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凭什么能力压曾国藩,被誉为明朝一哥,成为最后一位圣人

王阳明凭什么能力压曾国藩,被誉为明朝一哥,成为最后一位圣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213 更新时间:2024/2/7 10:10:31

平定太平之乱的曾国藩

在清朝末年广西一带发生了农民起义,史称太平天国起义。这次起义声势浩大,起义的消息传到朝廷当中,朝廷立刻派兵围剿。可是朝廷中的军队由于抽大烟战斗力大打折扣,不但围剿失败,自己还损兵折将。

唯一能打的就只有曾国藩的湘军。

要说这曾国藩读书还可以,虽然学得慢一些,但非常刻苦,参加科举还考上了一个官员。

后来凭借自己的努力逐步高升,但是论打仗,曾国藩确实不太擅长,在一开始曾国藩对阵太平军的时候,几乎就没有占过优势,无论是统兵能力还是计策,曾国藩都略逊一筹。

结果头一次曾国藩就吃了败仗,接下来的几次也没有打胜,有几次甚至差点被太平军活捉。

后来曾国藩痛定思痛,才研究了一种笨方法,那就是深挖战壕,逐步包围敌人。这种战争的方法虽然有效,但是非常耗费时间。

曾国藩当初把战壕挖的特别深,人掉下去如果不借助工具根本爬不上来,而且战壕挖的特别长,有些可以达到十里地。最终曾国藩用这种看似笨的方法平定了太平之乱,稳定了局势。

而同样是平叛,王阳明就厉害得多了。

35天平定宁王之乱的王阳明

当年王阳明也遇到过类似的叛乱,不过王阳明遇到的对手更加强,这个对手是鼎鼎大名的宁王。宁王为了这次造反,筹备了10年,无论是钱粮还是士兵都充足,而且这些士兵训练有素,不是散兵游勇可以比的。

王阳明带兵去剿灭宁王叛乱的时候,手上的军队根本没有宁王多,而且许多都是临时征调的,论战斗力也不是宁王的对手。

但就是在自己兵少战斗力不足的情况下,王阳明使用疑兵之计,一次次打败了宁王的小股部队,搞得宁王军中军心涣散。

后来宁王干脆纠集了部队,要和王阳明决一死战。

最终筹备了10年的宁王被彻底打败,要知道当年的宁王属于是王的级别,实力根本不是几个农民起义可以相比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王造反,遇到王阳明之后,前前后后总共才35天叛乱就失败了,当王阳明胜利的消息传回朝廷的时候,朝中甚至有人不敢相信他能在这样短的时间就打败强大的宁王。

通过和曾国藩的战绩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王阳明平息叛乱,用了35天的时间,而曾国藩平息叛乱用了十几年。

可见王阳明的统兵能力是远胜过曾国藩的,也正是因为王阳明迅速地平息了叛乱,使得当时的百姓没有饱受战火的蹂躏。而曾国藩打了十几年仗才让战乱平息,这些年中国饱受战火蹂躏死了不知道多少人。

曾国藩与王阳明的文学差距

在军事才能上曾国藩根本和王阳明不是一个级别的,那么在文学造诣上,曾国藩是王阳明的对手吗?

曾国藩小时候并不特别聪明,上私塾的时候学东西很慢,只是曾国藩刻苦,每次都要多学一些功夫,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参加科举才考入了仕途。

而王阳明小时候非常聪明,在私塾里面学东西很快。当私塾先生问他们的志向是什么的时候,别的学生说自己的志向是参加科举踏入仕途,而王阳明说自己的志向是做一个圣贤之人,可见王阳明小时候不但聪明而且充满抱负。

曾国藩和王阳明都曾出过书,曾国藩出了一本书叫做《冰鉴》,书中的内容就是告诉你如何辨别一个人,类似于古代的《麻衣神相》。

而王阳明也出了一本书叫做《王阳明心学》,这本书涉及的是心理和修行。

在古代,许多研究军事的人都喜欢看这本书,上面介绍了如何统兵,如何才能稳定军心获得民心,王阳明的这本书在古代的中国影响深远,甚至到了清朝依然有许多人看这本书。

后来王阳明的这本书被翻译成了多国语言,在国外流行开来,许多日本企业家都是这本书的忠实读者,韩国的企业家也在研究这本书,他们认为只要读懂部分就可以管理好一个企业。

可见王阳明的这本书影响之大,除了能统兵还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制胜法典。

而曾国藩的《冰鉴》就没有这么出名了,除了国内一些好奇的人会买这本书看一下,在国外这本书很少有人知道。

所以在文学方面王阳明是力压曾国藩的,就连曾国藩自己都承认他的偶像是王阳明,曾国藩对王阳明的心学也非常迷恋,这套书是他案头常备书,可见曾国藩对王阳明的崇拜。

王阳明成为中国最后一位圣人

有人说王阳明是中国千年来的最后一位圣人,那么这个圣人究竟是如何判断的呢?

学过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王阳明出生的朝代是明朝,而在明朝以前中国就有了一个圣人,那就是孔子

孔子创立的学派是儒派,提倡的是仁义礼智信。在修学的同时兼修人品,孔子招收了许多门徒,在他的带领下这些门徒把孔子的思想传播到了中华大地。

人们对礼义廉耻非常看重,从此道德成为了一种规范,而孔子的《论语》里边充满了智慧,只要细心研读的人都能在里面获得收获,可以说孔子的思想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所以说孔子在明朝以前的千年时间里,是影响是深远的,所以孔子是千年圣人。

而在孔子之后的千年时间里,再没有出过一个文学造诣能与孔子相比之人,当人们觉得遗憾的时候,王阳明出现了。

王阳明也创立了自己的学派叫做心学,把修心放在了首位,这个学派不把荣华富贵看作是重要的事情,在当时的社会属于是一股清流。

在心学的发展之下,有不少人开始修心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为当时社会的稳定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直到现代,再也没有一个学派能和王阳明的心学相提并论,所以说王阳明是千年第二圣人也不为过。

曾国藩对清朝有平定叛乱之功,让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他也提倡学习西方的技术,他的学生李鸿章也派出去了不少留学生,引进了一些技术,改善了当时中国落后的环境。但是和前边两位圣人比起来要逊色不少,所以后世人评价曾国藩认为曾国藩也能算是圣人,不过只能算得半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弑兄夺皇位后,太上皇李渊的晚年生活,比你想象的还要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太上皇,李世民与李渊的关系如何,李世民继位后是怎么对待李渊的

    唐高祖李渊,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乃是北周关陇贵族之后,其祖父李虎乃是北周著名的“八柱国之一”,父亲则是当时名震中原的柱国大将军李昞。公元572年,李昞因病逝去,这就使得仅仅只有7岁的李渊不仅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依靠,而这个时候的李渊只能够在母亲独孤氏的养育下,长大成人。而长大之后的李渊英俊潇洒,玉

  • 王安石被打事件背后的复杂博弈: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治理好大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王安石变法开始以后的熙宁四年,就在最为关键的募役法(免役法)试行即将完成将推行至全国之时,爆发了东明县百姓进京到开封府告状不成,反而围堵宰相王安石的事件。王安石不得不以自己不知情为由,建议他们到御史台报案,但御史台拒不受理,百姓只得悻悻而归。实际上在了解这件事情背后所有的参与者以及其背后庞大的

  • 武则天退位后为什么可以平安的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我国封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武则天统治晚年非常宠信张氏兄弟,张氏兄弟认为自己得宠开始逐渐插手朝政,大臣们开始结交他们,朝政变的逐渐昏聩。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五人发动了“神龙政变”终于成功的让朝政重归李姓。武则天退位后存活了10个月才去世,历史上退位的皇帝

  • 王安石变法的是与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变法的弊端,王安石变法经历了几年,王安石的变法具体内容

    赵顼登基刚满一年就跳过正常的组织程序,和新调入的中央干部王安石进行了一次专门对话。其实赵顼在王安石调入中央前,就曾多次和当时德高望重的韩琦,富弼等人交流过意见。但这些元老重臣认为国家形势一片大好,不需要进行任何改变。尤其是自诩为贤相的富弼直接告诫皇帝:"陛下即位之始,当布德行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 淝水之战中,力量弱小的东晋,为何能够以少胜多取得战争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前秦内部矛盾重重从即位一开始,就证明苻坚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公元357年,苻坚废除暴君符生,登上宝座,经过一番整治,结束前秦国内混乱的局面,同时重要一批精明能干的汉族士人参与政事,尤其是重用王猛,令前秦一切走上正轨。国家强盛之后,苻坚先后灭掉北方多个独立政权,完成北方的统一,甚至还派兵攻下了东晋

  • 王安石为何要将苏东坡贬到黄州?文人间的“恶作剧”真让人忍俊不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二人同时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但他们在官场上的仕途却截然不同。王安石的人生际遇很好,他遇到了同样怀揣变法抱负的宋神宗,后来竟一跃成为了宰相。而苏东坡呢?则是反对变法的领头羊之一。因此,苏东坡遂被一贬再贬。说起此事,还流传了那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苏东坡到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

  • “静依禅客院”,唐代哪位诗人多次科考落榜有烦恼心不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书生为了求取功名和富贵,需要有十年寒窗之久,去苦读诗书,因此有学问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能够在黄金榜上留下名字的学子,毕竟只是少数之人。晚唐时期有位书生,他多次努力学习,参加考试,希望一登龙门以求入仕。但是这位书生却多次失望落榜。于是这位学子有多年怨气牢骚之下,他写了一首小诗表心意。“怀玉泣京华,旧山归

  • 张贵妃诠释爱是放肆:能让宋仁宗宠妾灭妻,被包拯喷一脸口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宋仁宗想要在后宫中寻找失去的爱宋仁宗其实是个命苦的人,从小生下来就被送到养母大娘娘身边,刘娥对于宋仁宗一直要求很严,所以自幼宋仁宗就不知道母爱为何物。宋仁宗一直想在后宫中寻求自己成长过程中所缺失的爱,身为帝王其实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不幸的童年需用一生去治愈。可惜宋仁宗这第一任皇后就是“包办婚姻”。这

  • 外国人都称我们为唐人,没想到是因为唐朝时期人们太开放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的时候有唐人了吗,外国人怎样评价唐朝,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唐朝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与汉朝并称为中国历史上两大强盛王朝,也是我国历史极其辉煌的年代。唐朝在当时世界上具有极高的地位,与很多欧洲国家均有来往,所以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就连今天遍布全球的唐人街之名也是由此而来。相对于比较保守的中国人来说

  • 在明代当官,能请多长的病假?聊聊明朝文官的病假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文官待遇,请病假一个月的最佳病假理由,请多久的病假算是虚假病假

    生老病死就像是万物更新的规律一样,不管是生活在现如今各个方面都比较发达的21世纪,还是生活在当时,各行各业发展相对来说都比较逊色的古代,如果身体出现了不舒服,还是应该及时就医。就拿王朝的发展来看,像那些朝堂上的官员,既然拿了朝廷的俸禄,自然而然也应该遵守相应的制度。1、人性化的制度如果官员在治病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