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瓦剌部落求购铁锅,张居正提出一个奇怪的要求:必须用旧锅来换

瓦剌部落求购铁锅,张居正提出一个奇怪的要求:必须用旧锅来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83 更新时间:2024/1/13 17:19:43

草原部落

当然了,除了这些游牧民族的生活必需品,如果大明朝愿意卖一点火药、盔甲、弓箭之类的军火,那自然是极好的。

然而明朝不傻,不但一律禁止草原游牧民族输出能够直接增加其战争能力的军事武器,甚至连黑不溜秋的大铁锅也不准随便售卖了,这又是为呢?

明朝中期,瓦剌部落与明朝政府议和,进入到了大明朝的朝贡体系当中。双方还达成了互市协议,允许两边的百姓开展贸易。

在茶、米、油、盐这些寻玩意当中,有一种货物却引起了明朝政府的高度警惕,这便是铁锅。

中餐特有的爆炒技法

我觉得铁锅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发明,有了铁锅才有的炒菜,各种神乎其技独步全球的烹饪技法才能诞生在中国。

作为一种上至紫禁城御膳房,下到寻常百姓家厨房的必备生活工具,铁锅的制造技术远不如兵器那么困难,可是对于瓦剌这样的游牧民族来说,困难重重。他们不但没有相对成熟的钢铁冶炼技术,还没有点出来造铁锅的科技树。

宫廷宴席

既然自己不会造,但是这玩意儿又缺不得,铁锅就成为了在草原部落紧俏的商品。

你不给进口先进的军事武器,你总不能不让我的子民生火做饭吧?这符合我们刚刚达成的友好协议精神么?

按照人之常情,卖铁锅给瓦剌那是急人之所急,既是商业举动,又是友好表现,何乐而不为?明朝政府为何要横插一杠子?

明朝官员

原来,明朝发现瓦剌大量进口铁锅,不但通过公开的正常贸易渠道,甚至还通过走私买入包括铁锅在内的大量铁器。

这些铁锅去了瓦剌那里,可不是都用来煮肉喝了,有不少就被瓦剌人拿去熔炼,锻造成刀剑、马镫或者弓箭的箭头,从瓦剌百姓的日常必需品,悄没声地转化为战争潜力。

就你们瓦剌那么点人,用得着那么多铁锅吗?这摆明了是给明朝上眼药!

明英宗曾常住瓦剌

于是内阁首辅居正,经过仔细的考虑,针对明朝同瓦剌的铁锅贸易,提出了三点要求:

一、只准官府经营且限量供应

过去,瓦剌购入铁锅的渠道,既有互市协议当中准许的几个贸易点,还有民间偷偷摸摸过去的走私商队。如今,张居正将对瓦剌的铁锅贸易收归官府,只准官方或者有官府授权的商人直接和瓦剌进行铁锅贸易,其他没有资质的人一律禁止进入,如果敢私自将铁锅卖给瓦剌,就要依律治罪。

除了官府垄断经营对瓦剌的铁锅贸易,张居正还要求贸易点只准限制在少数几个市镇,只有这些地方的库房里,屯着铁锅。而且铁锅都要登记造册,什么时候卖出去的,卖给谁了都要记录详尽。同时严格限制出口给瓦剌的铁锅数量,大致上要按照瓦剌的人口数量需求来供应,搞清仓大甩卖?打折促销?买一送二?统统不存在的!

一口明代大铁锅

二、只准出口“广锅”这一单一品类

“广锅”是当时人们对生产于广东一带的铁锅的称呼。为什么张居正只准大明朝把这种品类的锅卖给瓦剌呢?原来这种锅一个特点,那就是不容易熔化再炼。这种锅熔炼困难,瓦剌人如果图谋不轨,那么就会增加他们二次熔炼锻打的困难。当时的大明朝没有比这种锅还难二次熔炼的了,就卖它了!

一口锈蚀严重的铁锅

三、必须拿旧锅来才能换购新锅

只准买一种铁锅,还定点限量,这我们瓦剌都能理解,怎么我大老远来一趟找你买东西,还要我随带旧锅来呢?开放互市的日子到了,瓦剌人无不是牵牛赶羊前来,本来就不方便了,买个锅大明朝为何让他们拿旧的来换购呢?

原来,这也是为了防止瓦剌偷偷将好锅或者用坏的旧锅给熔炼成了兵器。这个要求才是三个要求当中最具有杀伤力的,你想买新锅?请“以旧换新”。当然了,大明朝的“以旧换新”可不是咱们现在理解的那种以旧换新。旧锅相当于购买资格罢了,没有旧锅,连买新锅的机会都没有。

铁器锻造

我的旧锅烧穿了,摔破了,漏了个大洞怎么办?这些都没关系!看得出来是之前卖给你们的旧锅就可以。带多少旧锅就能买多少新锅,什么?你没带旧锅?那别挡着别人做生意,请往后稍稍!

小小一口铁锅,张居正立下三个规矩,既满足了瓦剌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又最大限度防止铁锅被贼心不死的草原异族转化成战争潜力。正可谓是一场古代经典的贸易战,在铁锅上稍作章,就削弱了大明边患,强化了国家安全!

张居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开创“天可汗”制度的作用以及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为何被称作天可汗,李世民天可汗怎么来的

    那么!什么是天可汗制度?天可汗制度,自李世民始,意思是他不仅为大唐皇帝,更为西北诸蕃共尊的万王之王!敬之如父,礼之如天,便是各国对天可汗的礼仪!天可汗有权调动天可汗制下的各国军队,可以说是当时的世界盟主,唐人因此富强,因此傲立于世界之巅,以至于后世各国,都有属于我们中华后裔的街道名为----唐人街。

  • 英国王室上古史:首位国王与大宋太祖同时代,却连姓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英国最早的国王是谁?谁来继承王位,国王还是女王?为了与英格兰教会统一,《王位继承法案》还规定,任何与罗马天主教徒结婚的继承人都将被剥夺继承权。2013再次修订了《王位继承法案》,将王位继承顺序转变为绝对的长子继承制,这意味着王国将传给第一个出生的继承人,无论他们的性别。英国君主有权否决家庭成员的婚事

  • 王阳明凭什么能力压曾国藩,被誉为明朝一哥,成为最后一位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平定太平之乱的曾国藩 在清朝末年广西一带发生了农民起义,史称太平天国起义。这次起义声势浩大,起义的消息传到朝廷当中,朝廷立刻派兵围剿。可是朝廷中的军队由于抽大烟战斗力大打折扣,不但围剿失败,自己还损兵折将。唯一能打的就只有曾国藩的湘军。 要说这曾国藩读书还可以,虽然学得慢一些,但非常刻苦,参加科举

  • 李世民弑兄夺皇位后,太上皇李渊的晚年生活,比你想象的还要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李渊太上皇,李世民与李渊的关系如何,李世民继位后是怎么对待李渊的

    唐高祖李渊,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乃是北周关陇贵族之后,其祖父李虎乃是北周著名的“八柱国之一”,父亲则是当时名震中原的柱国大将军李昞。公元572年,李昞因病逝去,这就使得仅仅只有7岁的李渊不仅失去了父亲,也失去了依靠,而这个时候的李渊只能够在母亲独孤氏的养育下,长大成人。而长大之后的李渊英俊潇洒,玉

  • 王安石被打事件背后的复杂博弈:跟这群虫豸在一起怎么治理好大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在王安石变法开始以后的熙宁四年,就在最为关键的募役法(免役法)试行即将完成将推行至全国之时,爆发了东明县百姓进京到开封府告状不成,反而围堵宰相王安石的事件。王安石不得不以自己不知情为由,建议他们到御史台报案,但御史台拒不受理,百姓只得悻悻而归。实际上在了解这件事情背后所有的参与者以及其背后庞大的

  • 武则天退位后为什么可以平安的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是我国封建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文治武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武则天统治晚年非常宠信张氏兄弟,张氏兄弟认为自己得宠开始逐渐插手朝政,大臣们开始结交他们,朝政变的逐渐昏聩。公元705年张柬之等五人发动了“神龙政变”终于成功的让朝政重归李姓。武则天退位后存活了10个月才去世,历史上退位的皇帝

  • 王安石变法的是与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安石变法的弊端,王安石变法经历了几年,王安石的变法具体内容

    赵顼登基刚满一年就跳过正常的组织程序,和新调入的中央干部王安石进行了一次专门对话。其实赵顼在王安石调入中央前,就曾多次和当时德高望重的韩琦,富弼等人交流过意见。但这些元老重臣认为国家形势一片大好,不需要进行任何改变。尤其是自诩为贤相的富弼直接告诫皇帝:"陛下即位之始,当布德行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 淝水之战中,力量弱小的东晋,为何能够以少胜多取得战争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前秦内部矛盾重重从即位一开始,就证明苻坚是一位很有能力的人,公元357年,苻坚废除暴君符生,登上宝座,经过一番整治,结束前秦国内混乱的局面,同时重要一批精明能干的汉族士人参与政事,尤其是重用王猛,令前秦一切走上正轨。国家强盛之后,苻坚先后灭掉北方多个独立政权,完成北方的统一,甚至还派兵攻下了东晋

  • 王安石为何要将苏东坡贬到黄州?文人间的“恶作剧”真让人忍俊不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二人同时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但他们在官场上的仕途却截然不同。王安石的人生际遇很好,他遇到了同样怀揣变法抱负的宋神宗,后来竟一跃成为了宰相。而苏东坡呢?则是反对变法的领头羊之一。因此,苏东坡遂被一贬再贬。说起此事,还流传了那么一段故事。 有一天,苏东坡到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

  • “静依禅客院”,唐代哪位诗人多次科考落榜有烦恼心不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书生为了求取功名和富贵,需要有十年寒窗之久,去苦读诗书,因此有学问参加科举考试。但是能够在黄金榜上留下名字的学子,毕竟只是少数之人。晚唐时期有位书生,他多次努力学习,参加考试,希望一登龙门以求入仕。但是这位书生却多次失望落榜。于是这位学子有多年怨气牢骚之下,他写了一首小诗表心意。“怀玉泣京华,旧山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