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元日战争中,元朝没有灭亡日本?

为什么元日战争中,元朝没有灭亡日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031 更新时间:2024/1/19 23:17:51

其实元日战争前后,元朝的前身蒙古汗国已经灭掉了金国,甚至横扫欧亚大陆,元朝正式确立后,元朝还灭掉了南。按理说,日本的体量无法欧亚大陆各国相提并论,但为什么日本却能顶住元朝的两次进攻?

其实个人觉得,如果论到原因,主观上和元朝群臣的知识盲点有关,客观上则和运气有关。

1、两次元日战争

在日本历史上,两次元日战争,分别被称为“永之役”、“弘安之役”。

第一次元日战争,发生在元朝的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西元1274年)。此时的元朝并没有完成大一统,中华大地处于元朝和南宋对峙的局面。

当时日本和南宋存在一定的往来。而这种往来,被元朝朝廷注意到了。元朝担心南宋会和日本合伙夹击元朝。为此,忽必烈也一度派人去日本去见日本当时的当国者,希望日本能够断绝和南宋的一切往来。不过,忽必烈的这个要求很快被日本的当国者拒绝。

同时,有传说认为:忽必烈听信拉伯人鼓吹,认为日本十分富有,甚至甚至拥有金山银山。

于是,忽必烈决定先灭掉日本,断了南宋的外援。于是,有了第一次元日战争。

当时,元朝朝廷纠集了汉军两万人,高丽仆从军五千人,同时还携带了大量的阿拉伯回回炮,忽必烈渴望一鼓作气荡平日本。事实上,面对元军的东征,起初日本方面是十分慌乱的——负责阻击元军的日本武士大量丧生,日本社会陷入恐慌状态。对于元军来说,可谓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元军登陆没多久,日本附近就刮起了台风,导致元军的运兵船悉数倾覆——这意味着后勤等方面都面临难度。所以,元军统帅无奈之下,只好带着残部撤回元朝。

第二次元日战争,发生在元朝至元十八年(日本弘安四年)。当时元朝出兵十多万。此时的元朝已经灭掉了南宋,因此征发日本的元军中,不乏来自南宋的降兵。而日本方面,由于经历了“文永之役”,所以对于防止元朝的二次讨伐,也有一定的积极准备。所以,元军从登陆开始,就遭到了日本方面的防御工事抵御,就在双方僵持的时候,元军再度遭到了台风袭击。这导致了第二次元日战争,元朝又因失败而告终。

2、结语

其实个人觉得,元日战争的失败,表面上看上去,是因为元朝军队遭到了台风,所以失败。但是,主观上,元朝群臣没有掌握日本的台风规律,没能参透日本的气象学,这才导致在不适合攻打日本的时间点上对日本发动进攻,遭到了失败。所以,主观上,元日战争的结局,涉及到了元朝群臣的知识盲点——即对日本的气候、台风规律知之甚少。

客观上,则是不凑巧——毕竟,两次元日战争,强大的元朝,都因为台风,而导致元军遭遇重创,最终错失了灭掉日本的机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康乾盛世是虚假的盛世,热兵器被雪藏,导致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雍正王朝历史记录,康乾王朝,康乾盛世vs雍正王朝

    这个“盛世”所带来的结果就是1840年,英国用坚船利炮轰开了清朝的国门,明朝死亡于万历,而清朝落后于乾隆。在封建社会,国家强大与人民贫困两者之间并不冲突。乾隆的爷爷康熙自称是最懂科学的人,也是华夏自古以来第二懂饥荒的人,仅次于何不食肉糜。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清稗类钞》记载康麻子曾言:尔汉人,一日三餐

  • 宋史:本是由准皇储担任的开封府尹,后来为何普通官员也能担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无人不熟悉,说的是北宋名臣包拯执掌开封府时惩奸除恶的故事。包拯最为知名的官职就是开封知府了,这个官职在北宋时正式的叫法是“权知开封府”。“权”字的释义中有“姑且,暂且”的意思,“权知开封府”也就是暂时执掌开封府,包拯只能算是个代理知府。除了“权

  • 《雍正王朝》:全方位读懂皇帝胤禛,短短13年的传奇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雍正王朝四阿哥胤禛,雍正王朝历任皇帝列表,雍正王朝胤禛是第几集登基的

    1696年,18岁的胤禛与父亲康熙帝一同征讨噶尔丹。1702年,胤禛随康熙帝巡幸五台山。1703年,胤禛侍从康熙南巡江浙。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之后,众皇子为了争夺权位,开始钩心斗角。“九子夺嫡”自此开始。而四阿哥胤禛在太子胤礽被废后,敢于为太子说好话,属于“太子党”。同年,大阿哥胤褆

  • 如果当上皇帝的不是朱允炆,而是他老爹朱标,朱棣还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标穿龙袍被朱元璋看见,朱标简介资料,太子朱标死因真相

    其实真的这么说的话,别说朱棣了,李世民过来也不敢造反,为什么呢?第一,要知道朱标从小就被寄予厚望,而且是朱元璋最喜爱的一个儿子,给他请了无数的老师,还给他找了一大堆文武大臣帮助他处理政务,那些开国功臣都已经被朱元璋给处理得七七八八了,基本上没有办法给朱标带来什么威胁,第二代的武将有名的没名的,也基本

  • 《雍正王朝》:清朝版的《人民的名义》,竟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剧中出现多个名场面,比方说“国库亏空”、“四阿哥追还欠款”和“八爷党”与“太子党”至间周旋等等,都让人看的大脑飞速运转。我认为《雍正王朝》就像是清朝版的《人民的名义》,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城府和计划,再加上一环扣这一环的剧情事件,还成就这部剧如此高的评分。但就是这么一部历史正剧,在网上又一直有一个很热

  • 明朝末年民不聊生,清军入关后为报复明军,都干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明末以来,在天灾人祸、内外动乱的双重打击下,其封建经济已陷入崩溃,经济秩序完全混乱。农民作为社会的主要生产者因不能照常从事农业生产,为求生存,或挺而走险,参加农民起义,或流徙别处,形成一股巨大的“流民潮”,冲击着封建社会的秩序,加剧了社会的动荡;还有很多人坐以待毙,抛尸荒野…...明末的经济崩溃了,

  • 明朝最让人佩服的皇帝,不是朱元璋,更不是朱棣,而是此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大家都会想到开国皇帝朱元璋,他白手起家,凭借自己的独特的军事手段,开辟了一片大好江山,但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荣登帝王之位后,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大肆残杀开国功臣,他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但是说到明朝最佩服的皇帝,却不是他,也不是他的儿子朱棣,而是此人,他是谁呢?大家可以随着小编做相

  • 《雍正王朝》:不愧为历史剧的巅峰,“权谋”博弈让观众拍案叫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易中天评价雍正,雍正的权谋有多厉害,雍正王朝精彩瞬间

    而考验一部作品经典与否,主要是看它能否经得起一看再看,《雍正王朝》就是一部能扛起担子的电视剧。它很容易抓住观众的眼球,剧情有所悬念、紧张刺激、险象迭生,让人流连忘返。刘欢演唱的主题歌“得民心者得天下”回荡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媒体、市民更是对《雍正王朝》的讨论成为了大荧屏外闲聊的话题。这部剧最重要它把关

  • 朱元璋杀了刘伯温,朱棣继位后,为何又杀了刘伯温的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基可比诸葛亮和张良,可见其才能非比寻常。但刘伯温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文弱书生,按照《明史》记载,“基虬髯,貌修伟”,乃是一侠客形象。刘基做事向来勇毅果断,但是,刘基过于公正严明、嫉恶如仇的性格却害了他们父子两代三人。朱元璋在闻知刘基的大名后,重金聘请刘基出山相助。刘基并不是朱元璋的濠州嫡系。刘基投奔

  • 明代宦官:皇帝的提线木偶,皇权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明史》对于明代宦官的评价。然而,相比于汉、唐的宦官前辈们,明代宦官“去汉、唐远哉”之名,就有些名不符实了,不仅汉代的十常侍之乱、唐代的甘露之变不见于明代,就连权倾一时的刘瑾、冯保、魏忠贤被皇帝处置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甚至于曹吉祥之乱,居然是被临时借住在朝房的武将孙镗率领临时召集起来的数百名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