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贤臣—尊王攘夷

春秋首霸齐桓公任用贤臣—尊王攘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294 更新时间:2024/1/18 22:39:49

东周时期,周天子的威望越来越衰,天下诸侯不来朝拜上供,不听周天子的旨令,天下动荡不安,战争不断,各路诸侯争权夺霸,根本就没有人把周朝天子放在眼里。周王朝就是一个空架子。

这时的齐国内部一直很稳定,一百多年没发生过内战,几代君王又是明君,这就更加巩固了齐国在各诸侯国的地位,齐国甚至被称为“春秋小霸”。当时也能拉得起几个小国家和联盟了。

齐僖公在世时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儿子姜诸儿,二儿子姜纠,三儿子姜小白,大女儿宣姜,二女儿文姜。那个朝代继承王位的是嫡长子,所以三儿子姜小白即不是嫡长子又不是大儿子,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继承王位,可是命运往往就是这样无常不定,齐僖公死后,王位自然而然由大儿子姜诸儿继承即齐襄公,这齐襄公也是自作孽不可活,竟然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玩起了不讲人伦的感情游戏,他俩不知怎么就对上眼了,文姜这时已是鲁国国君的王后,可是齐襄公还是不放过她,搞得齐襄公也不管国事了,后来被大臣公孙无知带兵策反把齐襄公给杀了,公孙无知自己做起了君王,后来,又有人把公孙无知也给干掉了。

[var1]

齐国那些老臣们还是拥护齐国的另外两位先王子继承王位,即姜纠和姜小白,当时他们两个都不在齐国,一个在莒国,一个去了鲁国。当他俩得知消息后,都各自快马加鞭返回齐国争夺王位,老二姜纠在火速回程的路上,为了阻止老三姜小白,便派自己麾下的得力干将管仲在半路上截杀姜小白,在截杀过程中,姜小白被管仲射了一箭,管仲以为一箭射死了姜小白,便赶快回去复命。姜纠在得知管仲射杀了姜小白,便慢了回程的路。

姜小白的确吃了管仲一箭,不过没有致命要害,箭正好射在了头盔上,因此躲过了一劫,最后姜小白先到了齐国,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的春秋霸主齐桓公

[var1]

齐桓公上位之后,他要杀管仲报一箭之仇,大臣鲍叔牙劝谏齐桓公不要杀管仲,管仲不是普通之辈,是一国难求的栋梁之材,齐桓公相信了鲍叔牙,请来管仲和他彻夜长谈,觉得管仲真是旷世奇才,这就是流传千古的“君臣佳话”,于是封他为大夫,后又封他为相国。

齐桓公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打仗,征服其他国家,可是管仲坚决阻止,他觉得现在的齐国不应该发动战争,而是要实行国内改革,打出一面“尊王攘夷”的大旗, 周朝当时虽然手里没有实权,但是空壳还在,管仲要齐桓公以忠心护主的旗帜来保护周朝、和各国同化联盟。在国内“内修德政”, 利用天子的名号来以德服人,同时垄断经济,一是垄断了天下市场的盐和铁,当时的盐和铁可是老百姓的生计,现在把它全部收为国有,二是垄断货币,把货币划为国有,田地凭多少税收,多种多收税,少种少收税。

齐桓公听从管仲的治国方针,齐国当时强大的无国可敌,齐桓公应燕国的求助,带兵攻打山戎,这一仗就把山戎打趴下了,齐桓公扶起了燕国,还把打仗得来的大面积土地都赠予燕国,使燕国成为了桥头堡,谁也不敢欺负他们了。

齐桓公救燕得胜,班师回朝,燕王送齐桓公送至齐国境内五十里外,齐桓公就把齐国这五十里土地赠送燕国。齐桓公救燕之后,转身又去救卫国攻打狄人,保住了卫国,齐桓公又帮助徐国攻打楚国,阻止了楚国进攻徐国。

这时,周天子去世,齐桓公又带着大家拥立新天子继位,如此一来,连周朝的天子都是由齐桓公拥立,齐国的声势可想而知是有多么的庞大。齐国首当其冲成为一世霸主。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场堪比温酒斩华雄的绵竹之战,赵云与马超两大虎将谁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祸从口出的马超】 作为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无论是形象气质还是实力,他在羌人的眼中就是一位天神,勇武的马超杀得曹操割须弃袍,曹军第一勇将许褚也占不到上风,这位被称为与吕布相提并论的人物,又在葭萌关与猛张飞大战一场,马超的威望也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当他投到了刘备帐下之时,这位与马腾衣带诏结盟的刘备,对

  • 范蠡辅助勾践打败了吴国,庆功宴当晚,他留下赏赐的钱财不辞而别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勾践灭吴后范蠡的下场,和范蠡一起辅佐勾践的是谁,范蠡对勾践评价

    将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充饥的介之推,最后被大火烧死在山上;帮助夫差成就大业的伍子胥,却因他轻信谗言而被赐自尽;曾率齐兵击退晋、燕入侵之军的司马穰苴,却因齐景公忌惮能力将其辞退之后,抑郁而终。一个好的君主,必定擅长用人,身为贤臣,却大多无法得到一个善终的结局。可偏偏,有人逆流而上,“事了拂衣去,深

  • 诸葛亮为什么要多次坚持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诸葛亮为什么要北伐,诸葛亮北伐详细路线图,诸葛亮几次北伐中原

    在刘备离世以后,诸葛亮组织主持了多次起兵北伐,但最后的结果却一直不怎么理想,屡败屡战。但诸葛亮明知道自己北伐不会成功还一次次去尝试,使得蜀国国力不断被消耗,而他自己也是心力交瘁而死。在后世很多人都觉得诸葛亮的北伐决定是他这辈子做的最为错误的决定,那么作为顶级谋士的诸葛亮为什么会一直北伐那?这真的是一

  • 赵国简史:东方六国最后的守护神,它不衰亡,秦国不敢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世人都知道,赵国和秦国是战国中后期的“死对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赵国和秦国王族竟然是同一个祖先,他们都是商朝人蜚廉的后代,并且,他们都是“嬴姓赵氏”。而且,赵国与魏国、韩国一样,都是由晋国分裂而来的,并与魏国、韩国合称为“三晋”。在赵国前期,赵国采取了与魏国、韩国结成“三晋联盟”的措施,并发动了

  • 名声不显的曹参,为什么在论功时排到了韩信前面高居第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手下的第一大将是谁相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的说韩信,的确韩信是初汉三杰之一更是初汉三雄之首。可是你知道吗?在刘邦论功排名之时韩信只排在了二十一位,而武将排名最高之人则是排名第二的曹参。很多人都没听说过这个人的名字,他既不是三雄之一,也不是樊哙、周勃等知名将领,他凭什么排第二那?下面就让我带你仔细了解

  • 刘邦最为推崇的张良为什么封功时只排到了六十二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初汉三杰是汉初刘邦手下最著名的三个臣子,刘邦曾经给予了他们极高的评价,他们三人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厚的一笔,很多人都觉得他们三人是刘邦夺得天下的关键。可是你知道吗在刘邦称帝论功排名的时候,初汉三杰只有萧何排在了第一位,韩信只排到了二十一位,而张良更是排在了六十二位,要知道刘邦对张良可是格外的推崇,甚至

  • 秦国早期军功爵制-爵位名称背后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国军功爵制有多可怕,军功爵制对秦国的影响,军功爵制释放秦军战力

    现在看到的秦国军功爵制是二十级,是经过秦朝数次修改后的版本。最早由商鞅制定的初始版本大概是十四级,这十四级爵制也大多保留在“二十级军功爵制”中。作为现代人看这“二十级爵位”名称,是相当难理解,不过探究这些爵位背后的含义,或许能令大家更容易理解些。[var1]“十四级”军功爵制商鞅制定初始版本的“军功

  • 三国之中拥有很多优势的蜀国为什么第一个被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蜀国可以说是三国之中唯一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国家,刘备能够在夹缝中成功的生存下来并占据了一席之地是一件十分不可思议的事情。虽是白手起家刘备的蜀国却有着很多其他国家没有的优势。首先是刘备的皇叔身份,刘备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加上自己的仁义之名,收拢了一大批人才,刘备在位期间蜀国的能臣数量远远超过其他两国,

  • 韩貂寺救赵楷不及,徐渭熊阻陈芝豹受重伤,青衣儒圣战白衣儒圣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韩貂寺此次私自离京算是用掉了与赵家的最后一点情分,但他现在顾不了那么多了,因为他的新主子赵楷有危险。皇帝与徐骁对此都很默契,此次截杀不管最后是谁活了下来,双方都选择默默接受。韩貂寺自那女人死后,就把恩情还到她儿子赵楷身上。赵楷虽是皇帝私生子但身负大气运,此次入蜀封王捞取战功,未来争夺皇位可就有很大胜

  • 一向能容人的曹操为什么容不了华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这个人是谁,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了解。曹操作为三国中势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开国君主身上有很多异于常人优点,而这其中善于容人的优点更是让世人所称赞。曹操这个人对有能力的人十分赏识,哪怕他身上有着很严重的缺点,只要不触及到他的底线他都可以接受并且善用这个人。曹操曾经优待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关羽,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