地的5000人马驻守在酒泉和张掖一带,从而防备匈奴的进攻。汉武帝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带领3

  • 墨子是真正的军事家吗?墨子在军事上有什么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对墨子的历史评价,墨子有什么著名事件,墨子简介墨子生平资料

    原来,汉代皇家图书馆把图书分为七类,称“七略”;以上十家都包含在“诸子略”中;而兵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则归入“兵书略”中。那么回头看,诸子中就没有懂军事的吗?有,恰恰便是那位提倡仁爱、反对战争的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墨翟)。[var1]侵删墨子是位实干家,他不满足坐而论道,更主张起而行之。他听

  • 蜀国五虎将,他一直被人嘲为杂牌将军,但刘备背后其实最看重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和张飞咱们自然不用说,刘备出生入死的好哥们儿,结义兄弟。首先关羽在早期的时候就跟随着刘备在各个地方辗转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这些战役都是出自关羽之手,以及在曹操生擒住关羽之后,关羽都对自己的大哥刘备念念不忘,无论给多少好处曹操都没能把关羽招至自己麾下

  • 「官场篇」郁郁不得志的孔子、被害死的华佗、被挖坑的唐伯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佗活了多少岁,孔子政坛失意的故事,赵云贾诩华佗

    要说孔子,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学识渊博,知书达理,一生想从政,颠沛流离到各国,但是不得各国国君重用,空有一身政治抱负,却难以伸展,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爱子、爱徒先他而去,晚年在弟子的协助下,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

  • 关羽墓被挖开,考古专家发现一物,百姓惊呼:我们错拜了1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墓发掘,关羽墓的真实历史,关羽的墓为何千百年无人敢盗

    比如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司马懿这些军事领袖;还有曹操,刘备这些优秀的统治者。今天我们讲的主人公就是关羽。关羽是除了孔子之外的一个以圣为名号的人。我们之所以尊称他为“武圣人”,是因为他不仅在武力方面出类拔萃,著名的事迹就有温酒斩华雄等。还因为关羽非常讲义气,最著名的就是被曹军捕获后,因为曹操惜才,所以直

  • 一代名将成“人屠杀神”,长平之战白起为何要坑杀40万赵国降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杰出军事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且位于四大名将之首。[var1]白起一生中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下城池七十余座,在作战中料事如神,屡能出奇制胜,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比比皆是,威名响彻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