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白帝城托孤,其实是“一箭三雕”的阴谋,刘备最对不起的就是赵云

白帝城托孤,其实是“一箭三雕”的阴谋,刘备最对不起的就是赵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4/1/18 19:46:49

刘备最对不住的人当属赵云。赵云自公元200年追随刘备至公元229年病逝。这近三十年的时间,对刘家可以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劳苦功高,官职和地位却很低,这对赵云来说太不公平。

赵云,常山赵子龙是也,蜀汉五虎将之一。忠心耿耿,战功卓著,追随刘备近三十载。舍生忘死,两次救后主刘禅于危难之中。

刘备却在临终前对诸葛亮说:"切记,子龙不可重用"。

这是为何?他们是有什么过节吗?在世时给赵云的官职就不高,地位更不如关羽和张飞,为什么在自己死后还不让诸葛亮重用?其实这是刘备别有用意,也是刘备的狡猾和过人之处。

到底有什么用意,我会在白帝城托孤的时候,阐述和别人不一样的看法。

其实赵云更多的是作为刘备的贴身侍卫,是保护刘备和其家人安危的。在那个群雄逐鹿的乱世之年,找一个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又武艺高强的人保护自己及家人,显然是非常重要的,而赵云便是不二人选。

有正史可考的两件事,可见其人品。

公元200年,刘备投靠刘表。208年,曹操率军大举南下进攻。此时旧主刘表已死,其子刘琮继位,可这人胆小怕事,便向曹操投降。事发突然,刘备便带其部南逃江陵,由于人多再加车马辎重,很快便被曹操的轻骑兵追上,于是刘备丢下大部队及妻儿,仅带领数十人逃跑,赵云此时却反向而行单枪匹马向北而去,有人说赵云要投靠曹操,可不多时便带着其子刘禅回来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单骑救主。

孙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把妹妹嫁给了刘备。后来孙权想趁刘备入川的时候夺回荆州,又怕伤害到妹妹,于是孙权派人把妹妹接回来,并且让妹妹带刘禅一起回到东吴。当孙尚香带上阿斗准备乘舟离开的时候被赵云发现了,赵云不顾危险孤身一人上了敌船阻拦东吴将领离开,后来张飞乘船赶到截住船只一同救走了阿斗。试想如果不是赵云奋不顾身,那阿斗早被孙夫人带去东吴了。

通过这两次舍命救后主可以看出,赵云除了有胆量和勇气,更多的是对刘备的忠心,其人品可见一斑。

可就算是有如此贡献,赵云才在长坂坡之后被封为"牙门将军",这可是个"杂号将军",地位一般。赵云的地位不及关张二人可以理解,可是连后来加入的黄忠的地位都比他高,这可有点说不过去了。

黄忠是在公元211年才跟随刘备入川的,在平定益州后被封为讨虏将军,虽然也是杂号将军,但是已经和赵云平级了,你说这对赵云公平吗?更让人生气的还在后面。

刘备在汉中称王的时候,黄忠竟然被封为后将军,这可是上将军,地位和关羽张飞同等。不仅如此,黄忠还被封为关内侯,而赵云却未被封赏,依然是个杂号将军。甚至直到刘备去世都未曾被封侯。

在为赵云委屈喊冤的同时,我认为也有刘备的私心在里面,下面就会说到。

公元223年三月,刘备病危,遂召丞相诸葛亮和尚书令李严前往白帝城托孤。引用原文如下。:

刘备对诸葛亮说:"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敕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刘备的这次托孤看似完美,其实是早已策划好的一场阴谋。可以说"一箭三雕"。

诸葛亮作为蜀汉政权的核心人物,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军师,让他作为托孤的首辅大臣,那是再合适不过了,谁都不会有异议。

可如果只托孤于诸葛亮一人,那权力就过于集中,而帝王之术讲究的就是平衡,要互相制约。

所以命李严为副托孤大臣,领中都护之职,统领内外军事。李严和诸葛亮来自不同的阵营,诸葛亮属于荆州派,李严属于东州派,诸葛亮在中央,李严在地方,一个掌文一个掌武,堪称完美。那刘备托孤的时候赵云在哪里呢?

其实赵云就在刘备身边,安排好诸葛亮和李严之后,又对赵云说,我死之后,你要像保护我一样保护好我的儿子。你救过他的命,他会听你的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以前你是我的贴身侍卫,谁对我不忠你就杀谁,以后你就是刘禅的贴身侍卫了,如果谁对刘禅不忠,同样可以杀掉。

刘备这出戏演得非常到位,对帝王之术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让诸葛亮和李严互相制约,又让赵云看着他们两个,谁要是有谋反之心,皆可杀之。

我个人认为,这都是刘备的私心,都是为儿子刘禅考虑的。刘备觉得赵云之所以能追随自己,即使不给高官厚禄,也能对自己死心塌地,那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个人魅力所致。如果自己死了呢,就那个扶不起的阿斗,谁会为他效忠呢?谁又来保护他和刘氏家族呢?所以就把封赏的权利留给了儿子,让赵云对儿子能感恩戴德,这样的话,就会更忠心更死心塌地地保护他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彰武三年也就是公元223年四月,刘备驾崩于白帝城永安宫。同年刘禅继位,改年号为建兴元年。封赵云为永昌亭侯。由中护军、征南将军升任为镇东将军。我想这是刘备死之前已经安排好了的。

“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三国志·赵云传》

关于赵云的职务,我觉得非常有意思,中护军和征南将军应该是刘备于永安宫驾崩前封的。中护军是高级军事长官,主掌禁军,主持选拔下级武官,监督管制诸武将。禁军是干嘛的呢,是保卫皇帝和都城的呀,是皇帝的私人武装,是最后的救命稻草呀,你想想,能掌管禁军的都是什么人呢,你是皇帝的话敢把这么重要的职务交给一个你不信任的人吗?所以此职务非心腹不能担任。

虽官职不算高,但权力非常大。

刘禅继位后又升赵云为镇东将军。大家可能不知道镇东将军是何职务,这么说吧,刘备也都担任过镇东将军,明白了吧。这是要把赵云比肩其父啊,因为赵云两救后主,看做其父也不为过。

刘禅一继位,刘备没给的他都给了,你说赵云能不感激涕零吗,能不死心塌地效忠吗。

刘备的心思大家都明白了吧。

再一个不让诸葛亮重用赵云,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因为元老派的代表人物就剩下赵云了,而能够完全信任的也就只有赵云一人,如果赵云有什么闪失,那就没有人保护自己的儿子了。

再者说,刘备也不是铁石心肠,自子龙跟随自己以来,那是拼了命地保护自己及家人,立下汗马功劳却未曾给他应得的封赏,有愧于他啊,所以一来是保护赵云,想让他善终。二来是保护自己的儿子和整个刘氏家族。

如果你能读懂乾隆为何不杀和珅,就能明白刘备为什么生前不给赵云高官厚禄了。

这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继位后能够站稳脚跟,能够得到拥护。才把生杀大权和封赏的权利留给儿子,这才是真正的用心良苦。

帝王之心,岂是咱们寻常百姓能懂?

创作不易,熬了几个夜才写完。路过的朋友关注一下吧,您的关注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有写的不对的地方欢迎批评指正,非常感谢。

更多文章

  • 不为人知的史实:赵括也曾完胜对手,其军事理论超强且诡计多端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赵括实力有多强,白起战后对赵括的评价,赵括真的是无能的将军吗

    赵国在长平之战的惨败损失四十多万人,令大家熟悉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但赵括不为人知的一面,也确实令人吃惊:他曾用巧计打赢过战国时期最难打的攻坚战,用极少的损失攻陷齐国坚固的城池——麦丘。麦丘战役中展现出的军事理论之精深、思路之巧妙,令其父赵奢也比之不及。赵国围攻麦丘公元前280年,赵惠文王决心拿下齐

  • 伴君如伴虎,探究张良的劝谏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良劝谏的故事,谋士张良的性格,古人劝谏的方式

    古代向君王献计献策和进谏劝谏都非常重要,两者都是向君主提议,但仍存在差别。献计、出谋划策一般是对敌而言,即是对外,只要所献计谋合情合理,有可用之处,君主就有几率采纳,谋士来说风险较小。而向君主进言则是对内了,即是所谓“克己”,相比“制敌”,“克己”更难,风险也更大,历史上因劝谏遭受横祸的臣子不计其数

  • 没有吕不韦就没有秦始皇赢政,没有吕不韦秦朝历史可能被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吕不韦和秦始皇的真实历史,秦始皇是怎么对待吕不韦的,秦始皇是怎么处理吕不韦的

    赵姬原名是什么,己无从考证,只知道她是赵国人,因为长的绝色美貌,被大商人吕不韦纳为小妾!吕不韦被公认为是历史上最精明的商人。他的精明并不完全在投资赚钱的买卖上,他的目光更远大更有见识。他知道再有钱的商人,社会地位也是很低的,在当时人们通常称吕不韦这类商人为贱商,可见吕不韦是绝不满足做一个大商人!他得

  • 关羽死后,诸葛亮为何劝刘备处死刘封?只因刘封坏了诸葛亮的大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封不救关羽,刘封和关羽有什么矛盾,刘封穿越到麦城救关羽

    可为什么诸葛亮三言两语一说,刘备立马就动了杀心呢?这件事,一方面是刘备出于蜀汉政局的稳定性考虑,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刘封坏了诸葛亮的大事。刘封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话说刘备虽然娶了三个老婆,却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而刘备本人已经年过40,这实在是令人感到焦虑。正好在刘备投靠刘表后,驻扎在新野时,长沙

  • 秦王嬴政华夏祖龙,历史贡献被严重低估,后人需要有气魄才能看懂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华夏祖龙的历史贡献被严重低估,这个世上没有仙,他把仙才能做的事,都做了一遍。怎么评价人才算合理?按照近现代的西方模式评价咱们的古人,算咱们不学无术羞辱老祖宗。纯东方的方式是咱们没格局。东方多一点西方的也用用。一句话,真正伟大的功绩,怎么说都算差点意思,当我们的血脉觉醒,精神共鸣以后才能走进古人的精神

  • 被吕后强迫娶外甥女的汉惠帝刘盈最后吓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影视中的汉惠帝刘盈(创作不易,不足之处欢迎提出宝贵建议以便修改)刘盈,汉惠帝,生于公元前211年,病逝于公元前188年。西汉第二位皇帝,他是汉朝开国皇帝高祖刘邦的儿子。汉高祖在位时被立为太子,他生性懦弱,刘邦曾想把他的太子位给废除掉,改戚夫人生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因遭到张良等大臣的反对作罢,汉惠四年

  • 楚国明明比吴国强大,但为什么吴国只有三万人就差点灭了楚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然后,楚庄王利用骄兵之计,击退了以庸国为首的来犯之敌,同样,楚庄王也因此在楚国的声望一高再高,一改颓势,从此开启了春秋的争霸之路。[var1]1、楚吴两国积怨由来已久在楚国强大之后,晋国也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坐看楚国强盛做大。于是便开始联合楚国的邻国吴国打压楚国。当时吴国的势力并不强大,但一人的出现打

  • 作恶多端的董卓最后被点了天灯?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一生作恶无数,一辈子除了私欲就是野心,为了达成目的不择手段,玩弄权术,糟蹋百姓,做过的惨绝人寰的事情更是数不过来。其中最招人唾骂的无非就是掘坟挖墓,鞭尸虐尸了。西汉被称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的陵墓就被董卓掘开了。其实说起盗墓,在古代并不少见,比如注明的曹操曾经盗墓以充军饷,但董卓做的属实有点过分,用

  • 春秋五霸、战国七杰,为何只有地处大西北的秦统一了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七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的区别,战国七雄春秋五霸谁最厉害

    从东周开始,周平王被废黜之后,周王室的权利就开始衰落,失去了能有效控制诸侯的能力。春秋时期的争霸,给了各国变强的机,当然这也是秦国的机会。[var1]秦国的地理优势就是秦国位于遥远的西北,远离中原。虽然被诸侯疏远,当作蛮夷对待,但也正是因为地处偏僻,为秦国生存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比如战国时期的韩

  • 《汉武大帝》讲解1:匈奴猖獗,汉武帝的御车去往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揭开2000多年前汉朝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看看汉武帝是如何把达汗王朝带到巅峰的。公元前87年,垂死的汉朝皇帝刘彻在临死前召见了中央令的司马迁。要问为何召见,那要从众所周知的史记说起。汉武帝刘彻:做事果断,很有谋略,敢爱敢恨,能诗善赋,视江山大于一切。他一上任便开始广招贤士,重用董仲舒、东方朔等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