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得胜归来后,李渊却让妃子去慰问,埋下玄武门兵变的导火索

李世民得胜归来后,李渊却让妃子去慰问,埋下玄武门兵变的导火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325 更新时间:2023/12/18 3:29:42

想必了解唐朝历史的大家都知道玄武门之变这场政治之变,李世民带兵从玄武门攻入皇宫,诛杀其兄李建成,逼迫其父李渊退位,从而成功登基为皇。作为大唐江山真正的奠基人,李世民手握重兵,一世荣华富贵都享不尽,在大唐政权建立之后为何他还要发动玄武门之变?

其实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兄弟陷害,父亲默许,胜仗归来,却让妃子去慰问,这所有一切的一切都为玄武门之变埋下了导火索。

唐朝的建立,其主要推手就是李世民,隋朝时期,隋炀帝昏庸无道,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各路英雄豪杰揭竿而起,天下陷入混乱的纷争局面。

公元617年,顺应时局,时机尚且成熟,作为北周贵族的李渊在二儿子李世民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决定带兵攻打隋朝,这一打就把天下打易了主。

战场中,二儿子李世民立下无数功劳,可以说如果没有他,这天下未必能姓李,所以在当时李渊对这个儿子也是相当倚重,还对他做出承诺,等自己登上皇位之时,就是宣布他成为太子之时。

可是等到李世民为他平定了天下之后,李渊却没有兑现承诺,他表示按照以往的朝继承制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大儿子李建成尚在,无法立他为太子,所以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太子之位给李建成,兵权给李世民。

原本以为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可没想到李建成却是小人之心,认为李渊这样做明显是偏心李世民,自己空有太子的空壳子,而李世民手握兵权,到时候自己还不是只能任人宰割,这样的安排意义何在?

李建成越想心里越不舒服,便把李世民当成了假想敌,卑鄙无耻的设法迫害李世民,甚至还想对他赶尽杀绝。

经过李建成的不懈努力,加上李渊本身就对李世民本就有所忌惮,就默许了李建成的做法,何况天下已定,若是现在还不尽快解决这一问题,以后还有谁能压制得住他,所以李渊对李世民间的父子嫌隙也是越来越大。

李世民知道父兄心里的顾忌,虽有不满,但也不予理睬,收起锋芒不和他们计较。所以在此后一段时间里,李世民除了要小心应对哥哥李建成不入流的小手段,还要稳固大唐江山。

包括在李渊外出避暑,有人趁机作乱,发起叛变时,还是李世民亲自带兵去镇压。在当时这种情况下,可笑的是偌大的朝廷之上竟会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去镇压,没办法,李渊只能宣见李世民,让他去消灭这股势力。

李世民本不想出兵,因为他心里清楚,李渊之所以让自己出兵,是因为朝中无人,否则的话,按照他们俩的心思,都恨不得架空自己又怎么可能让自己带兵打仗。

而李渊就是拿准了李世民眼里揉不得沙子这一心理,大唐的江山是他辛辛苦苦打下来的,若是这股势力不灭,日后定成大患,他心里自然是不好受。

李世民接令后立即整军出发,原本以为这场战争持续时间会很久,可没想到很快就大获全胜,也是因祸得福,他在军中威望更甚从前。

可这对于身在长安的李建成来说就不是件好事了,本来在当初打天下的时候就一直在后方,大唐的江山是人家李世民打下来的,本来就是躺赢,依靠着立储要立嫡才得到太子之位,在加上这段时间来也没做出什么成绩,现在还有什么能力与李世民抗衡。

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李建成想让李世民死的心越来越强烈,两人皇位争夺赛也开始进入白热化阶段。

战争的胜利对于李渊来说当然是件好事,而兄弟俩之间的争夺他选择视而不见,谁做太子,自己都是皇帝,所以大手一挥,就把战争中获得的珠宝全部赏给李世民。

李世民得到珠宝后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中饱私囊,而是在军中进行论功行赏,全部赏给下面的将士们,这一举动更得人心。

后宫各位嫔妃知晓这次获得的珠宝可是罕见,所以就去对着李渊哭哭啼啼的表示自己也想要,李渊也是见不得美人流泪,就让她们打着慰问的旗号,去到洛阳找李世民领取珠宝。

妃子们得到准许后开心不已,一个个整装待发,迫不及待的赶往洛阳去,生怕自己去完了那些珠宝都被李世民手底下那群不懂欣赏的武夫分完了。

对于这些莺莺燕燕的到来李世民十分头疼,他对众人表示珠宝财物已经登记清楚,上报皇上封入国库不可乱动,就一一回绝了这些无理的要求。

李世民这一举动可把后宫这帮女人惹怒了,皇上让她们大老远的跑过来领取珠宝,而他竟敢违抗皇命,如此看不起她们,山高路远,大家走着瞧。

李建成从密探那里得知这一消息不由得大笑起来,好个李世民,惹谁不好,竟会惹了这帮姑奶奶,难道他不知道自己的父亲就是一个软耳朵,只要把这帮女人拉拢过来,那自己扳倒李世民不就指日可待。

于是,李建成投其所好,送了大量珠宝到后宫各位嫔妃手中,特别是李渊最宠幸的那位妃子,而这些妃子也懂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个道理,所以就常常在李渊耳边吹枕边风,慢慢的,李渊对李世民是越看越不顺眼。甚至还听怂恿,一点一点削弱李世民的兵权,而李建成也准备好伺机而动,给他致命一击,可没想到李世民早已知晓他的动作,来了一记绝杀,起兵造反。

就这样,玄武门兵变事件正式拉响警报,李建成被诛杀,李渊则是被迫退位,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

或许在别人看来,李世民起兵造反,杀死手足夺取政权,这实在残忍,可是这一切也并非他的本意,他也是迫于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的。

在李建成第一次对他搞小动作的时候就有人劝他夺权,可是念在亲情上,他没有去做,而是一味忍让,可这次不同,如果不这样做,那他势必会性命不保,还有自己的部下也会遭此大祸。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钧窑“小宋自造”香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国之瑰宝,为国内罕见的元代钧窑瓷器钧窑“小宋自造”香炉,1970年12月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白塔村窖藏。香炉高42.7厘米、口径25.5厘米。香炉为国家一级文物,现存于内蒙古博物院。“小宋自造”香炉体现出了极高的工艺水准,打破了唐宋代民间“钧不过尺”的旧框框,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器型最大、最

  • 朱元璋活捉元朝大将,得知他的祖先是木华黎,朱元璋:无条件放回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铁木真在壮大蒙古的过程中,离不开他身边的勇士的辅佐,这些勇士骁勇善战,都成为了铁木真麾下的得力干将,在铁木真壮大蒙古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铁木真麾下就有这样一位勇士,他叫木华黎。他自小便追随在铁木真的身边,一直辅佐铁木真统一了蒙古。他的后代们也大多都成为了元朝骁勇的大将,一直守护元朝。 木华黎与铁

  • 李世民问袁天罡:我大唐什么时候灭亡?袁天罡:猪上树,唐朝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李世民是古代少有的明君之一,他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唐朝百姓安居乐业,天下太平。唐太宗重视教育发展,唐朝的很多官员都是受到过优秀教育的,从事仕途之路后为唐太宗出谋划策。和古代很多皇帝一样,唐太宗晚年时期很是迷信,但是唐太宗手底下有一位能人,这人就是袁天罡。《推背图》就是袁天罡和李淳风所作,李淳风是

  • 江西省上饶市一收藏家收藏三件宋代龙泉窑凤尾尊比肩世界四大博物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原创 辛闻言 上饶百姓窗 “浙江萧山朱氏,文化及收藏底蕴深,我作为萧山朱氏的收藏家也得到很好的传承,这点从我收藏的三件世界级艺术品——宋代龙泉窑凤尾尊能与世界最顶级的博物馆的同款龙泉凤尾尊同台角逐不落下风,就可以证明这点。我收藏的三件宋代龙泉窑凤尾尊完全比肩世界四大博物馆的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

  • 明朝状元答卷曝光,字迹端正漂亮,专家:大陆现存唯一孤本状元卷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2022-09-08自唐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制度就是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各方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经过数层的选拔,最后在殿试中夺得头筹,才能当这万众瞩目的状元郎。科举制度源于约1300年前,期间大概产生了700余位状元,但为何现存的状元试卷却少有呢?这几百年前的考卷与现代的试卷有何不同呢

  • 「西北胜族」张澍《西夏书》与西夏宰相斡道冲画像的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NO.0031 - 西北胜族 西夏有两都城,东都兴庆府,西都西凉府。大庆三年十月十一日(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自立为帝,自称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升兴州为兴庆府,兴庆府成为西夏东都。明道元年(1032年),李元昊攻凉州。

  • 李世民文治武功之治理国家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上篇说了唐太宗用兵如神,兵法谋略的武功非凡,既然被称为千古一帝,自然在治国理政也是出类拔萃,那么接下来带大家看看太宗李世民到底凭借什么措施开贞观之治,创大唐盛世让万邦来朝,威压八荒的气象。1 、 虚心纳谏,有则改之不得不说李世民和魏征“相爱相杀”,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

  • 1398年朱元璋逝世,同年浙江出生一男孩,51年后为大明续命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再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敌不过生老病死,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重垂危,下令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之后就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71岁。历史总是有些惊人的巧合,就在这位开国皇帝去世的同一年,一个男孩在浙江呱呱落地,他可以说是大明朝的救星,在51年之后他会力挽狂澜,解决大明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为其续命了至

  • 李世民的嫡长女:生前想尽荣宠,早夭孤独下葬,被盗墓后尸骨无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倾注了唐太宗这位老父亲的爱女深情。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恨不得将这世间最好的一切都送给她(皇位除外哈),为此还引起了长安城内百姓的各种不满,因为皇帝嫁女的规格实在是高得离谱。唐太宗一定没想到,他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竟会在1000多年后受到惊扰,庞大的墓室被洗劫

  • 河北高阳发现一明代寺庙碑刻 距今50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工作人员对碑刻进行拓印。沈齐摄中新网保定10月13日电 (吕子豪 沈齐)据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13日透露,近日,当地文保部门在该县原西街小学建设工地发现一通距今507年的《重修福泉寺记》石碑。据高阳县文化馆文史专员史克己介绍,该石碑保存较为完整,碑身长175厘米,宽86厘米,厚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