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状元答卷曝光,字迹端正漂亮,专家:大陆现存唯一孤本状元卷

明朝状元答卷曝光,字迹端正漂亮,专家:大陆现存唯一孤本状元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91 更新时间:2024/1/20 10:51:48

2022-09-08

唐朝开创科举制度以来,科举制度就是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主要方式。各方学子寒窗苦读数十载,经过数层的选拔,最后在殿试中夺得头筹,才能当这万众瞩目的状元郎

科举制度源于约1300年前,期间大概产生了700余位状元,但为何现存的状元试卷却少有呢?这几百年前的考卷与现代的试卷有何不同呢?

曲星”和“状元郎”

1983年,一名男子青州市博物馆,捐献了珍藏了400余年的状元卷,正当大家好奇状元卷一般都是被保存在宫内,怎么会流传在外之时,男子揭开了这张卷的神秘面纱。

这张试卷正是明代万历年间的状元赵秉忠的殿试卷,而该男子正是赵秉忠的后世子孙,这张状元卷后来也被专家鉴定为,中国大陆地区现存的唯一孤本状元卷

赵秉忠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父亲赵僖曾任礼部右侍郎。可能是受到父亲的影响,赵秉忠自幼便饱读诗书,通达各类国家制度,寒窗苦读九年的时间,于24岁中了举人

在当时,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乡试、会试、殿试。赵秉忠又于25岁参加殿试时,一举考取了状元

自古以来,殿试题目都是皇帝亲自拟定,赵秉忠殿试所回答的题目,就是皇上所提出的《问皇帝之政和帝之心》。

出此题目,皇帝主要是想考验答题之人,处于天子的立场上去思考,如何去掌握这至高无上的权力,用什么思想去领导臣子,去实施这些治国方针,属于时事政治题目。

因为赵秉忠自小崇敬朱元璋,觉得朱元璋具有较高的谋略思想,擅长运用奖惩机制治理臣子,对于表现优异的臣子,褒奖后以作榜样示范;而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施以惩罚,好用来警告其他蠢蠢欲动的官员。

在殿试时,赵秉忠心中犹记朱元璋治国的精神,赵秉忠在卷中答曰,想要国兴旺,繁荣昌盛,就必须要拥有“实政”“实心”

这里的“实政”,意思就是国家必须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要将这些制定出来的法律条例,昭告天下,要让每一位百姓不仅熟悉规章制度,还得自觉遵守

所谓“实心”,就是要激励能干机灵的人,改变那些原本懒惰的人,当人们的精神意志达到一致的状态,万人拾柴火焰高,那么才能达到共赢的局面。

有了能够约束天下的法令条规,以及国民思想的统一化,这样国家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得到改善,才能达到长期的兴旺昌盛的局面

正是赵秉忠这样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心中,对于国家治理的建议以及具体实现治理的措施,所以皇帝在阅览后,频频称赞。

表示赵秉忠的治国理念是难得一遇之妙议,而赵秉忠的一手好字,也是皇帝在看这份卷子时,能够多做停留的原因。

这份状元卷是由宣纸作为纸材,底面都由桑蚕丝所做的绫来装裱长3.3米,宽38厘米,一共19折页,卷面的第一页,首当其冲的是万历皇帝朱批“第一甲第一名”。

正文则是赵秉忠使用的馆阁体小楷,一笔一划书写,最后是9位阅卷官的职务与姓名,共2460字。

字字都写在万历皇帝的心里,仿佛“答疑解惑”一般,将帝王所忧思忧虑的事情,全都写在这长长的一份答卷上,字迹端正漂亮

在有限的时间里,能阐述出自己的宏大远见治国言论,还能书写的整齐划一实属难得

赵秉忠中状元后,入朝为官,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也正因其秉直的个性,在得罪同僚后,被诬陷,最终于1622年被削职还乡

赵秉忠因病于1626年逝世,时任的皇帝明思宗赠予赵秉忠太子太保的头衔,还将其官复原位,为赵秉忠证明其清白。

这些流传下来的珍贵至宝,都是作为见证我们历史的遗留物,但是很多物品在经历改朝换代,战争战乱之后,多数都遗失民间或者毁于战火之中了,还有很多我国的珍贵国宝遗失海外。

我们应该珍惜目前大陆仅存的唯一一件,可以窥见当年盛世的学子阐释对于国家的治国之道,以及自己对于普罗大众真正需求的理解的一张试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西北胜族」张澍《西夏书》与西夏宰相斡道冲画像的消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武威大马文化传媒NO.0031 - 西北胜族 西夏有两都城,东都兴庆府,西都西凉府。大庆三年十月十一日(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自立为帝,自称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改年号为天授礼法延祚,国号“大夏”,亦称西夏,升兴州为兴庆府,兴庆府成为西夏东都。明道元年(1032年),李元昊攻凉州。

  • 李世民文治武功之治理国家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上篇说了唐太宗用兵如神,兵法谋略的武功非凡,既然被称为千古一帝,自然在治国理政也是出类拔萃,那么接下来带大家看看太宗李世民到底凭借什么措施开贞观之治,创大唐盛世让万邦来朝,威压八荒的气象。1 、 虚心纳谏,有则改之不得不说李世民和魏征“相爱相杀”,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魏征是太子李建成的谋士,

  • 1398年朱元璋逝世,同年浙江出生一男孩,51年后为大明续命200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再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敌不过生老病死,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重垂危,下令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允炆之后就永远闭上了眼睛,享年71岁。历史总是有些惊人的巧合,就在这位开国皇帝去世的同一年,一个男孩在浙江呱呱落地,他可以说是大明朝的救星,在51年之后他会力挽狂澜,解决大明朝开国以来最大的危机,为其续命了至

  • 李世民的嫡长女:生前想尽荣宠,早夭孤独下葬,被盗墓后尸骨无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长乐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嫡长女,倾注了唐太宗这位老父亲的爱女深情。长乐公主出嫁时,唐太宗恨不得将这世间最好的一切都送给她(皇位除外哈),为此还引起了长安城内百姓的各种不满,因为皇帝嫁女的规格实在是高得离谱。唐太宗一定没想到,他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竟会在1000多年后受到惊扰,庞大的墓室被洗劫

  • 河北高阳发现一明代寺庙碑刻 距今507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图为工作人员对碑刻进行拓印。沈齐摄中新网保定10月13日电 (吕子豪 沈齐)据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13日透露,近日,当地文保部门在该县原西街小学建设工地发现一通距今507年的《重修福泉寺记》石碑。据高阳县文化馆文史专员史克己介绍,该石碑保存较为完整,碑身长175厘米,宽86厘米,厚21

  • 李世民打天下最出名的三位猛将,排名不分先后,看看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鼎盛的王朝,要说我国古代的封建王朝那个最为鼎盛,那非唐朝莫属,二百八十多年的浩瀚朝代,养了多少文人骚客;二十一位帝王的风华血月,醉了多少后世子孙。唐朝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国度,一个充满音乐律动的国度,开创这盛世的君王便是李世民,李世民本是李渊的第二子,后凭借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一步步登上皇位,而早些年陪

  • 宋词和宋代词人,真的很有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宋代的衣食住行是怎样的?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宋词里藏着故事(二)》作者之一黄鸣认为,很多宋词中记录了宋代生活的片段,也反映出了作者的性情。就像苏轼,性格中既有儒家那种传统的责任感以及刚直的品性,为人又乐观豁达,是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贯通的代表性人物。他懂生活、热爱生活,还发明了赫赫有名的“东坡

  • 李世民杀死李建成后,差点被3个人反杀,几乎和皇位失之交臂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这个过程中,李世民差一点就被翻了盘,就差那么一点,皇位就要离他远去了,甚至连性命都要保不住了。这就要说到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幕僚冯立、薛万彻、谢叔方三个人了,李建成为人宽厚,李元吉性格豪爽,手下对他们都是非常忠诚的,一听说两人遇害,太子府和齐王府的人悲愤不已,誓要为主公复仇。于是,在冯立、薛万彻、

  • 王善人第四十三代传承人王强,欲将南宋岳飞精忠报国之“精忠盏”捐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原标题:王善人第四十三代传承人王强,欲将南宋岳飞精忠报国之“精忠盏”捐赠

  • 汉唐赶走了匈奴、突厥,又迎来了鲜卑、契丹,中原王朝:我太难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蜀山笔侠独家原创,版权所有,抄袭必究】大家好,我是蜀山笔侠,很高兴为大家分享文章。今天,我想给大家聊一聊上下五千年,聊一聊历代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之间的那点儿故事。众所周知:我国历史上最两个强盛的朝代,就是汉、唐。大汉赶走了匈奴,使中原王朝达到空前的繁荣稳定;大唐赶走了突厥,使中华帝国辉煌再续。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