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一部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酷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一部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468 更新时间:2024/1/17 10:57:35

在挖掘文物的过程中,常常会打破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

比如说,在山东曾经出土了一部竹简,上面对于孙膑被削掉膝盖骨一事,做出了详实的记录。

[var1]

专家通过这部孙膑同代人记录竹简,拂去了历史的尘埃,还原了孙膑的真实面目,其并不是小说戏曲当中的好好先生,而是一个冷血的军事家。

他做出的事,比挖他膝盖骨的庞涓更残忍。

传说中的孙膑

在小说戏曲当中,孙膑出生于名门,其先祖为先秦著名军事家孙武

受到家庭的熏陶,孙膑在打仗方面有着超越常人的天赋。

[var1]

鬼谷子见孙膑天资聪颖,便收他做了徒弟。

当时鬼谷子已经有了个名为庞涓的弟子,这庞涓自幼聪明过人,但性格狭隘,嫉贤妒能,所以鬼谷子对他越来越疏远,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孙膑身上。

鬼谷子见孙膑人品端正,将自己压箱底的功夫三卷天书,授予孙膑。

[var1]

庞涓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怒火中烧,心中暗骂鬼谷子不公平。他悄悄偷走三卷天书,又怕师傅怪罪,干脆背着行李下山了。

孙膑发现天书不见了,不由得后悔不已。

在这时鬼谷子不温不怒,孙膑不由得有些惊讶,问道:“老师,那庞涓如此欺师灭祖,您不怪他?”

[var1]

只见鬼谷子哈哈一笑:“我为什么要怪他?他拿走的天书是假的,真书还在我这呢。”

说着,鬼谷子又拿出了三卷泛黄的天书。

原来鬼谷子非常擅长识人之术,他知道以庞涓的品性,一定会盗窃天书。

[var1]

于是他先给孙膑三本假天书做幌子,欺骗了庞涓,在其走后,再将真天书授予爱徒孙膑。

孙膑一见天书还在,不由得欣喜过望,接过兵书后,昼夜研读,没多久就将兵书上的精华吸收干净了。

此时的庞涓辅佐魏王,被封为驸马。

庞涓要处理许多政务,工作十分的劳累,必须要找一个人分担他的工作量,但是交给外人他又不放心。

[var1]

这时,庞涓想到了师弟孙膑,他觉得孙膑这个人老实,本事又不差,有能力在自己的麾下效劳,又不会夺了自己的风头。

于是,庞涓修书一封请孙膑下山,句句情深意切。

孙膑收到了信左右为难,他怨恨庞涓当年盗窃天书的行为,但是又想投奔庞涓,做出一番成就。

[var1]

孙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答应了庞涓的需求。

在孙膑临下山前,其师鬼谷子叮咛道:“千万要小心庞涓,此人心术不正,小心对你下手。”

“学生知道了。”

孙膑对鬼谷子行了一礼,师徒洒泪而别。

孙庞斗智

孙膑刚开始下山的时候,师兄弟二人相处,还是非常融洽的。

[var1]

但是时间一长,魏王感到孙膑的才华远在庞涓之上,在政务上更注重孙膑,而冷落的庞涓。

庞涓见到此情此景,嫉贤妒能的老毛病又犯了,对孙膑动起了杀心。

庞涓利用孙膑齐国人的身份,诬告孙膑与齐国和谋,要夺取魏国的锦绣河山。

[var1]

魏王是个轻信的人,他听信了庞涓的谗言,将孙膑压入牢房,削去了孙膑的膝盖,让孙膑从令人艳羡的青年才俊变成了一个残废。

庞涓深知孙膑才华过人,如果斩草不除根,那么死的就是自己,于是他对孙膑起了杀心。

[var1]

孙膑知道是自己这个师兄从中作梗,他恼恨自己不听师傅劝解,让其流落到如今这番田地。

面对如此绝境,孙膑想了一个办法——装疯!

[var1]

自己要是疯了,对庞涓而言就没有威胁了,他就不会顶着残杀师弟的恶名,要自己的性命。

主意已定,孙膑又是吃猪食,又是在粪便中打滚,渐渐让庞涓放下了警惕。

孙膑在魏国街头乞讨一段时间后,心中一直盘算着要找庞涓复仇,但是庞涓掌握着魏国的军政大权,自己要想达到目的,就也要掌握一个国家的军队。

[var1]

孙膑将目光放到了齐国上,原因一共有三个:

其一,齐国是自己的祖国,沟通起来会少很多障碍;

其二,齐国国力强横,在东周诸国中位于前列;

其三,齐国和魏国最近为领土争论不休,迟早会有一战。

于是,孙膑一直寻找回到齐国的机会,这个机会还真被他给得到了。在机缘巧合下,孙膑遇到了一名齐国大夫,通过其势力回到了祖国。

[var1]

在当时的齐国,地位最高,权利最大的不是齐王,而是齐国名将田忌

为了报仇雪恨,孙膑特意接近田忌,与其高谈阔论。

一个的修养、能力通过其言谈就可以看出,田忌对孙膑佩服的五体投地,将其视为心腹。

[var1]

孙膑对庞涓的种种恶行痛恨至极,他辅佐田忌与魏国作战,利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步入马陵道中,生擒庞涓后,将其五马分尸,以泄心头之恨。

齐国想要给孙膑官位,但是孙膑已经看透了人间种种丑恶,归隐山林。

真实的孙膑

众所周知,历史演艺经常会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孙膑也不例外。

[var1]

根据在山东出土的竹简记载,孙膑不是一个老实的受害者,而是一个非常冷酷的军事家。

在“围魏救赵”这场经典战役中,因为孙膑压根没想真的攻打魏国。

故此,其派出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

[var1]

这么一支东拼西凑,实力脆弱的队伍,面对强悍的魏军主力犹如羊入虎口,其后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齐国广袤的国土当中,又多了几千个孤寡之家。

而且孙膑不光买小兵,连自己手下的将军也卖。

齐魏战役当中,跟随孙膑出征的有两位老将军,这两位战功赫赫,为齐国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var1]

但是孙膑为了迷惑庞涓,将这两位老将军作为弃子,丢入了魏军的虎口。

两位老将军也是久经沙场的人,他们哪里不知道孙膑的心思?

但是齐国的未来,他们不得不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var1]

面对两位受人尊重的老将,孙膑依旧能如此冷血,由此可见,其为人之残忍,与庞涓不相上下。

结语

在我国有句古训,叫慈不掌兵。

作为一个将领,要想毫无伤亡的获胜是不可能的。

[var1]

在古代,最善良的将领也,只能用小部分人的牺牲获取大多数人的胜利。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享受着可贵的和平,不用面对刀兵之灾,可以安安分分地过自己的小日子。

更多文章

  • 谦虚谨慎,不拘一格地引进异国人才,或许就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大将军蒙恬,秦国历史完整版,战国七雄为啥秦国只灭了六国

    想来秦国一定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对异国人才抛出了橄榄枝。[var1]秦王雄厚的国力是争夺天下的必要条件。不过意外的是帮助秦国提升国力的人,几乎都来自异国。由于秦国太过强盛,周边的国家感觉受到了威胁,企图用计削弱秦国的国力,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比较著名的一件事是,其他国家为了让秦国的国库空虚,

  • 秦国兼并六国长策“远交近攻”的制定者-范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名相排名范雎,范雎对秦国哪些功劳,范雎对秦国有哪些贡献

    片刻间,马队到了车队跟前,为首的秦国丞相穰侯魏冄,宣太后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权倾朝野,尊贵无比。车队领队赶紧上前拱手施礼:“谒者王稽见过穰侯!”“谒君出使辛苦了。”穰侯魏冄笑着说道,“关东有什么变动吗?”“没有。”王稽回答。“你没有把诸侯的那些食客带回来吧?那些人只会以言辞乱国,老夫看

  • 一次挽救了唐王朝的春节福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种当时很流行的高档化妆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香奈儿,迪奥。或许是安史之乱让群臣焦头烂额,大家脸色都不好看,身为皇帝,唐肃宗每天看着这群脸黑的像锅底的大臣,心里很是不爽。于是趁着春节,唐肃宗花了大力气,给大臣们每人发了一份“口脂面药”。希望大臣们用了“口脂面药”能脸色好看些,这样每天上朝的时候自己

  • 隋朝第一奸臣,杀了皇帝强占了皇后,最后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有哪些奸臣,隋朝宰相高颎,隋朝历代皇帝顺序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有很多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也有着丰功伟绩的帝王,这些人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人们的爱戴和敬仰,不过,既然有正派一方角色的存在,自然也就有反面人物,就比如周朝时期荒淫无度的周幽王,清朝时期的大贪官和珅,他们曾经做过的丑事和肮脏的勾当也被世人铭记,并引以为戒。

  • 秦王为什么要逼死刚刚立下大功的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王杀白起后悔吗,秦王嬴稷和白起,秦王为何赐死白起

    白起这个人大家都认识吧,白起因为杀人太多而名声并不太好,不过白起的军事才能是不能否认的,他一生为秦国打下了大量的城池土地。说白起不得不提起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让白起的名望达到了顶峰,但也成为了他衰败的开始,在长平之战结束后不就,秦赵两国的纠纷还没有解决的时候,秦王赐死了之前的主将白起,这其中究竟发生了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生态管理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生态管理机构的设置从秦汉到隋唐,中央政治体制逐步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所以生态管理领域长期存在两套不同的职官系统,它们共同行使有关权力,最后统一到尚书台(省)。魏晋开始,少府的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尚方是管理手工制造业的机构,这时的少府已逐渐淡出原有的多数生态管理领域,只有

  • 唐朝一种刑罚,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如今却很受年轻人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十大刑罚排名,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有什么刑罚

    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政权的稳固以及保证社会秩序安定,通常会使用一些刑罚来达到这一目的,而人们惧怕这些严刑酷法自然也就不敢去触犯法律,所以不得不说这些严刑酷法虽然很多都是非常残忍甚至有些违背道德底线,但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有着极好的作用。在诸多刑罚中有这样一种刑罚,它起源于唐朝,作为一种刑罚竟

  • 社会环境影响唐朝审美“画风”,雄健勇猛是如何变成丰腴肥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女性高清图片,唐朝服饰

    一、唐朝审美观念处于一直变化之中1、唐初时期民众普遍倾向雄健勇猛的画风自南北朝以及隋朝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受到民族大融合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影响,随之改变的就是审美观念上的融合和转变。作为关陇地区发家的李唐受到北朝、边塞胡风影响,早就形成如《木兰诗》中描绘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样英

  • 八岁的陈子善问朱元璋:我爷爷为救你身中九箭,你为何抄我的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陈子善晚年,陈子善简介,临江侯陈子善结局

    纵观古代史,就会发现,没有几个皇帝的得位是正常的,汉朝和明朝除外,尤其是明朝,是朱元璋带领一群人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其中的辛苦他最清楚。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之后,对于江山和权力十分看重,总是处处怀疑曾经那些跟随的人。而他解决怀疑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发展自己的爪牙锦衣卫,处处侦查,然后进行

  • 汉人女子成为西夏皇后,掌控朝政十余年,宋神宗被她打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神宗征讨西夏失败的原因,西夏第一艳后照片,西夏美女照片

    一、成为皇后此人就是西夏的恭肃章宪皇后梁氏,史称“大梁后”。关于梁氏的族属,正史上没有明确提及,不过与梁太后同时的北宋官员沈括留下了记载,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有梁氏者,其先中国人”。也就是说,梁氏虽然生活在西夏境内,但她其实是汉人。这并不奇怪,西夏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权,境内有很多民族,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