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定铁律:贪污超60两银子立斩,60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朱元璋定铁律:贪污超60两银子立斩,60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813 更新时间:2024/1/24 1:40:56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轮回中,一名名的君王不断更迭,一条条的规定也在不断被建立又被更新。而说到铁律最多的朝代,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一定位列榜首。

在朱元璋统治之下的大明,社会秩序可谓是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超前高度。毕竟,朱元璋这名出身乞丐的皇帝,本就对那些贪官深恶痛绝。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元璋和他颁布的一些“铁律”吧!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困的五口之家。从小,他便只能跟着家里两个哥哥在地主家放牛,因为没钱读书,而且还要帮父母分担家里的开销。然而,即使看起来目不识丁,朱元璋的小小心灵中却隐藏着远大的志向。

他可绝对不想永远就在这样的一种低微的地位上生存到老。于是,放牛之余,他也在留意学习,不断扩充自己的头脑。这和当时同阶层的人,就有了显著差距。然而,他的平淡又无忧无虑的少年时期,终止于那场延续许久的饥荒。那场饥荒的出现,一半是天时不利,另一半是人不作为。

本就干旱了好多年的土地,其实人们早已察觉出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但是当时元朝的政府全部不为所动,成天贪污腐败,根本不把老百姓的水深火热放在心上,也不采取任何措施。而这产生的必然结果,就是——饥荒爆发。

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全都在那场饥荒中死去了。而且,政府还在派官员抓捕壮丁。没办法,为了生存,朱元璋只好和相依为命的二哥挥手作别,离开了那间自己生活了二十余年的破旧的小茅屋。为了能在这乱世里混的一口饭吃,朱元璋跑去寺院当了和尚。

在寺院的生活,不说多好,但也不差,毕竟,他们能够讨到一口饭吃,满足每日的生存基本需要。然而,好景不长,随着饥荒范围越来越大,“桃源境”一般的寺院也渐渐讨不到斋饭了。没办法,寺院解散了。朱元璋只好又独自走出去,另寻出路。

当时,大街上乞丐盛行,基本上都是无家可归但又不愿就此沉沦的人们。朱元璋便也加入了这个大部队,并在这里认识了许多后来相伴多年的好友。徐达就是第一个。

当时,民间想要推翻元朝统治的声音浩浩荡荡。而朱元璋他们,也有着这样的决心。经过徐达的推荐,他们一起进了郭子兴的起义军。进入起义军后,由于自己的机智和善战,他受到了郭子兴的喜爱,作战中也是一路顺风顺水。

几年后,三十出头的他,成功组织军队打败了元军,并原地称帝,当上了大明帝国的皇帝。多年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

然而,因为朱元璋的父母就因为元朝的贪官而死,他自己小时候悲惨的生活,也跟那些贪官污吏的影响有着很大关系。所以,朱元璋一直对那些官员有着一份抵触情绪。称了帝之后,他更是一上台就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措施,更是初上任就彻底地进行了一次“大肃清”。

为了肃清朝廷,除去后患,朱元璋对整个皇宫都“不留死角”地进行了一次上关官员、下乎地方的大审查。历史上有名的“洪武四大案”——“蓝玉案”、“常遇春案”、“空印案”、“郭恒案”,就是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就拿“蓝玉案”为例来说吧。蓝玉,本是早年就与朱元璋熟识的朋友,二人曾一起作战,出生入死。后来朱元璋称帝后,蓝玉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一名亲臣。

但久而久之,蓝玉就对自己一成不变的生活产生了厌倦,嫌自己的官太小,而且之前好几次上奏事情,都不被朱元璋理睬。蓝玉便由此产生了“上疑我矣?”的想法。时间长了,他便酝酿出了一份谋反计划。

尔后,蓝玉开始骄横跋扈,滥杀无辜,仗着自己“亲臣”的地位,丝毫不把其他人放在心上。而这样的“叛逆行为”,在朱元璋看来,无疑是一步步实实在在地踩在了他的底线上反复摩擦。忍无可忍的朱元璋,便随即抓住了蓝玉,采取了史无前例的酷刑,也是意在“杀鸡儆猴”。

据说,朱元璋在蓝玉身上实施的酷刑,可谓是无比残忍。我们都知道凌迟这种手段是多么的残酷,而蓝玉遭受的,却是比凌迟还要强烈上百倍的痛——剥皮。

所谓剥皮,就是从颈椎处下刀,将背部皮肤分为二,然后再用刀将皮肉分开。这一想就让人毛骨悚然的场景,在蓝玉身上还是活活实施,其痛苦可想而知。最后,朱元璋还将蓝玉的遗体装车示众,整整游行了一个月。

朱元璋随着肃清人员的完成,也颁布了一系列铁律,像我们学过的《醒贪简要录》《大诰》等,都是朱元璋思想的结晶,甚至里面的许多内容直到后世也仍被一直沿用。

而关于朱元璋颁布的铁律,其中有一条也引发了人们的好奇与关注——“贪污超60两银子立斩”。这一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一种换算,可以为我们对古代的钱币单位提供一些思路。

在明初,一两银子相当于1000枚大铜钱,而一枚大铜钱又相当于10枚小铜钱。而在老百姓平常的生活中,一枚小铜钱就可以买两个馒头。在当时的社会,一个人一天纯吃饭只需要花大概三小铜钱。

再加上杂七杂八的生活物品,或许每人一天10小铜钱就够了。这样换算下来,60两银子,就相当于可以买到一个人将近十年的粮食。换到今天,就相当于一个人四、五年的生活费了。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真的要贪污这么多的钱财,这官员也定不是什么平凡之辈。但是,贪污这么多的钱财,他也相当于触犯了朱元璋最忌讳的法律。况且,这种腐败的现象,无论放在哪个法治社会,都是不被允许的。

朱元璋的严苛司法,虽说看上去特别残忍,但实际上,惩罚的都是那些该罚的犯事者。如果没有朱元璋的措施,或许社会秩序也不会那么快就走向正轨。所以说,一位严厉的君主,还是很有效果的啊!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冷酷,朱棣无情,嘉靖精神分裂,但最难搞的,还是万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穆宗朱载坖 画像)如果说,明朝历史上最好对付的皇帝是性格温润平实的穆宗皇帝朱载坖,那么最不好对付的皇帝,想来就应该是穆宗皇帝的儿子,万历皇帝。但如果说万历皇帝是最不好对付的,难免会激起一部分读者的反对,因为有明以来的皇帝,似乎都不怎么好对付,何以把万历皇帝朱翊钧推到首位呢?诚然,作者有着自己的理

  • 朱棣看到一个死囚的名字,随口问道:他咋还活着?大臣:明天就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早年,辛弃疾写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表达了一个青壮年对于世界的宣言,渴望建功立业,封狼居胥。多少年后,他写下《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戏言“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我纵有韬略武功,精妙的兵法,扫清蛮夷的计策,又有何用?一生走向暮年,功

  • 朱元璋到妇女家避难,临走前害怕妇女怀孕,朱元璋的做法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的诸多帝王之中,有的人天生富贵,有的人才略无双,甚至有的人后来居上。唯独只有朱元璋这么一个皇帝,他不仅出生于乞丐,而且始终表现得如同农民。很多学者聊到朱元璋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不屑,因为他在治国方面过于粗暴,在安排身后事的时候,表现的像个老农民。可以说,朱元璋是历代帝王之中,除了朱厚照以外,

  • 朱棣在位二十年,后宫佳丽三千,为何不再生子嗣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这个王朝的故事,有着很多记载,这也让我们这些后人更加了解这段历史。说起明朝的皇帝,一共有十六位,而开国的那几位,便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存在。首先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在洪武年间,明朝休养生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而后来的朱棣即位,永乐年间更是百姓富足,国力强盛,出现了永乐盛世的局面。但对于他的开创者朱

  • 朱元璋为什么忍了7年才杀胡惟庸?除了废除丞相外,还有两大图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当初跟随朱元璋的小主簿胡惟庸到达了人生巅峰。洪武十三年,在巅峰上待了7年的胡惟庸因“专权树党、意图谋反”等罪名被明太祖朱元璋诛杀。“树党、谋反”必然要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绝不会一蹴而就。这就很反常了。大臣与何人饮酒、吃了什么饭菜都能一清二楚的朱元璋,肯定不会在长达7年的时间里对胡惟庸的不轨行为毫无察觉

  • 朱元璋的成功,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王朝,至此成立,这一年,史称:洪武元年。可能谁都不会想到,当年,这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乞丐,竟然能成长为一代帝王。这种连戏文都不敢演绎的故事,竟然真真切切地,在中国历史上,上演了。而且,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王朝,一改过去大宋王朝的软弱,不仅赶走了蒙元,同时,还将中华的版图,进一

  • 朱元璋的名字,暗含天命在南方,难怪他完成了历史上唯一的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张士诚叫张九四,元末大英雄们的名字为何这么土?他出生虽极其贫寒,但最爱玩的游戏却是做皇帝。你看他,坐在土堆上,装模作样地扮演起皇帝,而小伙伴们则向他三拜九叩,口称:皇帝万岁,万万岁。玩累了,该回家了,一个小伙伴冲他喊:朱重八把牛赶上回家了。于是,伙伴们赶着牛四散而去。没想到,几十年后,这个叫朱重八的

  • 朱元璋临死前大喊燕王来否,朱棣为何待在城外不进去?原因很残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朱标早逝,让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朱元璋又尽心尽力地培养起孙子朱允炆,可惜朱允炆比起朱标更不成器,朱允炆和父亲朱标两个,都是彻底成了儒家的簇拥,完全不懂帝王术。皇帝是不能够尽信儒家的,汉宣帝刘病已的太子刘奭因为太过仰赖儒家被刘病已大声斥责“我汉家自有制度,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但

  • 岳飞冤死在牢中后,奸臣秦桧把他的儿女老婆折磨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朝历代都是武将打天下,文官守天下,这本没有错。关键是北宋选了毫无防御能力的开封做了都城,还没来的及逃跑,就被团灭。南宋虽然依靠长江天险,但是四川一失,被元朝包了饺子。如果宋朝一开始能选洛阳为都城,国运还能再长一些,毕竟没有太作死皇帝。其实宋朝对外战争胜率不低,问题是宋朝主要是步兵,跑不过北方骑兵!

  • 岳飞处决40个逃兵,却心软放走一个,后来此人成为闻名世界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南宋时期的爱国名将岳飞自小就在母亲的教诲下立下了精忠报国的远大志向,渴望“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驱逐占据北方半壁江山的金兵。而在岳飞的努力下,他所统领的岳家军英勇善战,多次击溃嚣张跋扈的金兵,成为当时百姓心中的保护神。而岳飞之所以能够缔造出一支英勇善战的不败之师,靠的正是严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