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版“崇祯帝”,有励精图治之心,却亲手将唐朝推向灭亡

唐朝版“崇祯帝”,有励精图治之心,却亲手将唐朝推向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666 更新时间:2024/2/8 14:14:42

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力转入衰败。虽然有唐宪宗唐武宗等帝王励精图治,但依然没有能挽救唐朝转入彻底衰败的命运。到了公元888年,随着唐朝版“崇祯帝”唐昭宗李晔的登基,这位有励精图治之心的帝王却以自己的错误行动,亲手将唐朝推向灭亡的深渊。李晔驾崩后仅仅过了3年,随着唐哀帝朱温害死,唐朝灭亡。历史进入五代十国的大乱时代,直至赵匡胤登基才逐渐统一中原。

那么,唐朝版的“崇祯帝”唐昭宗为何有励精图治之心,却亲手将唐朝推向了灭亡呢?这背后到底有哪些历史原因?

上图_ 李晔(867年2月22日—904年),即唐昭宗

第一,没有团结好李克用

李克用,沙陀族,本名朱邪。唐朝后期的将领。

唐朝后期,各个地方的节度使拥兵自重,对朝廷的态度不尽相同。但担任河东节度使的李克用对唐朝是有功劳,至少在唐昭宗在位时期,李克用并没有对唐朝取而代之的想法。

相反,李克用还非常拥护唐朝中央。881年,黄巢起义军攻克了长安,李克用率领17000多人的军队进攻黄巢。经过激战,李克用平定了黄巢起义军,朝廷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

但是,唐昭宗出于稳定自身皇位的考虑,采取错误的手段去讨伐李克用。当时,赫连夺、李匡威和朱温3人上表朝廷,请求出兵讨伐李克用。

上图_ 李克用(856年10月24日-908年2月23日),字翼圣,本姓朱邪(又作朱耶),被唐朝皇帝赐姓李氏

唐军出动了,唐军投入的部队包括中央禁卫军的多数部队,镇国军节度使韩建的军队、宣武军节度使朱温的军队、凤翔军节度使李茂贞的军队等一批地方节度使的部队参战。

然而,唐军中央军和地方节度使一起参战的部队本身就是个“散装品”,除了中央军和韩建的部队作战较为努力外,其他节度使的部队都没有认真执行唐昭宗的命令。

镇国节度使韩建的部队以300多人袭击李存孝的营地,李存孝出兵伏击韩建。但就在韩建和李孝存激战的关键时刻,李茂贞指挥的凤翔部队竟然撤走了。最终,韩建的部队战败,唐军中央军也溃败。唐军进攻李克用的战斗功败垂成。

上图_ 李存孝(858―894年),本姓安,名敬思,代州飞狐县(今山西省灵丘县)人

唐昭宗进攻李克用的作战出现了2个错误。

首先,唐昭宗不该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轻率发兵进攻李克用。

唐昭宗登基后征兵10万人,组建了一支10万兵力的禁军,成为维护其皇权的最后一道防线。但是,唐昭宗新组建的部队能有多少战斗力?在唐朝晚期财政拮据的情况下,唐军中央军的训练都无法和盛唐时期的唐军相提并论。而李克用手握的部队经历过和黄巢起义军的血战,兵强马壮,作战经验丰富。唐昭宗的唐军刚组建不久后就非常急迫的发动对李克用的进攻,导致唐军新组建的中央军损失惨重,从而在客观上削弱了唐昭宗的皇权。这是唐昭宗在军事决策上出现的失误。

其次,导致李克用和唐朝之间的关系裂痕越来越大。

前文已经叙述,李克用对唐朝朝廷是忠诚的,至少到唐昭宗在位时期,李克用并没有将唐朝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是,唐昭宗对李克用的错误用兵,直接导致了李克用和唐朝的关系出现巨大裂痕。

上图_ 张浚(1097年8月11日-1164年8月28日),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

唐军的张浚和李克用的50万大军激战,李克用表示,如果打输了,那就甘愿接受朝廷的处置。但如果赢了,那就骑到陛下的宫殿里,在陛下的宝座旁边杀掉奸臣,向先帝谢罪。

从相关史料细节不难发现,李克用对唐朝讨伐这位平定黄巢之乱的有功之臣的态度是非常不满。虽然没有表现出将唐昭宗取而代之的想法,但李克用确实是有些不太信任唐昭宗了。

没能团结好李克用,标志着唐昭宗治国事业出现一个裂痕。

上图_ 唐朝各藩镇形势图

第二,不听大臣劝导,执意决定讨伐李茂贞。

公元893年,李茂贞拥兵自重,进一步扩张地盘,唐昭宗没有批准。李茂贞很不高兴,写了一封不符合语言礼节的信件给唐昭宗。唐昭宗龙颜大怒,决定出兵进攻李茂贞。但这个计划遭到了宰相杜让能的坚决反对。

杜让能反对是有道理的,当时唐朝中央所能控制的区域只剩下长安及其周围地区了。唐军在前期进攻李克用的战斗中已经损失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唐军再去进攻李茂贞,就等于以卵击石。

唐昭宗出兵意已经定,杜让能反对无效。就在此时,首都长安出现了情况,李茂贞得知唐昭宗要攻打其自身的消息后,竟然让长安城的数百老百姓反对朝廷出兵的做法。朝廷下令抓捕游行的老百姓,导致很多群众逃出了长安躲避兵灾。

上图_ 唐朝军队

加上进攻李茂贞时,唐昭宗没有做好任何军事上的准备,招募3万无业游民组建唐军匆忙出征。3万唐军进军驻扎在兴平,李茂贞的部队6万人,驻扎在周至抵抗唐军。

李茂贞的部队历经边防百战,参加过进攻黄巢起义军的战斗。战斗力非常强悍。李茂贞的部队进攻兴平,无业游民组建的唐军直接不战而退了。

随后,李茂贞的部队反攻长安城,将长安城包围起来。朝廷给李茂贞封更大的官职,李茂贞地盘进一步扩大。

唐昭宗的军事斗争准备真的是非常外行,其表现别说和唐太宗、唐高宗这种懂军事的皇帝无法相比,即便和唐宪宗、唐武宗相比,唐昭宗的这种做法都极其外行。

上图_ 唐武宗李炎(814年7月2日-846年4月22日)

第三,没能采用正确的方式解决宦官问题。

唐武宗李炎如何处理宦官的?唐武宗面对大宦官仇士良非常聪明,先是将仇士良提拔上去,率领神策军。但是,李炎却在暗中掌握了神策军的兵权,等于将仇士良晋升,但做了架空。这样一来,李炎就能牢牢的把握皇权,还做到了不在明面得罪仇士良。最终,仇士良离开了长安城。

而唐昭宗怎么做的呢?唐昭宗采取了硬刚宦官的态度。

唐昭宗指责宦官杨复恭谋反,杨复恭做了辩解,说养了很多养子是为了报效国家。但唐昭宗却针锋相对的指责杨复恭,报效国家就已经把这些养子交给唐昭宗本人,让他们姓李而不是姓杨。杨复恭无言以对,就此杨复恭和唐昭宗矛盾彻底公开化了。

唐昭宗让杨复恭去给李茂贞当监军,但杨复恭不去。杨复恭还调集兵马讨伐和自己有矛盾,支持唐昭宗的养子李顺节。最终,这场内战的结果是杨复恭集团被灭,李顺节掌握实权权力迅速增加,也开始对唐昭宗骄横。唐昭宗最后杀掉了李顺节,但还是无法掌握皇权。

上图_ 梁太祖朱温(852年12月9日—912年7月18日),开平元年(907年)到乾化二年(912年)在位

最终,军阀朱温杀掉了唐朝的宦官,但也彻底控制了唐昭宗。

唐昭宗对宦官采取了拉一派打一派的策略。但是,打倒了杨复恭,李顺节掌握了实权。打倒了李顺节,又有其他人掌握实权,最终又被朱温掌握实权。如果唐昭宗在上台后能采取正确的方式处理宦官问题,比如将杨复恭明升暗降而架空并收回禁军兵权,扩大禁军队伍,宦官问题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的。

但历史没有如果。

唐昭宗有治国之心,但无治国之能,却像崇祯帝那样刚愎自用。导致唐军丧失了几乎所有的禁军资本,最终让朱温成功控制唐昭宗,唐朝灭亡无法避免。

作者:孙毅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唐昭宗述评》 赵英华,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12月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河外之战:山东六国最后的怒吼,史载:秦军四散溃逃,遍地弃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var1] 信陵君 在魏国境内上,赵、楚、燕、韩、魏五国的十几万大军成功会师,信陵君魏无忌登高一呼大喊道:今虎狼之秦欲亡我魏国宗庙之心不死,然天下大势如我魏国所灭,列国岂能独善其身,他秦国本是一养马之奴,今却想灭我六国,其心可诛。今日五国会师,意在为惨死在秦国手里的数十万列国将士复仇,这将是一场保

  • 南北朝最厉害的4个女子,3个权力滔天,1个却沦为玩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古时,有这么一个朝代,出色女子辈出,甚至还遥遥领先位列金字塔顶尖,这就是南北朝。今天我们介绍四个厉害人物:一,北魏冯太后冯太后的名讳,史书没有记载。在她成为太后以前,身份却是一个亡国公主。北魏拓跋氏灭掉北燕以后,她就以奴婢的身份进入后宫,没多久嫁给拓跋睿。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冯氏与丈夫的感情非

  • 河南有这么一个老人家,做了一件事,为大楚国续命二百五十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小沈24岁时,因为才华实在遮不住了,被楚王发现,封到了一个边关之处,就是叶地。叶地这个地方,隶属楚国北部边界,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加上战争不断,人民生活非常艰难。小沈看在眼里,他休兵息民,短期内跟战争说拜拜。然后撸起袖子开干,民以食为天,首先大力发展农业,于是乎,小沈变成了“沈工”。这段时间,“沈工”

  • 《破晓东方》特务动大刑审李白,慧英深信组织会营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慧英最后嫁给谁了,破晓东方女特务身份,破晓东方分集剧情介绍

    田国立(代号夜莺)乔装打扮把国民党江防军事部署方案送给李白。李白为了将这个影响我们解放进度的电报发出去。明知有新的信号探测车巡逻,他不顾自身安危坚持发电。他的太太裘慧英很想他立刻从阁楼逃走。抓住了李白的手肘,李白回头一个眼神,她立马放开了。她瞬间明白丈夫的意思,他们是战友!而他手里的情报今天不发出去

  • 为何81岁的武则天仍离不开男宠?除了寂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真的很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武则天一生的四个秘密,武则天为什么一直得宠,14岁的武则天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一天晚上,宰相张柬之等人包围了太子李显,率兵入宫,发动龙门政变。当队伍控制皇宫时,武则天的两个男宠张易之和张昌宗率先败下阵来,随后他们进入了武则天的寝宫。病重的武则天觉得来人不善,急忙召见张易之和张昌宗。突然,张柬之道:“皇上,不用找他们了,这两个人闹到朝堂上,已经被大臣们处分了!”闻言,武则天仰天

  • 孔子的“遗产”有多强?让后代吃了2000多年,第77代孙出生即巅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孔子真正的后代,孔子后代出了什么人才,孔子的后代为什么能流传

    编辑|史说百家【前言】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被后世的统治者们尊为“孔圣人”,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无比深远的影响。而作为孔子的后代,他们世世代代都享受着世袭的“衍圣公”爵位,还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特别是孔子的第77代子孙,更是依靠着孔子的荣耀和成就出生即为巅峰,成为台湾唯一一位

  • 李旦为何把皇位让给正值盛年的李隆基李旦:我对皇位没有感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旦为什么传位给李隆基,李隆基和李旦是什么关系,李旦和李隆基大唐全盛时期

    唐睿宗李旦是唐朝的第五位皇帝。他的父亲是唐高宗李治,母亲是武则天皇后。我们看看唐睿宗李旦的一生。他一生两次登基,第一次是在公元684年至690年,第二次是在公元710年至712年。年。公元713年7月,51岁的唐睿宗李旦决定退位,将皇位让给太子李隆基,自己则退居百福殿安度晚年。我们都知道这位国王可以

  • 从荆轲和陈胜,看秦代以法治国的固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法家思想,以法治国《韩非子·有度》:“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家反对“礼治”,主张“法治”的重要观点,对秦朝法制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对后世封建法制的重视也有着深远影响。[var1]1.商鞅变法要提到中国古代的依法治国,不得不想到一个人了,这个人就是商鞅,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的一次较为彻底的改革运动

  • 杜粉称许敏要做武则天,解读许敏发文真实含义才知道,无知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这句话说得模棱两可,好像说了又没说,为了证明自己的想法,该网友还晒出了几张相似画面的截图,上面是武则天的陵园。而且,通过该杜粉的文章内容也能看出,他根本就没有看懂许敏文章中的含义,正是因为看不懂,才会单独从这个照片下手,但找到的照片还不是许敏发出来的地点照片,而是拿出了相近的武则天陵园,用以混淆视听

  • 被曹丕逼死的3位魏国猛将,如果他们3人没死,司马懿根本不敢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丕临死前对司马懿的话,曹丕为什么要杀司马懿,司马懿杀曹丕

    相信很多人对于《三国演义》都不会陌生,作为我们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大家或多或少都能说出其中的一些历史名人,像诸葛亮、曹操、关羽、张飞、赵云这些人;以及一些传奇典故,像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水淹七军等等。在三国中后期,蜀汉、东吴、曹魏这个3个政权从诸侯之中脱颖而出,成了当时最大的3个势力。而在这3个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