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自信到什么程度?放死刑犯回家探亲,还让他们按时归来赴死

李世民自信到什么程度?放死刑犯回家探亲,还让他们按时归来赴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38 更新时间:2024/4/7 14:42:17

不管谁来评说,李世民都是一个堪称榜样的好皇帝。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从幕后走上台前的关键历史事件,没有玄武门之变,就没有之后的唐太宗,没有玄武门之变,自然也就不会有杀兄霸嫂的恶名。李世民一生之中只有玄武门这一个洗刷不掉的污点,然而换一句话说,如果李世民没点胆气和气魄,也压不住初唐这么多的名臣武将,更开创不了大唐盛世。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并没有对李建成的部署大开杀戒,反而接纳了他们,当年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秦王府老人,除了一个谋反的侯君集,其他人都获得了善终,李世民和他的臣子们,创造了一个君臣和睦的千古佳话,也为后世的帝王做出了一个成功的典范。李世民是一个十分自信的人,同时李世民也是一个很有气魄的皇帝,正是他宽如大海的胸襟,才开创了一个开放包容的盛唐。

李世民自信到什么程度呢?李世民对自己的要求十分高,他希望唐朝能在他的治理下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李世民常年关注入档死刑犯的数量。太宗贞观六年,辛未,李世民在浏览死刑犯名录的时候,感到十分悲哀,就命令刑部暂时释放这些死刑犯,让他们回家探亲,并和死刑犯约定,等到秋天时,让他们自己按时归来受刑,“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

390名死刑犯就这样被释放了,最让人感到吃惊的是这些死刑犯,竟然真的按期归来了,十分高兴的李世民,将他们全部赦免了,“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对于这段历史佳话,我是抱有怀疑态度的,可能李世民当时派人暗中监视了这些死刑犯,一有逃跑就会被抓住,营造出一种死刑犯自觉归来的假象。毕竟这390人是穷凶极恶的死刑犯,可不是小偷小摸的小贼,有逃跑机会却不逃跑,又怎么会成为死刑犯呢?

不管怎么说,李世民在位时,唐王朝的经济、政治、军事都得到了极大发展,而且李世民从谏如流,励精图治也确有其事,一个不关心百姓的皇帝,也说不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话来。后世许多皇帝也都将李世民作为学习榜样,成吉思汗评价“欲安邦定国者,必悉唐宗兵法。”,朱元璋说“惟唐太宗皇帝英姿盖世,武定四方”,康熙评“唐太宗之听言纳谏,君臣上下,如家人父子”,当朝太祖说“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李世民在位时,对各民族都十分包容,出台了很多民族政策,有效缓解了各民族之间的矛盾,让各民族融洽相处,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天可汗”,此外李世民也十分注重外交,海外诸国都派人来唐王朝学习交流,因为外交事务太多,还专门建立了鸿胪寺。李世民的一系列举措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犯了个错误,武则天抓住机会最终称帝,就连宋庆龄都称赞她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李世民死后,大唐帝国经历了曲折激荡的几十年,最终皇权旁落,武则天经过仔细谋划,登上了权力巅峰。在这个过程中,无数李姓子孙和朝廷重臣被杀或流放,下场极其惨烈。而造成这一切的最初原因,都来自李世民的一个错误决定。李世民画像一、李世民的错误决定李世民文治武功,爱民如子,在中国历史上是位杰出的帝王,但他在

  • 朱元璋侄子朱文正,曾抵挡六十万大军,最后为何会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耐人深思,洪都之战,朱文正死扛陈友谅60万大军三个月,可谓功勋显赫。连当时跟随朱文正一起守城的下属邓愈都成为了明朝开国六公之一。身为朱元璋亲侄子的朱文正立下如此大功,怎么都能混上亲王的地位吧,但是朱文正为什么要谋反呢?很简单,因为他没有摆正好自己的位置,在极大的心态失衡之下,选择铤而走险。

  • 赵匡胤武功高强,年轻时自创一套拳法,几乎无敌于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都知道,宋朝是一个重视文治的朝代,统治者吸取唐朝灭亡的教训,抑制武将的发展,重视文人治天下。但每个朝代的统治者,都是马上得天下,

  • 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是如何进行宫斗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论外事,长孙皇后善于规劝李世民虚心纳谏,维护像魏征这样的 忠臣谏士,在后宫,长孙皇后待下宽仁,不善妒,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后宫的嫔妃,如李世民的一个妃嫔因难产而死,留下一个女婴。长孙皇后亲自抚育。(《新唐书》原文:下嫔生豫章公主而死,后视如所生,皇后养育之)。但问题是,长孙皇后真的如历史记载得那么好吗。

  • 李世民驾崩前,问武则天:我走了你怎么办?武则天回8字救下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首诗歌所描写的对象应该不难猜出来,她就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一个女子在封建思想充斥的过去竟然可以当上皇帝,这绝对不是寻常的女子可以做到的。除了自身的天赋,自然还要有很多其他的条件,在面对李世民上她就显示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坠入凡间的武则天武则天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在这样一个开国功

  • 明朝“奸二代”严世蕃,身怀三大绝技,怪不得可以娶二十七个妻妾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12年前的10月16日晚上,在河北大学新区的一所超市前,一辆黑色轿车,毫无顾忌地将远处的两位女生撞出去好远。一位经过抢救,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另一位女生却在当晚抢救无效而死亡。肇事者不仅没有一丝悔意,更是嚣张至极地喊出:“由着你们去告吧,我爸是李刚!”得亏十多年前网络兴起,才能将肇事者的恶性披露出来

  • 李世民在皇宫建一层观,特意带魏征登上去观望,魏征:臣看不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层观很高,视野很开阔,唐太宗特意指了一个方向让魏征去看,结果魏征细细看了很久,然后转身对唐太宗说:“臣老眼昏花,看不见。”要说魏征老眼昏花,李世民是不信的,虽然魏征已经56岁,但身体很不错,工作也没有任何问题,在朝堂上和他这个皇帝争起来声音洪亮,处理政务的时候也没有到老眼昏花的地步,没道理登高而望就

  • 古人物雕塑,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

  • 王勃二丨天才少年郎之《滕王阁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出狱后一年,朝廷觉得王勃才华就这样被埋没有些可惜,也曾决定恢复他的官职,但两次遭遇都差点让他丢了性命,家人也跟着受了牵连,王勃对仕途不再报任何希望,能平安度过一生应该是他与家人最大的期望。什么才华,什么振兴家族,年少时不谙世事许下的豪言壮志,都已成过眼云烟,能安稳的活着才是来这世间最大的幸事。公元6

  • 成吉思汗见战将受重伤,看完伤后,他说:把他塞进牛肚子里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亲自来看望他,看过他布智儿的伤后,他让人把布智儿身上的箭拔掉。这下子,拔得布智儿血流满身,昏死过去。成吉思汗命人牵来一头牛,当场杀死,剖开牛肚子,说:把布智儿塞进牛肚子去。手下军士,不敢怠慢,急忙把布智儿塞进了牛肚子里。布智儿全身浸在牛肚子的热血之中,很快,他就苏醒过来,伤势也好多了。——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