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宰相写下“青鹅”二字被斩,群臣不解,武则天:你们把字拆开来读

宰相写下“青鹅”二字被斩,群臣不解,武则天:你们把字拆开来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258 更新时间:2024/1/23 10:32:37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最具代表性的就属汉字文化!相传,汉字起源于仓颉造字。黄帝的史官仓颉根据日月形状、鸟兽足印创造了汉字,造字时天地震惊——“而天雨粟,鬼夜哭”!无论是在现代还是古代“拆字”都是一种文字游戏,被广泛用于作诗、填词、撰联,或用于隐喻、制谜、酒令等!

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载有一首拆字诗:“日月明朝昏,山风岚自起。石皮破乃坚,古木枯不死。可人何当来,意若重千里。永言咏黄鹤,志士心不已。”每一句中都含有拆字,构思奇特新颖。而唐朝宰相斐炎却因为拆字被武则天满门抄斩!这究竟是何缘由?

初入仕途,奉命辅政

裴炎出身名门河东裴氏,是当世有名有望的世家大族,贵族子弟!勤奋好学,饱读诗书,在弘文馆历经十个春秋,终于学业大成,颇为精通《左氏春秋》和《汉书》,参加科举,一举考中明经科,得以出任濮州司仓参军。在职期间为官勤恳,兢兢业业!

高宗在位期间,斐炎深受其信任,官拜宰相,拥有很高的话语权,次年唐高宗病重,便让太子李显处理国事,令斐炎为辅政大臣拜中书令。不久唐高宗病逝,太子李显继承帝位,即唐中宗。

李显没有主见,任人唯亲,受人操纵,为人却懦,对韦皇后唯听是从;而李显的母亲武则天在高宗时就已经参与朝政,此时成为皇太后,野心更大,想控制儿子,继续把持朝政。李显自然是不想母亲专政的,至此他便想扶持韦氏与母亲抗衡。

但斐炎是始终全力辅佐李显,在得知李显要破格提拔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后,十分愤怒,极力反对,可李显却说可把天下让给老丈人,更何况区区侍中!这就触犯到了斐炎等人的利益,斐炎自知无可奈何十分害怕李显再做出什么出格的事,便将此事告知太后武则天!

带诏废帝,反武复李

武则天在得知此事之后非常生气,心想这儿子不听话,留之何用!于是顺水推舟的决定准备用此借口掌握朝政,开始与斐炎商议决定废除李显,另立新君。

商量好后,便命斐炎等人率领军队进宫,宣布太后武则天懿旨废除中宗!于是李显被黜为庐陵王,虽是被赶下王座但也落个清闲。

随即立豫王李旦为帝即唐睿宗,裴炎在这次宫廷政变中因定策有功,被封为永清县男,也算是武则天对他的褒奖吧,好刀用在刀刃上,这让武则天的势力越来越大!斐炎成了武则天的一把好刀!

唐睿宗也不愧是睿宗果然睿智,为了保住皇位对武则天唯听是从,成了傀儡皇帝,没有办法这个皇位本来就是自己老妈硬塞的,没有根基,没有外援,只能依靠武后,至此权利都掌握在武则天手中。

武后在朝中威望日益高深,野心也逐渐膨胀,想要当皇帝了!于是侄子武承嗣提出:追王其祖,立武氏七庙!那么何为七庙呢?就是帝王祭祀祖先之庙!如果这事成了,天下便是周武的了。

对于这个提议斐炎是第一个不乐意的,毕竟自己是忠唐的,你这是要推翻李唐,那能不反对你吗,不反对你能对的起高宗的知遇之恩吗!所以斐炎规劝武则天以吕后为鉴,毕竟吕后一死所有只要沾吕字的都难免一死。这也是给武则天提了个醒,也正因此,后来他没有大杀李唐宗室,才没有步吕后的后尘!

而此时朝政的情况是武三思、武承嗣等人劝说武则天诛灭李唐宗室以绝后患,朝中文武无人敢言,唯有裴炎据理力争,因此武后也在谋划如何除掉这个绊脚石!但是斐炎也不可能坐以待毙自然是要先下手为强!于是密谋绑架武则天让其归政李家,可是武后那是天命所归,不可能轻易撼动。

身陨青鹅

斐炎以恢复庐陵王帝位为借口,而徐敬业起兵扬州,这时斐炎大义凛然,不畏生死,以此劝说武则天归还李家江山,叛军就不攻自破了!但是这一来却招来了杀身之祸,此时武则天对斐炎是一点好感也没有了。

御史崔察看到了上位的时机,上奏武后斐炎二心要造反,武后心中大喜以此借口随即命人审讯斐炎,尽管许多大臣都替斐炎说情,武则天也是视而不见。

生死关头一封斐炎写给徐敬业的密信落到了武则天的手中,上面只有“青鹅”二字,百官皆不解其意,武则天看后直接将斐炎满门抄斩。百官不解其意是因为从字面来看并没有任何可疑之处,不过就是两只家禽,为何要引发血案。

事后武则天让百官们拆字来看,这青字分开以后便是“十”、“二”、“月”;“鹅”字分开以后则是“我”、“自”、“与”,两者合起来大致是斐炎会在十二月与他人联合造反,这就成为了他谋反的证据,百官无话可说!

结语

一代宰相因两个字而被满门抄斩,实在是无语至极!不过这也反映出了武则天巩固权力的手段,为了除掉百般阻挠她坐稳皇位的斐炎,真是费尽心思!李唐一代忠臣不得善终!

斐炎身居重职多年,朝中势力庞大,武则天除掉他也是无可厚非,毕竟不为自己所用,这么轻而易举就能除掉绊脚石的机会必然不能错失!“青鹅”这两个字终是成全了武则天,给了她机会,给了她一个除掉斐炎的借口罢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好色吗 不为人所知的另一面:不仅好权 还是个武功高手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孔子孔子好权孔子一生热衷于从政,曾五次入仕求官。第一次,《论语·为政》记载,孔子在为母守丧期间(孔母刚去世一年),闻听季孙氏(鲁国卿家贵族,三桓之首)宴请士一级的人才(飨士),便欣然前往,不想却被季孙氏家臣阳虎训斥并拒绝。这一年孔子只有18岁。第二次,鲁昭公十七年,郯国国君郯子访鲁。20

  • 商鞅的变法给所有人织了一张法网,他自己也在法网之中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商鞅是怎么变法的,商鞅死于自己的变法,商鞅的变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var1]1、明法“法”是体现国家意志的、人人必须无条件遵守的强制性的行为规范,明示人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以及由此所带来的后果。商鞅以“重法”著称,认为“法”是治国的关键,人们的一切行为规范都应该用立法的形式明确加以规定,法律要公布于众,使人人皆知。[var1]为了推行“以法治国”的治国方

  • 一代名相,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管仲,为何被奉为青楼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春秋名相管仲,青楼女子拜管仲,历史上的名臣管仲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官至宰相,一心帮助齐桓公治理国家,被称为“春秋第一相”,管仲注重经济,主张改革以强兵富国,就这样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var1]但让人奇怪的是,这样一位正史典籍中名流千古的一代贤相,怎么会与娼妓联系在一起的,还被尊为“祖师爷”,其实原因很简单,他是第一个设

  • 武则天造了18个字,17个已被废除,仅剩一字流传至今却无人敢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昔者仓颉造字,而天雨粟,而鬼夜哭。中国古代传说中,有非常大的篇幅描写汉字的诞生,可见,汉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多么重要。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见证了几千年来延绵不绝的华夏文化脉络,见证了中国人民一代接一代的血脉传承。创造汉字的人,在历史上,会被永远铭记。有这么一个人,她就

  • 诸葛亮会不会打仗?听听专业人士李世民的评价,一针见血!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诸葛亮用兵如神,但是关于他到底会不会打仗?同样精通于用兵的唐王李世民,给出了自己的评价,而且是一针见血,直指要害。诸葛亮用兵如神关于诸葛亮这个人,那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东汉末年,一句卧龙和凤雏,得一人者可安天下,让诸葛亮和庞统闻名于世,刘备听到后更是三顾茅庐。诸葛亮被刘备的远大志向吸引,刘备被诸

  • 秦末农民大起义,共有几股势力?主力还是六国旧贵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末农民大起义在哪里,秦末农民起义历史地位如何,秦末爆发了什么农民起义

    而在那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飘摇局势下,各方势力开始陆续登场,成为收割大秦这只巨鲸的操刀人。那么,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一共有几股势力?今天就来一起梳理——[var1]一、陈胜吴广集团作为秦朝末年甚至中国第一支举起义旗的农民起义军,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集团具有无可比拟的号召力,从大泽乡起义到三路大军讨伐秦国,之

  • 史上最成功的陪嫁丫鬟,小姐为妃,她是皇后,差点成第二个武则天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虞美人》这首诗或许大家都听说过,而它的作者就是李煜,或许说李煜这个名字,大家还会比较陌生,但是如果讲到“南唐后主”,大概就能有些许印象了,因为李煜本身才华出众,写的诗词婉约又深刻,因此被戏评为“被皇位耽误了的诗人”。而他的祖母,也就是南唐开国皇后的身世,则更加离奇,她原本只是一介陪嫁丫鬟,最后却变

  • 三万步兵野战击败二十万步骑大军的经典战例-韩陵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在南北朝北魏末的韩陵之战中,高欢用三万步卒野战对抗二十万大军,先是主动的自断了归路,以示死战之决心,然后创造性的把部队结成了圆形防御阵型,结果以寡击众、一役击溃了敌二十万大军,创造了战争史上”以步制骑”的奇迹。[var1]网上的古代圆形军阵示意图中国历史上,自从宋朝开始崇文抑武之后,慢慢就让很多

  • 孙膑为何被挖去膝盖骨?山东出土一部竹简,他做的事比挖骨更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山东出土竹简揭露孙膑狠毒一面,孙膑庞涓36集,孙膑割掉膝盖骨

    在挖掘文物的过程中,常常会打破人们对历史人物的刻板印象。比如说,在山东曾经出土了一部竹简,上面对于孙膑被削掉膝盖骨一事,做出了详实的记录。[var1]专家通过这部孙膑同代人记录竹简,拂去了历史的尘埃,还原了孙膑的真实面目,其并不是小说戏曲当中的好好先生,而是一个冷血的军事家。他做出的事,比挖他膝盖骨

  • 谦虚谨慎,不拘一格地引进异国人才,或许就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国大将军蒙恬,秦国历史完整版,战国七雄为啥秦国只灭了六国

    想来秦国一定是在这种情况下,才对异国人才抛出了橄榄枝。[var1]秦王雄厚的国力是争夺天下的必要条件。不过意外的是帮助秦国提升国力的人,几乎都来自异国。由于秦国太过强盛,周边的国家感觉受到了威胁,企图用计削弱秦国的国力,结果却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比较著名的一件事是,其他国家为了让秦国的国库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