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对于如何治理鸦片产生不同意见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对于如何治理鸦片产生不同意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270 更新时间:2024/1/20 3:15:52

鸦片泛滥,这是病,得治!

这是朝廷上下一致的认识。可是,如治理鸦片泛滥的流弊,朝廷内部意见不一,分歧严重。在朝臣之中,出现了弛禁和严禁两种意见。

清政府禁烟令

严禁派以鸿胪寺卿黄爵滋、湖广总督林则徐等人为代表。他们认为鸦片流弊已深,危害巨大,必须严刑峻法,重拳打击。不但要严惩贩卖鸦片者,也要重点打击吸食者。

凡吸食鸦片者,限期一年戒绝;一年戒不了的,是老百姓就咔嚓了,是官员的还要罪加一等,让家属再跟着遭个殃。亲戚朋友、街坊邻里中有人抽鸦片,而其他人知情不报,也要负连带责任。总之,就是要用国家强大的专制机器,把贩卖鸦片和吸食鸦片的那些浑蛋们统统收拾了,还大清一个朗朗乾坤。

弛禁派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太常寺卿许乃济等官员为代表。他们认为鸦片流弊由来已久,根深蒂固,一时难以禁绝。不如索性允许公开买卖,对鸦片贸易征收重税;同时允许内地种植鸦片,用国产鸦片打败进口鸦片。如此一来就可以防止白银外流,保证大清财力富足。至于爱吸鸦片的八羔子们,爱咋咋地,抽死最好,死了也算给大清腾了地方。

其实严禁派和弛禁派的主张各有其合理之处,也各有偏颇的地方。对朝中严禁和弛禁的争论,一优柔寡断的道光皇帝摇摆不定,拿不定主意。

虎门销烟

后来,林则徐、黄爵滋等人说:若犹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这话可是戳到了大清统治者的痛处。如果真的到了要兵没兵、要钱没钱的时候,大清也就离完蛋不远了。道光皇帝被这样的预测吓着了,于是他坚定地站到严禁派的一边,开始以严禁吸食为主要手段,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针对鸦片的严打运动。

为了表明禁烟的决心,道光皇帝将主张弛禁鸦片的许乃济,降为六品顶戴,不久又将他一脚踢出朝廷,令其致仕回家。吸食鸦片的官员,道光皇帝也揪出了几个典型,予以严惩。其中地位最为显赫的当数庄亲王奕、辅国公溥喜。这两个王公,因为吸食鸦片,被直接革去爵位。

道光皇帝玩真的了,全国各地的禁烟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展开。其中湖广、直隶、两江、两广等地,禁烟工作颇有成效。

广州是鸦片走私的源头,也是鸦片泛滥的重灾区。若能遏制此地鸦片走私,则全国禁烟工作就会事半功倍。于是,道光皇帝选任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州专办禁烟事务。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于福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

林则徐出身颇为贫寒,他父亲林宾日是个贡生,靠教书养活一家老小。教书育人听着高大上,但收入一般都是仨瓜俩枣,不值一提。为了补贴家用,林则徐的母亲常偷偷做些女红手艺,补贴家用。

林则徐4岁时,就被父亲林宾日抱到私塾里,教他四书五经。林则徐聪慧好学,父亲林宾日对他悉心教导,寄予厚望。

林则徐

林则徐9岁时就写下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磅礴诗句,说他是神童,一点都不夸张。

林则徐14岁中秀才,20岁中举人。嘉庆十六年(1811年),26岁的林则徐以二甲第四的好成绩,高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科举的道路上,林则徐顺风顺水,这为他日后仕途显达开了一个好头。

此后林则徐在官场浮浮沉沉,一路循级晋升。

道光三年(1823年),39岁的林则徐出任江苏按察使,成为地方大员,其后转任各省布政使等职。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任江苏巡抚。

道光十七年(1837年),升湖广总督。时年,林则徐53岁。这在大清的诸省八个总督中,绝对算年富力强的一个。

在大清的地方督抚中,林则徐以理政细密周到著称,道光皇帝一直对他青眼有加。现在广东禁烟,事关重大,道光皇帝就将这一重担交给了林则徐。他相信,林则徐这样的能吏干臣出马,一定会禁绝鸦片,还大清一片朗朗乾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发展和阶级压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寺院都占有大量的土地。无论国家兴造寺院,王公贵族兴造寺院,一般都随之施舍一些土地以供养僧众。魏孝文帝“兴造大中兴寺,置中兴寺庄,稻田百顷并以给之”(《释氏通鉴》卷五)。梁武帝于钟山造大爱敬寺,以寺侧良田八十顷施寺(《梁书•皇后传•太宗简皇后王氏传》)。隋文帝曾诏于诸州名山之下各置僧寺一所,并赐庄田(

  • 野史:皇妃肚子疼得满地打滚,顺治找来御医一看,当即就将她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一听,心中顿时生出了一丝愧疚和怜惜,连忙跟着去了爱妃宫中,传御医前来诊治。此时的硕妃正疼得满地打滚,但她却顾不上身上的血渍,惊恐地喊着:“我不用御医,不要请御医!”那么,硕妃为何不愿见御医?御医又会发现什么呢?被假太监绿了伴君如伴虎,得到吩咐的御医不敢怠慢,背着箱子就往外赶。却没想到,一进门就闻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寺院经济的兴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兴盛起来,寺院经济也跟着兴盛起来。由于佛教受到统治者的扶持,寺院经济拥有很大的特权。名寺大刹实际上也是门阀世族的一种特殊形式,不过他们不是世俗门阀,而是僧侣门阀。佛教的传入佛教大约在西汉后期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张骞曾在大夏看到蜀布、邛仗,说是来自身毒(印度)。这时,佛教是

  • 从甲午战争到抗战结束,日本从没真正向中国认输,如何肃清遗毒?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隋唐,那是中国古代较为鼎盛的时期,日本作为一个小国十分敬仰当时的中国国力。因此,多次派使臣来中国学习各种文化和技术。用这些学来的东西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如今日本一些文化依旧有着中国文化的痕迹。例如饮食方面两国都以大米为主食,大米在两国的饮食文化中都有较重要的地位,还有就是两国对于饮茶文化都十分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寺院的特权和北朝的灭佛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朝时期,僧尼有免役调租税特权,寺院僧祇户、寺户、白徒、养女等,也不向国家纳租税出役调,这已经播下官方和寺院间矛盾的种子。当僧众人数少,依附户不多,僧众又能劝人为善,服从统治时,这矛盾还不突出。等到僧众人数众多,严重影响官方税收,僧众又在民间不是起劝化的作用,而是煽动人民反抗,甚至领导人民暴动时,

  • 洪秀全挑妃子到底多挑剔?样貌出众是其一,有的要求令人无法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金田起义雕像所谓的人人平等洪秀全在组织起义时,曾提出了“人人平等”的概念,并多次强调“天国姐妹兄弟一家亲”。只是在男女方面,洪秀全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洪秀全在管理跟随自己的部从时,都会圈定两个地盘,让男性和女性分开居住。哪怕是夫妻家人,男女之间也不能见面。而对于这个政策,洪秀全也有自己

  • 历史上真实的南北朝-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从拓跋珪传到第六代时,又出了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卓越人物,即孝文帝拓跋宏。他与他的前辈不同,武功虽不显赫,政治上却很有作为。在他的一生中,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活动,史称为孝文帝改革。孝文帝的改革,有他面临的现实,迫使他不得不寻觅革旧布新的对策。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

  • 陆英:16年14胎,36岁“油尽灯枯”倒在产房,可惜了这位民国名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但说起沈从文,相信对文坛人物有所了解的,或者在读书期间稍微认真点的,都不会忘记这位文学巨匠。他是张兆和的丈夫,而张兆和就是陆英的女儿。家庭殷实,接受过高等教育,夫家有名望,丈夫爱护有加,儿女有出息,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比大部分人要优越甚多的陆英,本该有着幸福的生活和光明的前程。可造化弄人,她怎么也想不到

  • 原创“鼓绝人散,九衢唯月”,从《长安十二时辰》影视了解唐朝宵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是坊。坊是居民和官员的居住休息区,每个坊都有一名仿正以及十多名官员共同管理坊内的日常事务。坊正的任务简单来说就是开关坊门。当听到敲锣声或者呼喊声时,坊正应当及时关闭坊门,等再次听到敲锣声或呼喊声时再将其打开。若坊正没有及时关闭或打开坊门,就会受到相应惩罚。但宵禁中的禁止出行也不是绝对的,在特定的

  • 清朝迷案:两广总督在广东巡抚衙门前自尽而亡,嘉庆:死不足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可清朝年间的一宗迷案,却展示了另一种可能,皇帝对大臣的评价,本身就是皇帝或者说制度上的错误。身为嘉庆年间两广总督巡抚的大臣吉庆,在衙门中自尽而亡,便是最好的证明。迷案真相故事发生于嘉庆七年十一月二十日,彼时广东巡抚珊图礼,通知吉庆,嘉庆皇帝圣旨已到,要求吉庆前来接旨。圣旨内容也很简单,大意是吉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