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酒禁”到“酒税”,从唐朝的“酒文化”看唐朝社会制度的演变

酒禁”到“酒税”,从唐朝的“酒文化”看唐朝社会制度的演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015 更新时间:2024/1/4 11:17:08

比如人们要用酒来祭祀,根据当时社会的礼乐制度,不同的祭祀对象,酒的种类也不同。唐代的药酒也是十分兴盛的,许多医学文献中记载了关于酒疗的方法和药材,这些酒具有治疗疾病,调理身体的功效,深受人们追捧。

在唐诗中有很多节日比如端午节、重阳节,这些传统的节日也会配备相应的节令酒。比如屠苏酒、艾叶酒、菊花酒、雄黄酒等等。

唐代《投荒杂录》中记载酒的做法,将酒装在翁中用泥封起来,然后用火烧。由于热胀冷缩封泥会开裂,酒精和水蒸发溢出。经过烧制的酒,微生物都已被杀灭,留下酒更是甘润醇香。

在饮酒风气盛行的唐朝,许多人都嗜酒如命,那为什么会禁酒呢?

禁酒在以前也普遍存在,早在汉末曹操下令禁酒遭到许多人的不满,其中作为北海国相的孔融带头反抗,故意宾客宴席,在酒桌上抒发着坐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的人生理想。最终被曹操以不孝之名杀害。

在当时酒在酿制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粮食,酒是由粮食、水、酒麹蒸熟拌匀发酵得来的。但是为了优先解决温饱问题,统治者往往会选择禁酒,颁布禁酒令。对芸芸众生美其名曰“喝酒有伤风化”,这也实在是可笑。

最早解束禁酒令的是隋炀帝,538年正式全面取消榷酒制。百姓们可以自由酿制买卖酒,酒开始渐渐兴盛起来了。唐初,唐高祖试图再度颁发禁酒令,但是经过隋朝的酒文化发展,百姓的生活已经离不开酒了,李渊禁酒的幻想也就破灭了。

在唐代酒业发展迅速,许多人也因此掌握了财富密码。这也引来了统治者的关注。764年安史之乱结束后不久,统治者以政府财政收入紧张为由下令缴纳酒税,大量钱财充入国库成为国家财政稳定的收入。安史之乱后,唐代的经济遭到了重大的打击,宰相杨炎建议废止租庸调法,实施两税法,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唐代中期均田制慢慢被破坏,土地私有悄悄的发展起来。

政府对土地买卖越来越宽松,官吏授田使得他们成为了地主,各地商人也大量购买土地建立自己的庄园。在苛刻的徭役制度下,均田制慢慢瓦解,土地变得越来越集中。政府会根据财政预算确定税额,在夏秋两季进行征收。

与之前按每家人口征税,现在两税法按照资产的多少规定等级征税,你资产越多,交的税也就越多,农民的赋税大大减轻。这种统一的税制,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在后世的经济学上也有一定的影响。

实施的第一年,税收就增加了一倍,这对战后的经济复苏也有很大的帮助。唐初政府只收没有专门设立管理酒业的机构, 建中三年后出现的负责执行相关政令的 专卖机构比如曲务、都务、场务,不管是榷酒期间还是非榷酒期间,它们都会进一步控制酒的生产和销售,这些带有垄断性质的专卖政策及机构不外乎是政府盈利的一种方式。

唐代酒市场竞争激烈,百姓们为了让酒更加畅销各出奇招。

爱美是人的天性,唐朝人利用这一点让美女当泸,利用美色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卖酒。除了长相惊艳的美女长相怪异的也能拉来很多顾客,在 《太平广记》卷60 《阳都女》记载了一阳都酒家女,长相怪异,眉毛连着,耳朵又长又细,人们以为她是神人,利用人们的好奇心许多顾客都想来看看到底有多怪异,于是酒的销量也大幅增长。

一些酒店还在店内装饰上下了功夫。在《全唐文》中就介绍了崇轩邃室,外厩内厨,帷簙精新,器物充足的酒店环境。

谁不想在环境优雅的地方喝酒呢?唐代也流行先品尝后购买的促销手段,如果你在路上口渴,酒户会给你提供一些酒解渴,给你留下好印象,吸引你下次光顾。除此之外酒户还提供赊账的人性化服务,我们经常在电视剧里看见客官喝完酒大声吆喝“记账上”,这种营销方式留住了不少老客户,给酒店提供了稳定的客源。

唐代只有经过政府批准的酒户才能卖酒,普通的老百姓是没有资格酿酒的。但这个酒户也并是你想当就能当的。首先你得有权有势,大家都知道当时卖酒赚钱,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但是百姓哪里抢的过政府高官。

其次,想做酒户还必须有钱。如果没有钱就相当于没有创业的动资金,没钱给政府抵押担保承包政府的坊厂。最后,你还必须又能力,如果你的生意惨淡,政府收取的酒税就少了,派人管理你的酒税简直就是浪费人力。政策一出酒户看到要交这么多的酒税,哪还有钱赚。

与是有些酒户酒户就会勾结政府偷税漏税获取更大的利润,不过他们可不会像现在被抓紧去踩缝纫机。771年政府重新制订了税酒制度,对酒户进行量定征税,酒户需要自己逐月上门缴税,并严格监督,酒税逐渐步入正轨,也为后来的“官方直营”做了铺垫 。

唐代的税制也越来越完善,酒税收入已经成为重要来源之一。从禁酒、放任、榷酒、最后开始全面征收,酒税逐步完善,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782年榷酒令更加严格,卖酒的权利收归国有,只有官店才能买卖。仅仅四年收入高达560万贯,卖酒给政府带来了不少收入。宪宗在位时更是规定不管你喝不喝酒,任何人都要缴税。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大多数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

779年代宗驾崩,德宗即位,财政亏空。国家下令禁止酤酒,官置酒店 , 酒一律都由政府专卖 ,所有卖酒的利润都收归国家。但是当时酒户的酒店基数庞大,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关店,如果全部关掉将会造成很多人失业,必会引起很大的动荡。政府只能出价收购或者定点产销。而且价格也统一规定为2000至3000文一斛。

但是到了建中四年,战事频繁,京城有许多酒店是政府高官所开,政府也在拿到酒税后也不敢过多干预。酒店变成官营的以后,原来的酒户的收入大大降低,搞的他们也无心酿酒,也就变得越来越难喝。在京城中,酒店集中也易于管理。

于是有很多城市又恢复了酒税制度。随后又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榷酒钱”。榷酒钱一经下令就深受百姓的喜爱,迅速普及全国。原来百姓不能在自己酿酒,只能去专卖酒店买,现在自家可以酿制自己自足,如果不对外售卖就不违反法律。但是酒的酿制技术要求低,百姓们自己酿制也没有什么问题,每个地方酿出来的酒都有自己的特色,民间百姓自酿自酤,导致后面出现众多逃酤、私酤的现象。

但是榷酒钱与官酤酒在有些地方也存在并存的现象,像江西浙西等地区,这就意外着百姓要交双份钱。这酒利这块蛋糕可算是被政府玩明白了。

后来酒税变成了两税的附税,把酒税分摊在两税的税钱部分,这种附加税甚至比两税主税还要多。唐代后期更是变本加厉的变成多税法,要缴纳的税越来越多,天下老百姓苦不言堪。

政府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在交通便里难以实施专卖的地方垄断酒的生产原料,卖给私营酿造者。

酒对于唐朝诗人似乎代表着一种情感象征,消愁,伤感,陶醉,豁达......唐朝的酒对中华文化发展意义深远。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没有唐代的酒,就没有唐代这么多优秀的诗篇。

在唐代,酒可谓是文人骚客的必备单品。诗人对酒似乎都着一种特殊的情怀。在五万首唐诗中,和酒相关的就有六千多首。

酒可以让士大夫们把酒舞观余,也可以也可以让贬谪流放的人借酒消愁。李煜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李白人称酒仙,白居易自称醉酒先生,连雅号也和酒有关。李白关于酒的诗大概要有一百七十多首,占了总数的百分之十六。他借酒追求个性的解放,摆脱现实中的束缚。他傲世独立面对官场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倾壶事幽酌,顾影还独尽。念君风尘游,傲尔令自哂”。

为什么要那么辛苦地去游谒?没事就这样喝喝酒多好啊。饮酒仿佛能避开现实的烦恼,在自己的世界抒发情感,所以他的很多诗都有着气势恢宏,发泄心中愤懑之情。

后来的杜甫仕途的不顺也只能解酒消愁“浊醪谁造汝,一酌散千忧”。

参考文献:

唐代的酒类专卖

新唐书

唐大诏令

放天下榷酒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万历三大征之首:宁夏之役!明朝内部的一场攻城战有多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二月二十三日,先前与党馨关系不睦的哱拜义子哱云、指挥土文秀率领500人,从外面回来,也加入到叛军的队伍,合力杀死了抵抗叛军的游击梁琦、守备马承光。二十五日,叛军向总兵张维忠索要朝廷封印,张维忠被迫交出,上吊而亡。刘东旸在取得封印后自称总兵,他听从主谋哱拜的意见,在城里屠杀牲畜,让叛军诸将祭祀结盟,授

  • 唐朝贵族眼中炙手可热的“昆仑奴”是黑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唐朝昆仑奴,历史上的昆仑奴是怎么回事,唐朝昆仑奴最后下场

    他们吃苦耐劳温顺能干,有的人还有特殊技能,有的精通音律、舞蹈等,还有不少或精通多国语言,或善于潜水打捞,或能驯服各种猛兽,加之他们极为忠心,不会反抗,既能当保镖,又能当仆人,所以入唐后,便深受大唐贵族的喜爱,这些特点也让他们成为商品一样,被贵族豪门当作交易的工具。关于昆仑奴的来历并非简单是指来自于昆

  • 一位状元出身的首辅,一副人人都玩的麻将,导致了大明王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状元名叫周延儒,出生于1593年,宜兴宜城镇,他少年时就非常聪明,1613年他乡试中举,1614年他会试高中第一,获会元。一月后参加殿试,他又一举夺得一甲第一名,成为状元,年仅21岁。 周延儒中状元后入翰林院为修撰,他少年得志,走马京城,威风八面。公元1627年,年仅23岁的明熹宗驾崩,他的弟

  • 富二代李白,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却落得如此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爱好旅游,武功高强,花了27年时间游历四方,在这27年间,他的钱财又从何而来呢?谈到钱就得从李白的身世说起了,李白其实是一个富二代,父亲极其有钱,叔叔又是地方官员,并且李白艳福不浅,游历期间先后娶了四次妻子,也从中获得不少钱财。他出手大方,银票也花不了多久,好在他剑术超群,便借此开武馆收学费。当

  • 宋代时期资料中记载的天书与天子之书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代天书,什么人能看见天书,刘伯温天书全文

    天书降临后,真宗接受了百官的祝贺,随即在朝中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奖励了发现天书的相关人员。“景德”年号也因为天书的降临而改为“大中祥符”,而更为盛大的泰山封禅仪式也在第二次天书降临后于十月份举行。为了答谢上天降书,朝廷设立了各种节日以示庆祝,如天棋节、天庆节了、天祥节等,真宗同时还命令举全国之力修建规

  • 玄武门之变后, 李世民为何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 ?并不是好色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李元吉的妻子 杨氏,本名叫杨珪媚,出于南北朝时代的弘农杨氏家族,是名门望族 。弘农杨氏家族不仅家大业大,也常出美女 。杨氏从小就长相出众 ,闭月羞花,秀色可餐 ,可以说是肤白貌美大长腿 。人人都爱美女 ,李世民也是人 ,遂将杨氏霸占 。不仅仅是因为好看就将其霸占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杨氏是隋朝

  • 朱元璋微服私访,遭一老妇人破口大骂,朱元璋:敢问你儿子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人的观念中,对于明太祖朱元璋的印象似乎并不太友好,很多人甚至还将其写在小说演义之中,但无一例外明太祖朱元璋在这些小说演义之中的形象几乎都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例如:明太祖深夜杀宫女、明太祖于豆腐摊前杀老人等,桩桩件件的案例无一不将“凶残狠辣”四个字印刻在朱元璋的身上。然历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真是

  • 郑和七下西洋干了多少“闲事”?寻找麒麟,境外作战,扶植海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我国古代也有过如此大规模的航海事件,这就是家喻户晓的“郑和下西洋”。“ 七下远洋佳话多,外交史上起长河。万千里破重重浪,六百年掀道道波。”郑和带队远航,规模之大,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是当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比欧洲远洋早了半个多世纪。可是中国的郑和下西洋并没有对人类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根据

  • 评说历史上的女皇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她而且还是一个唯一的女中丈夫、也是开明的圣君!哪怕是放在现代社会,就是西方,又有几个女的国家元首呢?可见,在一千多年前,武则天的出现,而且是在盛唐时期,并且她把国家管理得非常好!我们再来看看,在她当政的时期,武则天本人就非常注重佛学。曾经拜神秀为国师,也欣赏六

  • 朱元璋诛尽有功之臣,唯独漏杀一人,导致多年后大明江山易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陪同开国皇帝打天下的功臣,他们理应获得相应的回报。而作为能征惯战的将领,这些人手握重兵,深受士兵爱戴,一旦决意造反,又将是刚建立起来的帝国中最大的威胁。处理这些功臣的方式,和皇帝的人格魅力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唐太宗李世民在建国后对大臣们大加封赏。而赵匡胤则以一桌宴席,让和自己打天下的兄弟们交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