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墨子是真正的军事家吗?墨子在军事上有什么作为

墨子是真正的军事家吗?墨子在军事上有什么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143 更新时间:2024/1/3 20:51:57

原来,汉代皇家图书馆把图书分为七类,称“七略”;以上十家都包含在“诸子略”中;而兵书《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则归入“兵书略”中。那么回头看,诸子中就没有懂军事的吗?有,恰恰便是那位提倡仁爱、反对战争的墨家代表人物墨子(墨翟)。

[var1]

侵删

墨子是位实干家,他不满足坐而论道,更主张起而行之。他听说楚国要攻打国,便派弟子到宋国去协助守城,自己则连夜赶奔楚国。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激辩,墨子成功制止了楚人的侵略图谋。

墨子深知,要说服楚人,光凭舌辩是不够的,因而还当场跟对方的军事专家进行“兵棋推演”,以展示宋国的防御力量,最终令楚国君臣知难而退。可见墨子不仅是思想的大师,还是谙熟军事技术的行家里手。

不错,有的学者考证说,墨子本身就是武士出身。他的代表作《墨子》共五十多篇,其中除了用许多篇幅宣讲“非攻”理论,还十一篇专讲军事,尤其注重“城守”,也就是据城防御,这从《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备突》《备穴》《备蚁附》等篇名也可看出。

[var1]

侵删

即如《备城门》一篇,以两三千言的篇幅详尽指导如在城头预做安排,以应付敌人的强攻。墨子所设计的城门是上下开的“悬门”,门有两扇,各长两丈,宽八尺,中间有三寸重叠。底下是一丈五尺的深沟。门上有孔,系以绳索,用来操纵悬门开闭。门扇上还钉有长铁钉,涂上厚厚的泥,以防敌军火攻。另外备有麻斗、革盆、水缸等,以作储水防火之用。

城门是用坚实的木料纵横交错打制,外包铁叶。上下两根门闩也用铁皮包裹,极为坚固。门闩上用二尺长的大锁锁住,贴上盖有太守大印的封条,还要常派人巡视。凡守门者,不得随便挟带斧、凿、锯、锤等——大概是怕有人破坏城门、策应外敌吧?

城墙上,则设有类似桅杆与船帆的“渠”和“答”,都是用竹或稻草编成,一来抵挡敌方的箭石,二来还可回收敌方箭矢。后世小说中的“草船借箭”,墨家早已实际运用。

至于防御的武器,除梃、长斧、长锤、木弩、箭等常规兵器,每段城墙上还预备五百块十五斤重的石块,其他如蒺藜、砖头瓦块等,更是多多益善。另外备有火炬、水缸、茅草绳、柴禾、铁锅、沙子等等——铁锅用来烧开水,以浇烫攻城之敌;火炬则供夜战照明之用。

[var1]

侵删

城墙上下的各种守御设施还有得多,例如“转射机”“掷车”等,是利用杠杆原理投掷石块、火把、蒺藜的利器。再如城墙上每隔五十步设有厕所一间,围以围墙,下面对准城下的粪坑;在城上倾倒污水,也都有固定的地点及方法——若非经过实战,这些举措是再也想不到的。

关键时刻,除了守城部队,城中男女老少也被动员登城。墨子对此早有算计:十万大军攻城,一般分为四路纵队,纵队进攻面横宽五百步——过窄则对攻方不利。而遇到这样一支纵队,守方调集壮丁一千人、女子两千人、老小一千人,就足以应付了。

书中的《备高临》篇,专讲如何防备敌方筑起高台,居高临下攻城。《备梯》篇阐述如何抵御敌方云梯的进攻。《备水》《备穴》《备蚁附》等篇,则探讨如何对付敌方放水、挖地道及像蚂蚁一样密集攀登攻城……书中对此各有对策。——难怪墨子面对剑拔弩张的楚国君臣,显得胸有成竹、神闲气定!

[var1]

侵删

《墨子》“城守”各篇大约是由墨子及弟子后学整理撰写的,除了总结墨家在反侵略战争中的军事发明及创造,也有对当时先进军事技术的借鉴与记录。如此详尽的军事学知识反而出自宣扬“非攻”的墨家著作;而有着“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资质的墨子,自身则是出类拔萃的军事专家,此事乍看有些吊诡,细想却又顺理成章。

不鄙视“奇技淫巧”、具有初步科学精神,是墨家思想的重要价值之一。《墨子》一书另有关于逻辑学、几何学、力学、光学等科学认识的论述,弥补了儒家、道家独重形而上学的不足。从种种角度看,后世对墨家思想的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

更多文章

  • 蜀国五虎将,他一直被人嘲为杂牌将军,但刘备背后其实最看重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和张飞咱们自然不用说,刘备出生入死的好哥们儿,结义兄弟。首先关羽在早期的时候就跟随着刘备在各个地方辗转了,“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这些战役都是出自关羽之手,以及在曹操生擒住关羽之后,关羽都对自己的大哥刘备念念不忘,无论给多少好处曹操都没能把关羽招至自己麾下

  • 「官场篇」郁郁不得志的孔子、被害死的华佗、被挖坑的唐伯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佗活了多少岁,孔子政坛失意的故事,赵云贾诩华佗

    要说孔子,大家都知道。他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学识渊博,知书达理,一生想从政,颠沛流离到各国,但是不得各国国君重用,空有一身政治抱负,却难以伸展,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爱子、爱徒先他而去,晚年在弟子的协助下,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

  • 关羽墓被挖开,考古专家发现一物,百姓惊呼:我们错拜了1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羽墓发掘,关羽墓的真实历史,关羽的墓为何千百年无人敢盗

    比如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司马懿这些军事领袖;还有曹操,刘备这些优秀的统治者。今天我们讲的主人公就是关羽。关羽是除了孔子之外的一个以圣为名号的人。我们之所以尊称他为“武圣人”,是因为他不仅在武力方面出类拔萃,著名的事迹就有温酒斩华雄等。还因为关羽非常讲义气,最著名的就是被曹军捕获后,因为曹操惜才,所以直

  • 一代名将成“人屠杀神”,长平之战白起为何要坑杀40万赵国降卒?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又称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的又一杰出军事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战国四大名将,且位于四大名将之首。[var1]白起一生中担任秦军主将三十余年,攻下城池七十余座,在作战中料事如神,屡能出奇制胜,其中以少胜多的战役比比皆是,威名响彻六

  • 马岱杀掉魏延后,为何彻底消失了?马超临死前,曾对刘备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马岱杀魏延后马岱去向,新三国马岱斩杀魏延,马岱和魏延正面对打能赢吗

    那么问题来了,马岱好歹也是马超的堂弟,西凉五马之一,怎么来到蜀汉之后没什么存在感宛如消失了一般?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形影不离,跟随马超马岱的经历史书上记载很少,甚至都没有单独的传。从只言片刻的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马岱一直跟随马超南征北战,马超在潼关和曹操打仗,马岱跟随,后来马超投靠张鲁,马岱继续跟随

  • 你不知道的春秋霸主,吴国到底凭什么登上历史舞台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吴国历史讲解,春秋时期吴国历代国君,春秋越国和吴国是怎么来的

    吴国,历史上记载是周王朝的周王族诸侯国,相传始祖为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它位于如今江苏、安徽两省境内,其中太湖流域是吴国的核心。其国都前期位于梅里,后搬迁至吴,也就是如今的苏州,是春秋中后期最强的诸侯国之一。今天我们就讲讲吴国是如何登上这春秋的历史舞台的。[var1]从太伯创建吴国算起,到第五代时武王胜

  • 晚年的孙权,为何突然变了个人?陈寿:嫡庶不分,导致闺庭错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陈寿对孙权的评价,陈寿评赵云,陈寿万卷楼图片

    孙权,三国时期东吴的开国皇帝,他一生秉承父兄的遗志,招募江东贤人异士为己所用,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建立了东吴的霸业,与同时期的曹操,刘备分庭抗礼,促成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秉承父兄的遗志孙权,是东汉末年将领孙坚的第二子,他的兄长是小霸王孙策,孩童时代的孙权才思敏捷,颇有慧根,因而被老父亲孙权寄予厚望,

  •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第一影帝”郑厉公:逃亡十七年后成功复国的一代枭雄(上)君位之争——第五阶段,子亹被杀,子仪继位高渠弥的弑君事件,让两个人很兴奋,一个本国人,一个外国人。本国人是谁?自然是在栎邑等待机会的郑厉公子突。他在等着祭足回国后与高渠弥发生冲突,然而祭足回国之后风平浪静,他仿佛默认了既成事实,而高渠弥也很

  • 老艄公上联:鼻孔子,眼珠子,珠子高于孔子,秀才下联,堪称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话说有一年,李调元要上京会试,四川人嘛,老话常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路上带着书童,看着风光秀丽,郁郁葱葱的美景,心中甚是欢喜,每遇美景,总要停下来作诗一首,纪念自己到此一游的喜悦心情。[var1][var1]慢悠悠的着走,一天的傍晚,李调元跟书童就来到了一个渡

  • 吕岱为东吴全取交州,两位老寿星的博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吕岱的故事,吕岱为什么说徐源是他的益友,三国志14吕岱

    士燮活到九十岁(古人算虚岁),吕岱活到九十六岁。吕岱为东吴全取交州的经过,就是这两位老寿星博弈的过程。大器晚成吕岱是徐州广陵郡海陵县人,就在长江入海口北岸。本来在郡县为吏,后来广陵乱,跨江来到江东。200年孙权掌事,已四十岁(由《三国志·吕岱传》推及)的吕岱主动前往投奔,被外任为吴县县丞。孙权一次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