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何选朱允炆,没选常遇春的外孙朱允熥?

朱元璋为何选朱允炆,没选常遇春的外孙朱允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96 更新时间:2024/1/25 10:13:35

朱允炆的母亲是太常寺卿吕本的女儿,吕本是宋末名将吕文焕的后人,到了元朝时曾出任过元帅府都事,后来投降了朱元璋,于是朱元璋就让他的女儿给朱标当妾室,地位在常氏之下,后来常氏因病离世,吕氏被扶正,朱允炆这才成为了嫡长子,否则只能算个庶子。

朱允熥母家是碾压朱允炆的,常遇春是他的外公,常遇春的老婆,是蓝玉姐姐,所以蓝玉是常氏的舅舅,即使常氏已经去世了,但这层关系还是摆在那儿的,他定会誓死保朱允熥。

意味着,只要蓝玉活着,朱允熥身后的力量就不是一般人能抗衡的。

所以如果,朱元璋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熥,就不会发生触目惊心的“蓝玉案”。倘若蓝玉没有死,那么朱棣就算再不服气,也不会走上“反”这条道路的。

后期,朱元璋血洗朝廷,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大将们都杀的差不多了,朱棣没有了对手。

朱允炆背后的力量,是没办法和朱允熥相比的,但他有文官集团的支持。

朱元璋晚年疑心过重,生怕手底下,那些武官会”反”,所以就开始重用文官,且大力打压武官,这就代表相比朱允熥,朱允炆在话语权上,占据了优势的。文官们为了避免武官集团再次把持朝政,都是大力推荐朱允炆的。

这就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史料中,很少有朱允熥的记载,仿佛朱允炆是唯壹的嫡长孙,因为史料都是由文官负责编写的。

当然了,除了文官集团大力支持朱允炆外,还有两个原因也让朱元璋下定决心选择朱允炆。

其一,就是朱允文表现得更加孝顺。

朱标生病时,作为长子的朱允炆衣不解带的伺候,后来朱标死后朱允炆更是哭的人都瘦了一圈。

朱元璋得知此事后也是十分感动,表示朱允炆十分孝顺是可以继承大业的,所以没过多久就将朱允炆册封为皇太孙了。

朱允炆孝顺,难道朱允熥就不孝顺了吗?很显然不是,可能在同一时期他的表现不如朱允炆。

其二,便是避免外戚专权。

朱元璋之所以会杀蓝玉,不过是想帮朱允炆出掉威胁罢了。要知道蓝玉可是朱标的铁杆支持者,他本身也是朱元璋留下来辅佐朱标的,但谁能想到朱标会早逝,而蓝玉性格有些居功自傲,显然不是朱允炆一个小孩子能镇住的,所以朱标去世后不久,蓝玉就被朱元璋杀了。

如果朱标不死,朱元璋也不会滥杀,因为朱标有能力镇住那些问题,但偏偏朱标死了。

对于朱元璋而言,自己死后应该如何避免,外戚专权才是真 正的头等大事。这样一来,朱允熥所拥有的那些优势,一下子就变成了蕞大的劣势。

对于朱元璋而言,外戚会不会专权远比自己的儿子,会不会造fan更重要。如果让外戚专权,他辛辛苦苦打得,天下就成别人的了。但是如果是其他藩王造fan,无论结局如何,天下都还是他老朱家的。

所以当他确定要立朱允炆为继承人后,便立即开了蓝玉案,尽蕞大可能的为朱允炆扫清了障碍。

同时他,早就对自己几个儿子有所防范,把自己能做的都已经做了,剩下的就看朱允炫自己的造化了,谁知道朱允炆竟然那么不争气,把一手好牌打的是稀巴烂,不但把好端端的局面导入靖难之一不说,蕞后还落得个下落不明的下场。

如果当初朱元璋选择了朱允熥,蓝玉就有很大可能不会死,蓝玉不死,后期还有朱棣什么事呢?即使他再怎么不满自己的侄子,也只能憋着,毕竟也不确定,能不能打的过。

亲爱的朋友们,关于这篇文章,您怎么看呢?欢迎下方留言评论。

您的支持是我写文的动力,如果喜欢此种类型的故事,请关注我,下一篇更加精彩!注: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如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鲜为人知的十大行业祖师:李清照居首、乞丐之祖伍子胥排第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常回家看看投稿 为繁荣、弘扬传统文化, 欢迎向《趙氏宗亲》微信号投稿。联络微信858620059! 出品 | 趙氏宗亲(ID:zhaoshizongqin)编辑 | 趙英雄一、李清照——博家之祖李清照是宋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女词人,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擅诗词,被誉为古今第一才女。李清

  • 朱元璋的性格残暴,为何对马皇后一往情深,在她死后再也不立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马皇后名叫马秀英,1332年出生,安徽宿州人,祖上曾是当地富豪,父亲叫马公,母亲叫郑媪在生下马秀英不久就去世了。马秀英的父亲马公因为杀人避仇,逃亡他乡,临行时将爱女马秀英托付给生死之交郭子兴。郭子兴对马秀英视同己出,后来在马公客死他乡后,收马秀英为养女,教她文化、针织刺绣,郭子兴夫妇很喜欢她。朱元璋

  • 元朝的版图为什么没有被继承下来?明朝丢掉了1000万平方公里土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不同于汉唐的大一统,明朝仅仅取得了对长城以南中国的统治权,对退守草原、仍然马首南向的北元却无能为力,颇多无奈,虽屡败之,却终不能如汉之匈奴一样将其击垮驱逐。明朝从建国之初到灭亡也没有控制漠北的地域,丢掉了1000万平方公里土地,这其中的奥妙玄机有很多的层面。一、洪武时期明蒙关系1、消极抗元从《

  • 北宋简史-后周兴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乾祐三年(950)十一月,辽军攻陷内丘、饶阳(今皆属河北),郭威奉命率军北上抗辽,到达澶州(今河南濮阳)时发生兵变,将士撕黄旗被在郭威身上,被拥立为帝。郭威即率军回到首都开封,次年正月五日(951年2月13日),郭威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周,建元广顺,史称后周,是为后周太祖。仍以东京开封为都城,以西京洛

  • 北宋简史-争夺燕云的宋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高梁河之战宋自建国之日起就同辽保持着对峙的局面,辽一直是宋在北方边境上的威胁。在宋太祖的心目中,夺取后晋时割给辽朝的燕、云地区才能算是完成统一政局。宋太祖原想储备巨额款项向辽朝赎买,如遭辽朝拒绝即以此巨款作军费,攻取燕、云,但未及进行而死。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五月灭北汉后,六月

  • 北宋简史-“更化”与“绍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元祐“更化”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年仅10岁的太子赵煦即位,是为哲宗。英宗皇后高氏以太皇太后垂帘执政。神宗生前高太后就不赞成变法改革,执政后任命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吕公著为尚书左丞,参与朝政。司马光用“太皇太后以母改子(神宗)”,作为废除新法的理论依据,新法遂渐被废除。七月,首先废罢保

  • 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博物馆之友”招募公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是为纪念世界百位文化名人、我国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而建的综合性文化场馆,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职能,吸纳更多热心于戏曲艺术、博物馆事业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博物馆的建设,从而促进博

  • 朱元璋微服私访,与瓜农相谈甚欢,离开100米后转眼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本名叫朱重八,他是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一家子都是靠天吃饭。而且,朱元璋小的时候,兄弟姐妹又很多,兄弟姐妹一多,每个人能分到的粮食就少了。因此,朱元璋在小时候常常吃不饱饭。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前,有一段时间再闹饥荒,他的父母也是被饿死的。朱元璋的父母死后,朱元璋为了活下去,他既做过和尚又做过

  • 朱元璋吃饭,发现碗里有根头发,御厨立刻摘下帽子:俺是光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大家应该都知道吧,我国古代明代的君王,他首先废除了宰相制度,把我国的封建社会以及封建制度一下加强的顶端,因为他这个人对于权力的控制欲过于强,而是通过他当上君王,坐上王位的过程来看,他是非常专制的,他因为自己出身不高,而且是武将继位,对于皇室这个重血统重出身来说,他总觉得自己的出身可能会被天下人

  • 赵匡胤以分权制衡实现中央集权,扫除皇权专制潜在阻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将那些对皇权有潜在威胁的元勋将领们全部免除职务。在巩固皇位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央层面,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削弱宰相地位,弱化宰相权力。在地方层面,由文人担任知州,取代节度使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同时设置通判以牵制知州,还设转运使,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