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茂公和李世民喝酒,酒醒后惊恐发现身上披着龙袍,保命方式绝了

徐茂公和李世民喝酒,酒醒后惊恐发现身上披着龙袍,保命方式绝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81 更新时间:2023/12/21 17:42:44

但是在瓦岗的这些武将中,有一位武功并不高强的人却是他们的大脑,这个人就是军师徐茂公,他精通兵法,运筹帷幄之中帮助瓦岗完成了早期的创业。

唐朝建立之后,徐茂公作为开国大功臣,自然是收到了太宗皇帝李世民的重用,可是也因为他的性格,李世民一直无法完全信任他,一次两人喝酒,酒醒后徐茂公发现身上披着龙袍,立马想出了一招保命妙计。

败落的贵族

徐茂公是《隋唐英雄传》中杜撰的人物,在真实的历史上,他的原型就是太子太师、扬州大都督徐世勣,可以说,徐茂公的一生用传奇二字来形容都太轻了。

徐茂公乃是贵族出身,祖上可以追溯到高平北祖上房徐氏,到了徐茂公的父亲这一代,由于转为经商,家中一时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徐家也一跃成为了富甲一方的大贵族。

在《资治通鉴》中,曾经记载过徐茂公年少时的生活,说徐茂公身边的仆从上百个,家中存放的粮食长年不少于五千石,足以说明徐家有多么富裕了。

不仅如此,徐茂公的父辈还十分乐善好施,他们总是将自己家中的粮食免费分发给没有饭吃的穷人,每每在路上看到乞讨的人,不管认不认识,徐父都会慷慨解囊。

正因如此,徐家是远近闻名的慈善大家,深受十里八乡的百姓爱戴,可是随着隋朝的残酷暴政,国内陷入了一片军阀征战的局势中,徐茂公参加了翟让的瓦岗起义军。

一开始,翟让的这支起义军其实还不如土匪,在徐茂公的指挥下,以一万人的兵力打败了隋朝大将张须陀,奠定了瓦岗在反隋起义军中的地位。

后来蒲山公李密兵变失败,徐茂公敏锐的将其吸纳入了瓦岗大军中,就这样,瓦岗正式从一支散兵游勇变成了反隋的起义军。

虽然此时的瓦岗在徐茂公和李密的带领下不断壮大,但是毕竟底子太薄,特别是当太原的李渊加入反隋的战局中之后,瓦岗很快就不够看了。

武德元年,李密带兵和洛阳王王世充激战,落得大败,没办法之下,李密只有投降了李渊,李渊也念在李密曾经和自己同朝为官,还封了李密为魏国公。

那边李密已经投降,可是瓦岗的大部分领土还在徐茂公的手上,他也明白归顺李唐是大趋势,于是统计了自己辖下所有的人口、经济以及军队数量,一并送到了李渊手上。

随后不久,徐茂公也追随李密的脚步归顺了李唐王朝,并由此开了自己的开挂之路。

由于瓦岗军中精兵强将都被划归在秦王李世民的部下,因此徐茂公也选择了追随李世民,后来在和王世充的大战中,徐茂公帮助李世民夺取了洛阳、阳城、汴州等地。

唐朝建立之后,徐茂公作为当之无愧的开国大功臣,自然是进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行列,可是俗话说打江山易,坐江山难,没多久,徐茂公就感受到了什么是伴君如伴虎。

李世民的试探

虽然说徐茂公是属于李世民这一阵营,可是与秦叔宝这些人不同的是,徐茂公不是李世民的心腹,李世民对他的任用也属于点到即止。

这都是源于玄武门之变,唐朝建立之后,李渊自然是第一任皇帝,大儿子建成也顺理成章当上了太子,这本来没有任何的争议,可是随着李世民在唐朝的声望越来越大,李建成认为弟弟往后会威胁到自己,于是先发制人,对李世民采取了反制措施。

反应过来一切的李世民自然不能坐以待毙,他立马策划了玄武门之变,在消灭了建成元吉两位兄弟之后,顺利坐上了皇位。

参与了玄武门之变的将士们自然而然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这也无可厚非,就像老祖宗常说的,要想被领导真正信任,帮助他做一千件好事,不如帮助他做一件坏事。

那么,玄武门之变的时候徐茂公在何处呢?其实,徐茂公并没有参与此次政变,当长安城内风起云涌的时候,徐茂公正在并州和突厥打得激烈。

因此,徐茂公错失了成为李世民绝对心腹的机会,但是由于他驱逐东突厥、灭高丽、帮助李世民平定四方的功绩,他在朝中的地位也不低。

李世民深知这一点,他自己也佩服徐茂公的军事才能,但是想让他没有戒心的信任徐茂公,他也做不到,于是,李世民对徐茂公进行了一次试探。

贞观二十年,徐茂公染了小疾,没有任何大碍,李世民知道后,不仅亲自到太医那里寻医问药,还亲自把药煎好了给徐茂公端过去,徐茂公哪里受得了皇帝的如此恩宠,立马跪地迎接。

喝完药之后,徐茂公顿觉浑身都是力气,没几天就好了,随后,他就接到了李世民召其进宫的旨意。

一心不二

来到李世民的寝宫,徐茂公和皇上推杯换盏喝了个痛快,李世民对其说自己已经日薄西山,太子李治的能力不足,将来要是继承了皇位,你要多多辅佐才是。

徐茂公没想到李世民召自己进宫竟然是为了托孤,立马跪了下来,朝着李世民磕了三个头,并感谢了皇帝的信任,发誓称自己一定尽心尽力辅佐太子,万死不辞。

那一晚,不知道两人喝了多少,徐茂公更是直接在皇帝寝宫睡着了,第二天醒过来,发现自己身上披着皇帝的龙袍,想来是李世民为他披上的。

徐茂公立马冷汗直流,他已经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知道只有遵从李世民的所有旨意才能保命。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驾崩,临死前,他对太子李治说我会把徐茂公贬官,你继位之后就将其召回,这样他就会死心塌地为你卖命,但要是他有一丝怨言,不要犹豫,立刻处死他。

李世民认为,徐茂公这匹烈马,必须经过一番敲打才能消除身上的锐气。

果不其然,高宗皇帝李治上台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回徐茂公,并对其加封仆射一职,后来徐茂公更是官至太子太师,死后配享太庙,得到了一个臣子的最高礼遇。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日本怀良亲王与朱元璋决裂,为什么日本人还要向大明进行朝贡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彼时的日本正处于国内动荡时期,这就导致了有很多武士被迫成为浪人,在中国沿海从事打家劫舍的行当,这些人被我国成为倭寇,由于这些倭寇经常来如影去如风,而且没有固定的基地,单兵作战力还比较高,所以沿海地区深受困扰。明朝发现之所以倭寇如此猖狂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为了解决

  • 已是垂暮之年的武则天,为什么还要纳男宠,仅仅是因为寂寞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政治手段的张氏男宠为什么武则天75岁了,还要找男宠呢?张昌宗、张易之兄弟二人确实是面如莲花的,但是如果你认为武则天仅仅是为了贪恋美色,那就真正的错了。其实武则天是在下一盘大棋啊,有着更深的目的。当时武则天面临这么一个难题,这皇位到底该传给李家还是武家呢?如果把皇位传给武家,势必会激起超停的动乱,日后

  • 中天易数“生死应期尺”揭秘岳武穆王(岳飞)枉死寿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人物简介: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大孝子,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

  • 女皇武则天私生活,与儿子成婚,78岁还在养男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14岁的时候因为容貌出众,被唐太宗李世民纳入后宫之中,但不知道什么原因,李世民对武则天好像不是太感兴趣,一直被雪藏于后宫,但武则天这个人生性倔强,不愿就此埋没自己,所以就将目光放在李世民的儿子李治身上,恰巧李治对武则天也有种别样的情感,但碍于父亲李世民,无法表达出来,按说武则天作为李世民的妃子

  • 男子5根金条买下价值3亿的瓷瓶,给市长报信:有人盗朱元璋的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市长脸色大变,反问:“你为什么这么说?可有什么证据?”男子神秘兮兮地从盒子里拿出一只瓷瓶,悄声道:“这是我刚买到的青花瓷,这件瓷器来自朱元璋的陵墓。”男子是南京的收藏家陈新民,热爱收藏古董。那天,有人找到他说,有好东西要出手。陈新民二话没说,便前往约定地点,要看货。当卖方拿出一件漂亮的青花瓷器时,陈

  • 那年今日 | 唐代长安城遗址被发掘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发掘勘测的结果证明:唐代长安城的周围有70多里,比今天的西安旧城大五倍以上。全城分三部分,最外是外郭城,中间的北部是皇城,皇城北端正中是宫城——皇帝居住的地方。在外郭城垣上有12个城门,许多纵横的街道把全城除宫城和皇城以外的所有地区整齐地划分为108个长方形的坊里。

  • 李自成进京后安葬朱由检夫妇,清世祖曾下令重修陵寝但不了了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没有葬地,如何安葬呢?有人想到,朱由检的礼妃田氏两年前去世,葬于十三陵,干脆把朱由检葬在那里。因此,朱由检和周皇后总算是有地葬了。监葬官下令把崇祯放在中间,周皇后放在左边,田妃放到右边,然后举行了祭拜。下葬后,在场人等看到朱由检太过凄惨,集体现场捐资五两银子,给朱由检的陵寝包了一圈砖。当满清入关后

  • 李自成进京后大顺政权民心不稳,失败后遭到各地反噬故一蹶不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李自成(1605年——1645年?)原名鸿基,乳名黄来儿,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号闯王。明末朝政腐败,灾难频仍,民不聊生,苦无生路的底层农民相率揭竿而起,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驿卒出身的李自成凭着超人的胆略和勇猛在陕北多如牛毛的农军中迅速脱颖而出,提出“均田免粮” 等口号,深得广大贫苦农民的

  • 白居易一首矜矜自夸的诗,被后世评价“值得卖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能与李杜合称,冠绝有唐一代,足见白居易在诗坛的成就之高。事实上白居易也确实当得这个称号,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影响了整个中唐和晚唐诗坛。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甚至亲自为他题诗吊唁:“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 平定安史之乱的四大战神,一降一反一病逝一被斩,为何无一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而大唐皇帝相信太监的同时,又十分抵触武将,根据后世宋代的“重文抑武”,我们可以把唐朝这种现象称之为“重宦抑武”。三镇节度使安禄山的背叛,让大唐皇帝从此患上“武将恐惧症”,这是一种心病,从唐玄宗开始,整个大唐就没有痊愈的皇帝。所以在这种背景下,只要是一个能力出色的武将,那么被皇帝“卸磨杀驴”的可能性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