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21位皇帝,没有一个是正常登上帝位的

唐朝21位皇帝,没有一个是正常登上帝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704 更新时间:2024/4/11 1:01:08

1、唐高祖李渊,造反立国

李渊

2、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杀兄杀弟,逼迫李渊退位,当的皇帝,当皇帝后杀掉李建成李元吉所有的儿子孙子

李世民

3、唐高宗李治,排行老九,要不是前面的太子李承乾,老四李泰,老六李恪争皇位都被株连,能轮到老九当皇帝吗?

李治

4、唐中宗李显,武则天扶持,武则天废黜。后又当皇帝,被韦后毒死。

李显

5、唐睿宗李旦,武则天扶持,武则天废黜。后又当皇帝,被迫禅位唐玄宗李隆基。

李旦

6、一代女皇武则天,女人当皇帝,仅此一位,也是政变上去的。

武则天

7、唐玄宗李隆基,先是联合太平公主废掉韦皇后,发动政变除掉太平公主,自己当皇帝。

李隆基

8、唐肃宗李亨,安史之乱时,李亨在甘肃称帝,遥追蜀地的唐玄宗为太上皇,虽然没有政变,但是也是不正当当皇帝的。

李亨

9、唐代宗李豫,安史之乱未结束,唐肃宗就病入膏肓,通过与张皇后之间的斗争,靠太监宦官上位当皇帝。唐肃宗病中得知消息,吐血而死,李辅国等拥立李豫为帝。

李豫

10、唐德宗李适,在唐代宗李豫17岁时所生,后李豫称帝,封21岁的李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扫平安史之乱余党,与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同时挂像在凌烟阁,大权在手,兵权在手大历十四年李适靠着大权,兵权即位,是为唐德宗。

李适

11、唐顺宗李诵,德宗长子,常年生病,身体不佳,德宗病逝,他带着病体在太监的扶持下登基,不久就病死。

李诵

12、唐宪宗李纯,顺宗李诵长子,宪宗聪明绝顶,胸怀大志,无奈此时唐朝已经病入膏肓,顺宗改革失败,面对宦官势力和藩镇势力的双重压力,在病重之时传位给宪宗李纯,实属无奈之举,期间藩镇势力和宦官势力此消彼长,唐宪宗坎坷登基。

李纯

13、唐穆宗李恒,宪宗李纯第三子,原本就与皇位无缘,宪宗被宦官杀死后被太监梁守谦等拥立为帝。

李恒

14、唐敬宗李湛,穆宗长子,穆宗长期迷信丹药,李湛也从小无人管教,就是个纨绔子弟,穆宗驾崩后,李湛在宦官的扶持下灵前就位。

李湛

15、唐文宗李昂,公元826年,唐敬宗被宦官刘克明等杀死,接着掌权的太监又杀了刘克明等人,在稀里糊涂的过程中就拥立李昂为帝,是为唐文宗。

李昂

16、唐武宗李炎,甘露之变后唐文宗就是傀儡,宦官气焰嚣张,对皇帝毫不尊敬,文宗就此郁郁而终,在宦官的扶持下,皇太弟武宗李炎即位。

李炎

17、唐宣宗李忱,唐武宗长期食用丹药,中毒而死,宦官们手忙脚乱,匆忙间找到了李忱,李忱是唐武宗李炎的叔叔,这个皇位来的很是突然。

李枕

18、唐懿宗李温,宣宗在时,励精图治,稍有点起色,李温骄奢淫逸,放纵无度,宣宗食用丹药,中毒而死,太监们慌乱中就找到了这个骄奢淫逸的李温当皇帝,好控制。

李温

19、唐僖宗李儇,历史上最有名的傀儡皇帝。唐懿宗迎佛骨,劳民伤财,十分崇信佛教,不过很快被突如其来的大病病死,太监们又扶持唐僖宗当皇帝,傀儡好控制。

李儇

20、唐昭宗李晔,唐僖宗时发生黄巢起义,唐僖宗仓皇逃亡蜀地,回来后重病缠身,不久死去。藩镇和宦官们共同拥立唐昭宗李晔即位。

李晔

21、唐哀帝李柷,唐朝最后一个皇帝,唐昭宗被朱温杀死,朱温立李柷为帝,李柷此时才十几岁,没有任何威信,大权全部在朱温手里,四年后朱温将大唐宗室杀得差不多了,自认为称帝时机已到,就下令让李柷禅位,一年后也就是908年,朱温又将李柷杀掉。

李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没有预料过的大败:明朝命运的巨大转折点在这场战役中到来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自宣德年间以来,卫所军士逃亡现象严重,即使是京营也出现严重缺额。据《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五年(1430)十二月,成国公朱勇曾说:“旧时五军每军步骑二万人,后调大同等地备御,今五军总有五万七千余人,而神机诸营比旧亦少。”按每军2万人算,五军营满额10万人,而宣德五年只剩下5.7万人,近乎缺额一半。针

  • 明朝在边防线上设立那么多重镇,为什么仍然不能高枕无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弥补京城地理位置的先天不足,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延万里的边防线上,明朝不得不仰赖辽东(今辽宁辽阳)、宣府(今河北宣化)、大同(今山西大同)、延绥(今陕西榆林)、宁夏(今宁夏银川)、甘肃(今甘肃张掖)、蓟州(今河北蓟县)、偏关(今山西太原)、固原(今宁夏固原)等九个重镇(“九边”),形成了

  • 唐朝8位开国名将:李渊杀3个,李世民杀4个,剩下1人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因此封建王朝的君主对于那些功高震主的军事将领都极为忌惮,例如唐朝八位开国名将,就被李渊杀了三个,李世民杀了四个。李渊杀三将——刘文静、阚棱、杜伏威刘文静,出身于彭城刘氏,此人史书记载英俊魁梧,才干出众,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隋朝时期就已经被授仪同三司、晋阳县令。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刘文静同样从中嗅到了

  • 原创李世民带领十人发动玄武门之变,这十人最后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长孙无忌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他的妹妹就嫁给了李世民。被定为功臣第一,进封齐国公。不过也因为这样,他在贞观朝非常低调长期赋闲在家。不过期影响很大,尤其是在李世民选定太子这件事上,对于李治的上位,他功劳也很大。可惜,最终得罪了武则天和李治,被贬后流放外地,最终还是被逼着自杀了。尉迟恭尉迟恭是唐初

  • 开放通商就能够实现互利共赢,为什么明朝皇帝却并不愿意?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穿了,明朝不愿意打仗。草原上的鞑靼跟瓦剌呢,只要能获得日常所需的汉地农业手工业产品,其实也不想打仗。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明朝开放通商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化干戈为玉帛,实现彼此得利的“双赢”。只不过,这个想法又的确是以今推古的“一厢情愿”。“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这话虽

  • 当中原缺马时,明朝皇帝怎样获得这种“战略物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事在人为,办法总是有的。加强漠北与中原间的经济交流,也确是当时的大势所趋。蒙古牧民既然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势必要从汉地得到自己不能生产或至少是非常缺乏的各种生活必需品(粮食、布帛、锅釜)。如果中原的主政者坚持无视他们的需求,不啻将其“逼上梁山”,再行“扰边”——“沿边刁抢鼠窃之患,势必难免。”

  •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去巩义看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穿越千年,这是故乡对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思乡之情的又一次盛大回应——思念有声,千年传承。2019年杜甫诗歌周活动现场。巩义市委宣传部供图杜甫,大半生在外漂泊,其间不乏颠沛流离,却无时无刻没有停止对故乡的思念,“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1310年前,杜甫在巩县(今河南省郑州巩义市)一窑

  • 明朝对铁器进行“出口管制”,为什么会沉重打击到蒙古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换言之,明朝对铁器进行了“出口管制”,这对蒙古社会,又是一个沉重打击。说来奇怪,13世纪后期的波斯史学家拉施特在名著《史集》里已经记述大约9世纪的蒙古人的先民为了走出额尔古纳河西南的森林谷地,利用铁矿“熔山出谷”的传奇故事。可是到了1368年元朝灭亡以后,回到草原的蒙古各部却经历了一个生产力大倒退

  • 专家谈上热搜的上官婉儿墓志:有理由推断其与太平公主有交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两位唐代传奇女性真正的关系如何?墓志诞生于怎样的背景?如果实地参观这一文物,有哪些值得注意的历史细节?4月29日,上官婉儿墓的考古领队李明接受了南都、N视频记者的采访,回应公众的好奇。上官婉儿生前应与太平公主关系密切在4月28日公开展出的《唐昭容上官氏墓志》(下称《墓志》)中,关于“太平公主哀

  • 三十六年前,山东安丘“女皇”晁正坤,效仿武则天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晁正坤,出生在山东潍坊安丘,自幼家境贫寒,但酷爱读书。在她的坚持下,父母送去了学堂学习知识。随着她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她的志向也越来越大。上学期间,正好赶上了改革开放,许多女性为了在真正意义上改变男女平等,发起了暴动,这一暴动引起了晁正坤的注意,他决心加入这些运动,以改变父母最初给取得名字,迫切表明