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嫉贤妒能是毒药,魏国为啥就留不住人才?

嫉贤妒能是毒药,魏国为啥就留不住人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32 更新时间:2024/2/8 4:16:55

魏国处于四战之地

国家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

战国时代的魏国,丢掉过一大批优秀人才,吴起、商鞅、孙膑范雎……

战国早期,魏国是当仁不让的强国,吊打周边国家不在话下,灭中山、破强秦、占河西、强迫周天子分封三晋为诸侯、送立秦献公、帮助田氏代齐……远超春秋五霸。

魏国之所以如此雄霸,关键在于魏国拥有一流的人才。

魏国的三代相国都很牛逼。

第一代:翟璜,他的功绩是识人、用人。他发现并重用了吴起、李悝乐羊等文臣名将,支持了李悝变法。

第二代:李悝,他的变法,让魏国彻底强大起来。

月盈则亏。

第三代:公孙痤,他最大的特点是嫉贤妒能,因为才干不够,气量不足,所以害怕别人抢了他的相国宝座。

他有识人之才,无用人之量。他发现魏国有两个绝世之才,早期是吴起,晚期是商鞅。

与翟璜善于用人不同,公孙痤善于排挤、打压别人。

公孙痤打压的第一个人是吴起。手段很无赖。

[var1]

吴起

公孙痤娶的是魏国公主,他把吴起请到家里来吃饭,故意让公主横挑鼻子竖挑眼来为难自己,甚至打自己,让吴起看到魏国公主的刁蛮无理。

然后公孙痤对魏武侯说,吴起功劳很大,可以赐婚公主给他,以检验吴起的衷心。

当魏武侯向吴起提婚时,吴起见识了魏国公主的蛮横无理,连忙拒绝。于是魏武侯大怒,有了杀掉吴起的心思。

吴起被迫逃亡楚国。

公孙痤打压的第二个人是商鞅,手段也很无赖。

[var1]

商鞅

商鞅要比他年轻很多。公孙痤发现商鞅是旷世奇才,就把商鞅招到府里,担任中庶子,就是小秘书。

商鞅为他服务了十多年,一直是小秘书,从来没有得到提拔,更没有被推荐给国君。

公孙痤临死的时候,才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担任相国,魏惠王从来不认识一个叫商鞅的小秘书,就沉默不语。于是公孙痤就建议魏惠王杀掉商鞅,不能让绝顶人才外流他国。

魏惠王不用商鞅,也不杀商鞅。

于是商鞅看到秦孝公的《求贤令》后,来到了秦国。

吴起和商鞅,都学到了魏国“李悝变法”的精髓。

吴起在楚国,拜为令尹,相当于相国,发起了“吴起变法”,然后带领强楚雄兵打得魏国哭爹喊娘。

商鞅在秦国,拜为左庶长,也相当于相国,发起了“商鞅变法”,然后率领强秦雄兵打得魏国满地找牙,河西郡也被秦国占领。

从此,魏国开始衰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后来,魏国大将军庞涓嫉恨孙膑才能超过自己,于是迫害孙膑,孙膑逃跑到了齐国,靠“围魏救赵”,打得魏国磕头求饶。

[var1]

孙膑

再后来,魏国相国魏齐嫉恨范雎,于是迫害范雎,范雎逃跑到了秦国,提出了著名的“远交近攻”,打得魏国奄奄一息。

[var1]

范雎

魏国,无可避免衰落了。

[var1]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欲刺杀一人,曹丕劝阻,曹操:此人太聪明,你根本玩不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既然曹操如此狠毒,世上还有需要打暗杀的人?还真的有,而且就在曹操的地盘上。其实纵观曹操为人,不难发现,需要他暗杀的人,要么就是有恩与自己,但又没有污点的下属,要么就是敌方豪杰。今天咱们说的这个就是下属,而且还是个孩子。事情要从曹冲说起。曹冲是曹操最喜爱的儿子,其聪明程度令人发指,在中西方隔绝的180

  • 蔺相如为啥要完璧归赵?既然秦国那么强大,送给他不就完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时间,赵国陷入了两难困境!有人说,既然秦国那么强大,赵国还不如干脆把和氏璧送给秦国算了!也许秦国得到了和氏璧之后就会心满意足了,对赵国的态度就会好起来!赵国以区区一块玉璧的代价就换来了国家的安定,这是多么划算的事儿啊?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众所周知,秦国是个欲望无穷的国家,非吞尽六国不足

  • 神人诸葛亮临死前,最后一计是什么?为什么让自己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临死最后一计,诸葛亮为何临死还要设计杀掉魏延,诸葛亮临死视频

    神人诸葛亮临死前,最后一计是什么?‘‘功盖三分国’’的诸葛亮临死前最后一计,为什么让自己万劫不复?为何让自己万劫不复永不超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棺材南抬,绳断便葬’’背后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临终一计 诸葛亮号称‘‘卧龙’’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公元181年,

  • 《资治通鉴》-商鞅死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资治通鉴商鞅之死,资治通鉴评价商鞅变法,历史商鞅被处死的原因

    1-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2- 凌轹公族,残伤百姓。3- 刑,黥了太子的师傅。4- 宠秦国之政。最后总结“恃德者昌,恃力者亡。”我觉得他说的这都不是根本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他活着的价值已经不如他死去的价值大了。秦惠文王,杀其人却未废其法。这说明什么?说明他认为商鞅的做法是对的。之所以杀他

  • 此人害死了曹操的长子,东汉因他大乱,却能在曹操手下安度晚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因他大乱,害死曹操儿子却依然被曹操重用,他为何被称毒士?他被后人称为东汉末年最毒谋士,一句话让东汉彻底天下大乱,一生效力过五位主公,曾先助张绣攻败曹操,在助曹操瓦解韩遂马超。最后他依然能在三国乱世中得以善终,他就是三国时期著名谋士贾诩! 结尾 公元211年,马超和韩遂率领10万兵马与潼关抗曹,另

  • 图说春秋时期晋国领土的扩张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前627年先轸自杀的箕之战,打的是吕梁山中的狄人。前594年晋景公兴兵伐赤狄潞氏、留吁、铎辰、甲氏(太行山以东邢台附近)等部落,得太行山西侧的长治盆地(上党高地)及太行山以东的黄河沿岸,与齐国接攘;随后势力拓展至太原盆地。前541年荀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晋国完全控制了太原盆地(公室

  • 《血战疏勒城》观影笔记三:匈奴两万铁骑攻不下小小疏勒城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先来考察一下双方兵力的对比。史书记载,耿恭作为戍己校卫,领兵数百,且退守疏勒城之前,已因支援车师国而损失300人。即便将文献中的“数百”以900人计,耿恭退守疏勒城时领兵也不会超过600人,所以电影中设定守城汉军只有300人。不过,有一条重要的史料,总是被人们或有意或无意的忽视,即匈奴首次进攻疏

  • “以茶代酒”最早始于三国时代,且故事的主人公乃是史学大家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由于体质等原因,不同人对酒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人千杯不醉,就有人不胜酒力,甚至完全就不会喝酒。在这种情况下,“以茶代酒”便成为了一种既能避免自己饮酒,又不会太驳劝酒者面子的礼节。追溯历史,如今人们常说的“以茶代酒”其实最早始于三国时期,且提出这一说法的乃是东吴的著名史学家韦曜。东汉建安九年

  • 三家分晋是春秋到战国的分水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末期,晋国六卿一直把握着晋国的军政大权,至晋平公时,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相互争斗,后来赵把范和中行氏灭掉了,只剩下了韩、赵、魏、智四大赢家。赵氏和智氏军事力量旗鼓相当,针锋相对,韩、魏势力最小,智氏族中的大卿智瑶智勇双全,英俊潇洒,但是这个人很是嚣张跋扈,骄傲自大。他先开始向魏国、韩国

  • 匈奴在西域设日逐王和僮仆都尉,汉朝为何没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轮台就是李广利屠灭之国,与龟兹同种,都是吐火罗人,是龟兹的附属国。汉朝在此屯田,龟兹人义愤填膺。而渠犁是塞人国家,原本吐火罗三大势力龟兹、焉耆、楼兰,准备逐步蚕食中间塞人建立的尉犁、渠犁、山国,汉朝势力横空出世,令吐火罗人扩大疆域,将势力范围连成一片的构想成为泡影。屯田校尉赖丹,本是扜弥太子。李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