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为何还要砍下他的头颅?

李世民一箭射死了李建成,为何还要砍下他的头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311 更新时间:2023/12/18 3:29:20

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夺嫡政变,没有之一。

简单来说,这场流血政变是唐高祖李渊为了对付功高震主的二子秦王李世民引起的,李渊通过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与李世民斗法,在玄武门之变前夕,可谓是将李世民逼到绝路上,所以李世民孤注一掷的冒险发动玄武门之变,最终是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再趁势架空唐高祖李渊,使其立自己成为太子,再禅位于自己,最终是成功的反败为胜,成为这场皇家斗争的最大赢家。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一箭射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则是被尉迟恭杀死,但这二人被袭杀以后,李世民还将他们的头颅砍下,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小细节背后有什么深意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一、出示二人首级,以应对东宫和齐王府军队反扑

李世民为什么要冒险发动玄武门之变呢?

因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李渊的支持下,已经将李世民差不多架空了,所以他只能孤注一掷的召集旧部,来进行绝地反击。

这说明当时单纯以京城局势来看,东宫和齐王府的军队,已经比李世民所控制的军队要强大,李世民并没有什么优势。

而东宫和齐王府的将士即使知道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身死,也并没有作鸟兽散,而是要替他们二人报仇,个人认为他们之所以这样做,固然有着忠心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眼见为实,没有亲眼见到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杀死,他们都还抱有幻想,认为消息是假,所以并没有散去,而是冲向玄武门,可以说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后,李世民的危机并没有解除,反而在当时面临着更大的危机,因为他的兵力,远不如东宫和齐王府,很有可能会败在东宫和齐王府的临死反扑之下。

而李世民砍下这二人首级,将其示众,对于东宫和齐王府军队的打击可想而知,他们确定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真的死了,并且见到其首级被示众,自然失去战心,迅速崩溃,可以说是不战而胜,李世民用这招,可以说轻轻松松解决了当时最大的危机,彻底奠定了胜局。

二、大乱之下,砍下首级确定他们死透了

唐太宗李世民可以说是唐朝开国的第一功臣,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之人,心理素质肯定没问题;但种种迹象表明,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其实发挥并不正常,比如说坐骑受惊以后,李世民竟然没有及时反应过来,反而被树枝刮倒,摔在地上以后,差点被李元吉反杀。

李世民为什么发挥有些不正常呢,关键原因是毕竟要杀朝夕相处的两个亲兄弟,而且这场政变如果失败了,自己将是万劫不复的下场,所以多少有些影响他的发挥,心绪不是多么稳定。

而在那种混乱局势下,虽然太子李建成和齐王被射杀,但心绪不稳的李世民怕他们没有彻底死去,为了以防万一,同时不给其他人留下幻想,自然是要让他们二人脑袋分家,百分之百的确定他们被杀死。

三、杀鸡给猴看

砍下这二人首级,可以说是杀鸡给猴看,至于这个猴子就多了,大的有唐高祖李渊,小的有东宫和齐王府部属。

这个效果还是很不错的,李世民如此心狠手辣,是将唐高祖李渊吓得不轻,于是识趣的将玄武门之变定义为李世民是剿灭叛乱,而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图谋不轨之人,并且立李世民为太子,最后又禅位于李世民。

李渊之所以这么识趣,很多人认为他是懦弱之人,所以这样做很正常,其实身为开国皇帝,李渊虽非雄才大略之主,但也并非简单之人,他之所以在玄武门之变以后老老实实配合李世民,就是因为李世民的一系列狠辣手段,将他给震慑住了,所以他只能选择配合。

四、顺便有着让尉迟恭泄愤之意

在玄武门之变以前,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了架空李世民,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诸如用金帛招降尉迟恭等秦王府大将,不成就加以陷害,尉迟恭自然是没答应,因此被下诏狱,差点被他们害死。

所以李世民在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后,还要砍下他们首级,可以说是让尉迟恭这个忠心耿耿的大将顺便发泄一把。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分析,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太祖父亲赵弘殷永安陵,一座最寒酸的宋代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中华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中国的帝陵中很少有像宋代帝陵一样寒酸的。从秦始皇称皇帝后,不论是秦始皇帝陵还是汉唐时期的帝陵都有着无与伦比的规模;即使到了明清时

  • 朱棣之子朱高煦:伸腿绊倒皇帝朱瞻基,死法千古难见,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他一个藩王,要跟整个国家对决还是欠缺点力量的。朱棣拉拢了很多藩王来支持他,但此时的朱允炆虽然拥有一国大军,但苦于朝中根本没人可用,此前都被朱元璋给杀了,所以出现了有军无将的境地。朱棣这边却不同,是人才济济的画面,他还有儿子们帮衬着。在靖难的四年当中,朱高熙的表现是非常不错的,也时常得到了朱棣的欣

  • 李渊的四个儿子,把他们的名字连起来就暴露了李渊的野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提及大唐也是十分奇妙,因为唐朝开国皇帝的名声并不如后来的“李世民”和“武则天”高,这也不算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李渊的野心李渊有野心其实也并不奇怪,他的祖父李虎在西魏时期本就是太尉,还被赐了姓。在北周建立起来之后,李渊的父亲李当上了柱国大将军,袭封唐国公,生长在这样的名门望族,李渊对自己的人生有着更

  • 宋朝国号的来历:一场粗糙不堪的禅让大戏,被层层附会的大宋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自从后周世宗柴荣死后,赵匡胤就走了一条在当时来说,相对文明理性的夺权之路,基本上奠定了大宋新王朝的基调。可以想见,当时赵匡胤兵不血刃改朝换代的这一招,相比起五代十国的其他皇帝们,那些程式化的杀戮和血腥来说,确实要高明得多。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你这么说到底有没有历史依据呢?答案是肯定的,当然有了!大

  • 李世民得胜归来后,李渊却让妃子去慰问,埋下玄武门兵变的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了解唐朝历史的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这场政治之变,李世民带兵从玄武门攻入皇宫,诛杀其兄李建成,逼迫其父李渊退位,从而成功登基为皇。作为大唐江山真正的奠基人,李世民手握重兵,一世荣华富贵都享不尽,在大唐政权建立之后为何他还要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兄弟陷害,父亲默许,胜仗归来,却让

  •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国之瑰宝,为国内罕见的元代钧窑瓷器钧窑“小宋自造”香炉,1970年12月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窖藏。香炉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香炉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内蒙古博物院。“小宋自造”香炉体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准,打破了唐宋代民间“钧不过尺”的旧框框,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

  • 朱元璋活捉元朝大将,得知他的祖先是木华黎,朱元璋:无条件放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铁木真在壮大蒙古的过程中,离不开他身边的勇士的辅佐,这些勇士骁勇善战,都成为了铁木真麾下的得力干将,在铁木真壮大蒙古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铁木真麾下就有这样一位勇士,他叫木华黎。他自小便追随在铁木真的身边,一直辅佐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他的后代们也大多都成为了元朝骁勇的大将,一直守护元朝。 木华黎与铁

  • 李世民问袁天罡:我大唐什么时候灭亡?袁天罡:猪上树,唐朝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少有的明君之一,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唐太宗重视教育发展,唐朝的很多官员都是受到过优秀教育的,从事仕途之路后为唐太宗出谋划策。和古代很多皇帝一样,唐太宗晚年时期很是迷信,但是唐太宗手底下有一位能人,这人就是袁天罡。《推背图》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所作,李淳风是

  • 江西省上饶市一收藏家收藏三件宋代龙泉窑凤尾尊比肩世界四大博物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原创 辛闻言 上饶百姓窗 “浙江萧山朱氏,文化及收藏底蕴深,我作为萧山朱氏的收藏家也得到很好的传承,这点从我收藏的三件世界级艺术品——宋代龙泉窑凤尾尊能与世界最顶级的博物馆的同款龙泉凤尾尊同台角逐不落下风,就可以证明这点。我收藏的三件宋代龙泉窑凤尾尊完全比肩世界四大博物馆的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

  • 明朝状元答卷曝光,字迹端正漂亮,专家:大陆现存唯一孤本状元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2022-09-08自唐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制度就是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各方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经过数层的选拔,最后在殿试中夺得头筹,才能当这万众瞩目的状元郎。科举制度源于约1300年前,期间大概产生了700余位状元,但为何现存的状元试卷却少有呢?这几百年前的考卷与现代的试卷有何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