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挖掘文物的过程中,常常会打破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
比如说,在山东曾经出土了一部竹简,上面对于孙膑被削掉膝盖骨一事,做出了详实的记录。
[var1]
专家通过这部孙膑同代人记录竹简,拂去了历史的尘埃,还原了孙膑的真实面目,其并不是小说戏曲当中的好好先生,而是一个冷血的军事家。
他做出的事,比挖他膝盖骨的庞涓更残忍。
传说中的孙膑
在小说戏曲当中,孙膑出生于名门,其先祖为先秦著名军事家孙武。
受到家庭的熏陶,孙膑在打仗方面有着超越常人的天赋。
[var1]
鬼谷子见孙膑天资聪颖,便收他做了徒弟。
当时鬼谷子已经有了个名为庞涓的弟子,这庞涓自幼聪明过人,但性格狭隘,嫉贤妒能,所以鬼谷子对他越来越疏远,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到孙膑身上。
鬼谷子见孙膑人品端正,将自己压箱底的功夫三卷天书,授予孙膑。
[var1]
庞涓见到此情此景,不由得怒火中烧,心中暗骂鬼谷子不公平。他悄悄偷走三卷天书,又怕师傅怪罪,干脆背着行李下山了。
孙膑发现天书不见了,不由得后悔不已。
在这时鬼谷子不温不怒,孙膑不由得有些惊讶,问道:“老师,那庞涓如此欺师灭祖,您不怪他?”
[var1]
只见鬼谷子哈哈一笑:“我为什么要怪他?他拿走的天书是假的,真书还在我这呢。”
说着,鬼谷子又拿出了三卷泛黄的天书。
原来鬼谷子非常擅长识人之术,他知道以庞涓的品性,一定会盗窃天书。
[var1]
于是他先给孙膑三本假天书做幌子,欺骗了庞涓,在其走后,再将真天书授予爱徒孙膑。
孙膑一见天书还在,不由得欣喜过望,接过兵书后,昼夜研读,没多久就将兵书上的精华吸收干净了。
此时的庞涓辅佐魏王,被封为驸马。
庞涓要处理许多政务,工作十分的劳累,必须要找一个人分担他的工作量,但是交给外人他又不放心。
[var1]
这时,庞涓想到了师弟孙膑,他觉得孙膑这个人老实,本事又不差,有能力在自己的麾下效劳,又不会夺了自己的风头。
于是,庞涓修书一封请孙膑下山,句句情深意切。
孙膑收到了信左右为难,他怨恨庞涓当年盗窃天书的行为,但是又想投奔庞涓,做出一番成就。
[var1]
孙膑思来想去,最终还是答应了庞涓的需求。
在孙膑临下山前,其师鬼谷子叮咛道:“千万要小心庞涓,此人心术不正,小心对你下手。”
“学生知道了。”
孙膑对鬼谷子行了一礼,师徒洒泪而别。
孙庞斗智
孙膑刚开始下山的时候,师兄弟二人相处,还是非常融洽的。
[var1]
但是时间一长,魏王感到孙膑的才华远在庞涓之上,在政务上更注重孙膑,而冷落的庞涓。
庞涓见到此情此景,嫉贤妒能的老毛病又犯了,对孙膑动起了杀心。
庞涓利用孙膑齐国人的身份,诬告孙膑与齐国和谋,要夺取魏国的锦绣河山。
[var1]
魏王是个轻信的人,他听信了庞涓的谗言,将孙膑压入牢房,削去了孙膑的膝盖,让孙膑从令人艳羡的青年才俊变成了一个残废。
庞涓深知孙膑才华过人,如果斩草不除根,那么死的就是自己,于是他对孙膑起了杀心。
[var1]
孙膑知道是自己这个师兄从中作梗,他恼恨自己不听师傅劝解,让其流落到如今这番田地。
面对如此绝境,孙膑想了一个办法——装疯!
[var1]
自己要是疯了,对庞涓而言就没有威胁了,他就不会顶着残杀师弟的恶名,要自己的性命。
主意已定,孙膑又是吃猪食,又是在粪便中打滚,渐渐让庞涓放下了警惕。
孙膑在魏国街头乞讨一段时间后,心中一直盘算着要找庞涓复仇,但是庞涓掌握着魏国的军政大权,自己要想达到目的,就也要掌握一个国家的军队。
[var1]
孙膑将目光放到了齐国上,原因一共有三个:
其一,齐国是自己的祖国,沟通起来会少很多障碍;
其二,齐国国力强横,在东周诸国中位于前列;
其三,齐国和魏国最近为领土争论不休,迟早会有一战。
于是,孙膑一直寻找回到齐国的机会,这个机会还真被他给得到了。在机缘巧合下,孙膑遇到了一名齐国大夫,通过其势力回到了祖国。
[var1]
在当时的齐国,地位最高,权利最大的不是齐王,而是齐国名将田忌。
为了报仇雪恨,孙膑特意接近田忌,与其高谈阔论。
一个的修养、能力通过其言谈就可以看出,田忌对孙膑佩服的五体投地,将其视为心腹。
[var1]
孙膑对庞涓的种种恶行痛恨至极,他辅佐田忌与魏国作战,利用减灶法,引诱庞涓步入马陵道中,生擒庞涓后,将其五马分尸,以泄心头之恨。
齐国想要给孙膑官位,但是孙膑已经看透了人间种种丑恶,归隐山林。
真实的孙膑
众所周知,历史演艺经常会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孙膑也不例外。
[var1]
根据在山东出土的竹简记载,孙膑不是一个老实的受害者,而是一个非常冷酷的军事家。
在“围魏救赵”这场经典战役中,因为孙膑压根没想真的攻打魏国。
故此,其派出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士兵。
[var1]
这么一支东拼西凑,实力脆弱的队伍,面对强悍的魏军主力犹如羊入虎口,其后果可想而知,全军覆没,齐国广袤的国土当中,又多了几千个孤寡之家。
而且孙膑不光买小兵,连自己手下的将军也卖。
齐魏战役当中,跟随孙膑出征的有两位老将军,这两位战功赫赫,为齐国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var1]
但是孙膑为了迷惑庞涓,将这两位老将军作为弃子,丢入了魏军的虎口。
两位老将军也是久经沙场的人,他们哪里不知道孙膑的心思?
但是齐国的未来,他们不得不奉献出自己的生命。
[var1]
面对两位受人尊重的老将,孙膑依旧能如此冷血,由此可见,其为人之残忍,与庞涓不相上下。
结语
在我国有句古训,叫慈不掌兵。
作为一个将领,要想毫无伤亡的获胜是不可能的。
[var1]
在古代,最善良的将领也,只能用小部分人的牺牲获取大多数人的胜利。
我们应该庆幸,我们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享受着可贵的和平,不用面对刀兵之灾,可以安安分分地过自己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