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谦虚谨慎,不拘一格地引进异国人才,或许就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谦虚谨慎,不拘一格地引进异国人才,或许就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493 更新时间:2024/1/18 18:00:48

想来秦国一定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对异国人才抛出了橄榄枝。

[var1]

秦王

雄厚的国力是争夺天下的必要条件。不过意外的是帮助秦国提升国力的人,几乎都来自异国。由于秦国太过强盛,周边的国家感觉受到了威胁,企图用计削弱秦国的国力,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比较著名的一件事是,其他国家为了让秦国的国库空虚,曾命一个名叫郑国的水工向秦王提议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后来秦王接受了郑国的提议,令他率众开凿了一条用来灌溉耕地的水渠,这条水渠就是有名的“郑国渠”。此举原是想耗费秦国的财力,谁知竣工后没过多久,耕地灌溉面积显著增加,生产力得到了极大提高,秦国的国力也不降反升。而主持这项工程的郑国,其实是韩国人。

此处还要提到为秦国奠定了政治基础的公孙鞅。他的封邑在商地,一般称他为商鞅。商鞅也来自异国,他原本是卫国人。

秦始皇所做的创新太过耀眼,让人往往忽略了他对已有的制度的继承。实际上,秦始皇沿用的旧制除了之前提到的郡县制,还有商鞅打造的一切以法律为准绳的极权主义体制。

[var1]

商鞅

商鞅曾效忠于秦孝公,在取得其信任之后,开始逐步推行制度改革。商鞅的改革方针就是以重刑让人守法。

第一,以五户人家为基础单位编制户口。五户为一保,十保为一个邻保,整个邻保实施连坐制。即邻保中有一人犯法,五十户人家都要受到株连。虽然关于秦朝的户籍制度还有多种说法,但我更认同这一种。

第二,包庇罪犯者与临阵脱逃者以同等罪名论处。这项鼓励检举的规定,使得人们在做违反律例的事情之前要考虑再三。虽说治理国家原本不可能这么简单,怎奈当时百姓还很愚昧。

第三,强制分家。一户不得有两个成年男子,一块地只能由一人耕种。如果两人共有一块地,其中一人必须另辟耕地。当时秦国有很多尚未开垦的荒地,这项规定便是为了提高农业产量。

第四,明确爵位等级。军功大小根据战场上斩获的人头数量决定。斩获三颗人头,便可连升三级。体现等级的“级”字,取自首级的“级”,原是计算人头数量的单位。

商鞅的多项改革措施以律法为基准,以重刑确保人人守法,为秦国奠定了政治基础。这种重刑主义,一直延续到了秦始皇时期。

一开始,人们都对严刑峻法颇为不满。但重刑主义确实让违法乱纪的人变少,社会环境变得宜居了,秦国也因此内政修明、耕地猛增、产业兴旺。而且国力提升,军队自然就会跟着变强。

不过,商鞅此人极度自信,其性格原因加之强制推行极权主义体制的行为,最终引来了众怒。在这种体制下,不仅平民百姓犯点小错就要挨罚,宗室贵族也受到了严苛的对待。即便是年幼的太子犯了错,他的监护人也要代他受过。因此,宗室贵族都惶惶不安,恨商鞅恨得咬牙切齿。

商鞅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有人告诫过商鞅:“万一秦孝公有个好歹,你该怎么办?恨你的人那么多,你的处境很危险啊!”但商鞅也十分信赖秦孝公,对旁人的劝告不以为意。在秦孝公去世后,商鞅果真一下子就失了势。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君继位(秦惠文君在位第十三年称王),便是商鞅失势的直接原因。秦惠文君年幼时因触犯法律,连累太师公孙贾替他承受黥刑,太傅公子虔被削掉了鼻子,所以他一旦抓住机会就要把商鞅往死里整。

商鞅得知消息后开始逃亡,逃至函谷关时想要住店,旅店老板问他带没带通行证。根据商鞅的规定,擅自留宿没有通行证的人可能会被处以死刑,因为商鞅无法提供通行证,最后店老板拒绝了他。商鞅作茧自缚,只得逃去秦国旁边的魏国。

[var1]

商鞅

然而商鞅曾受任于魏国,后来叛逃到秦国,所以这一次魏国把他遣送回了秦国。无奈的商鞅最终逃回自己的封邑商地,想举兵造反拼个鱼死网破,但他手上那点儿人根本就不够。据史书记载,商鞅造反失败后被诛杀,九族无一幸免。

秦国人行事就是如此心狠手辣,秦始皇也延续了这种作风。

秦国推行的极权主义体制,只要犯法就可能会被砍头。虽然秦国是个动辄打打杀杀的地方,但百姓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被管得服服帖帖。

归根结底,任用异国人是秦国的传统。只善于畜牧狩猎的秦国人,在这一点上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虚心。他们承认自己不是文明发达的国家,没有拿得出手的思想文化,这才不拘一格地引进异国的东西,任用异国人才。

也许有人会责备秦国人为什么自己不求上进,但在秦国人的思维中,与其自己求上进,还不如充分利用异国人的才智。这也是畜牧人的特点。

很久以后,成吉思汗征服世界后也不打算和族人从零开始,既然有现成的好东西和现成的工匠,能用为什么不用?并且,成吉思汗十分重视工匠。

秦国也秉持着类似的观念:异国人又有何妨,知人善任才最重要。秦国不仅重用人才,俸禄也给得多,那些自恃有才的人岂有拒绝的道理。商鞅就是这些人才中的一员。他让秦国变成了法治国家,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奉行重刑主义的国家。在此基础之上,秦国又迎来了秦始皇,一位最适意沿用商鞅之策的君主。

[var1]

秦始皇

#头条创作挑战赛#

更多文章

  • 秦国兼并六国长策“远交近攻”的制定者-范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名相排名范雎,范雎对秦国哪些功劳,范雎对秦国有哪些贡献

    片刻间,马队到了车队跟前,为首的秦国丞相穰侯魏冄,宣太后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秦昭襄王的舅舅,权倾朝野,尊贵无比。车队领队赶紧上前拱手施礼:“谒者王稽见过穰侯!”“谒君出使辛苦了。”穰侯魏冄笑着说道,“关东有什么变动吗?”“没有。”王稽回答。“你没有把诸侯的那些食客带回来吧?那些人只会以言辞乱国,老夫看

  • 一次挽救了唐王朝的春节福利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一种当时很流行的高档化妆品,大致相当于现在的香奈儿,迪奥。或许是安史之乱让群臣焦头烂额,大家脸色都不好看,身为皇帝,唐肃宗每天看着这群脸黑的像锅底的大臣,心里很是不爽。于是趁着春节,唐肃宗花了大力气,给大臣们每人发了一份“口脂面药”。希望大臣们用了“口脂面药”能脸色好看些,这样每天上朝的时候自己

  • 隋朝第一奸臣,杀了皇帝强占了皇后,最后留下一句千古名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隋朝有哪些奸臣,隋朝宰相高颎,隋朝历代皇帝顺序

    纵观中国的历史长河,有很多名垂千古的英雄人物,也有着丰功伟绩的帝王,这些人在推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人们的爱戴和敬仰,不过,既然有正派一方角色的存在,自然也就有反面人物,就比如周朝时期荒淫无度的周幽王,清朝时期的大贪官和珅,他们曾经做过的丑事和肮脏的勾当也被世人铭记,并引以为戒。

  • 秦王为什么要逼死刚刚立下大功的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王杀白起后悔吗,秦王嬴稷和白起,秦王为何赐死白起

    白起这个人大家都认识吧,白起因为杀人太多而名声并不太好,不过白起的军事才能是不能否认的,他一生为秦国打下了大量的城池土地。说白起不得不提起长平之战,这场战争让白起的名望达到了顶峰,但也成为了他衰败的开始,在长平之战结束后不就,秦赵两国的纠纷还没有解决的时候,秦王赐死了之前的主将白起,这其中究竟发生了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生态管理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生态管理机构的设置从秦汉到隋唐,中央政治体制逐步从三公九卿制向三省六部制过渡,所以生态管理领域长期存在两套不同的职官系统,它们共同行使有关权力,最后统一到尚书台(省)。魏晋开始,少府的职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尚方是管理手工制造业的机构,这时的少府已逐渐淡出原有的多数生态管理领域,只有

  • 唐朝一种刑罚,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如今却很受年轻人喜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十大刑罚排名,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有什么刑罚

    古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政权的稳固以及保证社会秩序安定,通常会使用一些刑罚来达到这一目的,而人们惧怕这些严刑酷法自然也就不敢去触犯法律,所以不得不说这些严刑酷法虽然很多都是非常残忍甚至有些违背道德底线,但对于维护封建统治有着极好的作用。在诸多刑罚中有这样一种刑罚,它起源于唐朝,作为一种刑罚竟

  • 社会环境影响唐朝审美“画风”,雄健勇猛是如何变成丰腴肥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女性高清图片,唐朝服饰

    一、唐朝审美观念处于一直变化之中1、唐初时期民众普遍倾向雄健勇猛的画风自南北朝以及隋朝以来,中国北方地区受到民族大融合带来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习俗方面的影响,随之改变的就是审美观念上的融合和转变。作为关陇地区发家的李唐受到北朝、边塞胡风影响,早就形成如《木兰诗》中描绘的“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这样英

  • 八岁的陈子善问朱元璋:我爷爷为救你身中九箭,你为何抄我的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陈子善晚年,陈子善简介,临江侯陈子善结局

    纵观古代史,就会发现,没有几个皇帝的得位是正常的,汉朝和明朝除外,尤其是明朝,是朱元璋带领一群人一刀一枪打下来的,其中的辛苦他最清楚。也正是因为这样,朱元璋在建立了明朝之后,对于江山和权力十分看重,总是处处怀疑曾经那些跟随的人。而他解决怀疑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发展自己的爪牙锦衣卫,处处侦查,然后进行

  • 汉人女子成为西夏皇后,掌控朝政十余年,宋神宗被她打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宋神宗征讨西夏失败的原因,西夏第一艳后照片,西夏美女照片

    一、成为皇后此人就是西夏的恭肃章宪皇后梁氏,史称“大梁后”。关于梁氏的族属,正史上没有明确提及,不过与梁太后同时的北宋官员沈括留下了记载,他在《梦溪笔谈》中写道,“有梁氏者,其先中国人”。也就是说,梁氏虽然生活在西夏境内,但她其实是汉人。这并不奇怪,西夏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政权,境内有很多民族,汉人

  • 西安出土李建成墓碑,墓室内刻的55个字,才知道李世民的为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李建成谁厉害,李世民晚年哭祭李建成的故事,李世民砍下李建成头颅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李世民作为唐朝非常重要的一任皇帝,是贞观盛世的开创者,作为帝王,开创丰功伟绩固然重要,可是留给后人的看法和观点更加重要,正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古人对后人对自己的评价,还是相当看重的。然而历史是铁面无私的,无论是谁都无法改变,但是记录历史的却是人类,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