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简史-后周兴亡

北宋简史-后周兴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506 更新时间:2024/1/13 7:59:13

乾祐三年(950)十一月,辽军攻陷内丘、饶阳(今皆属河北),郭威奉命率军北上抗辽,到达澶州(今河南濮阳)时发生兵变,将士撕黄旗被在郭威身上,被拥立为帝。郭威即率军回到首都开封,次年正月五日(951年2月13日),郭威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周,建元广顺,史称后周,是为后周太祖。仍以东京开封为都城,以西京洛阳为陪都。

正等着当皇帝的刘赟随后被杀死于宋州。后汉高祖之弟、刘赟之父、河东节度使刘崇,随即于同月建北汉于太原,依附于辽朝。

后周建国后,首先罢去唐代末年以来的所谓“斗余”、“秤耗”,以及各地进奉朝廷的“羡余”物,并除去苛刑峻法,还罢除以三司军将担任各藩镇的都押牙、孔目官、内知客等官,免除各地贡奉的珍美食物及珍宝等,一改唐末以来的不少积弊,政治上逐渐走向清明。

北汉建立后,以辽军为援,进攻后周边境晋州近两月,后周援军进至晋州以南的蒙坑(今山西曲沃北),辽军久征思归,闻讯后首先烧营夜遁。后周援军进入晋州后,追击北汉军至霍邑(今霍州)。次年,后周太祖又平定泰宁军(今山东衮州)节度使慕容彦超的叛乱,后周统治终于稳固。

权臣王峻身兼枢密使、宰相,并强求兼领重镇青州(今属山东)节度使,专横跋扈,傲视太祖,广顺三年(953)春终于被贬死。同年冬,郭威病,又杀掌握军权的权臣王殷。显德元年(954)正月,太祖死,养子柴荣即位,是为世宗。

北汉主刘崇认为后周太祖新死,是攻灭后周的最好时机,又请援兵于辽,辽汉联军南下进逼潞州,后周世宗率军前往抵御,两军相遇于高平(今属山西)南的巴公,后周先败后胜。

高平战役后,世宗果断处死临阵率军先逃的大将樊爱能、何徽等,整肃军纪,一改唐末以来对骄将惰卒的姑息政策,士气大振。后周军又乘胜北攻太原,后因阴雨连绵,疫病流行,退兵南归。世宗随即淘汰老弱,招募勇士,亲自阅试,精选士卒。从此,后周兵强马壮,战斗力大增,世宗遂决心削平割据,统一全国,采纳王朴建议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战略。

次年秋冬,后周派王景、向训率军攻取秦、凤地区,黄花谷(今陕西凤县北)之战,后蜀军大败,秦(今甘肃秦安北)、阶(今武都东)、成(今成县)三州降周,后周又攻克凤州(今陕西凤县),华北地区终告统一。后周在秦、凤战役尚未结束的十一月初,即派李穀、王彦超率军进攻南唐,后周军渡淮进攻寿州(今安徽寿县)。显德三年(956)春,世宗亲征南唐,南唐将刘彦贞北援寿州,为后周将李重进部击败。后周将赵匡胤攻占滁州(今属安徽),韩令坤袭取扬州、进占泰州(今皆属江苏)。后周军别部又攻占光州(今河南潢川)、舒州(今安徽潜山),南唐蕲州(今湖北蕲春西北)降后周,后周军又大败南唐援军2万于腐败(今属江苏)。然而,唐将刘仁赡坚守寿州达半年之久,后周军久攻不下,世宗只得暂回开封,同时从扬州、滁州撤军,集中兵力进攻寿州,直至次年三月,在再次大败南唐援军于寿州城南的紫金山后,寿州守将乘主将刘仁赡病重之际,向后周投降。显德五年(958)春,后周军再度攻占扬、滁等州,主力直抵长江北岸。同年三月,终于迫使南唐称臣,划江为界,江北14州、60县遂归后周。

世宗数次亲征南唐,辽军乘机侵扰,世宗即命张永德率军备边,并准备攻辽以取燕京地区。同年十月,以高防为西南面水陆制置使,作伐蜀的准备,制造攻蜀的假象。次年春,世宗以巡幸沧州(今属河北)为名,掩护攻辽的真实意图。四月中旬到达沧州,当日即率军向辽境进发,至五月初一,半月之内辽的宁州(今青县)、莫州(今任丘北)、瀛州(今河间)、益津关(今霸州)、瓦桥关(今雄县)守将官吏,纷纷投降,后周未经战斗,占领关南地区(宋代对上述地区的习称)。

辽穆宗得知后周世宗亲自率军攻辽,一面任命南京留守萧思温为兵马都总管,进行还击;并令北汉军侵扰后周边境,以分后周兵力;穆宗随即亲往南京督战,一场后周与辽的大战即将爆发。

后周军于五月初二日又进据固安(今属河北),当天,世宗生病。第三天,后周又攻占易州(今河北易县)。形势十分有利,但世宗病情不见好转,数日后世宗对新占领地区进行防御部署后返回开封。当辽穆宗赶到南京时,已是五月中旬,见后周牢固地占领了关南地区,且已作好防御准备,也就放弃了攻取关南地区的企图。

周世宗回到开封后,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一面封7岁的儿子柴宗训为梁王,同时部分地调整宰辅及禁军统帅,进行传位的准备。六月中旬,世宗病死,子宗训即位,是为恭帝。显德七年(960)正月初,赵匡胤发动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宋皇朝,结束了五代时期。

宋降封后周恭帝为郑王,后居房州(今湖北房县),开宝六年(973)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宋简史-争夺燕云的宋辽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高梁河之战宋自建国之日起就同辽保持着对峙的局面,辽一直是宋在北方边境上的威胁。在宋太祖的心目中,夺取后晋时割给辽朝的燕、云地区才能算是完成统一政局。宋太祖原想储备巨额款项向辽朝赎买,如遭辽朝拒绝即以此巨款作军费,攻取燕、云,但未及进行而死。宋太宗于太平兴国四年(辽乾亨元年,979)五月灭北汉后,六月

  • 北宋简史-“更化”与“绍述”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元祐“更化”元丰八年(1085)三月,宋神宗去世,年仅10岁的太子赵煦即位,是为哲宗。英宗皇后高氏以太皇太后垂帘执政。神宗生前高太后就不赞成变法改革,执政后任命司马光为门下侍郎、吕公著为尚书左丞,参与朝政。司马光用“太皇太后以母改子(神宗)”,作为废除新法的理论依据,新法遂渐被废除。七月,首先废罢保

  • 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博物馆之友”招募公告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抚州市汤显祖纪念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是为纪念世界百位文化名人、我国明代戏剧大师汤显祖而建的综合性文化场馆,为江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西省十大历史名人纪念馆之一。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服务社会的职能,吸纳更多热心于戏曲艺术、博物馆事业的有识之士共同参与博物馆的建设,从而促进博

  • 朱元璋微服私访,与瓜农相谈甚欢,离开100米后转眼下令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本名叫朱重八,他是出生于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一家子都是靠天吃饭。而且,朱元璋小的时候,兄弟姐妹又很多,兄弟姐妹一多,每个人能分到的粮食就少了。因此,朱元璋在小时候常常吃不饱饭。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前,有一段时间再闹饥荒,他的父母也是被饿死的。朱元璋的父母死后,朱元璋为了活下去,他既做过和尚又做过

  • 朱元璋吃饭,发现碗里有根头发,御厨立刻摘下帽子:俺是光头!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大家应该都知道吧,我国古代明代的君王,他首先废除了宰相制度,把我国的封建社会以及封建制度一下加强的顶端,因为他这个人对于权力的控制欲过于强,而是通过他当上君王,坐上王位的过程来看,他是非常专制的,他因为自己出身不高,而且是武将继位,对于皇室这个重血统重出身来说,他总觉得自己的出身可能会被天下人

  • 赵匡胤以分权制衡实现中央集权,扫除皇权专制潜在阻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建立北宋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将那些对皇权有潜在威胁的元勋将领们全部免除职务。在巩固皇位后,大刀阔斧的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央层面,将宰相职权一分为三,削弱宰相地位,弱化宰相权力。在地方层面,由文人担任知州,取代节度使成为地方行政长官,同时设置通判以牵制知州,还设转运使,把地

  • 朱元璋定铁律:贪污超60两银子立斩,60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轮回中,一名名的君王不断更迭,一条条的规定也在不断被建立又被更新。而说到铁律最多的朝代,朱元璋建立的明朝,一定位列榜首。在朱元璋统治之下的大明,社会秩序可谓是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超前高度。毕竟,朱元璋这名出身乞丐的皇帝,本就对那些贪官深恶痛绝。接下来,让我们一起

  • 朱元璋冷酷,朱棣无情,嘉靖精神分裂,但最难搞的,还是万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明穆宗朱载坖 画像)如果说,明朝历史上最好对付的皇帝是性格温润平实的穆宗皇帝朱载坖,那么最不好对付的皇帝,想来就应该是穆宗皇帝的儿子,万历皇帝。但如果说万历皇帝是最不好对付的,难免会激起一部分读者的反对,因为有明以来的皇帝,似乎都不怎么好对付,何以把万历皇帝朱翊钧推到首位呢?诚然,作者有着自己的理

  • 朱棣看到一个死囚的名字,随口问道:他咋还活着?大臣:明天就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早年,辛弃疾写下“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是何等的意气风发,表达了一个青壮年对于世界的宣言,渴望建功立业,封狼居胥。多少年后,他写下《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戏言“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我纵有韬略武功,精妙的兵法,扫清蛮夷的计策,又有何用?一生走向暮年,功

  • 朱元璋到妇女家避难,临走前害怕妇女怀孕,朱元璋的做法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的诸多帝王之中,有的人天生富贵,有的人才略无双,甚至有的人后来居上。唯独只有朱元璋这么一个皇帝,他不仅出生于乞丐,而且始终表现得如同农民。很多学者聊到朱元璋的时候,难免会有一些不屑,因为他在治国方面过于粗暴,在安排身后事的时候,表现的像个老农民。可以说,朱元璋是历代帝王之中,除了朱厚照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