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二人同时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但他们在官场上的仕途却截然不同。
王安石的人生际遇很好,他遇到了同样怀揣变法抱负的宋神宗,后来竟一跃成为了宰相。
而苏东坡呢?则是反对变法的领头羊之一。
因此,苏东坡遂被一贬再贬。
说起此事,还流传了那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苏东坡到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 闲来无事,他就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 突然,他看到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上有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还没有完稿。
苏轼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么有悖常理的诗句。 因为据他的经验: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与秋霜鏖战且韧性极强,即使老来枯萎,也不落瓣。说,“吹落黄花遍地金”,岂不是错误?
于是,苏轼兴之所发,便提笔续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写完以后,他又觉得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便不等会面就一走了之了。
后来,王安石得知苏轼写诗讥讽自己,心中有所不满,就想煞煞他的锐气。 刚好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经王安石的安排,遂被贬到了黄州。
苏轼到黄州后,刚好遇到重阳节连日大风。 次日,他与来访的好友一道去花园赏菊,没想到只见菊花棚下落满了遍地菊花,枝上竟无一朵。 苏轼这才知道王安石所咏之菊乃是黄州的特殊品种,而王安石故意将苏轼迁到黄州,就是为了让他看到“吹落黄花遍地金”的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