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敢让父亲李渊退位,为何朱棣只敢对侄子朱允炆动手?

李世民敢让父亲李渊退位,为何朱棣只敢对侄子朱允炆动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4115 更新时间:2024/1/19 18:53:04

不过李世民和朱棣的夺位,有个很大的不同之处,李世民是直接在父亲李渊在世的时候悍然兴兵,幽禁老父于深宫,令李渊不得不退位,而朱棣则是起于燕京,靖难之军由北而南,从侄子朱允炆手里面攫取了皇位。李世民为何敢和李渊正面交锋,而朱棣则只敢对侄子动手过招?其实原因无非三点。

第一点,处境不同。

李世民之所以兴起玄武门之变,是因为情势不由人,当时他和李建成的明争暗斗越演越烈,而随着天下承平,李渊明显钟意于治政有方且名正言顺的李建成,再等下去,李世民和李建成的攻守就会易位。李世民只能孤注一掷,成则天下,败则寇盗。

朱棣则不同,他最初没有对皇位的觊觎之心,在燕京城当着逍遥王爷,可是朱允炆登基之后就着手削藩,情势已经不由人,朱棣只能着手谋划靖难之役。古时候皇位争夺都是残酷的,朱棣既然决心靖难,唯有登基九五才可保全身家性命。

第二点,势力不同。

李世民和李建成争斗的时候,关陇门阀已经成为李世民的臂助,让李世民有了和李渊抗衡的资本。杨坚和李渊都出身于关陇门阀,其对于当时的天下态势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有了关陇门阀的支持,才是李世民敢于夺嫡争位的信心源头。

朱棣得到北人武勋支持,则是在朱允炆削藩之后,其父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天下之宵小,无人敢有怨怼之心,北人虽然不满于定都南京,也不敢和这位戎马生涯的皇帝有什么不满之言。等到小儿朱允炆登基之后,动起削藩之念,才让北人和朱棣联合起来,说白点,建文帝自己将靖难君臣凑在一起,不然朱棣也没胆子夺位。

第三点,父亲不同。

李渊年少时候射落孔雀屏,也是一时伟男儿,但是英雄终有迟暮之时,舐犊情深的李渊根本就没对嫡子之间的矛盾有清醒的认识,随着年纪老迈,武德旧臣们根本没有心力来对抗李世民的雷霆一击。而且李世民有恃无恐,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没了的话,李渊的嫡子就唯有他一人,纵然老父虎死不倒架,没能幽禁住,痛失爱子的李渊也只能咬牙任他为太子,只是登位晚几年而已。

朱棣对父亲朱元璋可不敢有这样的年头,能从乞儿变成皇帝,以江南之地据有天下,实现了前无古人的壮举,每日勤于政事,丝毫不显老迈之态。朱元璋可不像李渊,他清楚自己的儿子都是不甘人下之辈,尤其是老四朱棣,朱元璋设立塞王的目的就是让朱允炆和其叔叔们两相偏安。因此,朱棣也就只敢和侄子耀武扬威,对付老爹就力有未逮了。

你认为朱棣发起靖难之役是迫不得已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何杀光所有侄子,却留下所有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在隋朝时期就一直帮着自己的父亲李渊打天下,可以说在隋朝末年的时候,他父亲李渊的一半天下都是由李世民帮忙打下来的。这也导致了李世民战功赫赫,而太子在军中的功劳和威信都不如李世民,因此李世民成为了太子心中的忌惮。后来为了排挤李世民,就和自己的弟弟李元吉联合想要陷害李世民,没想到李世民为了自保就在玄

  • 李渊心里一直把李建成视为继承人,为何却还让李世民手握重兵?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你说李渊心里一直想立的储君肯定就是李建成吗?其实未必,而且立储这件事的本身,他都不是李渊能够绝对控制的问题,看似李渊想让谁当太子就谁当,可李渊受到的威胁,却是来自于另一个“维度”的,李世民根本就不跟他在同一个政治系统里玩,你李渊立的太子是谁,跟李世民造不造反,没有一点牵制作用。变局,是在武德四年开始

  • 宋代才女李清照与酒的渊源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她就是宋代词苑中开婉约一派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父亲是苏轼的学生,母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这样的家庭环境没有把她局限成大家闺秀,反而让她成了率性洒脱的霸气才女。她的词,自有鲜明的风骨神韵;她的人,自是花中第一流。她喜欢喝酒,《漱玉词》中就有19杯“酒”。她在黄昏后:”东篱把酒

  • 清朝文化不自信,一改明朝对传教士的宽容政策,把他们全赶到澳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我在头条搞创作第二期# 大清宫廷里的西洋人近代西方的入侵使得中国教案频发,社会上也兴起了一阵阵反教热潮,并随着革命活动的开展而达到顶峰。在清朝建立之后到1840年西方入侵之间,清朝历代皇帝一改大明时期的传教士政策,逐渐削弱传教士在华影响,并采取严格的禁教政策。一、明清更迭与政策变迁 清朝时期的中国

  • 李世民:大唐何时亡?袁天罡:猪上树时!唐太宗大喜可他至死未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之治、贞观遗风、开元盛世等等,即便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还是出现了短暂的中兴。真要用一个词来形容,笔者认为“宏伟”再合适不过。抛开这些不言,很多人最好奇的一个点还是大唐的军事实力。说它实力弱,大唐靠军事实力让周边许多小国臣服;说它实力强,安史之乱又动摇了整个大唐的统治。再怎么去辩解,都显得有些

  • 李世民为何敢发动玄武门之变?真相藏在这2处细节中,胜负早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这都是李世民的历史大功绩。奈何,对于李世民个人来言,历史功绩是一回事,他的玄武门之变却又是另一回事。李世民虽是玄武门之变的胜利者,同时也是“失败者”。在李世民晚年时期,他便结结实实地,领教到了这种历史轮回的可怕——太子李承乾,竟然也想给他唱一出“玄武门”。据《资治通鉴》记载,李承乾谋反案后,李世民都

  • 李世民年轻时四处征战,身体非常强壮,但为何年仅51岁便去世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7年。十几岁的时候,就高举义旗,在洛阳一战的时候,更是直接就征服了各路诸侯,为唐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李世民上位,其开创的贞观之治也是被无数后人所称道。而根据史料记载,李世民早期身体是非常健康的,不然也不至于打仗时敢于冲在最前面,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刚刚年过半百就死了。

  • 李世民的亲弟弟贪财好色,为何他的一项绝技被鲁迅称为民族瑰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玄武门事变”的幸存者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李世民集团和太子集团的矛盾已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事变结果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被诛,李渊被迫退位,称为“太上皇”。更残忍的是,李世民将李建成、李元吉的子孙和家族成员全部杀害,是为“清除异己”。而李渊的儿子没有收到牵连,反而在李

  • 赵匡胤赐死北宋名将,抄家时看到将领家的仆人,痛哭道:朕杀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有着极为特殊的身份和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在选择掌握权力的同时,不得不将这些情感割舍掉。历代皇族之中很少看到普通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反而手足相残、父子反目的事情屡见不鲜吗,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皇帝大肆屠杀对自己产生威胁的大臣。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众多皇帝当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无论是成为皇帝的

  • 李世民释放390名死刑犯回家过年,约定年后问斩,后来回来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所以在他强力推行法律条令的前提下,整个国家都变得安全了很多。贞观六年,全国上下总共有390名死刑犯。李世民在过年之前,到监狱当中去视察。突然大发慈悲将这390名死刑犯放回家过年,再见亲人最后一面。但是约定好了,这些犯人过年之后要自己回来。当时有很多大臣都觉得,这是放虎归山。但是没有想到,过年之后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